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操作实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设计组织保障

一、设计诊改周期目标任务

(一)设计学校层面建设维度、诊断点

学校建设根据国家标准、省级标准,在制定学校层面目标和标准、制度的基础上,科学设计学校层面的维度、诊断点,通过预警监测及时掌握学校建设发展的问题,有利于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

例:学校层面诊断与改进维度示意图,如图2-6所示。

图2-6 学校层面维度示意图

例:学校层面诊断与改进维度及诊断点示意图,如图2-7所示。

图2-7 学校层面诊断与改进维度及诊断点示意图

(二)设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层面的建设维度、诊断点

专业、课程、教师、学生这四个层面要根据目标的内涵及建设、发展的国家标准、区级标准或学校标准,科学设计四个层面建设的维度、诊断点,并通过预警监测及时掌握四个层面建设的问题。

专业建设的维度可以设计成以下几个:

人才培养质量、师资队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实施、课程改革、服务能力、资源保障、国际合作。

课程建设的维度可以设计成以下几个:

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运行、教学管理、资源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的维度可以设计成以下几个:

职业发展、师德师风、能力素质、质量保证。

学生发展的维度可以设计成以下几个:

思想品德、学业发展、身心健康、实践能力。

专业层面诊断与改进维度示意图如图2-8所示。

图2-8 专业层面诊断与改进维度示意图

四个层面建设的维度反映的是各个层面建设质量控制的因素,在每个层面建设的维度下还应该设置诊断控制点,达到监控质量的目的。

专业层面诊断与改进维度及诊断点示意图如图2-9所示。

图2-9 专业层面诊断与改进维度及诊断点示意图

各诊断点根据学校的目标设置目标值和标准,同时也应该设计预警值,以便通过数据管理平台进行监控预警。

(三)设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个体层面建设维度、诊断点(见表2-13)

表2-13 维度、诊断点的标准及预警值

××专业建设的维度依据学校层面专业建设的维度,还可以增加关于自身特色的维度。

××课程、××教师、××学生的自我发展参考××专业建设的维度设计。

教师个人发展维度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维度的基础上,除完成规定维度项目外,还可以增加自主特色的维度项目。

个体层面的各诊断点要根据学校的目标任务设置目标值和标准,同时也应该设计预警值,以便通过数据管理平台进行监控预警。

二、设计诊改周期实施方案或计划

(一)设计学校层面诊改周期的实施方案或计划

周期是指从目标开始到实现目标的时间段。学校层面诊改周期是指从有建设任务目标到任务完成的时间段。一般来说,学校建设发展是五年为一个周期,但学校层面诊改不能是五年一个周期,建议学校层面诊改以五年一个诊改大周期,以一年为一个诊改小周期。

根据诊改周期,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就是学校层面五年一个诊改周期的目标,学校应将发展规划目标分解到年度,并将其作为学校年度工作要点的核心内容,同时根据学校和上级要求新增加的一些工作目标,最终形成学校年度工作要点。学校年度工作要点就是学校年度诊改周期的目标。要把学校年度工作要点落实成建设任务,形成具体可操作、可测量的建设方案或计划,然后将任务逐层落实到各部门(教学单位)以及部门中的各个岗位,形成严谨的学校工作目标实施链。学校工作目标链示意如图2-10、图2-11、表2-14、表2-15、表2-16所示。

图2-10 学校工作目标链示意图

图2-11 学院工作任务分解流程图

表2-14 学校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表2-15 部门年度工作任务分解表

表2-16 岗位年度工作任务分解表

(二)设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层面诊改周期的实施方案或计划

专业诊改周期是从有建设任务目标到任务完成的时间段。一般来说,专业建设是三年一个周期,专业建设诊改大周期是三年一个周期,小周期建议最长时间是一年一个周期,也可以是一个学期一个周期。

课程诊改周期建议以一个学期为一个周期,教师、学生诊改周期建议以一年或一个学期为一个周期。

我们知道,仅仅有专业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学生发展规划还是不够的,为了使规划落地,一定还要有诊改周期的实施方案,在这个方案中要把专业、课程、师资、学生发展规划中的相应年度的目标做为主要工作目标,还要新增加一些工作目标,如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双高”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中职开展“五星”学校认定等。要把这些建设目标落实成建设任务,形成可操作、可测量的建设方案或计划。

实施方案或计划比专项建设规划更具体地提出任务及措施、完成标准,保证专项建设的年度任务完成和目标实现。例如,诊改周期的××专业建设计划一定要落实××专业建设年度规划和学校专业建设任务以及系部专业建设任务,结合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的要求,提出具体的建设计划。

三、完善制度流程

(一)从纵向五系统梳理并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流程

从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纵向五系统(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梳理并完善管理制度,同时将制度转化为日常管理的流程,实现“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如表2-17所示。

表2-17 制度与流程

(二)制定保证个体规划中任务完成的制度

除了学校层面的制度以外,专业、课程都可以根据学校的相应制度制定,有利于其完成既定目标的个性化制度,以保障其本身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如根据专业的实际可以制定的制度有:××专业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专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

(三)流程

设置流程是为了规范工作过程,同时流程也有利于系统管理。例如教师聘任流程(见表2-18)。

表2-18 教师聘任流程图

四、组织实施任务

(一)做好组织保障

这里说的组织保障包括人、财、物等资源的保障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的建立等的保障,为任务实施落实提供一切基础。

(二)任务实施

任务实施指按照实施方案具体完成任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