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绿色发展报告(2018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重点领域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绿色发展报告

2018年,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绿色发展的系列决策部署,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能源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工业污染防治、绿色制造工程等重点方向,科学谋划,创新机制,持续发力,全省工业“转型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绿色发展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一、全力优化区域布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聚焦五大支柱产业和数字经济,花大力气推动转方式调结构,以污染防治倒逼转型升级、以转型升级促进绿色发展。相关部门制定了《加快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并报请省委、省政府印发实施,研究提出16个重点领域产业培育方案,成立16个重点领域产业培育工作专班,落实省领导联系指导重点产业工作推进机制,扎实推进“5+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提升产业发展层次;落实“一干多支、五区协同”部署,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制定实施产业布局优化指导目录,出台《关于加强四川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严禁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千米范围内新建布局重化工园区,严控新建石油化工、煤化工、涉磷、造纸、印染、制革等项目;加快推进产业园区提档升级,深入实施产业园区创新改革发展规划,建立产业园区创新发展云服务平台,推进园区向特色化、专业化转型提质。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全省工业经济质效不断提升。2018年,全省工业增加值总量突破1.2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利润增长22.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8%,增加值及利润增速均列全国十大经济省份第2位。新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4家,累计达20家,居中西部第一。

二、深化节能减排降耗,持续提升能效水效水平

本领域坚持以国家下达的“十三五”工业节能目标为引领,持续推动重点企业节能低碳行动、重点企业节水行动,引导企业加大节能技术改造投入,大力支持重点行业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示范项目,积极推广先进节能节水技术、装备和产品,持续提升工业能效水效水平。相关部门制定了《2018年四川省节能监察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开展重点用能企业日常监察以及违规企业整改落实、重点高耗能行业能耗、阶梯电价执行、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提升等专项监察,并对8户能耗超标企业实施限期整改;认真落实《四川省技术改造项目节能审查办法》,促进技术改造投资项目科学合理利用能源,严控高耗能行业增长。201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增长0.4%,增速比2018年回落0.3%;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27%,超年度目标(2.5%)4.77%。2016—2018年,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1.2%,已完成国家下达四川省“十三五”工业节能目标(18%)的117.8%。2018年共新增省级节水型企业41户,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达到目标计划进度。

三、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本领域积极组织省内机械、食品、电子、纺织、家电、大型成套等行业龙头企业,围绕绿色设计平台建设、绿色关键工艺突破、绿色供应链系统构建3个方向进行攻关,支持企业组成联合体实施覆盖全部工艺流程和供需环节系统集成改造,着力解决绿色设计能力不强、工艺流程绿色化覆盖度不高、上下游协作不充分等问题,加快形成绿色增长、参与国际竞争和实现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的领军力量,带动制造业绿色升级。2016—2018年,全省共16个项目列入国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专项,其中绿色设计平台建设项目4个、绿色关键工艺突破项目10个、绿色供应链系统构建项目2个,获得中央财政启动资金支持1.143亿元,有力地带动了相关地区和行业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本领域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目的,以企业为建设主体,以公开透明的第三方评价机制和标准体系为基础,以化工医药、建材、食品饮料、轻工纺织、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行业为重点,以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为主要内容,加快推动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积极建立促进工业绿色发展的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和政策激励约束机制。截至2018年年底,共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1家、绿色园区3家、绿色设计产品5种、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家,省级绿色工厂30家、绿色园区2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同时加快启动省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创建工作。

四、强化综合标准约束,加快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相关部门印发并实施《四川省2018年度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全面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分工、实施步骤及保障措施,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2018年,全省共推动砖瓦、造纸等重点行业338户企业落后产能退出,减少不合理用能约45万吨标准煤。相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砖瓦行业落后产能退出的通知》《关于坚决遏制烧结砖瓦行业产能盲目扩张的通知》,召开全省烧结砖瓦行业转型发展工作座谈会,要求各地暂停备案新增产能项目,加快推动砖瓦行业落后产能退出,确保烧结砖瓦行业产能只减不增。相关部门印发《关于做好畅通举报渠道 强化落后产能和产能违规置换查处工作的通知》,公开省级落后产能举报平台,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加快建立“发现一起、淘汰一起”工作机制。在实现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10蒸吨/时及以下燃煤小锅炉“清零”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安排部署全省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10蒸吨/时及以下燃煤小锅炉淘汰工作,力争到2020年年底全面淘汰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10蒸吨/时及以下燃煤小锅炉。截至2018年年底,各市(州)计划淘汰燃煤小锅炉337台,实际淘汰燃煤小锅炉460台,淘汰总数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五、加强工业污染防治,提升工业清洁生产水平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打好“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役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产业政策整治、无证无照违规生产经营整治、违法用地整治、环境污染整治、违法建设整治、安全生产整治六大专项整治行动,综合运用“关停取缔一批、整合搬迁一批、整改提升一批”等整治措施,加快推动“散乱污”企业整治。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各地累计推动完成2.9万余户“散乱污”企业整治。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工业园区与工业集中区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工作的通知》《关于完善综合性政策措施 推动全省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工作的通知》,加快推进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和热电联产,全省已有11个集中供热项目建成投运,在建集中供热项目15个。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四川省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截至2018年年底,第二批61个工业园区已有34个工业园区至少建成运行1个园区污水处理厂或按要求依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运行,21个工业园区正在开展园区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建设,6个工业园区正在调整园区规划或开展污水处理厂前期工作。相关部门组织对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再评估、再核实,加快推动全省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截至2018年年底,重新核实上报的35户搬迁改造企业,已完成8户搬迁改造任务,其余正按照计划目标有序推进。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展水泥行业错峰生产,进一步缓解行业产能过剩矛盾,促进持续健康发展,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2018年,全省102条全能型熟料生产线全部参与错峰生产,完成全年错峰生产100天任务,减少熟料年产量4200万吨,减排污染物4万余吨。相关部门加快实施重点行业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计划,指导重点企业将节能减排的重心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和过程优化转移。“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已有481家企业完成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电镀行业发展的意见》,积极推进电镀集中区规划建设,严格电镀行业企业规范管理,加快电镀行业落后产能退出,着力解决电镀行业散、乱、污问题,促进行业整体转型升级。相关部门印发《关于做好工业领域全面落实河长制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提升工业用水效率、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快落后产能退出、深化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任务,组织召开进一步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座谈会,全力做好工业领域河长制及入河排污口监管工作。

六、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相关部门印发《四川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管理实施细则》,组织开展四川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机构推荐评选工作,遴选出省循环经济协会、省建材工业科学研究院等6家省级评价机构。相关部门组织编制《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筹备组建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产业联盟,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工作,并被成功列入国家试点地区。相关部门积极推动组建四川省工业副产石膏产业技术研究院,整合省内科研院所技术力量以及相关企业资金、市场资源,加大工业副产石膏资源综合利用关键共性技术以及前瞻性技术攻关力度,加快推动产学研用结合。相关部门认真落实《四川省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大排查行动工作方案》,积极推动开展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和固体废物排查,进一步摸清沿江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情况以及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重点企业、园区情况。

七、立足产业基础和优势,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相关部门制定并实施《四川省新能源汽车产业2018年推进方案》,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强化示范推广。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已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6.4万辆以上,四川省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国西部第一条氢燃料电池示范线、第一座加氢站建成。相关部门组织举办2018年四川节能环保品牌推广“全川行”活动,加快推广一批全省优秀的节能环保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扩大省内企业节能环保产品及技术服务的市场空间,提升“四川制造”的品牌影响力。2018年“全川行”活动累计吸引省内展览展示和对接服务企事业单位250余家,举办大型专业论坛10场,组织80余人次深入企业、园区等开展节能问诊服务。成功举办2018年中国国际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展示交易会暨中国(成都)绿色国际产业博览会,围绕工业节能、清洁能源高效利用与新材料、大气污染防治、节水与水污染防治、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环境监测服务、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工业绿色制造综合服务等重点领域,集中展示一批先进适用技术与产品和服务。吸引来自国内外的参展企业332家(国外及省外企业157家、省内企业175家)参展,展览面积近25000平方米,专业参观观众19000余人。相关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工业园区及企业环保合同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安排工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推动重点园区、企业开展环保合同管理服务,加快推动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2018年,累计为32个工业园区、7户企业提供环保合同管理服务,帮助排查生态环境隐患,提供污染治理决策服务,相关园区和企业环保管理水平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