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补阳、补虚祛寒不生病全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中医病理的指导

中医理论指出,疾病的发生发展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邪气。所谓邪气,就是各种致病因素的总称。二是正气。正气泛指人体的功能活动,常与邪气对称。邪气有阴邪(如寒邪、湿邪)和阳邪(如六淫中的风邪、火邪)之分。正气又有阴精和阳气之别。

中医常诊断热毒疾病,就是因为体内阳气过盛。阳盛是病理变化中阳邪过盛,从而在人的机体表现出的热的病变。如夏季中暑,就是因为暑热邪气侵入人体,造成人体阴阳失衡,阳气偏盛,出现高热、出汗、口渴、面赤、脉数等表现。因其性质属热,所以说“阳盛则热”。因为阴阳互依,此消彼长,当阳气过盛时,必然导致阴液的损伤,如暑热出现高热面赤等病症时,就会出现阴液耗伤而口渴的现象,损伤人体的正气,所以说“阳盛则阴病”。

同理,“阴盛则寒”。阴盛是针对阳盛而言,是病理变化中阴邪过盛而表现出来的寒的病症。当人们纳凉饮冷时,机体阴气就可能偏盛,导致人体疾病,如腹痛、泄泻、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等症状。阴盛打破了人体阴阳的平衡,使阳气损伤,如出现腹痛、泄泻等症状时,必然出现阳气损耗而形寒肢冷的现象,造成人体正气的损伤。所以说“阴盛则阳病”。这就是阴阳消长理论的最直接体现。“阳盛则热”就是阳长阴消,而“阴盛则寒”就属于阴长阳消,其中,以“长”为主,“消”居其次,都是属于人体阴阳失衡的表现。

阴盛即阳虚,阳虚则寒。阴阳之气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当人体阴阳动态平衡被打乱,阴或阳任何一方不足,必然导致另一方相对偏盛,这就使机体内阴阳不能相互制约。阳虚就不能制约阴,当阴盛时机体就会出现寒象,具体表征为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精神倦怠、自汗、脉微等。

阳盛则阴虚,阴虚则热。阴阳平衡,人体则健康,这个平衡是动态变化的,当阴虚不能制约阳时,阳就会出现偏盛,产生热象。如久病就会耗损阴液,出现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舌燥、脉细数等热象表现。

这种现象用阴阳消长理论分析,“阳虚则寒”属于阳消而阴长,“阴虚则热”属于阴消而阳长。这两种现象,均是以“消”为主,因消而长,“长”居其次。

从阴阳互根这一原理来讲,阴阳互为根,保持在一个动态的相对平衡的状态。当机体任何一方虚损,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不足。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阳虚至一定程度,阴液不能化生,就会同时出现阴虚的现象,称“阳损及阴”;相同的道理,阴虚至一定程度,阳气不能化生,就会出现阳虚的现象,即“阴损及阳”。二者相辅相依,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只有始终处于正常水平的平衡状态,才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状态。

临床上,把阳盛则热称作“实热”,把阴虚则热称作“虚热”,把阴盛则寒称作“实寒”,把阳虚则寒称作“虚寒”,以区别它们的不同。把阳损及阴、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划分为虚寒虚热范畴;阳损及阴,以虚寒为主,虚热居次;阴损及阳,以虚热为主,虚寒居次;而阴阳两虚则是虚寒虚热并存,且暂时处于均势的状态。但是由于这种低水平是动态平衡,所以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仍然会有主次。

阴阳转化也同样体现在病症之上。在病症的发展过程中,阴阳之中的某一方偏盛或偏衰,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为相反的方向,阳损及阴和阴损及阳就是阴阳转化的体现。

当人体阴阳失衡,处于病理状态之下时,对立的阴阳双方处于一个相互对立的状态,进行着剧烈的斗争。阴阳斗争,也就是邪正的斗争,是阴证和阳证的斗争,这是疾病自我运动转化的内在原因,而中医的治疗,是促使转化的外部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从而使阴阳平衡,达到治病的目的。阴阳相互对立,有着显著差别,但是阳证之中存有阴证,阴证之中存有阳证,又是相互渗透的。

中医正是依据阴阳理论,来进行临床治疗。以上论证的理论,也正是阴阳学说的根本所在,对于我们进行“滋阴补阳”同样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