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要求
我国从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已明确劳动关系领域的改革方向和发展目标——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然后,随着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着结构和体制的双层转型,现实发展中存在的新老诸多问题交叉影响,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增长水平呈现显著差异化,大国经济贸易摩擦不断。由于劳动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纽带,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劳动关系处理的结果直接影响着社会关系的稳定与发展,这使得我国劳动关系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
随着我国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施,我国将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既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也有社会转型等多方面的要求,包括社会保险、劳动保障和工资待遇等方面的一些原有问题会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甚至局部矛盾会有所激化,但最终的结果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总之,劳动关系领域还将会进行重大改革和调整。在这个过渡的期间,劳动关系领域的矛盾和问题会变得更加复杂,可以预见的是,我国劳动关系工作的调整会面临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关于劳动关系和劳资关系协调这一方面的问题,更是繁重而艰巨,同时这一项工作也成为最为紧要的工作。
一、和谐劳动关系的目标要求
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首次正式提出了“和谐劳动关系”概念,明确“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为其主要内涵。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我国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等重大要求与劳动关系有紧密联系。这不仅是经济增长模式和经济生产生活的变革,更是整个经济发展与劳动关系发展的联合变革,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发展劳动关系高度重视,这也是我国未来劳动关系发展的重要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种发展思想对指导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有重意义。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使得劳动关系的改革和发展更加平稳有序,只有做到以人为本,才能保证和谐的实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总之,在未来我国劳动关系发展中,要坚持和谐劳动关系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促进劳动关系更好发展。
二、稳中求进的发展改革方式
事实上,劳动关系的改革和发展不仅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调整,还涉及生产与发展方式。因为劳动关系的发展是伴随着生产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发展模式和方法都会对劳动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节能减排和生产技术的更新换代,难以避免地会影响部分行业和企业的就业问题。技术进步势必促使劳动者个人创造价值的增加。如果劳动者所创造价值没有相应增加的话,企业就不再需要之前数量的劳动者,这势必引起失业的连锁反应。因此,我们需要尽可能降低就业的损失,降低技术进步对劳动关系的不利影响。同样,企业内部改造升级的过程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不必要的劳动关系矛盾激化,在工作中不能急于求成,要尽可能充分考虑广大劳动者的感受,避免“一刀切”甚至是“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
就业是最重要的民生。对于劳动关系而言,更是要注意协调多方因素,做好劳动者的思想工作,尽可能在保证稳定就业和劳动者满意的前提下促进劳动关系的发展与改革。随着社会分化情况日益加剧,新的劳资冲突和矛盾不断出现,而且没有经验和惯例可循;解决企业下岗人员、部分农村劳动人口转移和城市新生就业人口就业等压力依然较大。
三、加快推进劳动立法与执法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分别于1992年和199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先后出台《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1年)等多部直接或间接涉及劳动领域发展与改革的法律法规,为我国劳动关系奠定了法律基础,为维护劳动关系的正常秩序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与国际劳工管理制度的接轨的任务也更加紧迫。因此,我国亟须进一步提升立法质量,改进执法工作。
四、学习借鉴有用的国际经验
在劳动关系领域,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就进入重视企业劳动关系的历史阶段,所以积累了较多的历史经验。从理论研究讲,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内的学者,对西方劳动关系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建立了西方劳动关系的主要理论体系。
西方国家劳动关系的历史经验和理论体系,对促进我国劳动关系发展与改革,有学习和借鉴之处。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工业化国家几百年走完的工业化道路。但事实证明,经济的发展速度并不能掩盖经济基础薄弱,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关系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对此,我国应从基本国情出发,学习借鉴国外劳动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基本理论,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关系法律体系和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