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认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引导案例
很多学前儿童经常把衣服穿反,当教师、家长进行纠正时,他们常常困惑不解:“为什么我那样穿是错的?”因此,某幼儿园教师举办了主题活动——“我把衣服穿反了”,让小朋友们在每个月的某一天反穿衣服来上学,同时教师也会把衣服穿反,他们把这一天称为“衣服反穿日”。当然,教师也不失时机地告诉小朋友们如何不把衣服穿反。
此外,这些学前儿童经常分不清楚鞋子的左右,教师也允许他们穿错左右鞋,然后对其指导,使其明白如何不把鞋子穿反。另外,教师还为他们示范如何系鞋带、如何拉拉链等,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把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工作由“以智育为中心”转移到“个性全面发展”,把培养学前儿童的诚实、自信、对集体的认识、责任感、在社会制约范围内的独立性等作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主要目标。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社会教育也被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提出,可见社会教育在学前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含义及其内容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激发学前儿童社会情感、引导学前儿童社会行为、提高学前儿童社会技能为主要内容,旨在促进学前儿童社会化,使其从出生时的自然人逐渐成长为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相关概念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有着丰富内涵的教育概念,它兼具常识性、道德性、生活性与人文性,只有综合理解才能恰当地把握其真正内涵。在充分理解其内涵之前,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关键性的概念。
1. 社会性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按照人的发展,需要可以归为两大类别,即生物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
生物性需要即生理性需要,是指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一些需要,如饮食、运动、休息、睡眠、排泄等,也称原发性需要。
社会性需要是指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如工作、交往、认知、审美、成就等需要。社会性需要是后天习得的,源于人类的社会生活,并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拥有社会性需要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要满足这种需要,否则会产生焦虑、痛苦等情绪,长期如此甚至会出现人格障碍。
2. 社会化
人出生时,身上还没有任何人类社会的烙印,只是一个自然的客观存在,这时候的人通常被称为“自然人”。自然人生活在人的社会环境中,与人进行某种形式的交往,学习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并把这种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内化,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使自己逐渐适应周围的社会生活,这个过程叫作社会化。
3. 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相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实施的教育。
4.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1996年颁布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在2001年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在2012年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关注与重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发展至今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学者只是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和立场给予其概念解释或表述。
(1)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与目标为角度。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要是指对学前儿童进行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具体来说是指帮助学前儿童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规范、社会文化),形成积极的自然情感和社会情感,掌握与同伴、成人交往以及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以使其能有效地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教育。
(2)以教育的实施方式与途径为角度。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教育者按照社会的价值取向,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向学前儿童施加多方面的教育影响,使其逐渐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
综合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定义为:以社会文明为引导,以学前儿童的社会生活及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在尊重学前儿童生活、遵循其社会性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由教育者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与活动等,以此来陶冶学前儿童的性情,使其形成良好的社会认知力、社会情感与品德及行为能力,成长为完整、健康的社会人的教育过程。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是根据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选取的,是实现学前儿童社会性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和保证。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对学前儿童进行社会教育,从而不断提升其社会性水平。
1.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依据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选择是社会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最为复杂,其依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为依据。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是一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指针,依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及其分解形式选择教育内容是确保全面实现目标的根本所在。《纲要》提出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总目标,明确提出了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和实施要求。《指南》对不同年龄段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进行了细化,为选择教育内容指明了方向。
幼儿园教师必须根据《纲要》和《指南》的指导,结合自身园所的地域特点和本班学前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选择最恰当、最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
(2)以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已有知识体系为依据。只有以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已有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选择符合学前儿童兴趣和需要、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和能力的教育内容,他们才会去关注并理解,也才能在自身的感受和操作过程中快乐地学习和发展。因此,教育者在选择教育内容时,一定要以学前儿童现有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选择与其需要、兴趣、经验和能力的发展变化相匹配的教育内容。
(3)以学前儿童生活的社会环境为依据。学前儿童对他人、自己、事物及社会关系的认知都源于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为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提供了依据,也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提供了内容基础。因此,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应以学前儿童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为依据,选择他们熟悉的、与其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内容。教育者应认真分析和研究学前儿童的现实生活环境,了解其已有经验,选择既有现实性又有发展性的教育内容。
2.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组织的原则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组织的原则如下。
(1)由近及远的原则:以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经验性与拓展性为依据。
(2)由易到难的原则:指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从学前儿童容易理解与把握的内容开始,逐步提高难度与要求。
(3)综合贯通的原则:指不同部分、不同层次的社会教育内容,以及社会教育内容与其他领域内容之间应该建立一种有机的联系,使学前儿童的学习完整而全面。
3.《纲要》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相关规定
《纲要》是进行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依据,因此在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之前,幼儿教师必须把握《纲要》对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的相关规定。《纲要》在社会教育方面明确提出了如下内容和要求。
(1)引导学前儿童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2)为每个学前儿童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3)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学前儿童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4)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5)教育学前儿童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
(6)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学前儿童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7)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学前儿童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8)适当向学前儿童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4.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具体内容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分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社会认知、社会文化。
(1)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对自己的认识。学前儿童经常会提出“我从哪里来?”“为什么我是男孩子/女孩子?”等问题,他们渴望了解自己,幼儿教师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从各个方面认识自己,逐渐学会客观评价自己,从而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其一,帮助学前儿童认识自己的表面特征,了解自己的身体、面貌和喜好等基本特征,包括性别认知,例如让学前儿童懂得“我的眼睛比较小”“我是女孩子,我喜欢洋娃娃”“我的手很小,妈妈的手很大”等。
其二,让学前儿童认识并接纳自己的优缺点,知道每个人都有优缺点,都会犯错误,犯了错误只要改正就是好孩子。
其三,帮助学前儿童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并初步学会控制情绪。幼儿教师要让学前儿童知道,人们更喜欢与活泼开朗、不爱生气的小朋友交往;在遇到事情时,高兴或生气等情绪的出现是很正常的,但要用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并教学前儿童掌握一些调控情绪的简单方法,如唱歌或运动等。
其四,让学前儿童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大胆提问。幼儿教师要给学前儿童表达的机会,不能只重视教学而忽略学前儿童主动发展的需要。
其五,使学前儿童初步形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幼儿教师要尝试使学前儿童独自选择活动内容及其形式,给予其自主安排活动和选择同伴的机会,使其独立性和自主性得到发展。
(2)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既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也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途径,学前儿童在人际交往中的积极经验有利于其社会性发展,尤其是自我的发展。
其一,使学前儿童建立与人交往的意愿,学习互助、分享、合作,富有同情心。
其二,培养学前儿童关心、理解、尊重和赞赏他人的品格,学习并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
其三,帮助学前儿童学习协调自己与他人的兴趣及双方存在不同想法时的解决策略,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3)社会认知。对社会环境的认知是指学前儿童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如家庭、幼儿园、社区及公共场所等社会环境中,对其特定的物质设施、人物关系、职业角色及行为准则的认知。
对社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的认知包括环保意识、公德意识、文明礼貌用语、文明行为规范及日常卫生习惯等。
社会认知发展的一大特征是能够区分自己与他人观点的不同,进而根据当前或过去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做出准确推导。因此,幼儿教师还要培养学前儿童爱护和保护环境的意识、社会规则意识与公民意识。
(4)社会文化。社会文化主要是指人类社会中具有稳定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精神风貌及其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在高度开放的当今社会,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高度融合、共同发展。
幼儿教师要引导学前儿童尊重、热爱民族文化,同时接触和了解世界文化,如图1-1所示。
了解祖国传统的民俗节日;感受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民间工艺等;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感激父母长辈的辛勤养育之恩。
图1-1 社会文化的类别
引导学前儿童主动接触和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感受他们在肤色、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并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待这种差异。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制订是幼儿教师开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起点,也是整个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设计的首要环节。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实际工作的考察发现,只有提高幼儿教师的目标意识,加强其制订目标的能力训练,才能逐渐减少教师“眼中无幼儿,心中无目标”的现象,切实提高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质量。
(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含义
教育目标规定了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标准,也就是设置教育内容的依据。教育目标的确立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目标一经确立,就成为教育内容的纲领,并通过教育内容来体现。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是指人们对社会教育活动给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带来变化的标准与要求的预期规定。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分析。
从纵向上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可以分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教学活动目标三个层次。
从横向上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可以按照学前儿童的心理结构分为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也可以按照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内容板块分为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社会环境与规范认知、社会文化四个方面。
(二)制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依据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不是孤立的,而是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主要有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国家的教育政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等。
1.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规律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要贯彻“以学前儿童为本”的理念,制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首先必须掌握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把握学前儿童社会学习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尊重其自身个性特点及社会性发展表现出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制订出科学的、合理可行的、确定符合学前儿童社会发展水平和满足未来发展需要的社会教育目标,确保每个学前儿童的社会性都能得到发展。
2. 国家的教育政策
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教育政策也随之发生变化,从《纲要》到《指南》,充分体现了我国家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视。《纲要》强调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为实施学前儿童教育提出统领性要求,而《指南》强调:“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在实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始终着眼于学前儿童当前和未来的发展。
3. 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前儿童社会化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完善形成的。社会是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社会成员的要求也是有区别的,这也会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内容和方向。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密切结合学前儿童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和未来社会发展需求,制订符合学前儿童发展水平、满足个体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
(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层次结构
从纵向上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可以分为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教学活动目标三个层次。其中,总目标的概括性水平最高,可操作性最差;教学活动目标正好相反,概括性水平最低,但最具可操作性。
1.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总目标
《纲要》中提出了我国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总目标。
· 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 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 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 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 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通过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总目标的内容取向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价值取向:以学前儿童为本。总目标是从学前儿童学习的角度来表述的,如“能主动参与”“乐意与人交往”;将“主动与自信”放在幼儿社会教育目标的第一条,符合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也符合学前儿童学习自主建构的特点。
(2)目标取向:以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为基础。在《纲要》的五条目标中,有四条使用了情感属性词,第一条和第四条的“能”字体现出总目标重在培养学前儿童的行为与态度意愿;第二条的“乐意”与“同情”,第五条的“爱”都是情感词,相对于知识和技能,情感与态度是更为内在的目标取向,它为学前儿童一生的发展提供方向与动力。
(3)内容取向:以建构社会关系为维度。学会恰当地处理各类人际关系,是学前儿童成长为一个“人”的基本条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总目标的内容是从各类关系——人与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与群体和社会的关系展开的。这几类关系构成了学前儿童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关系类型。
2.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是总目标在各年龄段上的具体体现,是社会教育总目标的具体和深入,而且不同年龄阶段的目标之间应该是连续与衔接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阶段目标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小班社会教育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 初步了解自己身体主要部位的主要特征和功能,初步懂得自我保护。
② 知道自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初步萌发学前儿童的独立性和最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
③ 逐步熟悉集体生活环境,认识集体中的同伴与成人,初步了解他们与自己的关系,适应集体生活。
④ 保持愉快的情绪,不好哭、不怕生,愿意与他人交往,积极参与集体生活。
⑤ 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能有礼貌地同他人交往,见了老师和长辈会问好。
⑥ 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卫生要求,养成初步的卫生习惯。
⑦ 懂得简单的交通安全常识。
⑧ 培养初步的学习习惯,遵守最基本的学习活动规则。
⑨ 初步具有自我服务的兴趣,初步了解父母和老师的劳动性质。
⑩ 懂得不提无理要求,不乱发脾气。
⑪ 与同伴共同活动,不争夺或独占玩具。
(2)中班社会教育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 初步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异同;
② 初步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懂得同情和关心他人。
③ 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④ 初步了解周围主要的社会机构、设施,初步知道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萌发最初的爱家乡的情感。
⑤ 初步了解重大节日,感受节日的快乐。
⑥ 产生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在与同伴及成人的交往中能准确地使用礼貌用语。
⑦ 懂得与他人合作,懂得分享和谦让。
⑧ 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初步养成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习惯。
⑨ 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克服困难,完成任务,有始有终地做一件事。
⑩ 初步学会评价自己与同伴,能承认错误,改正缺点。
⑪ 初步养成诚实、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
⑫ 初步感受民间艺术及我国的传统文化精品。
(3)大班社会教育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 初步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知道劳动的辛苦,产生劳动兴趣,萌发热爱劳动和热爱他人的情感。
② 初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学会紧急情况下的应变办法。
③ 了解自己所在的集体,懂得对集体做有益的事,培养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④ 主动、准确地使用礼貌用语,能以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往,和同伴友好相处。
⑤ 主动照顾关心小班和中班的小朋友。
⑥ 了解周围的社会生活,初步了解社会机构、社会成员和他们的劳动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⑦ 初步了解我国的民族及丰富的物产,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⑧ 初步了解国家间的友好往来,萌发爱好和平的情感。
⑨ 初步学会分辨是非,懂得学习好的榜样,萌发爱憎感。
⑩ 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会以规章制度对照自己与他人的行为。
⑪ 喜欢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懂得爱惜劳动成果,爱惜公物。
⑫ 初步感知家乡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人文景观,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喜爱及保护环境的意识。
⑬ 初步感知世界著名的人文景观及优秀艺术精品,萌发对世界文化的兴趣。
3. 学前儿童社会教学活动目标
学前儿童社会教学活动目标是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的具体化,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可以直接实现的目标。教学活动目标一般由教师自己制订,其最为主要的特点是可操作性强,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和学的行为,通过师幼互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得以实现。
学前儿童社会教学活动目标包括主题教育目标与课时教育目标。主题教育目标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较强,主要包括由主题所包含的各教学单元、各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而形成的完整的目标系统;而课时教育目标是具体性的教育活动目标。
由于幼儿社会领域发展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主题教育目标都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教育活动才能实现,因此幼儿教师要根据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为指导,制订出每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目标。
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
《纲要》要求:“幼儿园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也就是说,幼儿园要初步培养学前儿童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及行为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让他们终身受益的品质。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促进学前儿童发展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最直接的意义是促进学前儿童发展,主要体现在促进学前儿童社会化与完整发展两方面。
1. 促进学前儿童社会化,提高其社会性发展水平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应为学前儿童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从兴趣和需要出发,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自主选择,使其将外部规则逐渐内化,从他律走向自律。例如,让学前儿童观看《葫芦娃》动画片,使其意识到做人要善良、勇敢、有正义感,良好的个性品质可以为学前儿童适应将来的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2. 促进学前儿童完整发展,为幸福人生奠基
完整发展是指学前儿童在发展的内容、结构与时间上的完整发展。从发展的内容来看,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是指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结构上来看,完整发展是指认知、情感、意志的统整发展;从时间上来看,完整发展是终身的。社会化教育可以让学前儿童学会合作,学会如何生活,如何与人相处,从而适应社会的要求,最终达到智力与社会性的和谐发展,受益终生。
(二)促进社会发展
社会教育是整个社会的职责,是社会有意为之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活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个细分类型,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培养合格公民,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使其在与同伴、成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模仿、学习,不断调整自己的交往策略,做出适当的行为反应,从而发展自己的交往技能、解决冲突技能、移情能力等,使其社会性得到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2. 实现社会文化的延续,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公民是承载一定文化传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人。幼儿园的社会教育就是要把社会文化知识、社会规范与技能、社会文明传授给学前儿童,使其吸纳接受,内化为自身的规则,因此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对学前儿童公民意识的培养,既要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也要引导其产生参与现代全球化生活的心态,这样才能实现社会文化的延续,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四、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原则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属于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必须遵循教育活动的一般原则,如因材施教原则、量力而行原则等。
此外,《纲要》明确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够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由此可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且注重体验和实践。因此,在开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一)正面教育原则
正面教育原则指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教师利用表扬、榜样、陶冶、说服等积极的教育方法,从正面引导学前儿童辨别是非,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即教育学前儿童“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
正面教育原则是一切教育活动最基本的原则,其核心是在尊重学前儿童的前提下对其提出要求,直接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
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幼儿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树立正确的榜样
树立正确的榜样,即要求教师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品行修养,使学前儿童接触正面的言行举止,接收积极情感思维的熏陶。另外,幼儿教师要为学前儿童选择正面的同伴榜样。由于同伴之间年龄相近,且学前儿童与同伴接触时间长,同伴范围广,随着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同伴榜样对其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2. 选择正向积极的教育内容
学前儿童还没有形成自我的评价标准,其年龄越小,就越容易受到外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要向学前儿童提供正面的教育案例,使其直接接触和学习正面的观点和行为方式。另外,幼儿教师还要为学前儿童创设积极的环境,保证物质干净、整洁、充足和多样,营造宽容、有序和接纳的气氛,以此来激发、维持和强化学前儿童的积极行为。
3. 采用积极的教育方式
在对学前儿童提出要求时,幼儿教师要直接提出希望学前儿童“如何做”和“做什么”,而不要提出“不要这样做”或“不要做什么”等否定性的要求。这样做主要是考虑到学前儿童经常把话反过来理解的心理特点。
另外,幼儿教师在评价学前儿童时应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学前儿童的自我评价主要受成人对其评价的影响,因此父母或幼儿教师的积极评价十分有利于学前儿童树立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当然,表扬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过度,如果一味表扬,其激励作用便所剩无几。此外,幼儿教师在评价学前儿童时还应当考虑其气质特点,做出恰到好处的批评,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下定决心改正。
(二)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指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教师要在实践活动中对学前儿童进行社会认识观念和社会规则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社会认识,激发其积极的社会情感,培养其良好的社会行为。学前儿童的社会化过程说到底还是要由学前儿童自己完成,因此贯彻实践性原则,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为学前儿童提供多种形式的实践机会
教师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为其提供合适的实践活动。例如,在日常生活活动中,教师可鼓励学前儿童自主、独立地完成穿脱衣服、刷牙洗脸等事情;利用节日、参观等活动,教师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为学前儿童安排讨论、制作、游戏等多种实践机会。
2. 教会学前儿童具体的社会实践技能
学前儿童由于年龄小,很多时候因为没有能力做或做得不够好,主动或被动地失去了很多实践的机会。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教导学前儿童参与生活实践,教给他们具体的实践技能,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使其从成功的体验中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今后的社会生活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3. 鼓励学前儿童勇于尝试,敢于犯错和改正
“试误学习”是学前儿童重要的学习途径,他们可以在不断地尝试或犯错误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因此,教师要教育学前儿童自主解决问题,多为其提供依据自己的经验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样他们在长大以后才不会因遇到问题而束手无策。
(三)生活教育原则
生活教育原则是指教师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开展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培养学前儿童主动适应社会环境、适应群体生活的能力。因此,社会教育是基于日常生活,并且为了日常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活动。贯彻生活教育原则,要求教师做到以下两点。
1. 重视渗透教育
渗透教育是指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应渗透在教育活动与一日生活中,使学前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一方面,幼儿园的社会教育课程通常与其他领域的活动结合展开,尽管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核心目标在于促进社会性发展,但也要借助于其他领域的活动形式作为支撑,这取决于幼儿园课程的综合发展趋势。另外,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的环境创设都建立在学前儿童可以理解的社会生活中,学前儿童在参与活动时便领悟了某种社会性发展内容。
另一方面,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提高不但得益于专门的社会领域教育教学活动,学前儿童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也都蕴含了社会学习的机遇。例如,学前儿童在自由游戏时间与同伴产生矛盾,教师可以借机为双方讲解社会规则,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和示范,这样做可以提高学前儿童人际交往的水平。
2. 长期坚持
生活教育往往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师必须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制订长期计划,时时渗透,毫不放松,不放过任何教育的时机,借助日常生活的重复性来巩固学前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教师要经常为学前儿童创造同伴之间交流和交往的机会,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学前儿童体验到人际交往的乐趣以后,可能会比以前更活泼、外向。
(四)学前儿童主体性与社会集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学前儿童的主体性是指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以学前儿童为本,尊重学前儿童的天性,鼓励学前儿童自主探索,积极实践。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注重发挥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而非由自己主导。社会集体性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体现在各个方面,如服从教师安排、遵守幼儿园规定、参与集体活动等。
学前儿童主体性与社会集体性意识的培养不仅不冲突,反而是相辅相成的。学前儿童所有的主体意识和学习行为效果都必须在集体的生活中才能够得以实现,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注重学前儿童主体性与社会集体性的结合,使学前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参与集体活动,能够更好地学习社会规律。图1-2所示的晨读故事活动,尊重了学前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融入班集体的晨读活动,在与教师、同伴的互动交流中得到社会性发展。
图1-2 晨读故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