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收徒讲学

孔子经过勤奋学习和考察,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到了“三十而立”的年龄,已经掌握了系统的知识,熟悉“六艺”并精通“六经”(“六经”之名出于汉代,但“六经”之实早已存在)并建立了自己的学说。在当时“学术下移”的情况下,孔子便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私人教师。

前边说过,孔子二十岁前后,就已经收徒讲学了,从周返鲁后,弟子又大大增加。在这期间,可以想见,不断有人向孔子求教,而孔子并不收取学费,只要有“束脩”,即送一束干肉,都可以收为弟子。孔子讲学,以“六艺”为教,没有固定的教材,主要是以问答的方式传播知识和他的思想,一问一答,教学相长,灵活多样。其最初的目的是将他们培育成儒者。“儒”本来是执行“相礼”的人,谁家死了人,举行丧葬仪式,需要“相礼”的人,这些人必须懂得礼的许多规定和仪式。孔子本人就是这样的一位“儒者”。但是,孔子又有一套学说,教的学生多了,便形成一个学派,成为“儒家”,其真正目的是将他们培养成为“君子”。于是儒家就成为以孔子为代表的整个学派的名称了。

这时,鲁国政局很乱,内部发生了矛盾。执政的季氏(平子)与另一个贵族后阝昭伯家因斗鸡而发生矛盾,演变成公室与季氏两大集团之间的斗争。鲁昭公联合后阝氏和另一贵族臧昭伯,出兵围困季平子。而三桓中的另外两家,叔孙氏和孟孙氏则支持季氏,结果杀死后阝昭伯,鲁昭公大败,逃到齐国。

就在这种内乱之中,孔子离开鲁国,到了齐国,时年三十五岁。在齐国期间,据记载,“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23]。为什么要“通乎景公”?是否与当时鲁国的政治斗争有关?或是在齐国谋得一个职位?不得而知。但是,孔子当时已经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已引起齐国的重视。齐景公曾两次向孔子“问政”,如何治理国家。第一次“问政”,孔子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听后说:“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24]孔子的回答就是他的“正名”之说。前一个“君”字是实际的君,后一个“君”字是“名”,代表君所应当遵守的原则即“君道”。实际的君应当遵守君所应当遵守的原则即“君道”,这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是如此。齐景公认为孔子讲得很好,如果君不遵守君道,臣不遵守臣道,父与子都不遵守各自之道,君臣父子之间的关系就会大乱,即便是有粮食,还能吃上吗?有注者说,当时齐国的政权由陈恒控制,君不君,臣不臣,因此,孔子做出了这样的回答。[25]其实,鲁国也是如此。从当时的现实而言,孔子的回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正名”已成为他的政治主张。孔子是主张以维护“名”所代表的“道”来维持社会政治和家庭关系的,而“道”是现成的,并不需要制定“契约”一类的东西。此后,齐景公又一次问政于孔子,这次孔子的回答是,“政在节财”[26],即节约财政,杜绝奢靡。齐景公很高兴,打算收尼谿的土地封给孔子,但政治家晏婴向景公进谏说,“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并不能达到“移齐俗”的目的。从此以后,齐景公虽能够尊敬地见孔子,却不再问礼了,并且对孔子说,像对待上卿季氏那样待你,我做不到,结果以“季孟之间”待之。这时,齐国又有人想加害孔子,孔子已经知道了,而齐景公则说:“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于是返回鲁国,时年三十七岁。孔子在齐共两年。

鲁国不仅是“季氏僭于公室”,而且是“陪臣执国命”。季氏家臣阳虎专横跋扈,与季氏发生了矛盾。鲁定公五年(前505)季平子死后,阳虎将其嗣立者季桓子囚禁起来,胁迫定盟后才释放。[27]阳虎曾经奚落过孔子,但这时孔子已经很有名望,他又想见孔子,却又多次被拒绝。按照当时的礼俗,大夫赠送礼物给士,如果士不在家亲受,就要到大夫家亲自拜谢。阳虎乘孔子不在家时送去一只蒸熟的小猪,等孔子来拜谢。而孔子也是打听到阳虎不在家时前去道谢,在途中相遇。阳虎便对孔子说:“来,予与尔言。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28]意思是,身怀德才而听任国家迷茫,不算是仁;喜欢从政而失去机会,不算是知。岁月流逝了,时机不再来,还是出任吧!孔子答应说:“诺,吾将仕矣。”但是鲁国乱象丛生,孔子没有真的出仕。“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29]这时孔子已经过了“四十而不惑”之年,思想已经成熟,便集中精力学习诗、书、礼、乐,收徒讲学。弟子越来越多,从四面八方而来,接受孔子的教诲。这样看来,从三十岁开始到五十岁左右从政,除了在齐国两年,近二十年时间,孔子主要是从事教育活动。这是孔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孔子对中国的文化思想和教育事业作出伟大贡献的时期。孔子的博学多能,已经影响到各诸侯国。鲁定公五年,季桓子穿井,得土罐,其中有羊,为了测试孔子,问孔子说“得狗”。孔子说:“以丘所闻,羊也。丘闻之,木石之怪夔、罔阆,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坟羊。”[30]这实际上是地质学方面的知识,很可能是地下实物或化石。吴越战争,吴国侵占会稽,得“骨节专车”,派人请教孔子。孔子作了详细解答,能够说出古代的人,哪个氏族身材最短,哪个氏族身材最长,而且说明“骨节专车”(即一个骨节就能有车那么长)的人就是防风氏。这实际上是人类学考古学的问题。

但孔子并不以“博学多识”为能,他自称其学是“一以贯之”,他的学说的中心内容是关于仁与礼以及天道、天命之说。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以后还要专门讨论。这里只想说明,孔子教学生,并不是以教会专门知识为目的,而是使他们掌握“一贯”之道,成为真正的“君子”。正如他对学生子贡所说:“赐!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非也,予一以贯之。”[31]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博学多识正是“一贯”的基础,因此,他一生都很强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