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绿色发展报告(2018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德阳市2018年绿色发展报告

2018年,德阳市委、市政府将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德阳作为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抓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通过了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德阳市节能减排示范市绩效评价考核,实现连续三年考核结果均为“优秀”。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发展绿色循环经济

德阳市努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用好“联合国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金字名片,大力发展航空与燃机、高效清洁发电设备、核能装备、节能环保等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实施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改造,引导企业将节能治污从消费终端前移至产品的开发设计端,加快节能降耗、循环发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向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转型;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低碳经济型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目标,以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为抓手,加快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二重集团、东方电气、烯碳科技等多家知名企业参展2018中国国际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展示交易会暨中国(成都)国际绿色产业博览会,涉及航空模锻件、风电、环保新材料、资源循环利用与再制造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示了德阳的绿色制造能力。

(二)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

德阳市努力坚持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的,构建完善的清洁技术与新能源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新材料产业链、轻工业产业链,增加产业关联度,实现产业耦合共生发展。按照工业生态学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在企业间形成共生关系,推动项目间、企业间、产业间首尾相连、环环相扣、物料闭路循环,物尽其用,促进废物排放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以及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引进成都天翔环保、北京高能环境、德国欧绿保等“吃废”企业,着力打造固废处理静脉产业园,以废弃物为纽带构成共生循环链,实现变废为宝、变污为用。

(三)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德阳市努力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生态旅游服务业等的“加法”,做好淘汰落后产能的“减法”,严控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发展和低水平重复建设。2016年以来,共关闭关停淘汰过剩产能企业7户,包括盛达钢铁、金兔纸业、八角水泥厂、劲羊特种铸造公司、纵横纸业、南邡有色金属和德钢实业。其中,2017年德钢实业、盛达钢铁2户企业退出钢铁产能160万吨,占全省去产能总量的38%,彻底关停了生产工艺落后的劲羊特种铸造公司。

(四)创新企业循环式生产模式

德阳市努力建设和引进产业链接或延伸的关键项目,延伸产业链,构建循环经济链条。园区初步形成“污水—→污水处理—→污泥(垃圾)—→垃圾焚烧发电”“污水—→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建渣(磷石膏)—→砂石原料—→新型建材” “废钢—→冶炼钢锭—→机械加工—→新型装备” “秸秆、农业废弃物—→蘑菇生产线—→食品”5条废弃物循环经济链条。投资8亿元的中电国际德阳分布式能源电站项目,利用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提供生产用电,推动余热循环,项目建成后可满足替代项目周边15千米范围内100余家自备锅炉用热的需求。中国二重建成投运的“树脂砂热法再生”项目,废钢的循环利用率达到100%,铸造废砂的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重复用水率达到90%以上。

(五)开展清洁能源替代改造

德阳市努力利用余热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品,改善企业用能结构,按照“分配得当,各得其所,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原则,对余热余压进行综合利用,信义玻璃建成余热、光伏发电站,形成节能能力6145吨标准煤。制订和实施入园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计划,推广应用节能技术、节能设备、节能工艺和节能材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每年可节约能源消耗8.33万吨标准煤、节约用水123万吨。

(六)大力发展高端装备绿色制造

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实施“高性能大兆瓦风电装备绿色设计平台建设与集成应用”“大型复杂航空模锻件全流程绿色制造工艺创新及应用”等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获得工信部专项资金支持。二重集团“核电复杂关键构建全流程绿色制造工艺创新及应用”项目有序推进,项目完工后可突破超大型转子整体锻件、分段焊接转子锻件产品制造全过程的关键技术,缩短工程化周期,满足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发展需求,填补国内空白。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德阳市分公司、信义节能玻璃(四川)有限公司、四川依科制药有限公司等8户企业申报2018年省级工业节能节水项目,获得专项财政资金支持,项目完工后,年可节能9.95万吨标准煤,年可节水6.5万立方米。

(七)改善环境质量,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市141家砖瓦企业完成整治,5家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完成治理。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燃煤锅炉基本“清零”。划定了德阳市中心城区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市区机械化清扫率90.3%,城区油烟净化设施安装率100%。秸秆禁烧率100%、综合利用率93%。入冬以来6次启动黄色预警,落实了各项管控措施。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印发流域水体达标方案,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组织体系,设立14位市级河长、138位县级河长、481位乡级河长,落实村组管理人员2441名;投资63.5亿元实施230个重点流域治理项目。打好涉磷污染防治攻坚战,完成42个矿产权整改,封闭井硐243口。20个磷石膏渣场已完成规范化整治,建成年消纳磷石膏390万立方米的生产线,基本实现涉磷企业产消平衡。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完成规划区4条黑臭水体整治任务的80%和第一批乡镇黑臭水体综合整治任务。打好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攻坚战,划定了3个城市、6个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完成30个县级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打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完成广汉市三星堆污水处理厂扩容提标建设,建成8个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管网139千米。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全面完成禁养区内养殖场关闭搬迁及准养区内整治工作,完成68个行政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对351家总地块深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打好“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完成全市1554户“散乱污”企业分类整治。

(八)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监管,零容忍、出重拳整治环境突出问题

一是加强网格监控。优化环境网格化管理,在全市129个重要监管网点,配备市、县、乡、村四级网格监管员2000余名,落实基层环境保护职责。二是加强执法监管。推广“环保+公检法”模式,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建立24小时全天候环境执法检查制度,强化“双随机”监管工作。2018年全市下达处罚决定486件,实施配套办法50件,其中按日连续处罚1件,查封5件,限产停产整治10件,移送刑事和行政案件34件。三是加强社会监督。畅通“12345”“12369”热线监督平台,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环保监督。2018年以来,全市共受理环境投诉2965件,办结率100%。

(九)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促进热电联产健康有序发展

什邡市热电联产工作起步早,已在禾丰—双盛一线利用金诺金属公司和双盛海诺尔垃圾处理厂生产余热,于2017年初建成总长度为7200余米的蒸汽输送管道,主要为双盛、禾丰工业集中区的企业提供蒸汽,通过对“散乱污”企业的整治和燃煤锅炉的淘汰,现供热企业已达到18家,年可节约标准煤5.4万吨左右,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4万吨。什邡市经济开发区拟建污泥集中资源化处置及多能互补热电联产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1亿元,项目建设共分二期完成,目前正在开展项目相关调研,计划投产时间2022年。广汉市工业集中发展区与四川能投合作拟建分布式能源项目,总投资3.5亿元,占地35亩,目前该项目正在收集合作用户,开展前期准备工作,计划建设时间2020年。德阳经开区已开工建设分布式能源站工程项目,总投资8.3亿元,已完成项目核准批复、项目论证、规划选址并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计划建设时间2020年。

二、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质量有待提升

2018年以来德阳市多项空气质量指标均明显好转,但氮氧化物不降反升,重污染天气预警预报和应急响应能力有待提高。全市7个国、省考核断面水质总体实现改善,但优良水质比例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还较为滞后

成德工业园区、罗江城南工业园区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还未建成;部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扩容建设还未完成,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不足,不能正常运行;全市还有50%以上的乡镇未实现污水集中处理。

(三)环保执法监管力度需进一步加强

环境执法监管全覆盖和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尚未完全形成,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亟待进一步深化,按日计罚、查封扣押等环保执法的新手段运用还不足。

(四)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不健全,工作经费保障不足

目前三四级网格化管理工作经费未纳入预算,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未落实;基层网格员多数身兼数职,履职不到位。

(五)环保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重点项目推进不力

一些部门对环保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致使环境问题整改进度缓慢。

三、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一)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实施生态优先行动,持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黑臭水体治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高污染燃料锅炉淘汰和清洁能源改造工作,加强工业源、扬尘源、餐饮油烟、露天焚烧等各类重点污染源管控。加强水质超标控制单元的流域污染防治,推进流域水体达标方案及“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的实施,尽快恢复流域生态功能。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加大饮用水保护力度,推进乡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探索土壤环境风险管控试点区建设,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布点采样,巩固磷石膏污染防治。

(二)持续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落实

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对照中央环保督察组第一轮环保督察整改情况“回头看”曝光的各类问题,举一反三,自查自纠,对环保问题进行全面再排查、再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确保全覆盖无盲区。正在整改的,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跟踪推进、强化督办,整改一项、销号一项;已完成整改的,再核实再排查,做好巩固提升,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三)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

推动环保投入制度化,提高环境监管水平。继续在全市开展环境保护“大排查、大督察、大执法”专项行动,重点加强市县联动执法、交叉执法、专项执法、突击执法和节假日执法、24小时巡查执法等常态化、全覆盖,持续形成执法合力,持续保持环境执法监管高压态势。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环境监管力量。依法处置和化解环境矛盾纠纷与信访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