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在哈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美国的“人情味”

中国孩子出去念书之前,父母总是会帮忙准备一些诸如茶叶、丝绸之类的中国特产,让孩子赠师馈友。临行之前,看着父母为我细心准备的赠送师友的礼物,不仅感慨“儿行千里母担忧”。这礼物饱含着父母对我的关爱与担忧,也蕴含着一股浓浓的中国人情社会的味道,只是好像并不太适用于美国社会。

国人之间乃至亚洲人之间,做朋友最讲求义薄云天、肝胆相照。我没有出国的时候,和一群知心好友常常相聚,吃饭喝酒聊天,天南地北畅所欲言,朋友有困难的时候相互帮忙也是极为正常的事情。美国人则不同,这个国家脱胎于英国殖民地,为了开拓美利坚合众国需要的是独立顽强的精神,一切靠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种文化绵延数百年,浸润到美国人的骨子里,可以说平等独立的生存法则早已成为他们无法剔除的生活习惯。所以虽然出国前也曾偶尔听海归们说过美国人有时候不近人情,但当我真正来到孕育这片独立精神的土地上,经历几件事情也就很快适应了。也因为没有了繁文缛节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简单而纯粹。

事情的发端是两次生日聚会。

有一天我正在回家的路上,有个同学迎面走来,问我:“今天晚上娜子生日聚会你去参加么?”

“什么聚会?没人通知我啊。”想到聚会里面放松舒适的气氛,我有一点心动,但是中国人的社会规矩外加小媳妇的忸怩心态开始作祟,毕竟人家又没有邀请我。

“没事,开放聚会,来吧。9点半,红线酒吧。我可能稍晚点到。”

“哦。”我随口应着,心里却琢磨,没人邀请我自己却主动去参加,到了之后发现大家一脸诧异地看着你,那得多尴尬啊。而且,还要浪费一份我父母精心准备的礼物呢,还是别去了吧。

第二天碰见同学,他问:“昨晚上聚会怎么没见你?”

“哦,没给我发邀请,我就没好意思去。”

“不是开放聚会么?同学直接去就是了,这种事很难确保通知到每个人的。”

一连遇到几个人,他们说的话都一样。我对美国的聚会开始有了一点模糊的认知。美国人的丰富生活就是由各种各样的聚会贯穿起来的,聚会文化也有着鲜明的特色,这种一般性聚会,主办人都会希望人去得越多越好,绝不会认为谁是凑热闹才来的,毕竟人多才有气氛。如果真是私密性较强的聚会,发起人会专门说“凭邀请有效”(InvitationOnly)的。这个好像与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太一样,我们除非经特别说明,都会默认聚会是私密性质的。

没有多久,又有人过生日了。这次我还真的收到人家邮件邀请了,不用再担心自己应不应该出席,又开始顾虑其他问题。我送什么礼物合适呢?蛋糕?太没创意了。而且美国人都吃甜食长大的,我送蛋糕岂不是班门弄斧了。

思前想后我也实在拿不定主意,只好去问周哥(Joe)。周哥一听哈哈大笑,说:“人到了你的心意就到了,不用费心准备礼物了。如果你真感觉跟她关系匪浅,到之后给她买杯酒就行了。不过她真要每杯都喝,估计她得酩酊大醉到明天。”

这么一来,我从大洋彼岸带来的礼物也就束之高阁,没有用武之地了。不过这样也不错,对饮谈天,享受纯粹的友谊便好。没有了非要把礼物送出去的压力,我竟开始盼着同学的生日聚会了。

后来参加的聚会多了,我也逐渐懂得了美国人的聚会文化。大家聚会,为的就是放松心情享受快乐,非要执着于国内的那些繁文缛节和规矩礼仪反倒碍手碍脚了。如果参加的时候实在不想空着手的话就带些自己爱吃的零食或者一盒六瓶装的PBR(一种非常便宜的啤酒,学生们手头拮据,很适合,这种酒在本科生中尤其受欢迎)或者一瓶烈酒。生日聚会的话,去玩即可,来去自由,关系好了给买杯酒或者敬杯酒,铁哥们的话就直接吆喝一伙人一起来杯烈酒(one shot)〔[1]〕或者一杯双份烈酒(double shots)。唯一的默认规矩就是,一定不要偷偷溜走(never sneak out)。

给师长送礼物很多时候也是不必要的,不会改变什么。我总结了一下,大致是这样:以中国人的方式送来的见面礼、贺礼之类的在大部分美国人看来没有来由,虽然礼物大家都喜欢,但会让他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般美国成年人会送礼的情况要么是被邀请到别人家里吃饭,要么就是些仪式性的场合,比如婚礼、正式访问等等。出国带的礼物最多被认为是仪式性的,别人会表示谢意,但是心里不一定记住。不是人家不近人情,而是思维方式不一样,拿这件事硬往人情味上套,就是比着尺子称重量,不是一码事。所以这就造成了一个很让人哭笑不得的现象:很多外国人知道中国人爱送礼,因为了解中国人的面子文化,所以鲜少拒绝,但礼物收归收,事情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美国社会整体上讲求个体主义,崇尚平等,若按中国传统观念去做事,人情送不出去,反而被别人看轻。

送礼

至于吃饭就更简单。国人聚餐,喋喋不休地争执谁来买单已经成为柜台前的一道独特景观。美国则鲜有这般现象发生,也许因为大家的平等独立意识较强,我邀请某人吃饭一定是默认为AA制或者各付各的,除非有一方很明确地说这顿饭他出钱,或者是邀请人到家里。在哈佛的这段日子里,请美国人吃饭这件事,我只做过两次。一次是第一学期的道德课阅读量太大、生词太多,只能临时抱佛脚,请周哥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帮我复习了一遍课程内容,为了表示感谢,我请他吃了一顿饭;另一次是和小胖(Fatty)开车出远门,他包油钱,我给他买了个麦当劳的奶昔……

不过再深入到美国生活中,我又发现这个算账论述也不能推到底,因为我到第二年,碰到了越来越多不算账的事。有几次我按着以前AA制的老思维硬要跟人算,人家差点跟我急。

最初的一次是20多个人一起去吃麻辣食物。对于很多国内“无辣不欢”的人来说,他们的生命是被辣椒照亮的。所以一般美国人所谓的辣都不入我们华夏儿女法眼的,不过那个地方还真是例外,我都有些难以招架。一辣一吼,一伙男男女女吃得酣畅淋漓,酒足饭饱仍然继续神吹海聊。我当时有事情,吃完主菜后也没时间跟他们闲话家常了,就跟阿杰(Jared)说:“我先撤了,帮我善后,回头把钱给你。”

“好。赶紧走吧,拜拜。”

第二天碰见阿杰,问起多少钱时,没想到他直接跟我说:“不用给啊,你那份大家均摊了。每个人也就多两三块钱而已。”

“哦……”我当时就凌乱了,第一,是多年信奉的东西被打破,美国人不是最主张AA制吗?原来这样AA也可以?第二,以前也没有遇到这种情况,也不知道怎么回应合适。本来我想说:“那怎么好意思啊?!”结果,愣了三秒也没想出怎么翻译。我甚至开始忐忑,一桌20多人呢,回头大家不会说中国人吃饭逃单不给钱吧?那我可真对不起乡亲父老了。

我盯了他半天(这些哥们已经习惯我盯着他们不说话,一脸短路的表情,都知道是我脑袋里的翻译机在工作),然后说了句:“哦,没想到这个。我该怎么还给大家呢?”

“至于么你?!就一点饭钱。如果你实在想,下次给大家买杯酒!”哥们冲我挤了挤眼睛,拍了拍我胳膊,就消失在上课的人流中了。

后来这种事越来越常见。简单以我二年级合租的事情为例。我和其他三个二年级的同学住一栋房子,我和另一个同学来自肯尼迪学院、另外两个来自商学院。我们有强烈的共享文化,虽然什么东西是谁买的大家基本都清楚,但是都不介意互相随便吃用。从零食到烈酒,从油钱到用车,简直就是一笔糊涂账。更不说我们三男一女中的那位密苏里女孩经常做饭然后我们三个男生就去蹭饭吃的事了,虽然她就像个妈一样到处吆喝着我们三个男生倒垃圾、收拾碗碟、做保洁……

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不过从这些小事中,我们也能看出中美文化的一些相似处。人和人的关系亲密一些后就不会再去计较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试想当两个人真正关系亲密后,又怎么可能在嬉闹追逐间再维持一种有礼有度、文质彬彬的状态呢?

随着交往的增多,我越来越觉得中国人和美国人差别没有我们“熟知”的那么多。但是总体来说,美国文化还是有一些地方是我们难以忽视的。

举个例子,在中国,上了年纪的阿姨总会孜孜不倦地问小辈们今年多大,在哪里工作,有没有结婚,有没有对象,年薪多少。她们会以一种极为热情关怀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并对周围人的家长里短津津乐道。琐碎的生活背后透着人与人之间不设防的紧密联系,还有一股浓浓的重视与在乎。即便是在步伐快速、竞争激烈的北上广,年轻的白领们也总有吐露心事、放松疲惫的一票知己好友,在他们困惑的时候指点迷津,在他们遭遇职场挫折的时候同仇敌忾,在他们伤心的时候提供一个温暖的怀抱,在他们开心的时候一起分享着说不完的新鲜八卦。

而美国则并非如此,这种亲密的关系在这里是很少见的。他们不会像大多数中国人一样觉得人与人之间真正的重视是两个人掏心掏肺甚至是生活彼此交融在一起,而是一切遵照你的意愿,尽可能给予你充分的空间与自由,让你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很多时候当你觉得孤独无措,美国人并不是不能理解这种心情,但是他们并不愿也不知该如何恰到好处地融入你的生活,给你“贴心”的支持鼓励。当你需要帮助时,他们能够用上他们最大的善意和真诚,微笑地提供给你所需要的帮助,却始终站在一个远远的地方。他们永远不会对你的生活指手画脚。

也许美国就像一栋大房子,里面有着各种不同的房间,她的魅力就在于可以包容各种不同人种、不同文化的人,每个人都能保存自己的独立空间,没有过分的亲密,但也不会太过疏离。在社会认可的道德法律契约内,不管你是大胆还是保守,合群还是叛逆,都没有人会干涉你的生活。而中国则更像一个大熔炉,每个人都暴露在别人的眼光下,并且时时刻刻和周遭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哪种方式好哪种方式坏,毕竟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不同的文化也自有其韵味。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没有负担和牵连的生活,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捆绑式的人情味。

[1] 〔1〕大概相当于国内的白酒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