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思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5章
文化、文明、风气:地缘化的影子思维

在扬州地域,我的家乡有一黑菜,也叫宝应“黑桃乌”青菜,又称乌菜,贴地而生,产量不高,其绿黑无比、其貌不扬、满是皱褶、油光铮亮、味道鲜美、甜脆柔香,是蔬菜中的极品。然而这样的菜一旦移居种植在上海,就变了模样,成了绿绿的塔棵菜,又叫塔菜,味道也不再那么鲜美。可见,上海的土壤营养、气候和我家乡是如此的不同,对植物生长而言,这就是地域差异性所致。

文化和文明,就像做菜决定风味的逃不脱的火锅底料汤、营养汤。

作为多民族国家、文明国家的中国,拥有的文化不仅仅有汉族文化,更有蒙回藏满苗等民族文化;不仅有曾被吹上天、或贬入地的儒家文化,也拥有道法名医农兵等百家文化,还有佛学文化;既是曾经辉煌登顶、众国所望的文化文明,也曾经是落后愚昧、岌岌可危的文化文明。

文化没有高低,只有文明程度不同。有人说,文化一词的重点在“化”。化表示自然随机发生的、转换转化的动态过程,尤其强调人内心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的精神内涵的变化和特征,充满着共性生机特征的个性活力;当然,文明一词的重点在“明”,明表示人们所创造的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规范和精神固化结果,以及对外展示程度、水平与状态。每个人都是文化与文明的拥有者、承载者,文明偏向于达到的结果展现,文化偏向于心灵状态。

文化让人随心所欲展现自己的特色;文明给人设定成熟的限制和规则。更有人说,文化让各个民族各不相同;而文明使各个民族互相接近。文化是自然获得、不必特意传授,不经意耳濡目染获得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文明是需要系统学得才能获有的教养、知识、规则。一般来讲,文化是固有的、恒定的,表现出对外来文化的排拒;文明始终在变化、前进、运动,天然有着对外辐射的倾向。文化常与传统关联,常体现为过去对当前的影响,而文明与未来关联,体现为未来大致的趋势和方向。

文化就是风气,如家庭风气、家乡风气、社会风气。说它是风,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处处存在,能让树叶树枝摇摆,旗帜飘扬;说文化是气,是因为它能闻到、有气味,或奇臭无比、或飘香十里。文化在英文是culture,本义是耕作与培养,强调过程;文化就是培养基,英文的细胞培养就用这个词culture,它让每个人都打上培养基的烙印,它从表观遗传学的层面,改变着人们的模样;文化就像泡菜坛中的泡菜汤,无论什么样的原料蔬菜,只要进去后再拿出来,就有了类似的泡菜味道,酸菜的制作也与之非常相像。所以,我们决不能小瞧了文化的魅力、威力甚至破坏力,它能在思维层面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言行和外貌施加影响。文明在英文是civilization,本义是城邦、礼仪与风俗习惯,是物化的生活,被认同的客观规则,强调状态。

我曾经注意到身边的黑龙江人,许多没有人们心目中的东北人粗犷豪爽的模样和文化习惯,而其身材和文化上总有点中原或者南方人纤弱灵秀的影子,朦胧地感觉一些文化基因在。某日偶然想起,约近千年前,在北宋,金朝占领中原和江南,曾经有两个皇帝、众多朝中大臣、太后、皇后、后妃、公主、宗室女、宗室女眷等等近万名宫廷、宗室妇女,被掳走迁移至今哈尔滨附近区域,可能从那时起,一些非当地的文化、文明在那里扎根延展开来。

又比如说,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前,钟南山院士预警时眼含泪水说:武汉是一所英雄的城市。他也坚信武汉、湖北将在全国支援下最终战胜疫情、重新发展。这底气来自湖北的文化和武汉的历史。武汉的英雄气概,体现在辛亥革命中,武汉人敢为人先,没有因此前其他各省的起义失败牺牲而气馁,一举武装起义,推翻了中国数千年的专制集权封建王朝制度,将皇帝赶下了历史舞台,开辟了共和时代。

文化的影响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也充分表现了出来。起初欧美各国将新冠肺炎疫情与季节性流感等同,根本不当回事,拒绝口罩,继续聚集狂欢,终于酿成巨大灾难。在西方文化习惯里,有病者才戴口罩,而不知道这是一种认知受限,诉诸暴力的不法之徒更是蔑视人权,殴打戴口罩的亚裔,因为他们认为得病了就不该在外闲逛,而不愿意相信的是,这个病毒会以飞沫形式传染他人,还存在有传染能力的无症状感染者。为己为他人,戴口罩防病毒扩散,已是亚洲人的基本共识。可是歧视和暴力让在欧美的亚裔在病毒威胁中左右为难。被疫情残酷地重击才使欧美人的认知开始慢慢改变。要知道,百年前的1918年全球大流感灾难中,恰是欧美首先戴口罩,东亚特别是中国随后才慢慢学会戴口罩,结果现在习惯变化、时空倒转。

全球新冠疫情流行时,某些西方人起初甚至用幸灾乐祸看笑话的心态,来看待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疫,还把病毒与中国的国民性和低劣文化相联系;此后,某些中国人,也以救世主或者教训者的心态讥笑欧美的自由散漫和混乱不堪。

被病毒袭击而猝不及防的中国,在向世界通报所有新冠病毒疫情数据和信息将近两个月之后,欧美国家仍然还是出现了一些失误。疫情折射出了政治的、文化的各种分歧,更多地暴露了人性的弱点。中国从最初的失误中醒悟过来后的巨大能量和惊人效率,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呈现的有序和自律,英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表现出来的犹犹豫豫和自由放任,能从其习俗和文化传统层面找到一些答案。

文化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得到。而这些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东西,却塑造着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可以用“文化冰山”概念来描述文化作为人们外貌上看不见的、但对人产生重要影响的部分。

一个人的文化教养就像一座冰山,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下。人们能直接观察到的只是水上的表面部分,其只占总体积的很小一部分,如言行表情,而人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这些源自家庭、文化、文明的底层逻辑和思维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的水下部分。这样的冰山,从上到下包括行为、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七个层次。靠上的层次在水面以上或者接近水面,靠下的层次在水面以下,难以得见,但其发挥决定性作用。

费孝通认为:过日子和过渡心理,是中国文化中广大民众最底层的文化心理,即:模模糊糊,马马虎虎,顺应天命,被动地承受年岁的轮回。他在抗日战争中就发文希望国民能主动选择生活、批判进取、不再麻木不仁,如此每个人才能在世界上做自己的主人。

从表观遗传角度思考,对应的基因有可能表达相应的思维,相应的思维有可能复制出对应的基因。对应的文化文明氛围可能形成相应的思维,相应的思维又可能复制出对应的文化文明氛围。为何有些思维难以改变,走向失败和沮丧,原因在于基因—氛围—思维间已形成了独特的逻辑和死循环,落入其中者难以逃脱。如果这种思维是消极的、单一垄断的、僵化的,那么这就是糟糕的代际遗传。关键要打破这种循环。

文化的上层是文明,文明的基础和底蕴是文化。人不仅仅是自然的产物,更是历史文化文明的产物。一个人的外在风度、内在气质和思维是协调的,没有内在的气质就不会有外在的风度。影响塑造每个人气质、修养和信仰的隐秘力量是文化,而文化变迁牵动的是人脑的思维及其方式。文化是影响人们思维和言行的普通形态,文明则是高级形态,影响群体,即民族和人类的核心力量是文明。这些外界因素,会犹如魔咒、护身符一样影响每个人和每一个民族,像表观遗传特性一般刻画在每个人和每个民族的思维、精神、举止和礼貌之中。人格的底线,核心是公德和礼仪;文化的底线是风格品味;文明的底线是善待历史、善待民众。

人类的文明大约起源于20万年前。而研究显示现代人类源于非洲,我们的祖先智人,大约历20万年前走出非洲,随后在世界各地和其他尚不知道起源的古人类杂交,获得更强的生命力,从而成为唯一存在的人类物种,而其他人类物种在自然灾害和物种淘汰中消失。我们人类竟然确实真的可能拥有共同祖先,所不同的是线粒体的、代表女性的夏娃,和Y染色体的、代表男性的亚当,这两人并不生活在同一个年代。有关始祖,在东方的中华,有蛇身的伏羲和女娲的传说,西方的圣经传说中,有亚当、夏娃和蛇。无数的对照研究和比对考证,竟也都表明,地球人类都有共同的远古大洪水记忆。总而言之,人类尽管习俗不同、天各一方,但具有共同的远古祖先、类似的大洪水历史记忆、相似的与男人/女人/蛇相关的始祖繁衍神话。

以上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关注各民族、地域的文明文化差异时,更要关注其文明文化的相同之处、相通之处,特别是在思维方式上的共同规律和推动文明文化发展的共同原理。由于民族、信仰、政治、宗教的不同,人们在对文明和文化的偏好和定义方面会产生许多争议,这就给讨论文明文化偏好和思维方式变迁带来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和困惑,所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科学技术领域是仅有的、全人类具有共同价值认同的文化文明保留地。科学技术、科普文化对每个人的影响,就像一种人们不知不觉的、“科学王国”地缘化的“影子思维”。

在自然科学领域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支撑创新文化最重要的基础不是钱和人,否则中东就会成为创新的乐园。强调下级服从上级、晚辈听从长辈、尊重服从威权的文化,即使有钱有人才,也形不成创新所需的文化土壤,反而自然倾向习惯于重复劳动或者简单扩大规模的再生产,至多是革新。

创新土壤的特征,是文化的多元、开放、自由,是保留对权威的质疑和警惕,是对个人活力和创造力的呵护与推崇,是对集体力量有效并有限度的利用,把增进公众福利作为创新目的贯彻始终。这是科学走向发达最重要的文化和软实力。

移民城市和社会,如上海、深圳、美国、以色列等城市或国家拥有大量的开拓者,他们具备很强的求真实证、标新立异、勇于探索、包容失败的精神。

高峰就是高峰,平原与平原的加和还是平原,再多的平原加和也不一定能成就一个高峰。“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不适应真正的原创。创造创新不能简单定量,定量指标的管理模式对应工业产品的批量生产,而科学产出则与通常各业完全不同。成千上万的科学家也不如一个科学家的奠基工作,如牛顿、爱因斯坦、杨振宁等。一个好的想法胜过千万个平庸想法,一篇有创新价值的论文能胜过千万篇无甚创意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