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汀其人
奥斯汀(John Langshaw Austin,1911—1960),成年后的大半时间都在牛津度过。他在牛津大学修习古典学,通过对希腊典籍的阅读产生了对哲学的兴趣。他学业优秀,毕业后即在牛津大学教授哲学。牛津大学当然一直赫赫有名,在哲学这个领域,尤其在奥斯汀那个时期,牛津才俊云集,先有伯林、赖尔,稍后有斯特劳森、艾耶尔,再稍后有威廉姆斯。这只是几乎任意挑出的几个名字。
奥斯汀在二战期间入伍,从事情报工作,建树卓著。他在牛津大学也从事行政工作,卓有成效。作为哲学家,他成功、有名,不过,据伯林说,他一直向往做一种有形迹的职业。
奥斯汀翻译了弗雷格的巨著《算术基础》,但他生前只发表过七篇论文。去世后,他的学生把这些论文辑为《哲学论文集》,后来又扩充了几篇未发表过的,把他的一些讲课笔记等整理编辑出版,包括《感觉和可感物》、《如何以言行事》。奥斯汀虽然年轻时就崭露头角,但二战后才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却不幸早亡。我深信,若天假以年,他会对哲学和语言学做出远为更大的贡献。
阅读奥斯汀是一种享受,他的文字极为精湛,充满智性之美,在他那些最好篇章里,思想以鲜明纯净的方式结晶,交映而发立体的光辉。奥斯汀对英语中各种微妙逻辑差异的感觉,无出其右。读了奥斯汀就觉得,并非诗人才需要倾听语言说话的好耳朵,哲学家只靠逻辑思维;实际上,哲学家做论证时犯错,很少因为弄错了形式上的逻辑犯错,多半倒是因为没听出自然语言内涵的微妙逻辑。本书为此提供了很多实例。
奥斯汀对哲学有些与众不同的看法,他希望哲学家更多合作,尽可能争取获得共识。他认为哲学按其本性并非总要争论不已,希望在哲学中,像在科学中一样,确立一些扎扎实实人所共认的东西。奥斯汀本人甚爱好科学,有传记作者认为他也许更愿意自己成为科学家,以上主张体现出他希望哲学能够获得科学的一些优点。实际上,奥斯汀的很大部分哲学工作是与语言学研究结合在一起进行的,他关于以言行事类话语的研究大致是哲学语言学交叉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