漕运时代北运河治理与变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关于萧太后运粮河的讨论

宋辽对峙时期,双方以白沟河为界,白沟以北为辽南京地域。辽代,南京地区人口最为稠密,粮食需求较大,除了南京本地供应之外,有时候需要周边地区接济,如辽开泰六年(1017年)南京道饥荒,朝廷“挽云、应、朔、弘等州粟振之”65。辽太平九年,“燕地饥,户部副使王嘉请造船,募习海漕者,移辽东粟饷燕。议者称道险不便而侵”66。可见,南京地区的粮食有时需要西京地区和东京地区供应。

为把辽东的粮食运到南京,辽朝实行了海运,又开通了运粮河,把渤海运输线与南京河运连接起来。太平九年从辽东海运漕粮之议虽然没有成功,但根据文中招募“习海漕者”的记载,可以推断当时有海运的存在。南京距海数百里,海运漕粮当通过运河运至南京。在北京东南郊有一条河,民间俗称萧太后运粮河。该河源于北京城的东南护城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在通州张家湾汇入凉水河。关于萧太后运粮河,明代文献就有记载,《帝京景物略》关于“白云观”条记载,“西南五六里,为萧太后运粮河,泯然漶灭,无问者”67。康熙《通州志》则记载为饮羊河,“与牧羊台相近,在州城南,俗传苏子卿牧羝处,或云即萧太后运粮河”68。清人震钧在《天咫偶闻》中提到萧太后运粮河,“八里庄之西二里,有河名十里河,又名萧太后运粮河。东岸有土城,闉都宛然,土人名萧太后城。考其地,即金代都城之西面门,即灏华门也。金城方七十里,每面相距十八里。而其内城则在今广渠门外,以地度之,正相合。盖土人不知有辽金元,而但知有萧太后,故举归之焉”69。震钧关于金中都城的考证显然是错的,但其对萧太后运粮河的名称推测倒是有一定道理。历史朝代是系统的专门知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超越了现实生活层面,很少有人能弄清楚,仅有代表性的朝代或著名历史人物能够在民间口碑中流传,并且多张冠李戴,讹误颇多。萧太后作为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在北京地区有较大影响,故有很多民间传说,如通州漷县有萧太后的驻跸井,海淀区有肖家河,据说也与萧太后有关。

现今萧太后运粮河经考证为元代金口河故道,乾隆《通州志》记载清中期时其河道情形:“按河已久涸,惟地势洼下,犹有河形,遇夏潦则聚水成流。”70或许,元金口新河在民间被讹传为萧太后所挖之河,但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即金口新河在元以前的旧河道基础上疏挖而成。金口新河仅仅位于北京城和通州张家湾之间,如果是第一种可能,那么萧太后河的传说应仅仅局限于北京一带。事实上,京东香河、宝坻均有萧太后河的传说。民国《香河县志》记载有康熙《香河县志》关于萧太后运粮河记载:“萧后运粮河,自城西经城北面,东过白庙、套里、渠口等,跨宝坻入于海,遇河泛涨,即能通舟。又载白庙庄萧后运粮河,在城北五里,水泛则上通本县城河,下由张家小套庄,许家庄、焦家庄、康家庄、马家窝、宣教寺等庄,入于双港河出境,入宝坻云云。”71《光绪顺天府志》记载:“窝头河,俗呼漒漒河,又曰箭杆河,又曰绛河……其水无专源,一出牛栏山水,一出新庄河水。新庄河即苍头河上源也。昔为凤河水道,今为窝头河别源,故一统志有苍头河目。刘深香河县志、洪肇楙宝坻县志并云即萧后运粮河。”72清代箭杆河自通州东境南流,至香河西北东南折,在香河县北东南流,入宝坻县境,经宝坻县南入鲍丘河,东流入蓟运河。至北塘口入海。《光绪顺天府志》进一步确认了窝头河与康熙《通州志》所说饮羊河之间的关系:“按窝头河即萧后运粮河也,然则饮羊河,亦窝头故道。”73

综合上述,可知在北京、通州、香河、宝坻一带,均有萧太后运粮河的传说,似乎佐证辽代的确曾经开凿过运河以运输海运漕粮。另外,明人蒋一葵在其著作《长安客话》中谈到了辽代的海运故道,香河县“境南有大龙湾、小龙湾二水,夏秋始合流,经宝坻界入海,相传辽时海运故道”74。此段文字所说大小龙湾在香河县境南部,而清代志书所说萧太后运粮河却在香河县境北部,这或许是因为河流变化所引起。按照明嘉靖《通州志略》记载,牛家务河(即箭杆河)曾在王家摆渡入潞河。嘉靖《通州志略》记载宝坻县有“粮河”,“古海运故道也。元世祖以越海不便,塞之。今河形尚存”75。民国《宝坻县志》记载粮河位置,“在县南五里”76。据尹钧科研究,辽代漕粮是由海路运至蓟运河河口,然后转入内陆运河,由大小龙湾河溯流而上,至香河县西南境入白河,继续向西北逆行几十里到达潞县南(今张家湾),然后经萧太后运粮河便可到达燕京77。宝坻原为新仓镇,因位于这条海运故道上,漕运便利,通达四方,“河渠运漕,通于海峤,篙师舟子,鼓楫扬帆,懋迁有无。泛历海岱青兖之间,虽数百千里之远,徼之便风,亦不浃旬日而可至”78。新仓镇由于商业繁盛,金朝于此设宝坻县。在辽金文献中,目前并未发现辽代萧太后开凿运河的记载。这条河是否真正为萧太后所开凿,还没有确切的证据来证明。

根据常征、于德源所著《中国运河史》,辽代南京附近还开凿了辽运河。辽运河是利用州河(即蓟州河)的支流殷留河,开凿其上源使其径直南流,在蓟县城南与州河汇合,这样舟船可以从蓟县南的州河上航行,绕过燕山西端即今天于桥水库大坝,出至辽运河,下汇玉田县的兰泉河、荣辉河而在玉田县以南的杨板桥入蓟州河。辽廷之所以修建这条运河,就是为了改善州河运道,用以漕运州河盆地的粮食。对于辽南京来说,州河盆地的蓟县、遵化、玉田等县是主要的农业区之一。它所以与州河平行,大约是因为州河当时在航行上曾经有什么障碍。这条河开凿于什么年代,文献上也没有记载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