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经八脉考》笺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带脉为病

秦越人曰: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
【笺注】 此言带脉为病之病态,腹部胀满,腰大部好像坐在水中,而感觉有畏冷湿重一样。张洁古云:“带脉为病,太阴主之。”其腹满亦如《伤寒论》“太阴为病,腹满……”之形。脾主运化,运化无权,故带脉太阴多病腹满。腹满而腰部弛散无力,这种畏冷的形症,就是腰如坐水中。吕广云:“带脉者,回带人之身体,病则其腹缓,故令腰溶溶也。”《素问·痿论》云:“带脉不引,足痿不用。”可以看出带脉受到损伤,则会出现腰以下诸证,主要表现在小腹部及妇科病诸证。
《明堂》曰:带脉二穴,主腰腹纵,溶溶如囊水之状。妇人少腹痛,里急瘈疭,月事不调,赤白带下,可针六分,灸七壮。
【笺注】 《明堂》是历史上的一部针灸书。带脉穴,为少阳经之穴,与带脉交会。带脉失却了提携之力,而脏腑下垂,腰腹如囊水之状,可于带脉穴针六分、灸七壮,以收之引之。
张洁古曰:带脉之病,太阴主之,宜灸章门二穴,三壮。
【笺注】 太阴指太阴脾。脾主湿,湿之盛衰,与带脉的寒湿与湿热相关,所以言“带脉之病,太阴主之”。唐容川云:“肾着汤治带脉,以脾为主,女科以妇人带下,皆归于脾,良有以也。”灸章门穴,章门为脾之募穴。张式国说:“章,障也。《礼记》云:‘四面有章,犹之障碍也。’本穴治癥、瘕、疝、痁(音疝,古称疟疾),以及脏气郁结之证,灸之犹开四章之门,以通痞塞之气也,故称章门。”
《素问》曰:邪客于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小腹控 ,不可以俯息。
【笺注】 邪气客于太阴之络而腹满,腰部弛散无力并收少腹控于季胁下,侠胁两旁虚耎处而痛楚。
《素问》云:邪气客于足太阴脾经的络脉,就会发生腰痛,牵引到少腹和胁下部位,不能挺胸呼吸。这是由于太阴之络脉从髀合阳明上贯尻骨中,与厥阴少阳结于下髎,循尻骨内入腹,上络嗌,贯胸中。
张仲景曰:大病瘥后,腰以下有水气,牡蛎泽泻散主之。若不已,灸章门穴。
【笺注】 大病瘥后,若下焦气化失常,湿热壅滞,膀胱不泻,故从腰以下积水为肿。此属有余之邪,脉来沉数有力,必二便不利,方可用排水之剂。
牡蛎泽泻散方:牡蛎(炒)、泽泻、蜀漆(暖水洗去腥)、葶苈子(炒)、商陆根(炒)、海藻(洗去咸)、瓜蒌根各等分。
上七味,各捣,下筛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3~5g,日三次,小便利,止后服。其方牡蛎软坚行水,泽泻渗湿利水,蜀漆祛痰逐水,葶苈子宣肺利水,商陆、海藻专于利下行水,共使水邪从小便出;瓜蒌根止渴生津,为本方之反佐,使水去而津液不伤。
若不已,灸章门穴。章门穴为脾之募穴,灸之以开障,其气下行,而水亦随去。
王叔和曰:带脉为病,左右绕脐,腰脊痛,冲阴股也。
【笺注】 带脉环腰而贯于脐,又下络于胞,居于下焦,其脉关联于脾肾,其脉下行冲阴股而痛楚。
王海藏曰:小儿 疝,可灸章门三壮而愈,以其与带脉行于厥阴之分,而太阴主之。
【笺注】 小儿 疝,阴囊肿,不痛不痒,此与带脉行于厥阴有关,可灸章门穴。章门穴因是脾之募也,故曰“太阴主之”。
又曰:女子经病血崩,久而成枯者,宜涩之益之。血闭久而成竭者,宜益之破之。破血有三治,始则四物入红花,调黄芪、肉桂;次则四物入红花,调鲮鲤甲、桃仁、桂、童子小便,和酒煎服;末则四物入红花,调易老没药散。
【笺注】 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一“奇经八脉门”,有治血三方之说,认为其说有理,今录之以供参考。其云:“血崩久而成枯,四物汤。崩者涩剂,收白芍、白垩、艾叶、黄芩。血闭久而成竭,四物汤。闭者破剂,通,三棱、牛膝、桃仁、红花、黄芪、鲮鲤甲(炙)(即炒穿山甲)、肉桂。”
破血三法初治:“四物汤加红花,调肉桂、黄芪。次治:四物汤加红花,调鲮鲤甲(即穿山甲)、桃仁、肉桂、童便,酒煮尤佳。三治:四物汤加红花,调没药散。四物汤春加川芎,风胜也;夏加白芍,火胜也;秋加当归,金胜也;冬旺水胜,又加熟地以益之,若血旺必无服四物之理,以其血衰而烦,以此补之,故加熟地也。”
张子和曰:十二经与奇经七脉,皆上下周流,惟带脉起少腹之侧,季胁之下,环身一周,络腰而过,如束带之状。而冲、任二脉,循腹胁,夹脐旁,传流于气冲,属于带脉,络于督脉。冲、任、督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歧,皆络带脉。因诸经上下往来,遗热于带脉之间,客热郁抑,白物满溢,随溲而下,绵绵不绝,是为白带。
【笺注】 十二经脉与冲、任、督、阴维、阳维、阴跷、阳跷七脉皆上下周流,惟带脉起于少腹之侧,季胁之下,环身一周,络腰而过,如束带之状。十二经脉与奇经七脉皆上下行,受带脉约束,其中包括冲、任、督三脉,虽循行不同,而皆传流于气街,与太阴之脉合,其湿下迫,白物满溢,随溲而下,绵绵不断,是为白带。缪仲淳云:“白带多属脾虚,肝气郁则脾受伤,脾伤则湿土之气下陷,是脾精不守,不能输为营血而下白滑之物。”这是说明因气郁脾虚而形成的带下。
《内经》云: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发为筋痿,及为白淫。白淫者,白物淫衍,如精之状,男子因溲而下,女子绵绵而下也,皆从湿热治之,与治痢同法。赤白痢乃邪热传于大肠,赤白带乃邪热传于小肠,后世皆以赤为热、白为寒,流误千载,是医误之矣。
【笺注】 《素问·痿论》所说“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冠于其证,实为有据。《女科指要》说:“白淫乃思想无穷,情欲不遂,一时放白……乃郁火也。”根据古人的认识,其病因不外郁火与肾虚两种。郁火白淫者,则时下白淫,烦躁不安,或有潮热,舌质红、苔薄,脉象弦数,此皆肝火内炽之象;治当开郁泻火,可用丹栀逍遥散之类调之。还有一种乃肾虚白淫,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腰腿酸软、颧红、烦热,舌中心光剥,脉象虚细,此亦髓亏而不养脑,不华于面之形矣;治当补肾固涩,用桑螵蛸、菟丝子、茯苓、龙骨、牡蛎、知母、黄柏、山药之类治之,或用固精丸。
又曰:《资生经》载一妇人患赤白带下,有人为灸气海未效,次日为灸带脉穴,有鬼附耳云:昨日灸亦好,只灸我不着,今灸着我,我去矣,可为酒食祭我。其家如其言祭之,遂愈。予初怪其事,因思晋景公膏肓二鬼之事,乃虚劳已甚,鬼得乘虚居之。此妇亦或劳心虚损,故鬼居之。灸既着穴,不得不去。自是凡有病此者,每为之按此穴,莫不应手酸痛,令归灸之,无有不愈。其穴,在两胁季肋之下一寸八分,若更灸百会穴尤佳。《内经》云:“上有病,下取之,下有病,上取之。”又曰:“上者下之,下者上之,是矣。”
【笺注】 李濒湖先生予此附载其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有此事,而孙思邈《千金翼方》第二十九卷“禁经”也谈了一些如是之事。这鬼神之事,在如今当避而弗谈为是。对于“鬼”我们只能认为是“邪”或“邪气”罢了。本案的中心是叙述妇人赤白带下,其因是由“虚劳已甚……劳心虚损”而发,其病在带脉,不在跷维,所以灸气海不效,而灸带脉穴遂愈。因带脉穴属足少阳之经,穴在季胁下一寸八分陷中,脐上二分,两旁各七寸半;主治“腰腹纵,溶溶如囊水之状,妇人小腹痛,里急后重,瘈疭、月事不调、赤白带下”(《针灸大成》)。
刘宗厚曰:带下多本于阴虚阳竭,营气不升,经脉凝涩,卫气下陷,精气积滞于下焦奇经之分,蕴酿而成。以带脉为病得名,亦以病形而名,白者属气,赤者属血。多因醉饱房劳,服食燥热所致;亦有湿痰流注下焦,肝肾阴淫湿胜者;或惊恐而木乘土位,浊液下流;或思慕无穷,发为筋痿,所谓二阳之病发心脾也;或余经湿热,屈滞于少腹之下;或下元虚冷,子宫湿淫。治之之法,或下或吐,或发中兼补,补中兼利,燥中兼升发,润中兼温养,或温补,或收涩。诸例不同,亦病机之活法也。
【笺注】 刘宗厚,名纯,明代医家。引文出自《玉机微义》“论赤白带下”条:“以带脉为病得名,亦以病形而名”原作“白物如涕状,故言带者亦病形”;末句原作“盖病机有轻重浅深之异尔”。这里是刘宗厚的一段话。其云:妇人下部流出的黏稠色白如蛋清样而有腥味液体,称为白带。这种病的病因及病机,说法不少。缪仲淳曰:“白带多属脾虚,肝气郁则脾受伤,脾伤则湿土之气下陷,是脾精不守,不能输为营血而下白滑之物。”这是气郁脾虚而造成的白带。赵养葵曰:“带者奇经八脉之一也,八脉俱属肾经……下焦肾气损虚,带脉漏下。”《济阴纲目》曰:“本病由劳伤冲任,风冷据于胞中,气多于血,气倍生寒,血不化赤,遂成白带。”可知白带病机不一。刘宗厚说的阴虚阳竭以及卫气下陷,就属于缪仲淳之说,即肝郁脾虚,也就是脾虚气弱,不能化湿,湿气陷而为带,脾阳不振,不能化生营血所发生之带下。
白者属气,亦《景岳全书》所谓“阳气虚寒,脉见微涩,色白清冷,腹痛多寒”之形。赤者属血,多因醉饱劳房、多食燥热之物所致。
亦有湿痰流注下焦,肝肾阴淫,湿之所胜者,此多属肥胖之人,湿邪下注,伤及脾肾,清阳不得升举,形成之带状如痰涎,有味,神疲、眩晕、胸闷、腹胀、痰多泛恶,脉多弦滑,舌苔腻。
或有惊恐而木乘土位,肝气胜而脾气弱,浊液下流而成之带。或有思慕无穷,发为筋痿所致之带下以及白淫者,所谓二阳之病发于心脾也。或余经(他经)湿热,郁滞于少腹带脉,其发带脉而兼他经之寒热而发多种之带证。抑或有单纯脾肾虚寒所致之白带,即属于下元虚冷。治之之法,刘宗厚云:“或下或吐,或发中兼补,补中兼利,燥中兼升发,润中兼温养,或温补,或收涩。诸例不同,亦病机之活法也。”
巢元方《病源》曰:肾着病,腰痛冷如冰,身重腰如带五千钱,不渴,小便利。因劳汗出,衣里冷湿而得,久则变为水也。《千金》用肾着汤,《三因》用渗湿汤,东垣用独活汤主之。
【笺注】 巢元方,隋唐名医,京兆华阴(今属陕西省)人,约生于南北朝(梁)大宝元年(550),卒于唐贞观四年(630),享年81岁;集著有《诸病源候论》,全书50卷,分67门,载证候1739条。本节文字所论皆《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腰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之证与方。肾著(着),乃寒湿附着于肾之外府(腰);体重,乃湿重;口不渴,小便利,饮食如故,谓胃气正常;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乃指湿停着于下焦腰部;甘姜苓术汤,乃对证之方。《千金方》用肾着汤即指此。《三因》指《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著。“渗湿汤”载于“伤湿证治”,其方为苍术、白术、甘草、干姜、茯苓、陈皮、丁香、姜三片、大枣二枚。“东垣”指李杲,字明之,宋金时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享年71岁,金元四大家之一,所著有《内外伤辨惑论》及《脾胃论》。所谓“独活汤”,可能为羌活胜湿汤,方用羌活、独活、甘草、防风、蔓荆子、川芎。
带脉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