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全球制造业概述与文献回顾
0.1 制造业的全球分布及其历史概述
笔者学生时代在杂志上读过一篇文章,介绍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说是德国气象学家韦格纳(AlfredWegener)在1912年提出的。大陆漂移说解释了不同大陆上岩石之间的相互联系。仔细观察图0.1A,欧洲的一条山脉看起来很像是北美大陆上的另一条山脉的继续。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大陆漂移说提出,世界上的七大洲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大陆发生漂移,才成为现在的格局。不信的话,可以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在一起。笔者试着把两大洲拼在一起,果然严丝合缝,于是惊愕不已。此后又出现了新的学说,认为地块不是漂移的,而是通过断裂才形成现在这种格局。大陆漂移说是20世纪最惊人的思想之一。本书试图借“漂移”二字来形容产业在全球各大陆上的转移过程——20世纪世界经济史上的一大奇观。
图0.1A 世界地形图
资料来源:Created By: Robyn Zentgraf,19 November,2008. http://www.uwec.edu/jolhm/Student_Research/Zentgraf/Capstone%20Website/Title_Page_Home.html.
请读者注意各大洲的陆地边缘之间的关系。例如,如果把南美洲和非洲拼在一起,几乎是严丝合缝的,北美洲与欧洲、北非的关系也类似。不信请看图0.1B。
图0.1B 拼合在一起的各大洲
资料来源:Wikipedia,File:Snider-Pellegrini Wegener fossil map.gif,download at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Snider-Pellegrini_Wegener_fossil_map.gif.
本书研究产业结构本身的变动和产业结构在地理上的转移,以及二者在时间发展上的结合和分离。本书关注的是制造业(或第二产业)的转移。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都和特定社区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移动更加缓慢。
图0.2的数据显示,自1860年以来,各主要制造业国家在世界制造业中的份额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占据领先地位的国家不断更替。英国在19世纪处于领先地位,但此后其制造业份额逐步缩小。美国的图形中间大两头小,先扩大,到1950年左右达到占世界40%左右的峰值,然后缩小。日本的形状是先小后大。中国的形状则是两头大中间小,和美国正好相反,在19世纪中国的传统制造业占较大的份额,以后不断缩小,在1950年以后又开始扩大,中国的制造业开始复兴。图形显示了世界制造业主要国家位序的相对变化。这就是本书讨论的主题。
图0.2 主要国家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
资料来源:见附录表A2。本图根据附录表A2数据对未知年份进行平滑后绘制。
本书的基本思想是:自英国工业革命创造现代制造业以来,制造业在各大洲之间持续不断地转移着。这种转移采取了以英国为出发点、东西对进的路线,两条路线在中国对接。西进路线比较成功,是近代制造业转移的主线;东进路线总体上是失败的,尽管为所经过地区以后的发展作了准备。制造业转移的动力在于不同地区的要素禀赋的不同及其变化,在于生产活动的潜在收益在地理上的差别。制造业转移的阻力或成本在于人员、设备和资金流动的成本(例如运输成本)。不同地区要素禀赋的差异引起的收益差,一旦超过产业流动的阻力,就会发生产业的转移。收益差在引起产业流动的同时,也会引起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人类历史上,这种流动曾达到惊人的规模。
产业、劳动力和资本的流动,不但形成了新的制造业中心,而且形成了新的中心市场。美国是20世纪世界的中心市场。中心市场可能延滞制造业的流动,使制造业在较长时期内停留在某一地区。制造业在地理上的转移与世界要素的分布和市场的分布有关,生产必须以市场为目标,生产规模必须以要素聚集程度和市场规模为基础。
产业漂移首先是地理意义上的转移。其次,地理意义上的漂移可能转化为固定地点上的内部变动,例如产业结构的多层化、居民收入来源和结构的变化。这种固定地点上的内部变动为地理上的进一步漂移作准备,一旦成熟又会变为地理上的漂移。地理上的漂移和非地理的漂移是交替进行、互相转换的。漂移包括生产、要素和市场等方面的漂移,这些不同方面的漂移可能是不同步的。漂移的时间、速度与数量取决于漂移的引力和阻力。引力和阻力可能是经济上的,也可能是超经济的。最重要的引力是不同地域之间工资和收入的差距。最重要的阻力是交易费用特别是运输费用。在同一时刻,各国在产业漂移的浪潮中处于不同的地位。把时间拉开,每个主要国家都经历了潮起潮落的不同阶段。
产业在地理上的外部转移,是由于经济社会内部的结构变化。在产业转移的停滞期,经济的内部变化仍在继续,并将在最后转化为产业的外部转移。美国20世纪的一系列变化可以说明这一点。结构的变化和转移的阻力,可以用价格、工资和成本来表示。价格是要素和产品地理差异的衡量尺度。要素价格差是要素流动的直接原因。产业漂移的起因是生产、要素和自然资源在地理上分配的不均衡。而产业漂移恰恰是使这种不均衡趋向于平均分布的途径。从时间维度来看,发展速度的差别既是形成差别的原因,又是消灭差别的途径。分工和规模经济,以及相机出现的产业革命(技术冲击),引起国内供求的变化。初始状态的资源禀赋和技术革新,引起要素和市场分布的不平衡(表现为要素和产品价格的变动),从而引起要素和产品的流动。
产业漂移引起世界各国贫富分布的变化。格里芬(GereffiandKorzeniewicz,1990)等人认为,自1930年以来,很少有国家能够改变其属于三个世界中的哪一个世界的地位或身份。然而,事实证明,尽管困难,这种身份的变化是可能的。自工业革命以来,任何国家的富裕都是和制造业联系在一起的(Hayter,1997,p.68)。英国和美国的富裕是工业化的结果。中国在20世纪末的经济起飞也归功于工业化。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几乎都表现为制造业的迅速增长和制造业就业的增加,接踵而来的是人均收入的增长。制造业的转移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制造业从欧美转移到中国,然而,仅仅经过短暂停留,就又开始了新的转移。任何想永远留住制造业的企图都是徒劳的。
产业在某一地域上的移动方式,受该地域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强烈影响,被打上了制度的烙印。产业转移同时也是制度碰撞和制度变革的过程。制造业西进的成功,是市场经济制度的成功。同时,它也是市场经济制度与非市场经济制度的某种形式的结合。
本书的分析沿产业深度和地域两个维度进行,创造并多次采用产业深度与地域双维图。图0.3为产业深度与地域变动双维图的基本形式示意图。在不同的时期,该图的具体表现也不同。也就是说,可以认为,时间是分析的第三个维度。在地域维度上,本书的叙述遵循产业在地理上移动的顺序进行,当产业在地理上的移动发生停滞时,本书进入产业深度维度进行横向分析,然后再随着地理上移动的恢复回到地域维度。时间和地域维度展现了产业结构横截面的变动,使我们更清楚地观察到产业结构的变动。
图0.3 产业深度与地域变动双维图
本书关注在全球劳动分工的框架下经济活动是如何在地域上分布的。经济的发展没有事先确定的规律,但是存在一定的逻辑。本书试图在事后追溯产业漂移背后的逻辑,在理论上重塑产业漂移的历史。每个企业、每个政府、每个人,都需要了解自己在产业结构的转移中处于什么位置,了解产业大潮如何洗刷着我们脚下的大地,因为这关系着我们的福祉。本书希望提供一张反映这一运动的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