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历算
观象授时
观象授时,即通过观察天象来确定时间和创制历法。因为节令的测定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所以制定准确的历法是农业社会的一件大事,而考察时序的基本途径就是观测天象,因此古人对其极为重视。《尚书·尧典》在叙述尧治理天下的具体活动时,所记载的首要一项就是派人观测天象,制定历法:“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这段话还表明,在尧的时期,观象授时的方法已经成熟,原始的历法在那个时期也已经形成,人们在从事农业生产的时候可以不再依凭直觉,或者随机行事,而是有了可靠的指导,这意味着农业生产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发达的阶段。
日、气、朔
日、气、朔,是中国古代历法的3种基本元素。“日”,就是一个太阳日,为24小时。“气”,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从冬至开始,到下一个冬至,是一个回归年,一个回归年划为24份,称为二十四节气。其中,冬至和其后依次相隔一位的节气,如大寒、雨水、春分等叫做“中气”,相应地,小寒、立春、惊蛰等则叫做“节气”(有时为了简洁,也将中气称为“气”,而将节气称为“节”)。“气”又分作两种,按时间等分的叫“平气”,按一年中太阳所走的路程等分的叫“定气”。“气”体现着历法中阳历的成分,而“朔”则体现着历法中阴历的成分。“朔”指的是日、月的黄道经度相同的时刻,也就是阴历每月初一的时候日、月之间的位置关系所体现出来的月相。月亮绕地球运动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太阳周年视运动的速度也是不均匀的,因此,朔出现的时间也是不相等的,但是凭借长期的观测统计,可以求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均值,这个平均值就称为一个朔望月。根据朔望月推算出来的朔,叫“平朔”;对平朔由日、月不均匀运动所造成的偏差进行修正而得到的真实的朔,称为“定朔”。
中国古代历法自有“气”、“朔”以来,从春秋、战国时代到唐初,使用的是平气和平朔;从唐初到明末,使用的是平气和定朔;清代以后,使用的就是定气和定朔。
干支计时纪年
干是指天干,支是指地支。天干共10个,所以又称为“十干”,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12个,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是阳干,乙、丁、己、辛、癸是阴干。子、寅、辰、午、申、戌是阳支,丑、卯、巳、未、酉、亥是阴支。在夏历中,干支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具体方法为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从甲开始,地支从子开始,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60年一周期,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天干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地支用来纪月、纪时。地支纪月就是把冬至所在的月称为子月,以下依次排列。地支纪时就是把一日分为12个时段,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称十二时辰。古人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三垣与四象
“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是中国古代划分星空的星官,每垣都是一个比较大的天区,内含若干小的星官(或称为星座)。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包括北天极附近的天区,在北斗东北,居于北天中央,所以又称中宫,或紫微宫,即皇宫的意思;以北极星为中枢,有星15颗,东西排列,成屏藩形状,各星多数以官名命名。它的天区大致相当于现今国际通用的小熊、大熊、天龙、猎犬、牧夫、武仙、仙王、仙后、英仙、鹿豹等星座。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位居于紫微垣之下的东北方,在北斗之南,轸宿和翼宿之北,有星10颗,以五帝座为中枢,成屏藩形状。太微即政府的意思,星名亦多用官名命名,它的天区包含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天市垣是三垣的下垣,位居紫微垣之下的东南方向,在房宿和心宿东北,有星22颗,以帝座为中枢,成屏藩形状,它的天区包括蛇夫、武仙、巨蛇、天鹰等星座。“四象”,即青龙(又称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用来划分天上的星区。这是古人把二十八宿中每一个方位的七个星宿联系起来加以想象而成的四种动物的形象而得来的。
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是中国古人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对天上恒星的划分,类似西方的星座,又称为二十八星或二十八舍。“宿”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古时候的人们根据它们的出没和中天时间定四时,安排农事活动。
二十八宿分成4组,与东、北、西、南四宫和动物命名的四象相配。它们是东宫青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西宫白虎,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南宫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北宫玄武,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与它们关系密切的一些星官(意为一组星),如坟墓、离宫、附耳、伐、钺、积尸、右辖、左辖、长沙、神宫等,分别附属于房、危、室、毕、参、井、鬼、轸、尾等宿,称辅官或辅座。唐朝时,包括二十八宿和辅官在内的星共有183颗。
最早记录二十八宿的是春秋时期的《尚书·尧典》。现存对二十八宿最完整的记录发现于湖北随县战国古墓(葬于前433年)的漆箱盖上,它记录了二十八宿的全部名称。
星野
星野指的是与天上的星象相对应的地面的区域。《史记·天官书》说:“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人们用天上二十八宿的方位来对照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翼”和“轸”分别是南方朱雀七宿中的第六宿和第七宿,“星分翼轸”的意思就是洪州属于翼、轸二宿所对应的地面区域。李白的《蜀道难》中有“扪参历井仰胁息”的句子,其中的“参”和“井”指的是星宿,参宿是秦的分野,井宿是蜀的分野,李白由秦入蜀,所以说“扪参历井”。二十八宿是人们对于天空星区的划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七宿,而又将其更为具体地分成九野。即中央钧天:角宿、亢宿、氐宿,东方苍天:房宿、心宿、尾宿,东北变天:箕宿、斗宿、牛宿,北方玄天:女宿、虚宿、危宿、室宿,西北幽天:壁宿、奎宿、娄宿,西方颢天:胃宿、昴宿、毕宿,西南朱天:觜宿、参宿、井宿,南方炎天:鬼宿、柳宿、星宿,东南阳天:张宿、翼宿、轸宿。这九野的方位分别对应于地上的方位,就构成了星野的划分,如前面提到的翼、轸二宿,属于东南阳天,洪州位于中国的东南,正与翼、轸二宿相对应,而参、井二宿则属于西南朱天,与秦、蜀地区相对应。
古代的星图
星图是观测恒星的一种形象记录,是天文学上用来认星和指示位置的一种重要工具。我国古代天文学非常先进,有绘制星图的传统。
世界上最早的星图是唐中宗时期(705~710年)绘制的敦煌星图,上面绘有1350多颗星。1907年被斯坦因盗走,现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最早的石刻星图是从五代(907~960年)吴越王钱元瓘的墓中出土的。石刻星象图刻有二十八宿和拱极星等星宿。1247年,南宋天文学家根据北宋年间的观测结果,刻制了一幅比较齐全的石刻星图,图中共有1440颗星,以及银河和二十八宿距星的经线28条,现藏于江苏苏州市博物馆。现在发现的最早的彗星图是1973年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的一部帛书。在这部帛书中,绘制了29幅不同形状的彗星图。每幅彗星图下面都写有占卜的文字,每条占卜文字的开头都写着彗星的名称。这部帛书距今已有22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彗星图。
彗星、行星的运行记载
彗星,在中国古代称为星孛、蓬星、长星等,据《春秋》记载,鲁文公十四年(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彗星的记载,此星孛即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的运行周期为76年,从秦王嬴政七年到清宣统二年(前240~1910年)的两千多年间,哈雷彗星共回归过29次,每一次中国都进行了记录,并且记录得很详切。例如《汉书·五行志》对出现于汉成帝元延元年(前12年)的彗星做了这样的记载:“元延元年七月辛未,有星孛于东井,践五诸侯,出河戌北,行轩辕、太微,后日六度有余,晨出东方。十三日,夕见西方……南游度犯大角、摄提,至天市而按节徐行,炎入市中,旬而后西去;五十六日与苍龙俱伏。”据统计,中国古代对彗星的记载多达五百次以上,是世界上古代彗星记录资料最为完备的国家。在古代,行星指的就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中国对行星的观测也有着久远的历史,在甲骨文中就有了关于木星的记载,而到了秦汉时期,人们已经观测和推算出五大行星的运行周期。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中详细地记载着从秦王嬴政元年(前246年)至汉吕后元年(前187年)这60年间木星的位置和从秦王嬴政元年至汉文帝三年(前177年)这70年中土星与金星的位置,还记录了五大行星的回合周期。例如,土星“日行八分,卅日而行一度……卅岁一周于天”,意思是说,土星的会合周期为377日,这比当今的测量值378.09日小1.09日;再如,帛书上记载的金星的会合期折算之后为584.4日,这比现在的精确数据只多了0.48日。总之,史籍中关于彗星和行星的记载标志着中国古代天文学卓越的成就。
黄道与黄道吉日
黄道,指的是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即一个假想的与地球同心的无限大半径的圆球)中的视路径,或者说是太阳在天空中穿行的视觉轨迹的大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就是地球公转轨道面在地球上的投影。平常所说的12星座,指的就是黄道十二宫,即位于黄道带上的十二个星座,人们可以根据太阳处于黄道上的何种位置来判断季节和日期。古时候,星象不仅用来推算历法,还用来预测吉凶,人们把日辰的十二地支分别与十二星宿天神相配,称之为某神值日。即子日青龙、丑日明堂、寅日天刑、卯日朱雀、辰日金匮、巳日天德、午日白虎、未日玉堂、申日天牢、酉日玄武、戌日司命、亥日勾陈,其中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这六个星宿是吉神,称其为“六黄道”,其余的则为“六黑道”。当“六黄道”值日之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也就是所谓的“黄道吉日”。黄道吉日后来又泛指宜于办事的好日子。
二十四节气
古人根据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一年天分为24个节气。
立春:即春季的开始。雨水:降雨开始。惊蛰:指春雷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春分:表示昼夜平分。清明:天气晴朗。谷雨:雨生百谷。立夏:夏季开始。小满:麦类等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至:夏天来临。小暑:气候开始炎热。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立秋:秋季开始。处暑:暑天结束。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秋分:昼夜平分。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霜降:开始有霜。立冬:冬季开始。小雪:开始下雪。大雪:降雪增多。冬至:冬天来临。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了二十四节气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最早出现在商朝,是中国历法的独创,几千年来对中国农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黄历
黄历,即黄帝历,相传为黄帝创制,为中国最早的历法。因为黄历的使用范围很广,在上古时期通行时间又很长,所以人们以后也把其他历书习称为“黄历”,并且这一称呼一直沿用下来。黄历的制定以天象观测和农时经验为基础,是一种阴阳合历,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以子建月,也就是以阴历十一月为岁首。黄历对于指导人们的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奠定了后世历书的基础,但是在流传过程中也加入了诸如吉凶、宜忌、冲煞、方位、流年、太岁等迷信的内容,尽管在历史上曾被禁止,然而这些内容在当今的历书中依然流行。
在历法中还有一个“皇历”的概念,经常与“黄历”相混淆,“皇历”指的是官方颁布的历书。唐文宗大和(又作“太和”)九年(835年),皇帝下令编制了中国最早雕版印刷的历书宣明历,并且规定今后历书必须由皇帝亲自审定,同时由官方印刷。从此,历书就被称为“皇历”。“黄历”与“皇历”的原本含义截然不同,但是由于都用作历书的代称,两者读音又相同,所以后来就被混同起来,当今提起传统历书的时候,有时写作“黄历”,有时又写为“皇历”,但是都脱离了原来的含义,变得不相区分了。
阴历与阳历
按月相周期来排定的历法,叫做太阴历,简称为阴历;以太阳视运动为依据而设置的历法,叫做太阳历,简称为阳历。阴历定月的依据是月球的运动规律:月球运行的轨道,叫做白道;太阳在地球上的周年视运动轨迹,叫做黄道。白道与黄道以五度九分而斜交,月球绕地球一周,出没于黄道两次,用时二十七日七小时四十三分十一秒半,这是月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天文学上称为“恒星月”。
而当月球环绕地球运动的时候,地球的位置因公转也发生变动,因此,月球从朔到望,实际所需的时间是二十九日十二时四十四分二秒八,这一时间称为“朔望月”,也就是阴历的一个月。现在通常所说的阴历指的是夏历,因与农时密切相关,所以又叫农历,但是夏历有闰月的设置,并不是一种纯粹的阴历。阳历是根据太阳直射点的运行周期而制定的,其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分为平年和闰年两种,闰年比平年多出一天。
通常所说的阳历,即格里历,是现代国际通行的历法,因而又称之为公历。阳历的一年实际上并非刚好是365日,而是365.242199174日,因此每四年设置一次闰年,这样就将年度的平均时间修正为365.25日,但仍有一定的误差,因此每一百年再减少一个闰年,而每四百年再加回一个闰年,最后修正为365.2425日,这样出现一天时间的误差大约需要3000年,可以说是已经相当精确的了。
夏历、周历和秦历
夏历,即夏朝制定和应用的历法,习惯上也称为农历、阴历,但实际上属于一种阴阳合历,因为夏历在朔望月这一方面取用的是阴历的原则,而在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这一方面则显示出阳历的成分。当今仍在使用的阴历常常被认为是夏历,而实际上取用的只是夏正,也就是一年的开始一天与夏历是一致的,至于每月的设置情况与夏历是有着一定差异的,即使称之为夏历,也并非是4000年前夏朝时候历法的原初面貌的,而是经过修正和改订过的夏历。周历和秦历与夏历基本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岁首的不同,周历以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而秦历则以夏历的十月为岁首。先秦时期,几种历法并用,所以在古籍中常常会见到因所依历法不同而产生的记月的差异,这是值得注意之处。
太初历
太初历创制于西汉,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元封六年(前104年),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令改定历法,将先前沿用的误差较大的颛顼历改为太初历。太初历由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这部历法规定,一年为365.2502日,一月为29.53086日,将原来的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正月为岁首,开始采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以没有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等二十四节气中偶数位的节气)的月份为闰月,由此调整了太阳周天与阴历纪月不相合的矛盾,并且根据天象实测和多年来史官的记录,推算出135个月的日食周期。太初历在刚刚行用时,受到一些人的反对,为了验证太初历是否符合实际的天象,朝廷组织了一次为期3年的天文观测,同时校验太初历和古六历(即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的数据,结果表明,太初历更具优越性,于是得以长期沿用,直至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前后应用了189年。
授时历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郭守敬(1231~1281年)与王恂、杨恭懿、许衡等人于编写完成授时历。
授时历通过对前代40多部天文历法著作的细致研究,推算出一年有365.2425天,与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时间仅差26秒,与现在实行的公历所采用的平均年的长度是一样的。书中还废除了前代采用的上元积年以及采用复杂分数表示天文资料的办法,而是精简了计算方法,大大提高了准确度。计算方法上,授时历采用3次差分的内插法来计算太阳、月亮的不均匀运动;同时,还运用了类似球面三角法的数学方法计算黄道和赤道宿度之间的转化以及太阳视赤纬的转化。
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优秀也是实际实施时间最长的一部天文历法,从元末颁布实行开始直到清朝中期,共实施了364年。
浑天仪
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二者合一的总称,东汉张衡所创。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它模仿肉眼所见的天球形状,把仪器制成多个同心圆环,整体看犹如一个圆球,然后通过可绕中心旋转的窥管观测天体。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最早为西汉耿寿昌所创制,张衡对其进行了改进,它的构造是一个大圆球,上面刻画或镶嵌星宿、赤道、黄道、恒稳圈、恒显圈等天象标志,类似于现今的天球仪。张衡制造的浑天仪,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先进的天文学知识,能够把天象变化形象地演示出来,人们可以从浑天仪上面观察到日月星辰运行的现象,代表着中国古代天文学发展的卓越成就。
北斗的作用
北斗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七星,北斗七星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和摇光,因为这七星连在一起的形状,像是一个舀酒的斗形,所以古人就形象地称它为北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星组成斗身,古代叫魁;玉衡、开阳、摇光三星组成斗柄,古代叫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星座的一部分。
北斗最大的作用,是可以辨别方向,确定季节。可见北斗的重要性。北斗是怎么辨别方向的呢?我们只要把天璇、天枢连成一条直线,并顺势把这条直线延长大约五倍的长度,就是北极星,而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这样北方就找到了。北斗又是怎么确定季节的呢?当季节、夜晚的时段不同时,北斗星出现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同,看起来是在围绕着北极星运转,所以初昏时北斗斗柄所指的方向,就成了古人决定季节的依据,斗柄指向东,就是春天,斗柄指向南,就是夏天,斗柄指向西,就是秋天,斗柄指向北,就是冬天。
季节与十二次
十二次是为了方便说明日月和水金木火土五星的运行、节气的变换而产生的。古人按照由西向东的顺序,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平均分成星纪、玄枵、诹訾等十二个等分,这十二个等分,就叫十二次。
由于十二次和二十八宿都是划分黄道附近一周天的,所以十二次中的每一次,都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宿和它对应,成为它的标志,例如星纪的标志是斗宿和牛宿二宿,玄枵的标志是女宿、虚宿和危宿三宿。不过,由于十二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各宿的大小不一,所以十二次各次起始和终止的界限,和二十八宿中宿与宿的分界,就不是完全重合的,某些宿可以跨属相邻两个次。
古人发明十二次,有什么作用呢?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可以用来指示四季太阳所在的位置,根据太阳的位置,说明节气的变换。其次,可以用来说明岁星每年所在的位置,根据岁星的位置,进行纪年,例如说某年“岁在星纪”,下一年“岁在玄枵”,等等。
闰年
阴历是以朔望月作为单位的历法,阳历是以太阳年作为单位的历法。古人的历法,既非纯阴历,更非纯阳历,而是阴阳合历。在古人的历法里,年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共有十二个月,有六个小月、六个大月,每个小月二十九天,每个大月三十天,这样全年算下来,是354天。而一个太阳年大约是365天,两者比较,前者一年大概要少掉11天,这样累积经过三年,就会相差一个月余的时间,所以古人每三年,就要配置一个闰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能够大致和一个太阳年相当,这样,也方便和自然时令相配合。三年一闰,那么按理来说,六年两闰,但六年两闰,又少了些,于是古人有时就来个五年两闰,但五年两闰,又多了些,所以后来就规定,十九年里共闰七个月。
早在殷周时代,古人就已经置闰了,当时的闰月一般放在年末,叫做“十三月”,但当时置闰,并没有定制,有时一年再闰,所以甚至会有“十四月”。春秋时,一年再闰的状况就没有再发生了。汉初沿用秦制,把十月作为一年的开头,把九月作为一年的结束,所以汉初置闰,是在九月之后,叫做“后九月”。
纪日法
古人纪日,用的是干支。干指天干,支指地支。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一共可以排列组合成六十个单位,叫做六十甲子:
以上六十个单位,每个单位表示一日。有了这六十个单位,日子就可以记录了。例如昨日是甲子日,那么今日就是乙丑日,明日就是丙寅日,往后的日子依次顺推;甲子日的前一日,就是癸亥日,往前的日子依次逆推。六十个单位轮完一圈后,再周而复始。古代有些日子,有特定的称呼。例如,每个月的第一天称为朔,最后一天称为晦,小月的十五日、大月的十六日称为望,望后紧挨着的日子称为既望。鲍照《翫月城西门廨中诗》说:“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这里的“三五”和“二八”就是指望日,三五等于十五,“三五”指小月的望日,二八等于十六,“二八”指大月的望日。苏轼《前赤壁赋》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这里则说到了“既望”。
一天之内的时间,又是怎么记录的呢?
从大的方面来说,古人是依据天色,以昼夜为单位,分成若干个时段。例如日出时称为旦、早、朝、晨等,日落时称为夕、暮、昏等。太阳升到天空正中时称为日中,将近日中的时辰称为隅中,太阳西斜时称为昃。古人一天两餐,前面的一餐,是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一节时间,称为食时;后面的一餐,是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一节时间,称为晡时。日入之后,就是黄昏了,黄昏之后,就是人定了,人定之后呢,就是夜半了。夜半以后,就是黎明。天将亮的时间,称为昧旦,昧旦又称昧爽。此外表示天亮的时间的,还有平旦、平明等。至于鸡鸣,是指昧旦前的一段时间。鸡鸣和昧旦先后相继出现。《诗经》说:“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这里就说到了鸡鸣和昧旦。从小的方面来说,随着时辰概念的形成,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表示。每个时辰正好和我们现代的两小时相等。这是能一一对照上的,例如夜半十二点(即二十四点)是子时,所以古人说夜半是子夜;凌晨两点是丑时,四点是寅时,上午六点是卯时,其他依次顺推。
近代时,近人又把古人的十二个时辰中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例如原来晚上十一点和十二点都是子时,分出初、正之后,晚上十一点就是子初,夜半十二点就是子正,等等。这样,也就等于用古代的概念,把一昼夜分成和现代相等的二十四小时了。
纪月法
古人纪月,一般用的是序数,从一月开始,一直记到十一月、十二月。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份,称为正月。每个月在先秦时代,大约都是有特定的称呼的,例如《楚辞》把正月称为孟陬,《诗经》把四月称为除,十月称为阳,《国语》把九月称为玄,等等。
“月建”是古人的另一种纪月方法。所谓“月建”,就是把十二个月份配上十二地支,一般是把冬至日所在的夏历十一月,配上十二地支中的子,叫做建子之月,由建子之月顺推,就可以记录月份了。
纪年法
古代的纪年法有好几种,有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星岁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我们在这里,对这几种纪年法逐一作简单介绍。
年次纪年法
古代最早的纪年法,就是年次纪年法。所谓年次纪年法,是指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进行纪年,例如前770年,古人记为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等。那么前769年,就记为周平王二年、秦襄公九年等。这样,按照元、二、三的次序,依次记下去,直到王公出位或死亡为止。
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时开始有年号。以后每个新皇帝即位,都要改年号(称为“改元”),并用年号纪年。后来日本、越南、朝鲜纪年受到中国影响,也都使用过自己的年号。现在的日本仍然使用自己的年号。年号怎么纪年呢?例如前140年,汉武帝立年号为“建元”,所以这一年就记为建元元年,次年就记为建元二年,依此类推。如果年号改了,便按着新的年号,重新纪年。年号被认为是帝王正统的标志,称为“奉正朔”。一个政权使用另一个政权的年号,就是标志着藩属、臣服于对方了。如在中国分裂的时期——五代十国时,吴越国使用唐、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的年号,就都是表示臣服。地方割据势力、少数民族政权以及农民起义建立政权也常常自立年号纪年。
星岁纪年法
这是战国时出现的纪年法。星岁纪年法中的“星”指岁星,“岁”指太岁。星岁纪年法实际是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的合称。这里我们就不详细介绍了。
漏刻、日晷和圭表
漏刻、日晷和圭表,都是古代用于计量时间的工具。漏刻,“漏”指漏壶,“刻”指刻箭。人们专门制造出一种有小孔的漏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再用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其中放置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也就是刻箭,相当于现代钟表上显示时刻的钟面。刻箭被一个竹片或木块托着浮在水面上,从容器盖中心的小孔中穿出,随着容器内收集的水逐渐增多,刻箭也逐渐地往上浮,从盖孔处看刻箭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后来人们发现漏壶内的水多时,流水较快,水少时则较慢,这显然会影响计量时间的精度,于是在漏壶上再加一只漏壶,水从下面漏壶流出去的同时,上面漏壶的水又同步地补充进来,使下面漏壶内的水均匀地流入箭壶,从而取得比较精确的时刻。
日晷,又称日规,原理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和划分时刻。日晷通常由铜制的晷针和石制的圆盘状晷面组成。晷针垂直穿过晷面中心,而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南高北低,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一个时辰。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和晷面就分别相当于现代钟表的指针和表面。
圭表,由“圭”和“表”两个部件组成,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直立于平地上测日影的标杆和石柱,叫做“表”。圭表的发明是由人们对事物在太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的感知而得来的。正午时的表影总是投向正北方向,而且此时的表影最短,对于一年之中各日中午的表影,又以夏至日最短,而冬至日最长,通过这种观察,人们就可以确定节气的日期和一年的长度。
一行测算子午线
一行(约673~727年),唐代僧人,俗名张遂,魏州昌乐(今河南南乐)人,一说河北巨鹿人,是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和佛学家。
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召一行入京制定新历法。一行与机械制造师梁令瓒合作,创制出了黄道游仪和水运浑象仪,改进了观测仪器,掌握了大量的天文实测资料。一行由此发现古籍上记载的有些恒星的位置与实际不符,于是重新测定了150多颗恒星的位置,这大大提高了新历法的精度。为了使新历法适用于全国各地,一行还组织领导了规模宏大的天文地理测量,开展了实地测算子午线的工作。
所谓“子午线”,指的就是人们假设的一条通过地球南北两极的经线,测定出子午线的长度,就可以测知地球的大小。一行在全国选了13个观测地点,其中最北端的观测点在今天蒙古国的乌兰巴托西南,最南端的观测点则在今天的越南中部。通过艰巨而严谨的实测工作,一行推翻了过去一直沿用的“日影千里差一寸”的错误结论,得出“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而极差一度”的新结果,指出子午线一弧度的距离为123.7公里,而现代用精密仪器测量的结果是111.2公里,虽然两者差异是比较大的,但是作为世界上对子午线长度的第一次实地测量,一行的这一成就在中国以及世界天文学发展史上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张衡
张衡(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东汉科学家、文学家。他早年发奋苦读,17岁去长安和洛阳一带游历。永元十二年(100年)出任南阳太守的主簿。永初五年(111年)任郎中和尚书侍郎,后任太史令。晚年曾任河间相、尚书等职。
张衡是一个全才,他在天文学、地震学、机械制造、数学、文学、绘画等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在天文学方面,他主张浑天说,提出天犹如一个鸡蛋,地犹如蛋黄那样居于中心,认为天外有天,宇宙无限。他提出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天地起源说,并且正确解释了月食现象,认为中国地区肉眼能看到的星星有2500颗,还制成了浑天仪。他在天文学方面代表作是《浑天仪图注》和《灵宪》。
在地震学方面,他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地动仪,能准确地侦测到地震。在数学上,他的代表作是《算罔论》,算出了圆周率π≈3.1466和π≈3.1623两个近似值。在思想领域,他坚决反对封建迷信思想。在文学上,他创作了《东京赋》、《西京赋》等。他还擅长绘画,被认为是当时六大名画家之一。
祖冲之与圆周率
祖冲之(429~500年),字文远,祖籍范阳郡遒县(在今河北涞水县),生于南京,南北朝时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家。
他从小就聪明好学,青年时期就赢得了博学多才的名声。祖冲之的主要成就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个领域。在数学方面,他取得的最大成就是圆周率。求算圆周率的值是数学界中一个非常困难的研究课题,古代许多数学家都为研究这个课题付出了大量心血。祖冲之在吸收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1000多次的计算,将圆周率推算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的数学家。这在当时世界上非常先进,直到一千年以后,西方数学家才打破了祖冲之的纪录。因此,日本数学史家三上义夫建议将3.1415926称为“祖率”,以纪念祖冲之的研究成果。
祖冲之关于圆周率的研究成果和其他重大贡献写成《缀术》一书,可惜这部数学专著现在失传了。除了数学以外,祖冲之在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他曾编制了《大明历》,设计和制造了计时用的漏壶、指南车、水推磨和千里船等。
沈括
沈括(约1033~1097年),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至和元年(1054年),沈括任海州沭阳县(今属江苏)主簿,颇有政绩。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沈括积极参与。熙宁五年(1072年),沈括任提举司天监,职掌观测天象,推算历书。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沈括被贬,晚年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东)梦溪园。
沈括资质聪颖,勤于思考,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地学、医学、化学、工程学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成就和贡献。沈括研究并改革了浑仪、浮漏和影表等旧式的天文观测仪器,还制造了测日影的圭表,改进了测影方法。在《浑仪议》、《浮漏议》和《景表议》等3篇论文中,沈括介绍了他的研究成果,阐发了自己的天文学见解,这3篇论文在我国天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晚年,沈括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和科学活动,写出了科学巨著《梦溪笔谈》和《忘怀录》等。
郭守敬
郭守敬(1231~1316年),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元代天文学家、水利专家。他自幼在祖父郭荣的指导下,刻苦学习天文、数学、水利学等方面的知识。中统三年(1262年),郭守敬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召见和赏识。至元十五年(1278年),郭守敬恩同知太史院事,负责建造天文台。郭守敬参与制定了新历法,负责制仪和观测。经过三年努力,在至元十七年(1280年)终于编出新历,忽必烈定名为授时历。另外,郭守敬设计和监制的新天文仪器有简仪、高表、候极仪、浑天象、玲珑仪、仰仪、立运仪、证理仪、景符、窥几、日月食仪以及星晷定时仪12种,大大提高了观测精度,对我国天文研究有很大帮助。
晚年,郭守敬致力于河工水利,兼任都水监。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领导开辟汇集大都附近水源的白浮堰,主持了大运河最北一段——由通州到大都积水潭的通惠河的修建工程。他根据地形地貌解决了通惠河的水源问题,而且在运河中设闸坝、斗门,解决了河水的水量和水位问题。
闰月
翻看日历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二月的天数不像其他月份那么固定,每四年就会有一个29日,通常人们把二月里多出一天的年份称为闰年。因而阳历2月29号出生的人,若要过阳历生日,则要四年才过一次。过阴历生日的人,还会发现另一个奇特的现象,有的时候一年里,会有两个生日,这为什么呢?
其实,这是闰月造成的。中国现行阳历是根据地球自转而定的历法。在古代,人们是根据月相天体运行规律来划分月份的。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发现回归年的总长度比12个朔望月构成的阴历年多将近11天,每个月平均多一天。按照这样的数值推算下去,经过若干年后,农历与阳历所载就会出现矛盾,甚至出现“冬夏错位”的现象。
为了使两部历法协调一致,不产生分歧,古人在参考大量天文资料的基础上,找出了回归年日数与朔望月日数的最小公倍数。根据这一数值,经过计算,采用了“十九年七闰”的方法,才使农历的岁首保持在春初,四季就与阳历基本吻合了。
农历的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若要使朔日成为每个月的头一天,几个大月,几个小月相连的现象就会经常发生,因而,如何置闰就要看农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的长度相差多少了。秦代以前,人们习惯将闰月加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之后,称十三月。到了汉代,人们将闰月提前,置在九月后面,这样虽然得出的阴历与阳历所指相差不多,但始终没有固定的加法。直到汉武帝年间,加闰的方式才比较规范化,从冬至开始,把二十四节气中没有“中气”的月份定为闰月,称它为“闰”上个月的名称。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每隔19个农历年,闰月的月份相同或者前后相差一个月,并且有农历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的规律。
星期分法
我们通常把七天称为一周、一星期,或者礼拜。这一制度源于巴比伦。
早在前7世纪,巴比伦人就创立了星期制。他们将一个月分为四周,每周七天,由于每一天都会有一位星神掌管,所以他们建立了七星坛祭祀星神。七星坛从上到下分日、月、火、水、木、金、土七层,每一天祭祀一个星神,并且以星神的名字来命名这一天。因此,就有了七日一周期,或称为七曜星期周的说法。巴比伦人将周日到周六,分别称为: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和土曜日。
4世纪的时候,巴比伦人的星期制传入中国。据记载,中国最早使用的是十天记日法。在中国古代历法中,有闰月一说,为了使阴历与阳历所记载的日期相近,人们根据月亮在天空中的运动规律,创造出加闰的办法。根据观察,人们发现从朔日到下弦,历时七天,这与巴比伦所采用的七日一星期制度恰好吻合。于是,古人便在七日一星期制度基础上,将日月和五行中的火、水、木、金、土按顺序排列,从朔日到下弦,分别以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土曜日命名,这样就形成了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星期制度。
关于七天定为一星期还有一种说法:明朝末年,基督教传入中国,据《圣经》所载,上帝用六天造了世界,第七天为休息的日子,俗称休礼拜。因而,一星期也就有了一礼拜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