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家庭的正面沟通
开口之前,先学会倾听
作为父母,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当你想和男孩沟通,给他讲道理时,发现他根本不愿听你讲,不愿理你,甚至躲避和你谈话?如果确有其事,父母就要反思一下,自己每次是如何和孩子开始谈话的,是否一开口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忘记倾听男孩的心声?
当男孩遇到困难、心情沮丧或犯了错误时,他需要一位友善、有同情心、有耐心的倾听者,使他内心的苦闷得以宣泄,并在聆听后帮他消除困惑。想让男孩接受父母的意见,父母应先学会倾听并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空杯状态”下才能接受新的东西。
俗话说:“要使别人对你感兴趣,首先要对别人感兴趣。”同样的道理,如果父母想让男孩倾听自己的意见,就要先倾听男孩的心声。那些从来不认真听男孩说什么,而只在意自己接下来要说什么的父母,会因为缺乏倾听的能力而不能与男孩好好沟通。
专心致志地倾听男孩说话,并且鼓励男孩继续说下去,这是父母与男孩良好沟通的开始。
晚饭后,4岁的丁丁慢悠悠地晃进妈妈的卧室,他坐到妈妈的床边,眼眉低垂,噘着小嘴。妈妈看出丁丁的不悦,连忙放下手中正在整理的衣物,也坐到床边,轻声问丁丁:“宝宝,你看起来不太开心呀,怎么了?”丁丁低着头不说话,依旧噘着小嘴。妈妈接着问道:“宝宝,是不是发生什么让你伤心的事了?能告诉妈妈吗?”这回丁丁终于开口了:“奶奶不喜欢我了。”妈妈疑惑地眨了眨眼:“宝宝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奶奶打我了。”说话的瞬间丁丁的眉头皱在了一起。妈妈继续问道:“奶奶为什么打你呀?”“因为我做错了事,我……”丁丁看到妈妈对自己的话题很感兴趣,突然来了兴致,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光荣史”。妈妈认真地听完,微笑着说:“哦,原来是这样啊!既然宝宝知道自己做错了,我相信宝宝下次就不会这样做了,知错能改就是好宝宝。而且呢,奶奶和妈妈一样都很爱宝宝,不然奶奶晚上怎么会给你做那么多好吃的菜呢,都是你爱吃的,对不对?”丁丁像是想到了什么,故意伸出舌头舔舔嘴唇说:“嗯,晚饭很好吃,明天还让奶奶给我做好吃的。”说完丁丁蹦蹦跳跳地跑出妈妈的卧室,去自己的房间里玩去了。
男孩遇到麻烦想找妈妈吐露心声,但又碍于小小男子汉的面子,不愿主动说出自己的心事,这时他们需要一个“妈妈给台阶下”的过程,慢慢说出问题所在。
男孩犯错之后,他们的内心其实是自责的,但男孩渐渐觉醒的自我意识又不允许他自我否定,所以男孩会感到担心、沮丧和烦躁。4岁的男孩不会排解这种情绪,所以想找妈妈帮忙,宣泄内心的苦闷。这时妈妈就是他最忠实的听众,也是最好的引导者。当妈妈引导男孩说出心事并帮他消除心中的疑虑后,男孩便能立刻投入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中。
在倾听男孩诉说的过程中,父母可以用一些话语引导男孩继续说下去,比如“你看起来不太开心,怎么了”“然后发生了什么,我很好奇”“哦,原来是这样啊,那你是怎么想的呢”之类的话语,让男孩自然而然地说下去。
需要警惕的是,父母在倾听时,一定不能因为生气而强行打断男孩的讲话,转而进行责怪,这样不仅无法了解事情的原委,而且不能真正了解男孩内心的想法。此外,这种强行打断孩子讲话的粗暴方式还会造成男孩沟通上的心理障碍,下次再想与男孩好好说话,将会变得十分困难。
沟通大师卡耐基说过:“不要忘记与你谈话的人,对他自己、他的需要、他的问题,比对你和你的问题要感兴趣100倍。”真正的沟通是心与心的交流,父母在倾听男孩倾诉时一定要放下手中的事情,用心聆听孩子讲话,而不能只是敷衍地说“我听着呢”。父母是否在认真聆听男孩说话,可以通过父母说话的语调以及身体语言表现出来,男孩感觉不到父母的倾听,也就不会倾听父母的讲话,更不会接受父母的管教。
所以,父母与男孩沟通时,开口之前一定要先学会倾听。
抛开经验主义,理解男孩的“天马行空”
一位妈妈想让自己刚上幼儿园的儿子学会“1+1=2”的算式,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妈妈:“1个苹果加上1个苹果等于几个苹果?”
儿子:“两个!”
妈妈:“那1加1等于几?”
儿子:“11!”
妈妈:“你吃了1个苹果,又吃了1个苹果,你一共吃了11个苹果吗?”
儿子:“不是,是两个。”
妈妈:“那你说,1加1等于几?你看看这里。”
妈妈边说边把两根食指往一起凑。
儿子:“妈妈,两根手指在一起很像筷子呀。”
妈妈:“你知道1根手指和1根手指在一起是两根手指,为什么不知道1个苹果和1个苹果加在一起是两个苹果呢?”
儿子:“我知道呀,可是你问我1加1等于几,我在书上看见两个1排在一起就是11,还是你教我念的。”
妈妈不禁笑出了声,不知道说什么好。
男孩的想象力是父母猜不到的,因为孩子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不同,他们没有那么多经验和套路。所以在和男孩沟通时,父母不能习惯性地用已有的经验,先入为主地扼杀男孩“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尤为重要的是,当男孩犯错时,父母不应该根据经验主义给男孩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给男孩的行为下负面的结论,这种对男孩的不理解和不尊重会严重打击男孩沟通的欲望。男孩每一次新的尝试,都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他需要通过一次次新的感知,去体会他的成长,从而建立自己的世界观。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父母能做的除了适当的引导,就是静待花开。
8岁的蛋蛋平时很调皮,今天却捧着一本书看得很认真。正在一旁看报的爸爸看见蛋蛋读书,饶有兴致地问他:“蛋蛋,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爸爸。”蛋蛋果然有不懂的问题,只见他眉头紧皱,看着爸爸问道:“爸爸,为什么有的书上说‘人是痛苦的,菩萨要普度众生’,而有的书上却说‘人间是最快乐的地方,连神仙也想下凡体验做人的快乐’?”爸爸摆出学者的样子一本正经地说:“爱因斯坦有句名言说得好,‘书不用读得太多’,但是呢,‘一切把伟人的话不分当时的背景和不加辨别的行为都是耍流氓’,所以说,蛋蛋,对于同一个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看问题要有想象力。”
蛋蛋似懂非懂地低下头,眼睛瞅着书本乱转,突然他想到了什么,兴奋地对爸爸说:“那天小姨问我:你爸爸是属什么的?我不知道,于是我猜测说‘爸爸是属驴的’,逗得小姨笑弯了腰,这算不算是有想象力?”这时妈妈从厨房走出来,听到蛋蛋的话也忍不住笑了。爸爸觉得很没面子,气急败坏地把报纸往地上一扔,责备蛋蛋说:“你个臭小子,老师怎么教你的,儿子能骂爸爸吗?真是没大没小。”蛋蛋被爸爸的吼叫吓住了,他跑过去躲在妈妈身后悄悄地抹眼泪。
妈妈连忙打圆场:“孩子哪知道驴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呀,你看你给他买的小毛驴毛绒玩具,他喜欢得不得了呢。”这时爸爸才平息怒火,走到蛋蛋面前帮他擦去眼泪说:“爸爸错了,爸爸给你道歉。蛋蛋的想象力真是丰富呀,连爸爸都没有想到,真叫人大吃一惊!”爸爸说完冲蛋蛋做了个鬼脸,蛋蛋立刻大笑起来,还给爸爸一个鬼脸。
父母根据僵化的经验主义,常常在男孩犯小错误时对其当头棒喝,吓得孩子不知所措。那么以父母的经验,也一定知道被人批评责骂是一件多么痛苦和难堪的事吧。父母尚且不能轻松接受,男孩幼小的心灵又如何能承受呢?
父母在与男孩沟通时一定要多一点想象力,凡事要往好的方面想,要明白男孩并没有真正的坏念头,但是你不恰当的反应有可能把他引向坏的念头,反而使他变成你想象中的坏男孩。
若想走进男孩的内心世界,父母需要抛开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学会换位思考,多给他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能和男孩一起天马行空做梦的父母,也一定能在现实生活中为男孩的梦想插上一双翅膀,助他飞翔。
积极暗示的力量
在一部泰国电影里,我看到非常神奇的一幕,是关于“意念术”的。大致是说,只要你对着喜欢的人默念你想让他做的事,如果你喜欢的人恰好也喜欢你,那么他就会按你的意念行事。比如你对喜欢的人默念“转头,转头,转头……”他就真的会转头;又如你站在人群中对着喜欢的人默念“看见我,看见我,看见我”,他就会真的看见你,向你招手或走到你身旁。
如果世界上真有“意念术”,那么积极暗示或许就拥有与它同样强大的魔力。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父母信念”,就是说父母希望孩子拥有什么样的才能,就会关注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和潜力,并会不自觉地鼓励和帮助孩子朝这个方向发展,最终孩子真的会在这方面展现出不一般的才能。这是积极暗示的力量。同样,父母信念的消极暗示作用也成立,即父母消极地暗示孩子存在某种问题,孩子就会不断地加深这方面的印象,从而不自觉地做与之相对应的事,最后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变成父母担心他成为的那种人。
在与男孩沟通时,父母如果暗示男孩:你活泼开朗,乐于与人交流,愿意吐露心声,会自我表达悲伤和焦虑,男孩就会朝这个方向去努力。如果父母用“闷葫芦”“胆子小”“害羞”“没有主见”之类的负面标签来定义男孩,当男孩在与人交往遇到困难时,便会想起这些可怕的标签,从而产生自卑、畏难的悲观情绪,做出“我不行”“我真的做不好”之类的自我暗示,结果事情就会朝坏的方向发展。
晨晨的妈妈是个全职妈妈,从小到大对晨晨的事几乎大包大揽。后来,晨晨上了幼儿园,随着他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想自己做事、自己拿主意,可是妈妈早已习惯了凡事包办的相处模式,不舍得让晨晨经受一点锻炼和挫折。
有一天,妈妈送晨晨上幼儿园,到了班里,有许多小朋友对晨晨的妈妈说:“阿姨好!”晨晨的妈妈也微笑着回应道:“这孩子真有礼貌。”可是当别的小朋友的家长等待晨晨开口打招呼时,晨晨却怕生了,他悄悄地躲到妈妈身后。其实他也很想向叔叔阿姨打招呼,让他们夸自己是个有礼貌的孩子,但是他需要一点鼓励。当他用期盼的眼神看着妈妈时,妈妈一看儿子躲在自己身后,马上心疼起来,她摸摸晨晨的头,向其他小朋友的家长说:“我家晨晨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你们就别为难他了。”
从此以后,每当晨晨躲在妈妈身后,妈妈都解释说他胆子小,慢慢地晨晨真的胆子越来越小,甚至在幼儿园也不敢开口说话了。
后来,晨晨的妈妈甚至以为儿子得了自闭症,带他去儿童医院看心理医生。医生通过和晨晨交流,发现他并没有自闭症,只是在妈妈的暗示下,他不敢多说话。晨晨觉得妈妈那么爱自己,那么,妈妈的话一定是对的。既然妈妈说自己“内向”“不爱说话”,于是就不再开口说话,到后来竟然真的变成不敢讲话了。在医生的指导下,妈妈认识到暗示的力量非常强大,转而改用积极的暗示让儿子敢于说话。她不断暗示儿子:你说话的声音很好听,你说的话很有意思。她不仅鼓励儿子多说话,还陪他一起练习演讲。在幼儿园毕业晚会上,晨晨站在讲台上演讲,他的声音清脆响亮,整个人非常阳光非常自信,而那个害羞的晨晨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暗示的力量往往会改变一个人的心性,通常来说,权威型父母的暗示,更能在男孩身上得到映射。
有研究表明,暗示的力量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容貌,相貌平平的人在夸赞者的不断暗示下会越来越迷人。这或许是因为被人赞许后心情愉快,皮肤更有光泽,连皱纹的纹路也有了让人舒服的弧度。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这都说明暗示确有“魔力”。
不急于否定,学会共情
文文一直不爱吃蔬菜,这在他患上腺样体肥大之后,更成了妈妈的一块心病。医生叮嘱文文的妈妈:孩子的饮食一定要清淡,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少吃肉、蛋、奶,否则腺样体会继续肥大,只能做手术切除。这对于偏爱吃肉、蛋、奶的文文来说是一个考验,但不知其中利害关系的他,仍然任性地不愿吃蔬菜。
饭桌上,文文又在吵闹:“可不可以不吃蔬菜,蔬菜不好吃,我不想吃。”妈妈一直为文文的病情焦虑,一听到文文这样不懂事地违背医生的嘱咐,瞬间气不打一处来,她语气强硬地说:“不行,必须吃,你生病了不知道吗?吃这个病才能好,不吃就去找医生打针。”文文一听到“打针”两个字,立刻大哭起来。
发完脾气的妈妈,看到哭泣的儿子又心疼起来,她把文文抱在怀里,语气温柔地说:“宝宝生病了,医生说不能吃肉,尤其是晚上,否则夜里睡觉会打呼噜,打呼噜就会加重病情,然后只能去做手术。宝宝不喜欢做手术,对不对?妈妈也不想让宝宝经历那种疼痛,所以我们先吃一段时间蔬菜,等病好了再吃肉,好吗?”
听了妈妈的安慰,文文虽然止住了哭泣,但他依旧不愿吃蔬菜。妈妈也颇为无奈,到底怎样才能让宝宝愿意吃蔬菜呢?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意愿时却被妈妈一口否决,妈妈只是从孩子的身体出发,从医生的叮嘱出发,从好妈妈的责任出发,却偏偏遗忘了最重要的一点——从男孩的情感体验出发。
在亲子沟通中,父母常常从主观的意愿出发,对于男孩提出的违背自己意愿的要求一口否决,不会设身处地地站在男孩的角度去感受他的情绪,在心理学上这是缺乏共情能力的表现。共情能力是父母与男孩相处时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它需要父母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感知男孩的情绪,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帮助男孩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实,文文的妈妈可以这样做:首先,了解文文的想法,换位思考,引导文文说出不愿吃蔬菜的具体原因,是因为蔬菜的口感不好,还是色泽不能引起他的食欲?其次,了解男孩的需求后,妈妈可以改变烹饪方式,比如把各种蔬菜切碎混在一起做成饺子、包子、馅饼,榨蔬菜汁,或用模具做成各种小动物图形的蔬菜饼。俗话说:“只要厨子好,白菜帮子也能吃出肉的味道。”也许男孩不是不愿吃,只是需要换一种烹饪方法的“爱心蔬菜”。
想让男孩愉快地完成一件事,与其态度强硬地下命令,不如采用男孩更愿意接受的富有同理心的教导。父母有同理心,才会以更加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孩子的想法,接纳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整天苛责孩子。学会与男孩共情,这是父母有智慧有素养的一种表现。
遇到教养问题,父母不能偏执于自己的意愿和所谓的道理,更不能利用父母的权威野蛮粗暴地强迫男孩,而是应该富有同理心地从男孩敏感、脆弱、充满困惑的弱小心灵出发去思考问题。这种思维模式不仅可以帮助男孩解决当下的难题,还会增强父母管教男孩的信心,让亲子沟通事半功倍。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不仅会反抗父母的意志,还会时常提出一些让父母不敢相信的新奇的想法或要求。这个时候,若是父母武断地否定、拒绝,那么同时被扼杀的还有男孩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聪明的父母会等男孩把话说完,站在他的角度体察他的起心动念,而后给予正确的引导。
良好沟通的前提是平等和尊重,父母以民主的方式给予男孩充分的尊重,男孩同样也会尊重父母。尊重男孩的方式很简单,有时可以简单到仅仅是“蹲下来”,用他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面对面地和他平等交谈。
文明教育,不打不骂
男孩淘气和好动的个性,常常使他们变成父母嘴里“不听话”的孩子。每个男孩都有“不听话”的阶段,打骂是父母在这一阶段最常用的管教手段。看似立竿见影,实际上却是一种最没效果、对男孩心理建设破坏最大的方式。
生活中,男孩被父母打骂后离家出走、造成严重后果的新闻屡见不鲜。在心理辅导中心,因父母实行暴力教育致使男孩性格孤僻、心理自闭和心理扭曲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可是,如此多的教训为什么唤不醒那些沉迷于“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糊涂父母呢?
“打孩子”的恶俗起源于野蛮的原始社会,生活在当下的文明社会,“打孩子”的父母到底有何种心理机制呢?
在对“打是亲,骂是爱”这一观念的错误理解下,粗暴的父母以此作为打骂男孩的道德屏障和心理支撑。若在“严打”“高压”下教出了有出息的男孩,他们更加确信“听话的孩子都是打出来的”;若是打骂之后孩子不成器,他们便会哀叹“付出那么多心血,孩子怎么就是不懂事呢”。这样的父母从来不认为打骂是虐待儿童的行为,反而以爱的名义越打越顺手。其实,就算是那些在打骂下成才的男孩,父母也只是关注到他们某一方面的成就,却忽视了他们的人格缺陷。
男孩长大后,不仅需要事业有成,还需要扮演好各种社会角色,比如努力成为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好同事、好邻居,这些美好的身份,都要求男孩有一个健全的人格。
在打骂中长大的男孩,多半会变得自卑、内向,缺少人际交往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若这种现象长期得不到缓解,会使男孩脾气变坏、性格扭曲,甚至会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当心理压力累积到一定程度,还会造成腹泻、肠胃疾病、失眠等身体疾病。
蒙台梭利博士说过:“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父母对男孩实施的暴力教育使男孩身心俱损,造成其人格上的缺陷,甚至会毁掉男孩一生的幸福。
小伟小的时候,妈妈对他是“两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提到童年,小伟想起的唯有那些落在他身上的疼痛。
冬夜,小伟在被窝睡得正香,冷不丁有人掀开他的被子,紧接着身上就挨了一巴掌。身上的疼痛和内心的恐惧促使小伟跳下床,边哭边拼命往卧室外跑。他不知道妈妈为什么要打他,但是他知道他要是不跑,正在气头上的妈妈会让他吃更多苦头。他跑,妈妈就追着他打,从卧室跑到书房,最后小伟跑到储藏室,躲在储藏柜的角落里。妈妈像失去理智的困兽一样,跟在小伟后面,伸出双手够着小伟打。终于,妈妈累了,打不动了,才停下手。小伟哭喊着躲在储物柜的角落里,不敢出来。
妈妈喘着粗气大声问道:“你把语文书放哪儿了?”小伟边哭边用沙哑的声音说:“在我书包里。”“你还撒谎?老师打电话说你今天把语文书撕了,你不承认错误还撒谎!我叫你骗人,看我不打死你!”妈妈说着又举起手。小伟因为害怕而撒了谎,可最终还是没有逃脱被打的命运,他哭喊着往后退缩,他恨不得钻进墙里,这样就不会再挨打了。这时妈妈见小伟不说话更生气了,她扯着嗓子骂道:“你个兔崽子,你说你到底为什么撕书!我辛辛苦苦供你上学,你就这么回报我吗?”小伟怕再被打,他连忙解释:“书不是故意撕的,是和同桌打闹的时候不小心扯破了。我根本没用力,是他用力扯的。”“现在承认了是吧?看我怎么收拾你。”妈妈又要打,小伟急着躲,不小心头撞到了柜子一角,受了伤……妈妈终于平息了怒火,将小伟送到医院。
那次受伤并不严重,小伟身体上的伤口很快就愈合了。可是妈妈的暴脾气和那顿毒打却在他幼小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疤痕,一直都在,需要他用一生去治愈。
打骂孩子是一种缺乏教养、素质低下的表现,是简单粗暴地以强者的地位欺负弱者的行为,甚至有时父母打骂男孩只是为了出一出气,让自己舒服。
教育中的不顺心,父母可以用打骂孩子来发泄,但你是否想过,那个毫无抵抗力的男孩,他的内心会经历什么?他忍受了怎样的痛苦,又该如何释怀呢?男孩在成长中迷茫、困惑,父母不仅不给予正确的引导,还在男孩犯错时拳脚相向,有的男孩不反抗,选择沉默,结果得了自闭症;有的男孩长大后心理扭曲甚至报复社会……无论是哪一种,可以肯定的是,在男孩被打骂时,他内心的恐惧和愤怒都会成为今后不幸福的源头。
所以父母在与男孩沟通时,一定不要使用暴力。身为父母,你要知道,任何一个需要打骂才能解决的教养问题,一定有不打不骂也能解决的办法。
忠言“顺”耳,男孩更爱听
你还记得上次孩子犯了错,你是怎么对他进行批评教育的吗?他接受你的批评了吗?愿意按你说的话改正错误吗?
批评教育是一门艺术,父母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批评方法,男孩才会成为那个真正“听妈妈的话”的乖男孩。
就像身体受伤会疼一样,男孩犯了错或闯了祸,不等父母批评,他也自然会感到羞愧、内疚和痛苦。父母若是在这个时候条件反射般地用一些严厉、指责的话语批评男孩,比如“我不是告诉过你不能这样做吗?你怎么还……”“你总是这么不听话”“你能不能长点记性”,受挫的男孩会觉得很没面子或烦躁不已,接着他会为找回心里的自我确认,从而故意和父母顶嘴或摆出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
如果父母和男孩之间经常处在严厉批评和顽劣反抗的状态,男孩会真的对犯错不在意,渐渐失去羞愧感和自责感,对父母的批评教育变得无动于衷,这样他就会在父母不断的批评下,变成让父母头疼的“熊孩子”。
那么父母需掌握哪些批评的方法,才能让男孩好好“听话”呢?
一、避免“超限效应”
父母在批评男孩时通常会犯以下几个错误:以自我为中心,不注重批评的方式方法,不注意把握批评的尺度,不懂得换位思考。父母这种自说自话和无休止的说教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会引发“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男孩本来在听到父母的教诲后已经做好改正的准备了,但在父母喋喋不休的批评下,索性破罐子破摔,选择“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父母越不让这样干,男孩就非这样干不可。
语言学家拉克夫认为说话有三个原则:说话不要咄咄逼人,要让别人也有说话的机会,要让人觉得友善。父母批评男孩的目的是引导男孩改正错误的行为和态度,但引导不是无休止的说教。父母若想让男孩听进去,就一定要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因为没完没了的唠叨只会适得其反。
二、批评要富有诚意
一个人会不会说话,不在于他说了什么,而在于他是如何说的。父母批评男孩一定要选对说话的方式,多站在男孩的立场上,在理解、包容和帮助男孩的前提下进行批评教育。一言以蔽之,父母的批评要富有诚意。
天天在学校无意中违反了校规,影响了班级的评优成绩,被老师罚写检讨书。妈妈知道后虽然心里对天天也有些责怪,但妈妈理解他这个年纪的男孩,偶尔顽皮一下也是正常的,知道天天内心也一定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天天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准备接受责罚时,妈妈只是开玩笑地说了一句“小糊涂神犯点小糊涂很正常”。接着妈妈帮助他分析犯错的原因和改正的方法,这不仅为天天写检讨书充实了内容,而且发挥了检讨书的自省功能。最后,妈妈还鼓励天天多为班级做贡献,比如主动打扫公共卫生、参加校园运动会,把不小心为班级丢的分挣回来。天天听到妈妈的话两眼放光,脸上的愁容也变成了兴奋的笑容。
从上述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妈妈富有诚意的批评,天天从给班级丢分变成要为班级加分,从调皮顽劣到有集体荣誉感,从自责变成自我期待,说明妈妈的教育非常成功。如果天天一回到家里,妈妈就板着脸用讽刺、挖苦的语言批评他或对他进行人身攻击,就算道理说得都对,错误分析得头头是道,也不会获得天天的认同,更不会让天天变成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好学生。记住,父母批评男孩不是为了逞口舌之快,而是要解决问题。所以一定要富有诚意地开导和帮助他,让男孩心甘情愿地承认错误和改正错误,并鼓励他冲破自身局限,做更好的自己。
三、父母要做“事后诸葛”
《朱子家训》中说:“堂前教子,枕边训妻。”意思是说,教育孩子要当众指出他的过错,让他感到羞耻,从而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而妻子犯了错,则要给她留颜面,在没有人的时候悄悄地告诉她。但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堂前教子”的做法并不可取。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种情况:父母当众对男孩大声斥责,甚至连打带骂,有人围观劝说,父母还会解释打骂男孩的“正当理由”,当众揭男孩的短。这种时候,男孩往往面红耳赤、垂头丧气或哭哭啼啼。
其实,无论男孩多么小,都有自尊心和羞耻心。父母当众批评男孩,会让他在众人面前产生自卑心理或逆反心理,这会严重挫伤男孩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当男孩不小心犯了错,父母不妨做“事后诸葛”,当着众人为男孩留点情面,私下再对男孩耐心教导。这样既维护了男孩的自尊,尊重了男孩的人格,又给男孩留有自我教育和自觉改正的机会。
四、欲擒故纵式的批评
爸爸下班回到家,感觉气氛不太对。他走进客厅,看到豆豆下巴搁在桌面上,正胡乱地涂鸦。妈妈递给爸爸一个眼神,示意他过问儿子的情况。
爸爸一把把豆豆抱在腿上,逗他说:“这么认真地画线条,是想长大后当画家吗?”
豆豆抬眼看着满脸笑容的爸爸,小声说:“我去书房时,把你的蓝色墨水瓶打翻了。”
正当豆豆准备挨骂时,爸爸却说:“墨水瓶打翻了不要紧,再买一瓶就行了,但是我儿子主动认错,爸爸很欣慰呀。”
豆豆惊讶地看了爸爸一眼,接着低下头说:“墨水洒在你书上了。”
“爱看书也是好事情。”爸爸面不改色地说。
“可是书上的墨水甩到你的灰色衬衣上了,我想帮你洗,结果衬衣变成了那样。”豆豆说着,回头指了指泡在盆里的灰色衬衣。
爸爸看见自己最喜欢的一件衬衣变得面目全非,不禁十分错愕。这时妈妈连忙向爸爸摇摇头,又给他使了个眼色。爸爸回过头看豆豆时已没有半点大惊小怪的神情,他欣喜地说:“儿子都学会主动帮爸爸妈妈做家务了,真是太棒了。”
豆豆听到爸爸一连串的夸赞,根本没提自己犯的错误,他觉得无地自容,最后哭着向爸爸主动道歉:“爸爸,对不起,我去找墨水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把墨水灌进泡泡机里吹蓝泡泡;洗衣服也不是为了帮妈妈干活,是闯了祸怕你回来揍我。”
爸爸满意地笑了笑说:“你能主动承认错误,爸爸相信你以后也会主动学习和主动帮妈妈分担家务的。更何况你能想出吹蓝色泡泡的点子,真是很有想象力呢,爸爸更应该表扬你了。”说完爸爸结结实实地亲了下豆豆的额头。
爸爸从头到尾没有说一句批评的话,却引导儿子主动承认错误,并给儿子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爸爸这种欲擒故纵式的批评,不仅孩子能够接受,还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自觉地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五、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
有些父母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在批评男孩时,会联想起他之前犯过的类似错误,然后絮絮叨叨地旧事重提,最后变成对男孩人格的否定。
比如妈妈催男孩写作业,男孩不写,妈妈就会说:“催你写作业,催了这么多遍你就是不赶快写,还说不会做,我看你就是懒,就是做事拖拉,早上让你刷牙你不刷,晚上让你睡觉你不睡,让你别打游戏你非要打,我看你就是不学好,长大后能有什么出息……”
妈妈唠叨时的联想有点像“蝴蝶效应”,能从男孩写作业慢,一直推断出男孩长大后没有出息。这种不就事论事而直接上升到人身攻击的批评方式,显然只会越批评越糟糕。男孩也许真的会因此堕落,变成妈妈口中那个没出息的男孩。
父母在给男孩纠错时,千万别把男孩批评得一无是处,而应该用平和、有引导性的话语告诉他怎样做会更好。比如,男孩做事拖拉,你可以说“现在做得慢没关系,你这么聪明好学,我相信你可以做得又快又好,要不咱们试试”;男孩不收拾房间,你可以说“你的小窝可以变得更漂亮,只需要你稍微收拾一下,你就会享受到你的劳动成果”。家长深谙批评的艺术,才会让男孩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与男孩“谈判”的技巧
男孩从两岁半开始,便会萌发自我意识。他们开始区分什么是别人的,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想要的,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其中最明显的标志是,男孩开始说“不”,开始问“为什么”,并想争取主动权和掌控感,男孩不再像两岁之前那样唯命是从,而是开始讨价还价。
但是由于这个阶段男孩的认知度还不够,意识不到“自己想得到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的想法是行不通的。父母若直白地和男孩讲道理,只会适得其反。因此,父母与男孩沟通时就要动点脑筋,掌握一些“谈判”技巧。
一、在男孩拒绝做某件事时,提供几个选项,让男孩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谈判过程中有一个黄金原则,就是想让对方按你说的做,就要让对方觉得他拥有做这件事的主动权。父母想让男孩按照计划完成某件事,威逼利诱的做法会消磨男孩的主动意识,往往收效甚微。所以父母要让男孩意识到,他做出的某个决定和选择,不是出于父母的威逼,而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临睡前,小宇不愿意刷牙,磨磨蹭蹭地一会儿玩玩积木,一会儿又看看鱼缸里的小鱼,在爸爸说了无数遍“你该刷牙睡觉了”之后,依旧无动于衷。
妈妈忙完家务,走到小宇面前,蹲下来对他说:“宝贝,你看天都黑了,小红帽姐姐都回家睡觉了,你也该刷牙睡觉了。”
小宇转转眼珠说:“小红帽睡觉前也刷牙吗?”
妈妈笑着说:“那当然啦,每个人睡觉之前都要刷牙的,否则细菌会在牙齿里筑起城堡,长出很多很多小洞,牙齿就会生病。”
小宇失落地低下头说:“可是我不想刷牙,我有别的选择吗?”
“宝贝不能不刷牙,因为牙疼很痛苦,妈妈会心疼;但是宝贝可以做个选择,比如,你可以选择用电动牙刷,或是用手动牙刷。”
小宇听到妈妈像和自己玩游戏一样地聊天,高兴地说:“电动的!”
妈妈接着说:“那宝贝是想用草莓味的牙膏,还是甜橙味的呢?”
小宇兴奋地说:“草莓味的,我最爱吃草莓!”
“既然宝贝自己做好了选择,那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吧!”
于是,小宇高高兴兴地自己去刷牙了。
在这个故事中,妈妈让小宇自己选择牙刷和牙膏,从而让孩子觉得自己不是被强迫着去刷牙,而是去做一件自己决定的事,所以才会主动地去刷牙。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在为男孩设置选项时,一定要提供合理可行的选项,不能让孩子形成“一切事情都可谈条件”的错误认识。
这里有一个关于基辛格和尼克松的小故事。尼克松总统用零食引诱宠物狗从椅子上跳下来,基辛格看到后就说:“你这是在告诉你的宠物狗,想吃到零食就应该跳到椅子上,这样反而会鼓励它做你不想让它做的事。”
与男孩“谈判”也是同样的道理,你想让男孩去做一件事,不能用条件来引诱他,因为这样一来,男孩就会为了得到你提供的好处,故意不去做这件事;抑或他觉得条件没有诱惑力,从而拒绝做这件事。所以,为男孩提供的选项应该是做成这件事的不同方式,而不是选择做或不做。
二、在男孩下“最后通牒”时,重新关注“谈判”的过程,重新解读男孩的心理诉求
有时父母向男孩提出要求时,男孩不但会拒绝,还会下“最后通牒”:无论你说得多么天花乱坠,我也不会做。
遇到这种情况,“谈判”似乎陷入了僵局,那该如何突围呢?
首先,父母可以从“谈判”结果向前回溯,在男孩拒绝之前,他答应过什么条件,以此为突破口,找到打破僵局的出路;其次,可以回想在遇到类似情况时,曾经用什么样的方法解开过死结,虽然是在不同的情境下,但总能找到男孩情感需求的共同之处。
有时候父母会觉得,男孩的这种断然拒绝是无理取闹,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是男孩的某种诉求未被满足,但他不愿直接表达,所以通过拒绝你的要求的方式宣泄不满。
比如男孩故意把玩具扔在地上,发出很大的声响,只是为了吸引一旁看手机的爸爸的注意力,让他关注自己,陪自己一起玩玩具。如果这个时候爸爸要求男孩把玩具捡起来,男孩断然不愿意做,因为他的诉求没有被满足。他不但不会捡回玩具,还会继续制造其他声响。但是,他的目的不是惹爸爸生气,而是想得到关注。
三、和善而坚定地对待男孩的诉求,充分感受他的情感需要,同时坚定地拒绝他不合理的要求
父母带男孩去商店,经常会遇到一件头疼的事:男孩看到玩具就走不动路,软磨硬泡地拉着父母非买不可,父母不给买就满地打滚或大哭大闹。
遇到这种情况,很多父母通常经不住男孩的哭闹和路人的围观,只能顺着男孩的意愿买下玩具。但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一次,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因为孩子抓住了父母的弱点,每次都会以同样的方式要挟父母继续给他买想要的东西。还有的父母则会强制性地把男孩带走,给予一顿打骂或指责,这样只会让男孩心灵受伤,并不能达到教子的目的。
其实,遇到这种情况,父母要做的既不是妥协,也不是责骂,而是以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告诉男孩:“这个玩具不能买,但是我知道你不能拥有这个玩具会很难过,我也为你感到难过。”如果这个时候男孩想哭,或者想在地上打滚,父母可以允许男孩这样做,等他哭累了,闹够了,发现这样做对父母没有任何威胁作用,他便会放弃这种诉求方式。
如果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男孩知道父母坚决的态度是哭闹也无法改变的,他就不会再无理取闹了。当然,如果男孩真的没有这种玩具并且有必要买的时候,父母不妨满足他的要求,只是要选一个合适的时机。
和善而坚定的管教方式,是正面管教的核心理念。在与男孩“谈判”时,一定要区分他的情感需求和具体要求。对于前者,父母要感同身受地给予满足;对于后者,不能满足的要求要坚定地拒绝。父母要让男孩在充满爱的环境里,懂得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
别跟男孩说“娃娃语”
办公室里,爸爸正在和腾腾视频通话,一旁的同事听到爸爸和腾腾的对话,惊讶地问:“你儿子说话像个小大人,要不是这稚嫩的声音,我真以为你在和大人聊天呢。”
腾腾的爸爸淡然地说:“从小我就和他这样说话,从来不说所谓的‘孩子语言’。”
同事有些愕然,不解地问:“这样说话孩子能听懂吗?不会影响孩子的理解能力吗?”
腾腾的爸爸语气坚定地说:“正好相反,简练、精准的语言可以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反倒是那些不断重复的‘娃娃语’会增加孩子的认知成本。”
语言的作用在于表达思想、发展思维,正如腾腾的爸爸说的那样,与男孩沟通时使用简练、精准的语言,不但可以提高男孩的思维能力,还可以降低男孩的认知成本。
男孩从3岁开始进入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对于像白纸一样的孩子来说,任何词汇都是新鲜的,都会引起他的好奇心,吸引他不断模仿并存入大脑。不管是正式的书面语,还是通俗易懂的口语,对于没有词汇储备的孩子来说其实都是一样的。比如,父母对孩子说“葫芦兄弟同心协力铲妖除魔,最后妖魔落荒而逃”和“葫芦兄弟一起打妖魔,最后妖魔全被打跑了”,对于语言敏感期的孩子来说,并不会觉得前者比后者更难理解。
其中的道理就像从小讲汉语的孩子和从小讲英语的孩子,在长大后都觉得对方的语言很难学,但在刚接触的时候,孩子对于英语和汉语的理解能力、接收能力是相同的。
那么,把男孩当作大人一样来交谈,具体有哪些好处呢?
在男孩语言发育的敏感期,儿童通过模仿和感觉音韵的方式不断地重复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渐内化成语言表达出来。父母是男孩接触最多的语言的使用者,在学舌阶段,男孩是父母的复读机,父母的语言几乎是男孩语言学习的源泉。这时,如果父母把男孩看作大人一样来沟通,不使用“吃饭饭”“睡觉觉”“不要怕怕哦”“小桌儿”“小花儿”这样的叠词和儿化音词语,多使用文明、规范、准确、富有美感的口语,男孩在潜移默化中便能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不仅会说,还知道如何说得更好。
另外,语言对思维具有一定的塑造作用,就像写文章可以锻炼一个人用词的精准程度一样,语言也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精准的语言可以让男孩的思维更缜密,词不达意和冗长啰唆的语言会让男孩的思维模棱两可或抓不住重点。
下面是两个5岁男孩和各自爸爸之间的对话。
(一)
爸爸:儿子,明天你的朋友们来家里做客,作为主人,你准备怎么待客呢?
儿子:我会把我最喜欢的零食、玩具和故事书与他们分享。
爸爸:那你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吗?
儿子:首先我们会在客厅吃饭;然后我会邀请他们来我的卧室,玩托马斯火车;最后我们会在书房看书,我猜他们对我的故事书一定很感兴趣。
爸爸:你的计划听起来很合理,但是爸爸建议你增加一条,看完故事书后,你们可以到楼下的公园玩堆沙堡的游戏,爸爸下班回家可以顺路帮你带几把新铲子回来,你觉得怎么样?
儿子:太棒了,谢谢爸爸。
(二)
爸爸:儿子,明天你们几个小孩打算在家玩什么呢?
儿子:我会把我的好吃的、好玩的都拿出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吃,一起玩。
爸爸:然后呢?你们打算做什么?
儿子:然后我们一起吃东西,然后一块玩,再然后出去玩,再然后回家玩。
爸爸:这么啰唆,干脆我带你们去游乐场玩一天算了。
儿子:可是游乐场没有这么多好玩的。
爸爸:游乐场那么多好玩的,还不够你们玩吗?去吧,我给你们提前买好票。
儿子:嗯……那好吧。
同样是5岁的男孩,他们在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的差距非常明显。第一个男孩可以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计划和意愿并得到爸爸的支持,第二个男孩虽然在脑海里构想出很多陪伴朋友的方式,但是词不达意,并且逻辑非常混乱,结果无法让爸爸了解自己真正的想法。当然,不难看出,爸爸平时和男孩的沟通方式过于简单,对男孩的语言表述方式具有错误的导向作用。
在男孩语言的发展期,父母把男孩当作大人一样来沟通,不跟男孩说“娃娃语”,对男孩学会运用准确、规范、有条理的语言有很大帮助。此外父母还应陪男孩多读书,读书不仅能使男孩视野开阔,而且能提升男孩的语言能力。而且,只要是男孩能读下去的书,父母就不用担心男孩读不懂,因为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男孩是不会畏难的,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是强烈的,他们的潜力是巨大的。
引导男孩做情绪的主人
“为什么懂得那么多大道理,我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这是现代社会很多年轻人都会发出的感慨。追本溯源,你会发现,这和情绪管理有着微妙的联系。
在生活中,父母经常对孩子进行道德说教,但很少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这就导致很多孩子在小时候和成人以后对为人处世的道理说得头头是道,但由于不善于觉察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而无法跟他人融洽相处。所以父母在教育男孩的时候,不仅要关注男孩的智力训练和品德教育,还要关注男孩健康人格的形成,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心理学大师约翰·戈特曼总结出一个叫“情绪管理训练”的方法,父母可以借鉴、学习。约翰·戈特曼的训练方法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第一,觉察孩子的情绪;
第二,把情绪化的瞬间当作增进亲密感、对孩子进行指导的好机会;
第三,对孩子的情绪感同身受,倾听孩子的心声,认可孩子的情绪;
第四,帮助孩子表达情绪,为情绪分类;
第五,划定界限,指导孩子解决问题。
比如当男孩哭闹着不愿意去幼儿园时,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暴脾气的父母会直接下命令,用“不许哭”“必须去”等简单粗暴的话语逼迫男孩就范,表面上看起来很快解决了问题,其实问题一直都存在,时间一长还可能使男孩产生心理问题。
喜欢讲道理的父母会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办法,告诉男孩为什么要上幼儿园以及上幼儿园的诸多好处,摆出许多“都是为孩子好”的大道理,可是男孩在闹脾气的时候对这些金玉良言根本听不进去,否则他就不是孩子了。
懂儿童心理学的父母则知道,这个时候首先要与男孩共情,认可男孩不想去幼儿园的情绪,感同身受地体会男孩的难过之情,比如蹲下来抱抱他,允许他哭一会儿。然后,父母可以问男孩不想去幼儿园的原因,帮助他找到解决的办法。如果是因为想去游乐场,父母可以承诺周末带他去;如果是因为太瞌睡想在家睡觉,父母不妨告诉男孩可以在车里睡一会儿;如果到了幼儿园还瞌睡,可以帮他向老师申请一个小时的睡觉时间,等等。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父母要认可和包容男孩所有的情绪,并对男孩管理情绪的行为给予正确的引导。
学习如何表达情绪、识别情绪和管理情绪,是男孩人生中重要的一课。当男孩产生情绪波动时,父母可以这样进行引导:
一、如果男孩在学习或人际交往方面出了问题,他常常会表现得闷闷不乐,但通常情况下会憋在心里不愿意告诉父母。这个时候父母不应该逼迫他,而是应该创造舒适放松的环境,以轻松的口气问问他有什么心事可以与自己分享,这样更容易帮助他消除心中的抑郁,而且不会伤害他的自尊心。
二、当男孩情绪化地哭闹时,如果父母错误地加以处理,只会让场面失控。这个时候,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发怒,更不要立即指责和纠正他的不良行为。相反,父母要认可和安抚男孩的情绪,让他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同情、理解和包容,等他情绪平静之后,再去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三、当男孩大发脾气时,往往会失去理智,这个时候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静,不能用发更大的脾气或用暴力手段去压制他,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正确的做法是引导男孩把坏情绪宣泄出来,比如给他时间大哭一场,允许他在自己的房间里大吼大叫一会儿,或者让他看喜欢看的故事书、听喜欢听的音乐。等他把情绪发泄出来,不用父母哄,自己就好了。
四、当男孩顶嘴、争辩和无理取闹时,父母要做的不是去管理他的情绪,而是不去管。父母云淡风轻式的回应可以消除他的紧张情绪,比如父母可以说“你这样想我能理解,但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然后父母去做自己的事,对他的过激反应进行冷处理。没有关注和回应,他的不良情绪也会慢慢消散。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对男孩的管教过程,也是对男孩人格的塑造过程,所以在教导男孩管理情绪时,父母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当男孩表现出各种不良情绪的时候,父母应抓住每一个时机,教给他应对各种不良情绪的方法,并让他感受到父母真挚的爱。相信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男孩,不仅能懂得很多道理,也可以情绪平和地过好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