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智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道是如何产生物的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榖,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1]

[译文] 道产生一,一产生二,二产生三,三产生万物。万物背负着阴而向着阳,阴阳相互交感而成均衡和谐状态。人们都厌恶处孤、寡和不榖的境地,而王公却以此为自己的称呼。万物或者因为减损而实际上得到了增益,或者增益了而实际上得到了减损。人所教我的,我也用来教别人。强暴的人不得好死,我则拿他作为教戒之始。

[释文] 这里似乎是简单得不过是一、二、三等数字而已,但这些数字所表征的意思就不那么简单了。

“道生一”中的这个“一”,古今的论家争论不小,各有其解,不妨列示出来:汉人河上公以为是“道始所生者”,却不说这始生者为何;东汉时人严遵理解为“混窈冥”;魏晋人王弼理解为“无”;初唐时人成玄英解为“元气”;中唐玄宗解为“冲气”;宋人林希逸解为“太极”;宋人吴澄解为“冲虚之一气”;元明时人李道纯解为“气”;近人蒋锡昌解为“道”,[2]不一而足。“元气”“太极”皆属于后来的概念,春秋时候只有“太乙”的说法,战国时期的《庄子·大宗师》里说“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鹖冠子·泰录》说“故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所以这类解释属于不离论者自己文化背景的,虽则与理不悖,但未必合乎老子的时代。“混窈冥”的说法过于含糊,未知是混沌之物,还是窈冥之境。把这个“一”解为“冲气”“冲虚之一气”,合乎老子的时代,却未必合乎老子的本意,老子用一、二、三的数列,正是想要用其抽象之义,而不当落入形下之域,冲气虽然并不指具体之物,但高度不够。而把“一”理解为“无”,或直认为“道”,则不够周延,如果说“一”是“道”,那么“道生一”,就成为道自己生自己了,如果坚持这种理解,就应当把这个“一”看成是“道”的延续,或者“变身”。在上述基础上,我认为河上公的理解具有合理性了,他虽然用“道始所生者”,这样的界定不是很清晰,但他说出了基本之义,我则以为,这个“一”就是道生万物的“初始”之义。这个“初始”乃是阴阳未分的,形象未具,接近于《周易》里面的“氤氲”。[3]既然万事万物皆有其初始,那么道生万物也有这么一个过程,在这个初始阶段里,阴阳未分,鸿蒙未判,却已有了生的迹象。

“一生二”,这个意思容易明白,就是指阴阳两种势力开始分离出来,并成为一种对峙、对立的态势,或许在开始的时候,彼此是平衡和调的,后来由于交感的作用,逐渐使其阳胜阴弱或阴胜阳弱的情形,把此情形称为阴阳二气或许是恰当的,但理解为“天地”也未尝不可。[4]但老子不说阴阳二气,依然使用哲学的表达,其中蕴含了这样的道理,从一个不分的东西,由于它自身的原因,逐渐分离出两个东西来,这两个东西还一定是性情殊异的,就像雄雌男女一样,阴阳二气就是此种情形的典型,世界上任何的差异与对立都是从这阴阳二气的交感作用产生的。

“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三”,有认为是天地人三才,有认为是清浊二气加上“冲虚之气”或“和气”[5],这些理解皆不离老子的道理,还是那句话,哲学总在最一般的意义上理解宇宙生成论的,老子这里的“三”,或许理解为多样性更合理。从一个超越的道(既是精神性的、又是混沌的实在),生出了一个未分的初始,再分判成阴阳两个方面,又在此基础上,阴阳合力而生出多样性,“三”未必一定指三种东西,诸如天地人等,它代表了多样性。“三生万物”,表达了以“有”生“有”、万物自生的过程。这一切都是从“道”那里来的,是一个宇宙的生成图式,但由于对“道”有不同的理解,就有了魏晋时候王弼“无能生有”、郭象“无不能生有,有自有”的分歧,这种分歧应当不是理解上的问题,而是老子哲学本身蕴含的问题,它给予后人以可解释性。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6]如何理解?论家有的以为,人的身体背负阴,向着阳,从而“冲气”为人的“冲和气”,[7]但老子已经明言“万物”,当不限于人体,从而“冲气”也未特指人体“冲和气”。故而此句的意思当为:万物皆有阴阳二气交互充盈。“冲气以为和”,也有两种基本理解,一种是“阴阳两气相交而形成各种新生体”[8],另一种是“万物内涵着阴阳两种对立的势力”[9]。我以为第二种理解更合理些,应该是阴阳二种势力相交而保持着平衡与和谐,使事物仍然是它自己,性质没有改变,即没有变成别的东西。

对于道从混沌未分,到分阴分阳的变化,庄子也有过精彩的表述:

道本来没有界际与分别,言说则是没有恒常的,正是因为如此,后来才有了界际与分别,这些界际与分别诸如:有了左有了右,有了伦常有了适宜,有了分殊有了辨别,有了竞逐有了争议,这就叫作八种品性。(《齐物论》)[10]

造化之初始,存在着“无无”,存在着“无名”。从“一”开始,有了混同的“一”而没有形状。万物得以产生,这叫他做它的品性;没有形状但有了分别,而且这分别之间彼此并无间隙,这就叫作命;……((天地))[11]

庄子在对道的论述上更为彻底,他不仅说明了道从无形无名、无界无畔、无分无别,到有了这些所有的形名、界畔、分别,而且说明了“道”是一个绝对的抽象存在,不属于任何实物。[12]庄子所说的“一”,也是一个抽去了任何实物的开初、初始,却可以表达所有实物的开初、初始。

[1] 这里从王弼本。河上公本写为“孤、寡、不毂”。傅奕本写为:“万物负阴而袌阳”,“而王侯以自称也”,“人之所以教我,亦我之所以教人”,“彊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学父”。帛书本写为:“中气以为和”,“而王公以自名也”,“故人□□教,亦议而教人”,“故强梁者不得死,吾将以为学父”。

[2] 河上公解释为:“道始所生者一也。”(《老子河上公章句》)严君平解释为:“混窈冥也。”(《道德真经指归》)王弼解释为“无”:“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老子注》)唐玄宗《御注道德经》:“一者,冲气也,言道出冲和妙气。”成玄英《老子疏》:“一,元气也。”林希逸《道德真经口义》:“一,太极也。”吴澄《道德真经注》:“道自无中生出冲虚之一气,冲虚一气生阴生阳,分而为二。”李道纯《道德会元》:“虚无生一气”,“一者万物之母”。陈鼓应引蒋锡昌《老子校诂》:“一即道也,自其名而言之谓之道,自其数而言之谓之一。”

[3] 《周易·系辞》作“絪缊”,《白虎通·嫁娶》引为“氤氲”:“天地氤氲,万物化淳。”

[4] 《老子河上公章句》解“二”为“生阴与阳”;严遵《道德真经指归》解为“谓神明也”;林希逸《道德真经口义》解为“天地也”。

[5] 《老子河上公章句》:“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也。”严遵《道德真经指归》:“和浊清也。”林希逸《道德真经口义》:“三,三才也。”吴澄《道德真经注》:“阴阳二气合冲虚一气为三,故曰生三,非二与一之外别有三也。”

[6] 《老子河上公章句》注“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无不背阴而向阳,迴心而就日者也。万物之中皆有元气,得以和柔。”朱谦之《老子校释》引《淮南子·精神训》高秀注:“万物以背为阴,以腹为阳。”(第175页)

[7] 朱谦之《老子校释》引《列子·天瑞篇》:“冲和气者为人。”(第175页)

[8]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第230页。

[9] 任继愈《老子新译》,第152页。

[10] 《齐物论》:“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

[11] 《天地》:“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

[12] “无无”,意味一个无形色、无大小、无死生、无古今的绝对存在,指“道”。“无名”,也指称“道”,所谓“道常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