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补阳、补虚祛寒不生病全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滋阴补阳源于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建立起来的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阴阳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中医学把阴阳学说应用于医学,形成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那么阴阳学说具体有哪些内容呢?

1.阴阳对立

所谓对立,是指矛盾的双方处于一个统一体,相互排斥、相互斗争。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方双的对立是绝对的,万事万物都是阴阳对立的统一,相互排斥而生,相互斗争而存。

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一个相反却又相承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阴阳两方面的相互对立,集中表现于二者的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关系,在相互制约和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取得了统一,使二者平衡。当二者关系处于平衡的状态时,事物的发展变化才会正常,人体的阴阳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一旦失去平衡,你强我弱,事物的发展变化就会遭到破坏,人体就会出现疾病。

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季,有温热凉寒之分。夏季阳热盛,夏至之后,阴气就逐渐上升,用以制约火势的阳气,这就是“阳消阴长”;冬季人体阴寒之气占主导地位,但冬至过后,阳气就逐渐提升,制约过盛的阴气,这就是“阴消阳长”。这样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所以人体的阴阳维持于一个平衡的状态,人体才会健康。这就是自然界阴阳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结果。

2.阴阳互根

所谓阴阳互根,是事物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依赖,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阴阳互根则是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根据和条件。阴阳双方的存在,均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这种性质和状态,如同天与地、上与下、动与静、寒与热、虚与实、聚与散,既对立,又是互为参照,对比中而生,互为存在的条件。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没有阳,阴就不会存在,没有阴,阳也无从而来。阴内有阳,阳内有阴,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阴阳互根深刻地揭示了二者缺一不可、无法分离的状态和性质。中医学用阴阳互根的观点,来阐述人体脏与腑、气与血、功能与物质等生理病理的关系。

正因为阳根于阴,阴根于阳,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必要条件,所以,阴与阳相互依赖,二者缺一不可。这种现象不仅仅于局限于某一个个体,大自然物质与功能之间、物质与物质之间、功能与功能之间,都存在着这种阴阳互根的关系。物质是生命的基础,功能是生命的主要标志,物质性阴,功能属阳,物质是功能的基础,功能则是物质的体现。就人体而言,脏腑功能活动健全,就会不断促进营养物质的化生,而充足的营养物质,又能保护脏腑活动功能的平衡,二者相互促进,人体才会健康。

在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如果阴阳不能平衡,如果正常的阴阳互根关系遭到了破坏,疾病就会滋生,甚至威胁到生命。在人体的病理情况中,阳气和阴液的相互作用即是一个互根的过程。如果一方不足,就会引起另一方的亏损,所谓“无阳则阴无以化”“阳损及阴”即阳损就会耗阴,阴损则会耗阳,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人体内阳气与阴液、物质与功能等阴阳互根关系遭到了严重破坏,甚至一方已经快消失,另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这种情况即是阴阳矛盾消失,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

阴阳,代表的是相互关联事物的双方,或者是统一事物内部两个对立的面。因此,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都可以向相反的方面转化,这正是以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为根的关系作为基础的。

3.阴阳消长

消,即减弱;长,即增长。阴阳消长,指的就是阴阳对立双方的增减、盛衰、进退的运动变化。阴阳对立的双方不是总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此盛彼衰,此增彼减,此进彼退,总是在运动变化之中。当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动态过程中保持相对平衡的时候,人体各脏器处于一个正常的运动规律之下,在这个正常的平衡里,人体才会保持健康。阴阳双方在一定范围内的消长,是人体动态平衡的生理活动过程。但是,当这种消长程度超过了人体的生理限度,便会出现某一方过盛或过衰,就会打破这种平衡的状态,疾病就因此而生。

4.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双方尽管对立,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却可以相互转化,阴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阴阳的对立是绝对的,但是对立的过程却是动态可变的,它既有量变,也有质变。事物的发展变化,就有从量变到质变,再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阴阳消长即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阴阳转化,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在阴阳消长的过程中,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超载了阴阳正常的区域,打破了平衡,就会必然向着相反的方面转化。当然。这种转化不是任意而为,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就是阴阳任意一方过盛或过衰,也就是中医学所说的“重”或“极”。所谓“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

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两个密不可分的阶段,两者相辅相成,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的必然结果,二者紧密相连,使事物的发展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保持人体生命与活力。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轮回不息。春夏两季属阳,秋冬两季属阴,四季的轮回,就具体体现了阴阳的互相转化过程。冬天结束,春天来临,气温回升,同时也是阴转化为阳的过程;当夏季结束,秋天来临,气候渐渐凉爽,这又是由阳转化为阴的过程。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也是易学哲学体系中的最高哲学范畴。阴阳化生万事万物,是生命物质运动变化的基础。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范畴和命题,都是以阴阳这一范畴为基础展开讨论和阐述。阴阳,即是事物的对立面,阴阳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运动变化,因此,这种对立的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是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不是彼此孤立存在、单独运行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