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传承中创新
20世纪60—80年代,中国动画题材的选取上,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少年儿童,随着社会历史的改革,题材也在传承中进行创新。
(一)题材的发展
题材的发展主要从20世纪60—80年代中国动画相关的辉煌期、沉寂期、复兴期及每个时期的典型作品题材展开论述。
1.辉煌期:1960—1965年
20世纪50年代可谓是中国动画重要的探索时期,无论从艺术创作形式还是故事题材的挖掘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56年,获得了第七届意大利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奖,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由李克弱、钱家骏执导摄制完成,却被误认为是苏联制作的动画片。由此,动画先驱们开始了中国民族风格动画创作的研究与实践。1960—1966年的动画延续了50年代后期动画的创作风格,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其中很多作品题材取自传统典籍、民俗故事,如:《牧童与公主》《长发妹》《孔雀公主》《金色的海螺》等影片均取材自民间传说;《大闹天宫》《大名府》取材于中国四大名著;除此之外,生活科普和反映当时政治环境的现实故事也成为动画影片创作中主要的内容,例如《小蝌蚪找妈妈》《山羊和狼》等改编自童话寓言故事。这些动画作品故事题材往往根据同名童话改编,或是将科普知识编撰成通俗易懂的小故事,通过小故事阐明大道理,在向观众传播知识的同时,提高儿童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其良好的品质。这种“寓教于乐”的手法在当时逐渐成为动画影片组织叙事的主流,并持续影响到后续的动画设计理念。此外,这段时期的后期还出现了一批表现现实题材的动画作品,主题包括对阶级斗争的宣扬,对反美反特的强调,对和平年代美好的生活讴歌,以及知识青年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下放农村等方面的内容。这些表现时代政治主题的现实题材的作品不乏一些好的作品如:《草原英雄小姐妹》《红领巾》等。但随着阶级斗争思想向文化领域的渗透,某些动画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已偏离动画创作的正常轨道,忽视了动画艺术的高度假定性品质。以下是反映中国动画辉煌期的经典代表作品。
(1)纯真与善良的范本——《长发妹》
木偶动画《长发妹》故事取材于中国侗族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位拥有乌黑长发的善良姑娘——长发妹,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为了乡亲们不被渴死,不畏山妖的威胁,将峭壁上山泉的秘密告诉了乡亲们,并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自愿躺在冰冷的泉水下被冲刷千年万年,以此换取全村人的性命。危急时刻,曾经被她救活的老榕树化身神仙及时现身,拯救了长发妹并帮助长发妹除掉山妖。整部作品朴实、感人,以故事陈述的形式娓娓道来,随着情节的步步推进让人感受到孕育于心底的最纯真的善良与期待:善良终究会获得善意的回报,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应被善待。如图1-12所示。
图1-12 木偶动画片《长发妹》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2)寓教于乐的经典案例——《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0年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根据同名童话故事改编。影片讲述了青蛙妈妈产下卵后先离开了,蝌蚪卵们在水中慢慢成长,变成一群小蝌蚪,在遇到虾公公获悉它们母亲的特征后,它们决定去寻找妈妈,沿途错认了很多动物,最终成功找到妈妈的故事。作品情节通俗易懂,配之写意的画面,韵味十足。
该作品作为一部中国经典的“寓教于乐”的科普动画作品,在内容上不仅刻画了一次有趣又感人的寻亲之旅,还揭示了小蝌蚪进化成青蛙的生物知识,更告诉了我们认识事物不能只看局部的道理,使观众们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如图1-13所示。
图1-13 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3)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楷模——《牧笛》
《牧笛》是1963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第二部水墨动画片。该作品讲述了一个小牧童在放牛时睡着了,梦见自己的牛走丢了,于是便开始四处寻找。他从风吹过竹林发出的声响受到启发,制作了自己的竹笛,吹奏出悠扬的乐曲,牛听闻笛声回到了他的身边,牧童惊喜地从梦中醒来,用笛声引着牛回家的故事。影片中牧童与牛尽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整部作品巧妙地综合运用了中国国画中的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勾勒出意境美妙的水墨世界,充分体现了中国对于意境美的追求,是世界动画史上的创新之举,如图1-14所示。
图1-14 水墨动画片《牧笛》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4)真人真事改编作品——《草原英雄小姐妹》
《草原英雄小姐妹》是1965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的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真人真事动画作品。影片取自内蒙古原乌兰察布盟,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新宝力格公社那仁格日勒生产大队(现内蒙古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境内)两位机智伶俐的蒙古族小女孩,冒着大风雪,抢救公社羊群的故事。她们不畏严寒,敢于与恶劣天气作斗争的坚强意志和保护集体财产的珍贵品格,受到观众的认可和一致好评,如图1-15所示。
图1-15 表现现实题材的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5)红色革命经典——《红领巾》
《红领巾》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1965年上映的革命题材动画片。讲述了在山上放牛的少先队员小红和弟弟小龙,遇到了伪装成解放军的特务,他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识破敌人的诡计,用红领巾指引解放军抓获特务的故事,如图1-16所示。
图1-16 红色革命经典剪纸动画片《红领巾》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2.沉寂期:1966—1976年
这一时期的动画作品基本抛弃了动画自身特有的美学规律,完全遵循写实主义的表现形式,以追求等同真人表演般的逼真效果为目的。随着阶级斗争的主题不断向文化领域渗透,动画艺术表现夸张、生动、超现实想象的基本审美被极大扭曲,作品无法发挥自身的艺术魅力,从而陷入了沉寂期。
进入沉寂期后,传达梦想和表现奇幻的动画创作初衷被彻底摒弃了,昔日最多见的传奇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以及寓言故事等题材都已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地表现斗争性现实题材。这一时期动画的一个特征是主人公大多数是青少年。这一点与同时期日本动画选择青少年作为动画作品的主角有着相同之处。作品中的角色的特点大都坚强勇敢,不畏惧邪恶势力,在危机时刻机智识破敌人的诡计,最终获得胜利。如:《小八路》中的主角虎子,《东海小哨兵》中的主角小红,《小号手》中的主角小勇等,诸如此类的动画作品在沉寂时期不胜枚举,但主题题材的选择相对单一,时代色彩浓郁,如图1-17所示。
图1-17 《小八路》中的虎子,《东海小哨兵》中的小红,《小号手》中的小勇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3.复兴期:1977—1989年
1977至1989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动画的国际影响力也日益扩大。这段时期里,在国外的相关大赛中,中国动画影片共有24部荣获了37个奖项,中国动画再次迎来辉煌。国外舆论界盛赞中国动画“已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1978年开始至80年代末,动画生产长期以来只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花独放的局面被打破了,几十家拍摄基地在全国各地陆续建立起来。大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动画经历了复苏期与收获期。
(1)复苏期:1977—1979年
自1978年底开始,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在改革开放和恢复高考政策的双重有利形势的影响下,中国动画创作者开始重新对动画艺术创作进行研究,释放出压抑了数十年的艺术创作热情,创作思路纷纷从政治视角转向艺术视角。具体表现为:力图摆脱现实主义窠臼,童话、神话等题材的选取,可以更好地发挥动画艺术表达形式、传达斗争意识的优势,代表作品《奇怪的病号》如图1-18所示;尝试揭露和批判“四人帮”罪行的反思性主题,如《画廊一夜》;抒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许,代表作品《母鸡搬家》如图1-19所示;以唯美的创作倾向突出动画艺术中的形式感,代表作品如中国首部大型彩色宽银幕动画影院长片《哪吒闹海》。
图1-18 《奇怪的病号》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图1-19 《母鸡搬家》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画廊一夜》是一部尝试揭露、批判“四人帮”恶行的反思性政治主题动画宣传片。于1978年由上海美影厂摄制出品。讲述了深夜的画廊里,展品们与拟人化的“帽子”“棍子”作斗争的故事。影片巧妙采用了暗喻、借喻的艺术手法,以“帽子”“棍子”指代当时的“四人帮”到处横行,对文化肆意破坏。故事中的展品同样也做了拟人化的处理,表现劳动人民不畏恶势力淫威,经历劫难的洗礼之后重新构建未来美好生活的意愿,具有极强的反文革意味,如图1-20所示。
图1-20 政治漫画宣传片《画廊一夜》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2)收获期:1980—1989年
这一时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深化时期,社会大众被禁锢的意识获得进一步解放,动画作品数量和质量均达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峰。动画影片的形式多样,内容也较为丰富,既有小部分适合全年龄段观众的艺术片,又有大量提供给儿童观看的主流教育性质动画片。此时,动画制作的突出成就是出现一批典型的动画长片。譬如《哪吒闹海》(图1-21),《天书奇谭》(图1-22),《金猴降妖》等,故事取材、视觉风格、制作工艺、作品主题等大体上延续了《大闹天宫》的经典模式。此外,系列电视动画的出品也成为这一时期动画制作的典型特色,《阿凡提》(图1-23),《黑猫警长》(图1-24)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图1-21 《哪吒闹海》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图1-22 《天书奇谭》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图1-23 《阿凡提》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图1-24 《黑猫警长》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由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动画创作长期与时代政治主题相呼应,导致动画创作者们习惯性地把动画作为政治思想传播的主要媒介,观众也仅仅界定为儿童和青少年,因此在思想深度的探究方面也就相对匮乏。而进入深化这一时期,动画创造者们对作品思想深度的挖掘有了明显的重视,常以高度假定的叙事方式反思新时期的种种社会现象,以及在新时期社会意识矛盾与碰撞中所萌生的各种心理效应,展现出中国文化中高远的人生境界。譬如:反映社会病态心理的作品《新装的门铃》(图1-25)及《超级肥皂》(图1-26);反映美好师生情谊的作品《山水情》(图1-27)等。
图1-25 《新装的门铃》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图1-26 《超级肥皂》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图1-27 中国水墨动画作品《山水情》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山水情》是1988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表现深厚的师生感情的水墨动画作品。作品讲述了老琴师在归途中病倒,在渔家少年的细心照顾下得以康复。老琴师作为答谢传授少年琴技,并赠古琴一把。临行前,少年抚琴相送的故事。该作品巧妙地将中国水墨画结合于动画作品之中,画意与诗韵相融合下,向观众展现了动人的师生之情。同时影片中充满象征意味的元素,突出了“中国式特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中国绘画的意境美,也是中国水墨动画中少有的绝妙佳作。从这以后,随着产业化、模式化制作的外国动画影片开始冲击国产动画市场,水墨动画不计成本、精益求精的动画制作模式走向衰亡。
(二)题材的类别
中国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动画主要有:童话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寓言故事、表现现实这五类题材。
1.童话故事题材
20世纪60—80年代中国动画的题材涉及的种类繁多,其中“童话题材”动画所涵盖的主题类别可以说是所有题材中较为广泛的一类。“童话题材”的动画影片,故事虽然都选取或改编自童话文本,但在内容的刻画方面则各有侧重,又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冒险类、励志类等。不仅如此,童话类题材还可以与其他题材相互融合,创作出如“科幻类童话”“魔幻类童话”等更加丰富的动画题材类型。
童话作为一种儿童文学体裁,在故事中注入了丰富的想象力,夸张和富有奇幻色彩的故事情节,更加符合儿童的欣赏特征和审美趣味,恰又能通过故事阐明真理,最具有“宣教”的价值。童话故事通过夸张、拟人和象征将现实生活编织成奇异的故事情节,轻松欢快且又发人深省,使儿童在愉悦的状态下感悟生活、养成性格和塑造纯净的心灵。因此,作为“寓教于乐”的典型范本,此类型的动画顺理成章地被作为动画创作的首要参考类型。例如,1956年,由导演李克弱、钱家骏执导的中国的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图1-28),由于骄傲一只原本美丽的鸟儿变成了乌鸦,以此来劝诫观众,不能骄傲自大,应该虚怀若谷。这是一个寓教于乐的童话题材动画的典型案例。1958年《小鲤鱼跳龙门》(图1-29)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影片中小鲤鱼们跳的是龙门水库里的大水坝,不再是龙门。影片中活泼可爱的小鲤鱼造型,就像是一群天真无邪、既好奇又富有进取心的孩子们,是创作者将古老的民间传说“鲤鱼跳龙门”与全新时代元素相结合的童话故事,同时在情节刻画中又表达出了不畏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1962年,《没头脑和不高兴》(图1-30)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是有着夸张与讽刺意味的一部动画影片,将“粗心”和“任性”两个典型的性格特征,浓缩成为两个小朋友的形象“没头脑”和“不高兴”,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将劣习的危害性进行了夸张展示。幽默的叙事风格,使儿童在欢快愉悦的过程中意识到细心和与人为善的重要性。1980年,《雪孩子》(图1-31)由上海美影厂摄制完成,影片中雪孩子先人后己的美好品德得到了赞扬,是一部拟人风格的动画,同时也是一部催人泪下的动画作品,优美的音乐、可爱的角色造型和雪孩子纯洁的心灵交相呼应,共同描绘出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
图1-28 《乌鸦为什么是黑的》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图1-29 《小鲤鱼跳龙门》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图1-30 《没头脑和不高兴》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图1-31 《雪孩子》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2.神话故事题材
神话是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是人类在洪荒时代所编织的梦,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主要描述的是追求理想,崇拜、抗衡自然力量,理解与想象文化现象的故事,是人类远古文明的结晶。“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人类开始思考与探索自然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所产生的。”(11)神话具有较高的哲学性与艺术性。神话思维就产生于这些光怪陆离的神话之上,在感知自然时,原始先民不自觉地会将自身属性转移到自然之上,这样以自我来关照万物,以自我来感知万物的神话思维特征就逐步形成了。其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千百年来一直作为永恒的源泉影响着历朝历代骚人墨客与民间艺人的创作。
中国历来就有丰富的神话故事。从先秦的《山海经》到战国时期的《楚辞》,从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淮南子》,到东晋《搜神记》由史学家干宝完成,《封神榜》由明代许仲琳创作完成,以及《聊斋志异》由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完成,这些著作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神话思维。同样,很多以神话为题材的作品出现在中国动画中。例如著名的创世女神《女娲补天》(图1-32),影片整体风格贯穿着远古的气息。女娲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创作者在角色造型设计方面,通过“女娲抟土造人”“女娲用五彩石补天”等情节,同时借鉴了原始岩画的艺术风格,塑造出一位优秀的华夏民族的母亲形象,美丽善良、勇于担当,具有极富感染力的原始野性意味。
图1-32 1985年摄制的《女娲补天》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中国第一部长片影院动画作品《铁扇公主》就取材于中国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后期中国根据唐僧师徒四人改编的动画作品总计十余部,单以孙悟空为主角的动画作品就包括《大闹天宫》(图1-33)、《金猴降妖》《火焰山》《小孙悟空》《人参果》《丁丁战美猴王》等。
图1-33 《大闹天宫》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同样,《哪吒闹海》(图1-34)《天书奇谭》等也是根据神话传说改编的动画电影。片中的主要角色除了富有神话角色的特点外,还具有现实意趣,再加上视听语言的熟练运用,隽永的艺术魅力在这些神话题材的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动画作品中应运而生。
图1-34 《哪吒闹海》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3.民间故事题材
民间故事是一种叙事体故事,其内容涉猎广泛,通过人民的口头方式流传,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语言奇特,形式象征,开始于远古时代。恩格斯曾对民间故事做过高度评价:“民间故事书还有这样的使命:同圣经一样培养他的道德感,使他认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力、自己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气,唤起他对祖国的爱。”(12)民间故事虽然来源于生活,但是它们不局限于现实情形,常常包含着超越自然的、匪夷所思的因素,突破了人们通常以为的确实与合理的范围。钟敬文先生就曾在他的《中国民间文学讲演集》中引用了苏联口头文学专家开也夫对于民间文学的论述:“广义地说来,有着假想的内容、散文的形式的口头艺术作品就叫做民间故事。狭义地说来,仅只是幻想的故事叫做‘民间’故事。”(13)分析这些论述可以得出,民间故事具有充满幻想、情节夸张的重要特点。民间故事多采用象征形式,内容往往包含丰富的想象成分,充满浪漫色彩,传递着很难通过真人饰演实拍影片完整表达的情感,以达到吸引观众贯注的目的。而作为一种“天马行空”的艺术,动画也可以根据遐想的需要,任意添加或者减少情节与角色:腾云驾雾、三头六臂、七十二变、日行万里等,动画可以展现任何主题、情节、角色需要的诉求。民间故事异想天开的特性,正好又吻合了影视动画的特性,因此为动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厚的题材资源。
在诸多动画作品中,以民间故事取材的影片往往表现出很强的地域特色。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是当地的生活智慧和风土人情的凝练,在流传过程中不断提炼加工,被赋予了传奇的色彩。故事情节通过偶然、巧合、夸张的手法来安排时间的发展,使真实的情景与离奇的故事达到有机的统一,故事内容既合乎生活的内在逻辑,又能以超现实的表现手法表达着人与自然的联系。如,1959年摄制的《一幅壮锦》根据壮族的民间故事改编而成。1960年摄制完成的《牧童与公主》就是根据云南大理白族民间传说改编而成。1963年摄制的《长发妹》改编自侗族的民间故事。1984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了由云南哈尼族民间故事改编的剪纸动画《火童》(图1-35),为了给人们带来火种,少年明扎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故事歌颂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样,20世纪80年代的《葫芦兄弟》也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根据民间传说故事改编而成,影片讲述红、橙、黄、绿、青、蓝、紫七个神奇的葫芦,为救亲人前赴后继,展开了与妖精们周旋、斗争的故事。影片凭借鲜明的色彩、曲折的情节,成为原创经典之作。此外,耳熟能详的布偶系列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图1-36),根据流传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民间传说故事改编而成。
图1-35 《火童》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图1-36 《阿凡提的故事》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4.寓言故事题材
寓言故事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198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剪纸动画短片《猴子捞月》(图1-37)就是由民间寓言故事“猴子捞月”改编而来。周克勤担任导演,他针对儿童观赏的心理特点,采用“简单、明快、生动、有趣”的样式格调,将水墨画和民间拉毛工艺相结合,创作出一群色彩明亮饱满、动作细腻逼真、造型活泼可爱的小猴子形象,是最得皮影精髓的剪纸片。该片在今天看来,也充满着强烈的儿童情趣。同样,1981年取材自“三人成虎”寓言故事的《咕咚来了》(图1-38)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它告诉观众,对于不知道的事物就要了解清楚,不要道听途说,不要人云亦云,要眼见为实,要有科学实证精神,是一部值得观看的优秀动画作品。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3年制作的水墨动画短片《鹬蚌相争》改编自《战国策·燕策》中的寓言故事“鹬蚌相持”,浓郁的民族风格,妙趣横生的动作设计,富含的哲理,给观众以清新、诗情、别致的艺术享受,是中国水墨剪纸动画中最具艺术水准的作品之一。
图1-37 《猴子捞月》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图1-38 《咕咚来了》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5.表现现实题材
一切艺术创作的灵感都来源于现实生活。现实题材的动画作品是动画创作者在提炼和概括自身对于生活、对于社会的认知和感悟的基础上,同时遵循真实性的创作原则,最终创造出来的非虚幻但却超现实的题材作品。这类题材作品,故事本身的素材虽然都来自于现实生活,但是又高于现实生活,主要体现在对于素材的表现角度与表现手法上,与其他题材相比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其一,描绘的对象具有现实性特征。故事中以现实生活作为各元素的蓝本,以社会生活的基本特征再现为目的。各元素在现实题材中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之一一对应的原型,具有时代气息;其二,描绘的对象具有典型性特征。动画作品所描写的对象都是对现实社会特定群体特征的综合与浓缩而提取出来的原型,具有典型性的特征,注重对角色个性的塑造,叙事情节的刻画,以及真实性的描写手段。动画影片中的角色与场景造型是在对实物写实绘制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化的再处理,角色所活动的时代背景、时空的转换都必须严格参照现实生活,真正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原则。
由于初期发展的中国动画深受当时国内社会、政治环境的制约与影响,早在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现实类题材的动画作品就已经出现了。并且逐渐发展成为与外国动画完全不同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现实题材动画在这一时期以政治宣传为主,教化意味浓厚,在动画作品中所占比重很大。尽管如此,中国动画在开创初期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创作中挖掘出很多抗战故事、人物事迹和生活现象等素材,仍然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譬如:1958年制作完成的《三毛流浪记》是根据画家张乐平先生漫画作品改编的木偶剧,通过对20世纪30—40年代生活在上海的一位名叫三毛的少年儿童的生活环境的刻画,展现出一个聪明机智、勇敢善良,敢于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典型形象;再如,1970年制作的《半夜鸡叫》,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底层劳动人民对抗黑心地主周扒皮的故事,如图1-39所示。此外,还有一部分动画影片是根据新中国成立后所涌现出的新人新事件改编而成,如1964年拍摄的《草原英雄小姐妹》,讲述的是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达茂联合旗两位蒙古族小姑娘龙梅和玉荣冒着风雪,抢救公杜羊群的真实事迹,如图1-40所示;1964年制作的《路边新事》讲述的是少年小良拾金不昧的故事,是对新社会新风尚的宣扬,如图1-41所示;而1986年制作的《超级肥皂》,则是通过“超级肥皂”这一效应,暗讽社会中没有主见、随声附和的现象,以反喻的手法提醒人们摒弃这种观念和想法,借此宣扬新社会应该百花齐放,每个人都应该独具特色的寓意,如图1-42所示。
图1-39 《半夜鸡叫》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图1-40 《草原英雄小姐妹》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图1-41 《路边新事》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图1-42 《超级肥皂》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三)经典题材分析
1.《大闹天宫》
20世纪60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由数十位艺术家历时四年绘制15.4万多帧画稿而成。放映时长共计110分钟。根据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故事改编,作品分为上下两集,分别于1961年和1964年出品。影片讲述了孙悟空反天庭闹天宫的故事。以神话故事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体现了孙悟空为了摆脱压迫大胆向命运发起挑战,敢于斗争,为了获得自由,不畏强权,敢于蔑视权威的大无畏精神。自影片问世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累计获得国内外各电影节奖项5项,作品超越影像本身形成了一种中国独有的艺术神韵,如图1-43所示。
图1-43 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在《大闹天宫》这个典型的东方神话故事中,动画本身所拥有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超现实的极端假定性的艺术语言被充分表现出来,塑造了集“猴性”“人性”“神性”于一体的主角孙悟空形象。他关爱花果山上的众猴孙们,爱护天马,尊重御马监属下,却遭到天庭众神的轻慢,最终怒返花果山。孙悟空的肢体动作有别于传统的动画主角形象昂首挺胸,创作者通过京剧化的蹦、跳、弓腰、抓耳挠腮等动态,塑造出聪明、伶俐的猴样,体现出“猴性”的一面;喜怒哀乐的情感、爱憎分明的性格体现出他的“人性”的一面;而“神性”的一面通过他腾云驾雾、七十二变、法力无边的本领体现出来。齐天大圣孙悟空将“猴”“人”“神”三者融于一体,充分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从《大闹天宫》的内容到形式中散发出来,使其达到了民族化特色艺术风格的顶峰,成为一种中国民族化的文化符号。在这部影片中,劳动人民对封建社会顽固守旧势力的反抗精神,通过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充分体现出来。
2.《孔雀公主》
1963年摄制的中国第一部大型木偶长片动画影片《孔雀公主》,改编自西双版纳地区流传的傣族民间传说,源于傣族叙事诗《召树屯》,全片总长70分钟。
作品讲述了“孔雀公主”兰吾罗娜与“傣族王子”召树屯充满神话色彩的爱情故事。作品主题歌颂了青年人之间的懵懂而又纯洁的爱情,揭露了奸臣的险恶用心。整部影片富有浓郁的云南傣族色彩,背景设计浓重轻快,角色造型细腻华丽,如图1-44所示。
图1-44 中国第一部木偶动画长片《孔雀公主》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3.《金色的大雁》
《金色的大雁》是1976年出品的大型剪纸动画长片。全片长42分钟,是单集剪纸动画中最长的优秀作品。作品描述了1959年夏天,萨尔吉草原发生了严重的蝗虫灾害。上级决定派飞机协助广大贫下中牧进行灭蝗战斗。反动牧主仁青伪装成翻身奴隶与逃亡的土匪头目旺金,密谋利用部分群众的宗教迷信,通过散布扰乱人心的谣言,以达到破坏计划的目的。在谣言被识破后,又阴谋计划用定时炸弹炸毁“金色的大雁”(飞机)。仁青等人的可疑形迹被少先队员华尔丹与小伙伴们发现了,他们准备返回报告这一消息,不巧被敌人发觉。战斗触目惊心,他们摆脱了抓捕,定时炸弹最终被解除了,敌人的阴谋没有得逞。影片遵循写实主义,属于时代背景下的革命题材作品,如图1-45所示。
图1-45 中国大型剪纸动画长片《金色的大雁》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4.《大橹的故事》
1976年,上海美术制片厂出品大型木偶长片动画《大橹的故事》。影片时长60分钟,讲述了1948年春天,解放军大反攻时期,盘踞在马蹄岛上的敌人,妄图进行垂死挣扎。地下游击队队员李大叔设法弄到了敌人在岛上的军事设施图,交给了老交通员小铁的爷爷,需要他迅速送至解放军手中。小铁主动提出与爷爷一起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敌人发觉海防图丢失后,立即对他们拦截追击,爷爷不幸牺牲,小铁被捕。但是小铁把握良机,勇敢机智地逃脱了敌人的魔掌,最终将这份藏在大橹里的十万火急的情报及时送到了解放军驻地,如图1-46所示。
图1-46 大型木偶长片动画《大橹的故事》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5.《小石柱》
《小石柱》称得上是1977年的开篇之作,全片长80分钟,改编自1974年小说《新来的小石柱》。该片讲述了社会主义好少年小石柱认认真真练习体操,为国争光,还带头给同学做榜样,改造集体思想,机智抓住特务,维护国家安全的故事。
6.《哪吒闹海》
影片上映于1979年,中国第一部宽银幕经典影院动画片即为《哪吒闹海》。该片取材自《封神演义》中的神话故事,讲述了哪吒与东海龙宫之间恩怨情仇的故事。
《哪吒闹海》并没有被原著所桎梏,而是开创了一个属于自己如梦如幻的神话世界,古韵精致的工笔画风,空灵优美的传统配乐,声画艺术与中国文化底蕴的两相完美结合。故事中的哪吒宁死不屈,悲剧性的自杀情节和桥段首次出现在一个儿童题材的中国动画作品中。影片中,导演通过光影变化,艺术化地改造和渲染了自杀情节,让画面更容易被低龄观众所接受。而在内在构成上,电影悲情渲染所直指的是深刻的内在隐喻,构筑了《哪吒闹海》独具匠心的内在纵深。这样的经典,在反观对比当下画面特效以趋近完美而内在空洞的动画电影,是其难以望其项背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英雄的界定是舍生取义、不屈不挠、鞠躬尽瘁。动画片《哪吒闹海》在对这一传统题材改编中有这种舍小我为大我的侠义精神的描述,勇敢成为作品最深刻的主题,没有妥协和投降,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哪吒为了去救助将被吃掉的童男童女,勇敢地打跑了巡海夜叉,勇敢地抽掉了龙太子的龙筋,勇敢地对抗龙王,勇敢地毅然决定自杀。在哪吒自杀的一刹那,观众都被震撼了,成为中国动画史上少有的悲剧的美,也表明了中国传统故事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创作者在题材的改编中又增加了亮点,哪吒在与父亲争执时没有哭,在龙王威胁他时没有哭,正当我们为哪吒的重生而感到高兴时,哪吒倒在太乙真人的怀中哭了,一个更加完整的、更具人性化的哪吒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是符合现代观众精神需求的新尝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英雄”主题的新创作,如图1-47所示。
图1-47 《哪吒闹海》中哪吒重生后倒在太乙真人怀中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7.《天书奇谭》
1983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的《天书奇谭》,全片长89分钟。根据明代小说《平妖传》部分章节的内容改编,是中国第三部影院长片动画,讲述的是一个典型的惩恶扬善的故事。看守天书三千年的天宫秘书阁执事袁公,借着玉皇大帝赴瑶池盛会的机会,将石龛门击开,私自取得天书下凡,在云梦山白云洞的石壁上将天书文字刻下。一天,踏云巡山的袁公,巧遇少年蛋生,为了将天书传到人间,袁公嘱托蛋生拓下了洞中石壁上的天书,为了更好地利用天书造福老百姓,蛋生在袁公的指点下认真学习、艰苦训练。蛋生苦读天书,治蝗救灾,为民除害。蛋生因为阻碍了狐狸精作恶被它们恨之入骨,狐狸精耍阴谋将天书盗走,并与官府勾结,不断伤害老百姓,使得百姓苦不堪言。一路追索天书的蛋生,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与狐狸精多次斗法,最终在袁公的协助下收回天书,在云梦山下将狐狸精压死,民间恢复了平静。天书被袁公交给蛋生,天书文字在袁公的嘱咐下,被蛋生牢牢记住。随后,天书被袁公用一把神火烧尽。一刹那间电闪雷鸣,袁公被玉皇大帝下达圣旨捉回天庭问罪,如图1-48所示。
图1-48 1983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天书奇谭》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整部影片充满喜剧风格,节奏明快、情节曲折、充满悬念,娱乐性强。众多角色刻画栩栩如生,蛋生亦人亦神的英雄形象,袁公舍生取义的神仙形象,贪婪残暴、昏庸无能的狐狸精,地保,县令,府尹,小皇帝个个都个性鲜明,是国产经典动画长片代表作之一,如图1-49所示。
图1-49 《天书奇谭》中的狐狸精形象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8.《西岳奇童·上》
1984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大型木偶动画长片《西岳奇童·上》,根据古代《劈山救母》民间传说改编。讲述了一个正直善良的少年沉香,在大山深处与父亲生活在一起。某日,沉香非常悲愤,因为他被其他孩子谩骂没有妈妈,沉香向父亲刘彦昌追问母亲的去向,父亲向他叙述了一个故事。当年,仙女三圣公主的哥哥杨戬忌恨三圣公主与刘彦昌相爱,于是用莲花峰压住了三圣公主。知道事情由来后的沉香下定决心去找寻母亲,为了救出母亲,为了对抗诡计多端、神通广大的舅舅二郎神杨戬,他在路上遇见了朝霞姑姑,在其指引下成为霹雳大仙的徒弟,开始了艰苦的修行,如图1-50所示。
图1-50 大型木偶动画长片《西岳奇童·上》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9.《金猴降妖》
《金猴降妖》在1982年开始统筹拍摄,于1985年问世,片长124分钟,一共拍成5集。分别是:金睛识妖、三变三打、师徒遇难、义邀猴王和救师灭妖。改编取材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家喻户晓的桥段“三打白骨精”。作品讲述了孙悟空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被唐僧救出,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当路过一处深山僻野时,见一位女子求救,被孙悟空认出是白骨精所变,于是一棒打死女子,白骨精化为青烟逃走。此举引来不知缘由的唐僧的误会,随后诡计多端的白骨精又变成男孩子和老汉,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可是唐僧却认为是悟空故意伤害无辜平民,愤怒不已,决意赶走悟空。悟空离开后,唐僧被白骨精抓获,后八戒请悟空出山打败妖精救师父的故事。
为了避免与先前的大作《大闹天宫》等诸如此类的动画片在动作上的重复,该影片设计了全新的打斗动作,同时充分融入“唱念做打”的中国传统戏曲特征,才使得《金猴降妖》在整体的艺术形式上区别于普通的动画片。更加突显出孙悟空疾恶如仇、谋略超群的特点,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如图1-51所示。
图1-51 《金猴降妖》中的角色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四)题材的解析
表1-2 20世纪中国动画60—80年代题材占比分析(自制)
通过表1-2横向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在20世纪60—80年代中国动画的辉煌期(1960—1965年)以表现现实题材的作品居多,比例值达到了半成以上,其次就是童话故事(22.6%)和寓言故事题材(15.2%)的作品。在动画的“特殊”沉寂期(1966—1976年)童话、神话、民间、寓言故事题材销声匿迹,只出品顺应时代现状的表现现实题材的作品,主题题材单一,时代色彩浓郁。动画的复兴期(1977—1989年)各类思潮开始崛起,文艺创作题材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中国动画题材的种类逐渐增多,动画创作又重新恢复多样化的形态。童话故事题材是其中为数最多的一种类型,其次是民间故事和表现现实题材作品。
纵观中国20世纪60—80年代的动画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表现现实题材的作品所占比重很大,尤其在70年代末至改革开放前,是所有类型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且大部分主题内容受国家政治的大环境的影响,较多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现状。从世界范围看,很少有国家像中国一样,这么大批量的产出表现现实题材的动画,并将此类动画制作放在举足轻重的位置上,但从中国自身的发展史来看,其存在却也有其合理性。作为一种宣传的媒介,动画作品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发爱国斗志、团结民众的作用。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动画片担负起了宣传党和国家方针、路线的重要使命。
位居第二的就是童话故事题材动画作品,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童话类题材的动画影片所占比重最大。首先,这与当时政策下文化领域对新知识、新科技包容、开明的态度是分不开的;其次,童话类题材的动画具有中国传统的“宣教”特点,也与当时“寓教于乐”的教育宗旨相吻合。在包罗万象的童话故事题材中,虽然角色、故事、情境大都是虚构的,但却给予客观世界更多的关注,例如激发小观众对美好事物与美好情操的追求,认清丑恶事物的真实嘴脸,往往带有一定的警示性和劝诫性。动画影片不仅仅是为了“博得一笑”,从欢乐笑声中获得教育意义,从虚构的故事世界里感悟到现实世界中的道理才是真正的目的。
(五)题材的创新
1.科普类题材
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科普题材的动画开始逐渐增多,助推了各年龄段观众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此类题材的代表作有《小红脸和小蓝脸》,讲述了牙齿细菌“小红脸”“小蓝脸”进入口腔繁殖破坏以及如何防范它们的故事,如图1-52所示;再如,导演徐景达编剧,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的《三十六个字》,将中国文字的象形特色的“形”与动画影片的“画”相结合,通过对象形文字的讲解,将中国文字的起源,与现代文字之间的联系刻画得生动到位,表现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深厚底蕴,如图1-53所示。科普类题材的动画影片,利用动画色彩鲜明、深入浅出的特点,很多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被巧妙地表达出来,如: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就揭示了小蝌蚪是如何进化成青蛙的生物知识。又如根据诸志祥科学童话改编的动画系列片《黑猫警长》,以黑猫警长抓捕罪犯老鼠一只耳为主线,在各种案件侦破中融入了很多自然常识。其中《吃丈夫的螳螂》一集,案件侦破的重点就是母螳螂为何吃掉公螳螂这一自然现象。
图1-52 《小红脸和小蓝脸》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图1-53 《三十六个字》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尽管此类动画作品情节的设置较为简单,在注重形式化的基础上弱化了故事,但却直观地表达了教育的内容,同时也激发了观众们学习的热情。正如万籁鸣的归纳:“在苦难的中国,为了让同胞迅速觉醒起来,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开玩笑,因而形成了中国美术片与外国动画迥然不同的特色,我们为了明确的教化作用而强调鲜明的创意,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应有的含蓄、幽默与娱乐性。这是优势,但客观上对我们后来的发展形成一定局限。”(14)
2.政治类题材
中国动画创作中政治题材源于万氏兄弟对抗日救国题材动画的尝试。抗日战争爆发后,宣传抗日救国思想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动画同样也被赋予了民族独立和反侵略主题的政治色彩,成为当时激发国人救国热情的利器。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各界人士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但同时也暴露出对社会主义建设过于乐观、工作作风冒进的问题,不可避免地在社会意识领域中也充斥着“假、大、空”和“浮夸”思潮。这一时期在动画领域虽然推出了类似《大闹天宫》《渔童》等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动画作品,但受到大背景下社会政治的影响,动画作品的创作理念上或多或少都被浸染上了政治色彩。诸如此类的代表作品有:《万吨水压机战歌》《歌唱总路线》《大跃进万岁》《八月十五庆丰收》等。进入冷战时期,中国动画界便开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支持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在主权上取得独立的斗争,例如《支持多米尼加人民反对武器侵略》《支持越南人民打倒美国侵略者》《揭穿美帝和谈骗局》等,都是宣传民族独立,揭示美帝所谓和平骗局的动画作品。“三突出”原则也随之成为当时衡量动画创作的基本准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15)例如,很多动画作品中都以小号手、小八路、优秀少先队员等正面光辉的形象作为着重刻画的对象,政治立场鲜明但缺少童趣。随后到来的“文化大革命”造成了中国动画发展的十年沉寂,即使是好评如潮的《大闹天宫》也因为其所谓的政治暗喻被打入“冷宫”。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各种思潮的崛起和文艺创作题材的繁荣,宣教色彩和意识形态浓厚、缺乏艺术感的政治题材动画作品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3.科幻类题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幻动画逐渐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形式。它以虚构世界中发生的故事为主线,呈现出想象或未来世界的场景,凭借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故事赢得观众的青睐。世界诸多经典的动画影片也多为科幻题材,如日本的《太空堡垒》《圣斗士星矢》等,其中科技成果的展现和超现实力量的刻画激发了儿童和青少年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然而受价值判断、创作团队人员构成、科学知识积累等原因的影响,我国科幻题材动画长期空缺。这一现象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慢慢改善,1981年出品的《小小机器人》是国内第一部科幻题材的动画片,通过小朋友的视角讲述微型机器人在未来社会中的作用。此后,相继出品了几部具有影响力的科幻动画作品,如:《我的朋友小海豚》(图1-54),《丁丁大战美猴王》(图1-55)中曾涉及的海底摄影、海底探险等科幻情节。但就科幻类题材的挖掘和创作观念的开拓而言,相比美国、日本而言,我国此类动画影片的创作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图1-54 《我的朋友小海豚》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图1-55 《丁丁大战美猴王》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