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少年时代
孔子三岁丧父,在母亲颜征在的带领下,到了曲阜城内的阙里住下,从此开始了少年时代。
曲阜是周公封地鲁国的都城。周公的子孙从伯禽开始世代定居在此,这里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典籍,以行周公之礼(周公所制定的周礼)而著称,对于孔子的成长极为有利。据《左传·昭公二年》记载(当时孔子十一岁),晋侯使者韩宣子到鲁国,“观书于大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所谓“周礼尽在鲁”,是说在当时“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西周的典章文物还保存在鲁国,说明鲁国不愧是周公的封地。而孔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
应当指出,孔子的母亲是一位教子有方的伟大母亲。她年纪很轻,但是能体会丈夫对儿子的期望与用意。她以极大的勇气离开陬邑,来到都城曲阜,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维持生计,教育儿子,这是孔子的幸运。母子二人怎样生活,由于史料缺乏,无法知道。孔子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6]由此可见,年少的孔子,很早就能从事各种劳动。所谓“鄙事”是指鄙贱的事,包括家务劳动以及为别人干各种杂事以谋生。这些“鄙事”磨炼了孔子的意志,使之成为一位多才多艺的人。
孔子毕竟是大夫的后代,他父亲也有一定的声威,这使他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据传,他的母亲颜征在也出身于曲阜大族,母子迁到曲阜后,生活上可能得到家族的某些帮助。[7]但主要生活来源,还是靠他母亲的辛勤劳动。颜征在除了对儿子的慈爱抚养之外,对儿子的要求也是很严的。这使幼小的孔子从心灵深处受到文化熏陶。据《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俎豆是祭祀时放供品的方形和圆形的器具,具有神圣性。“陈俎豆”是将祭祀用的俎豆陈列出来,摆成祭祀时的样子;“设礼容”是仿照祭礼的样子,行跪拜之礼。是真的俎豆,还是以某种小孩玩具当俎豆,或仿照俎豆的样子做成的替代品,不得而知。但是,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正当嬉戏之年的孔子,心里所想,行为所表现者,已经不同于一般儿童了。据有人考证,孔子母亲“豫市礼器,以供嬉戏”[8],即买礼器给孔子作玩具。如果确有其事,那么,颜征在实在是很有眼光的。
孔子十七岁之前,母亲便去世了[9],去世时,年仅四十岁左右,这肯定与她的过度操劳有关。少年孔子除了悲痛(孔子是有名的孝子)之外,已经懂得了礼仪。他决定将母亲与父亲合葬,但是不知道父亲的墓地所在。因为孔子三岁丧父,年龄尚小,故不知父墓,而他的母亲也没有告诉他父墓何在。他母亲之所以未曾告诉他父墓所在,有一种解释认为是“母讳之也”[10],即因为与叔梁纥的婚姻不合于礼而讳避不告。但也有人认为,由于颜征在以十几岁的妙龄嫁给六十多岁的叔梁纥,而叔梁纥不久老死,根据当时的礼俗,少年寡妇为避嫌而不能送葬,故不知其墓而未告。[11]但不管是哪种原因,孔子合葬父母之举,显然是孝敬父母的表现。为了打听父墓以实现合葬,孔子将母亲的灵柩停放在“五父之衢”,即叫作五父的一个四通八达的路口,以便询问。这是一个很特别的举动。正好有一位车夫的母亲,也是颜征在从前的好邻居,从这里经过,觉得孔子的做法很奇怪,便问孔子,孔子也就借此机会向这位老人打听父墓,老人告诉了他。于是,孔子将父母合葬于防,即曲阜东十余里的防山。
孔子母亲去世后不久,孔子未除孝服,正赶上鲁国季孙氏宴请贵族,士一级的下级贵族是宴请的对象。十七岁的孔子,作为武士叔梁纥之子也去参加,但是受到季氏家臣阳虎(即阳货)的奚落。阳虎对孔子说:“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12]意思是,孔子够不上士。孔子受到一次打击,便退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