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对道德与责任的秉持
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首先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内陆环境;其次是具有广袤复杂的地形、地貌;再次是具有适合农业种植的气候土壤。这种地理环境,不但使得先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受到影响,而且对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形成起到了深远的作用。
半封闭、内陆性环境,中国自成体系的文学、戏曲、医学、书法、绘画等,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发展,使得中华文化表现出文化特征比较稳定、延续,文化特色独树一帜,不会因外来文化的冲击而出现断层和覆灭。特有的地理环境同时也逐渐造就了中国人孤独、坚韧顽强、勤劳勇敢的民族性格。由于古代交通不畅,使得先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认为中国是位于华夏民族与周围的几个蛮夷部落所构成的天下中心的国度。渐渐地,以自我为中心、天下就是中国的文化观,成为中国人的惯性思维,即使在遭遇外来文化冲击后也没有太多改变。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强烈的自尊心和高度的自信心,成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一直鼓舞着中华民族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当观看了美国迪士尼的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后,万氏兄弟提到:“既然美国人可以搞得表现他们西方民族特色的《白雪公主》,我们当然也可以搞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铁扇公主》。……难道中国‘卡通’就注定不如美国‘卡通’?”(2)广袤复杂的地形、地貌,使得中国文化的发源地散布在全国各地,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多元性。从大的范围来看,黄河、长江流域是主要的发源地,平原地区有利于农业生产。从小的区域来看,中国各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区域文化。然而这些风貌各异的文化却都能一起容纳在大中华文化中,并且互生、互补,彼此吸纳,共同发展,造成既有中华共性又有地区个性的绚丽多彩的文化特色。(3)这些特色为中国动画艺术创作从形式到内容的多样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适合农业生产的气候土壤,使得先民很早就进入农耕社会。民间的神话传说故事正是依托农耕社会的大环境构建起来,为中国动画艺术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因此,中国动画只有以民众所共识的民族元素为载体,成为表达民族精神的语言,才能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
早在20世纪20年代,经过对美国动画电影初期的模仿和借鉴后,万氏兄弟开始反思中国动画未来的发展之路。1927年的《大闹画室》上映后,虽然获得了媒介的一致赞许,但在学习制作技术的同时,也不免嵌入了美式喜剧的表现形式,如图1-1所示。美国文化崇尚娱乐,但却不符合中国的文化特征,如何使中国动画真正植根于中国文化,不再受制于他国的技术限制,就成为早期动画人不断探索的问题。1936年,万氏兄弟在《闲话卡通》的文章里表明:
我们以为活动漫画主角的样式,美有美国式,德有德国式,俄有俄国式,决不能用“黑猫”或“米老鼠”和其他外国人物小丑等作主角或模仿与他类似的形态作主角,凡是卡通,这是不对的,要知道中国有中国的人物形态,绝对与别国不同,要含着中国幽默性的笑料,和中国人物习惯的形态,方是“准”中国式的“活动漫画”呢。(4)
由此,也道出了中国动画艺术创作的发展之路在于民族性的探索。
图1-1 嵌入美式喜剧表现形式的《大闹画室》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1950年,中国进入国民经济恢复期,并在1953年之后的三年间完成了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从而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此时,国内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要实现对新民主、新文化政策和思想的普及宣传,图文并茂可以说是最有效的方式。而动画作为一种典型的视觉表现形式,无疑成为最好的教育工具。因此,此时期的动画作品明显具有一种教育功能,即作品的内容总会流露出强烈的教育性意义,并且青少年儿童被定位为观看影片的主体。如若动画影片中的教育内容能够以民众最易接纳的形式表达出来,最能够体现民族文化特色,民族元素也必然是最好的载体。
当时,苏联的动画对中国动画创作理念影响最大。如《灰脖鸭》,很早就成为中国动画创作者进行系统模仿学习的范本。1956年,由钱家骏执导的动画作品《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上获了奖,但是事后出现了尴尬的一幕,有些评委在评审时以为这部作品是前苏联的影片。这一事件,触动了中国动画艺术创作者,时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动画片组组长的特伟回忆道:“这件事一方面说明当时我们的动画片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说明我们模仿别人已经是模仿到家了,但是,你再会学,学得那么逼真,人家还以为是别人的东西。只从这点上说,也应该考虑创作我们自己的民族动画片了。”(5)
被誉为动画“中国学派”开端作品的《骄傲的将军》,由特伟和李克弱先生执导,于1956年完成,如图1-2所示。这部作品,以“国粹”京剧的脸谱、唱腔、表演作为动画表现的典型元素,探索出了一种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动画表现形式。同时,特伟导演第一次提出了“敲喜剧风格之门,探民族形式之路”的创作口号。此后,导演靳夕在改良捷克木偶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完成了木偶动画影片《小小英雄》,如图1-3所示。这也是一次对中国民族特色木偶动画片的探索,并且顺利实现了中国彩色木偶动画片的第一次尝试。在中国动画的探索阶段,动画家们从未停止新的尝试并且专注于本民族的特色为背景,因为他们认识到只有发展本民族的动画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可。
图1-2 中国动画片《骄傲的将军》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图1-3 中国木偶动画影片《小小英雄》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动画片生产基地,于1957年4月成立,在20世纪60年代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出产的动画电影的数量达到了22部。《大闹天宫》堪称中国动画电影的巅峰作品,充分体现出了中国动画的最高艺术水准,如图1-4所示。水墨动画《小蝌抖找妈妈》《牧笛》等也同样是当时极具代表性的里程碑艺术作品。该时期动画作品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融合中国传统民间故事,展现鲜明的民族特征,成为中国动画能够立足于国际动画舞台最为重要的原因。
图1-4 动画作品《大闹天宫》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这一阶段,上海美术电影制作厂的动画艺术家们也制作出了许多优秀的手绘动画、偶动画作品,并在风格形式上积极进行了开拓性的尝试与探索,创作出剪纸动画、水墨动画等引领国际的新类型动画作品,使得在国际上中国动画作品频频获奖,并在国际动画界确立了动画“中国学派”的地位。
在这短短的三十年间,中国动画作品之所以能够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并获得各国动画艺术家们的敬佩和褒奖,主要归功于中国动画艺术家不断努力开辟的走民族风格之路的中国动画创作之路。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哪吒闹海》《三个和尚》《鹬蚌相争》等一大批精良制作的经典影院动画片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陆续推出,除此以外,《鲁西西奇遇记》《阿凡提的故事》《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电视系列动画片也被创作出来,并同样引起了动画界的巨大反响,如图1-5所示。
图1-5 电视系列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黑猫警长》《葫芦兄弟》
(图片来源:影片截图)
纵观中国20世纪60—80年代动画艺术创作的探索,始终围绕着“民族化”这一核心“探民族形式之路”,从传统民族艺术中元素的提取到现代生活题材的融入,这既是老一辈动画艺术家将动画这一艺术形式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探索过程,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延续。传统艺术元素的借鉴,仅是形式上的表现,传统儒家学说和民间文学中所推崇的道德观和高尚品格,才是中国动画创作中所秉持的深层理念。民间故事题材中所描述的最朴实、最真挚的生活态度;传统文学故事题材中忠义、正义以及家国情怀的歌颂,实质都是动画作品中对道德与责任的强调。中国动画影片中所表现出的这种浓郁的教化意味,是老一辈动画艺术家们在20世纪60—80年代特定社会环境下,对作品内涵和人性的探讨与挖掘,成为当时社会民众精神生活的指引。这些传统核心创作理念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也有其合理的成分要素,成为推动中国动画片取得辉煌成就重要的内在因素。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动画艺术作品的创作不仅仅是技艺和形式上的革新,同样需要融合时代发展的故事内容和内涵品质的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