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歌赋临床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哮喘

一、概述

哮喘以阵发性呼吸急促,喉间哮鸣声。反复发作难以根除为其临床特征。哮喘在中医学中有“哮证”和“喘证”的区别,二者同为呼吸急促的疾患,哮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声为特征;喘以呼吸急促、张口抬肩为特征。因此可见,哮证必兼喘促,而喘证应无哮鸣。但两者在临床上每同时举发,难以严格划分。其病因病机也大致相似,故合并叙述。

二、病因病机

导致哮喘的病因较多,可由外感内伤等各种疾病所引起,但总不外邪实、正虚两个方面。一般说,实喘每以感受风寒或风热时邪而引起。如《景岳全书·喘促》云:“实喘之证以邪实在肺也,肺之实邪,非风寒则火邪耳”。另外痰浊壅盛,上干于肺及情志不遂、忧思气结,气阻胸中致肺气失于宣降,上逆而发喘证。虚喘则为精气不足,肺肾出纳失常。或脾虚生痰所致。哮喘之发,更为痰饮内伏,诱因触发,痰随气升,气因痰阻,互相搏击,阻塞气道所致。

三、辨证施治 (一)实证 1.外感风寒 【主证】

喘急胸闷,伴有咳嗽,咯痰稀薄。

【治则】

散寒宣肺平喘。

【处方】

列缺、足三里。

【手法】

泻法。

【方义】

肺主呼吸,外合皮毛,风寒先犯皮毛,内合于肺,邪实气壅、肺失宣降故喘急胸闷。方用列缺为手太阴肺经络穴可宣肺解表,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合主逆气而泄”二穴相配有理气化痰、降气平喘的作用。

【歌赋】

《杂病歌》“喘急列缺足三里”。

2.风热犯肺 【主证】

喘促气急,甚则鼻翼煽动,痰稠色黄。

【治则】

清热解表,宣肺平喘。

【处方】

三间、商阳。

【手法】

泻法。

【方义】

风热犯肺,热盛气壅,肺气奔迫故现上症。方取手阳明大肠经穴。手阳明经与手太阴经相表里,三间具清热解表之功,商阳为五输穴中的井穴,阳井金,内应于肺,肺可调气,故二穴合用有解表清热、利气平喘作用。

【歌赋】

《杂病歌》“喘满三间商阳宜”。

3.痰浊阻肺 【主证】

喘咳痰多而黏,喘不得卧,胸膈满闷,喉有痰声。

【治则】

祛痰降气平喘。

【处方】

丰隆。

【手法】

泻法。

【方义】

丰隆具有化痰平喘作用。丰隆是足阳明胃经络穴,可调理脾胃二经。痰饮的生成多由于脾失运化,中阳不振,运化失职所致,水谷精气不能生化如常。聚而成饮,炼而成痰、痰饮阻肺则成咳喘。丰隆可健脾胃、促运化、理气机、化痰浊、定喘嗽。

【歌赋】

《肘后歌》“哮喘发来寝不得,丰隆刺入三分深”。

【主证】

哮喘痰多而粘,胸中窒闷,口粘无味,舌苔白腻,脉滑。

【治则】

理气开胸,平喘化痰。

【处方】

天突、膻中。

【手法】

泻法。

【方义】

天突属任脉,在喉头之下二寸陷中,为任脉、阴维脉的会穴,能主治气管咽喉疾患。膻中为气之会穴,位于胸中,能开胸顺气。二穴合用标本兼治,用于治疗痰浊阻肺的哮喘证,可迅速获得止咳、平气、定喘的疗效。

【歌赋】

《玉龙歌》:“哮喘之症最难当,夜间不睡气遑遑,天突妙穴宜寻得,膻中着艾便安康”。
《玉龙赋》“天突膻中医喘嗽”。
《灵光赋》“天突宛中治喘痰”。

4.气郁伤肺 【主证】

平素忧思气结,突然呼吸短促,咽中不适,甚则胸痛。

【治则】

开郁降气平喘。

【处方】

中脘、期门、上廉。

【手法】

泻法。

【方义】

肝主疏泄,性喜条达,长期忧思气结,多因突然刺激,则肝气冲逆犯肺,升多降少,胸中气乱故致上证。方用期门为足厥阴肝经经穴,肝之募穴。募穴是脏腑经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具有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故用之可疏肝理气。中脘是任脉之穴,任脉循肺抵咽中。手太阴肺起于中焦即中脘穴处,故可用于治肺部病变,中脘又为胃之募穴,配手大肠经之上廉,可调理胃腑之气,分清浊以祛痰湿。故诸穴合用共奏开郁降气平喘之功。

【歌赋】

《杂病歌》“喘息难行治中脘,期门上廉三穴善”。

(二)虚证 1.肺虚 【主证】

喘促短气,语言无力,咳声低弱或伴咽喉不利,口干面红咳血。

【治则】

益肺定喘。

【处方】

曲泽、大陵、神门、鱼际、三间、商阳、解溪、昆仑、膻中,肺俞。

【手法】

补肺俞,余平补平泻。

【方义】

肺为气之主,肺虚则气失所主,故短气而喘、语言无力、咳声低弱。方以肺俞、膻中为主穴。肺俞为背俞穴,乃治肺脏疾病,益肺气的重要穴位;膻中位于胸中为气之会,助肺俞使肺气得以宣降以利平喘。若伴咽喉不利、口干面红为气阴两虚之证。因手阳明经别上循于咽喉故取商阳、三间治之。曲泽为“合穴”,《难经·六十八难》云:“合主逆气而泄”,协助肺俞,促进胸中气机之升降,曲泽配大陵可治因咳甚病久引起的心胸疼痛;鱼际为肺经荥穴,“荥主身热”所以本穴有清肺热作用,配神门治咳血。诸穴合用具益肺气,清虚热,定喘利咽之功。

【歌赋】

《杂病歌》“上喘曲泽大陵中,神门鱼际三间攻,商阳解溪昆仑穴,膻中肺俞十穴同”。

2.脾虚 【主证】

哮喘日久,息短少气,痰多清稀。

【治则】

健脾益气,化痰定喘。

【处方】

足三里。

【手法】

补法。

【方义】

脾虚致喘是因脾虚失于健运,聚湿成痰,阻于中焦,上干于肺则肺气不利而喘逆。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穴,胃经配五行属土,其经穴足三里是五输穴中的“合”穴,配五行亦属土,乃土中之土,补之可调补脾胃,以资生化之源,使水谷上归于肺,以资肺气,取土能生金之意。实验证明足三里可增加肺的通气量,缓解气喘。

【歌赋】

《席弘赋》“虚喘须寻三里中”。

3.肾虚 【主证】

喘促日久,呼多吸少,喉中痰鸣。

【治则】

补肾纳气,健脾化痰。

【处方】

俞府、乳根。

【手法】

补法。

【方义】

喘促日久为肺病深及肾中,肾为气之根,下元不固,气失摄纳故呼多吸少。喉中痰鸣,痰多清稀为脾肾两虚。故方选足阳明胃经乳根穴及足少阴肾经俞府穴,这也即按近部取穴原则,哮喘病取胸部穴位,乳根穴在前胸部第五肋间,乳房直下心尖之部,俞府穴在胸骨之旁,锁骨与第一肋软骨附着部之间。所以根据脾胃不和肾气虚损的病因,标本兼顾,选胃经、肾经在胸部穴位,相互配合,发挥健脾益肺固肾的功效。

【歌赋】

《玉龙歌》“吼喘之症嗽痰多,若用金针疾自和,俞府乳根一样刺,气喘风痰渐渐磨”。
《玉龙赋》“乳根俞府,疗气嗽痰哮”。

【主证】

气喘延年,动辄喘息,形瘦神疲、夜不能卧。

【治则】

固肾纳气。

【处方】

璇玑、气海。

【手法】

泻璇玑,灸气海。

【方义】

璇玑、气海皆为任脉腧穴。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从脐下直向上行至咽喉部,其中璇玑穴位于胸骨柄之前,能主治胸胁部疾病,尤其是治咳逆上气,喘不能言的有效穴。气海穴为生气之海,有益元气,补肾虚,调气机,固下元之作用。二穴合用共奏固肾纳气、降逆平喘之功。

【歌赋】

《玉龙歌》“气喘急急不可眠,何当日夜苦忧煎,若得璇玑针泻动,更取气海自安然”。
《玉龙赋》“尪羸喘促,璇玑、气海当知”。

四、医案 《针灸资生经》

舍弟登山,为雨所搏,一夕气闷几不救,见昆季必泣,有欲别之意。予疑其心悲,为刺百会不效,按其肺俞,云其疼如锥刺,以火针微刺之即愈。因此与人治哮喘,只缪肺俞,不缪他穴。惟按肺俞不酸疼者,然后点其他穴。
有贵人久患喘,夜卧不得而起行,夏月亦衣夹背心。予知是膏肓病也,令灸膏肓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