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外科手术技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腹会阴前(经耻骨直肠肌)肛门成形术

【概述】
1984年Mollard报道了用前会阴弧形切口及会阴蝶翼状皮瓣,在电刺激仪指示下完整对合各组肌肉,并通过腹部切口,将远端肠段盲袋拖出治疗高中位肛门闭锁。出生后如发现直肠盲端距肛穴皮肤在2cm以上,则为高位闭锁,应先行结肠造腹壁造瘘,半年后行腹会阴(Mollard及其改良术式)或腹骶会阴肛门成形术。Mollard术式主要方法是自左下腹剖腹,切开腹膜反折,游离直肠远端达盲端,伴瘘患儿则切断结扎瘘管,再自会阴部肛穴处行纵行,十字形或星形切口,从括约肌中心开始扩张,再将直肠盲端自骶前隧道拖出,固定直肠四壁后,切开盲端,分两层与肛穴部皮肤作间断缝合,关闭盆腔腹膜,逐层关腹,术后清洁肛门,每日2~3次,便后随时清洁,2周后开始扩肛,并进行排便训练,历时3~6个月。
【适应证】
1.高位型或合并直肠尿道瘘、直肠阴道瘘者。
2.中、低位畸形或合并直肠尿道瘘,直肠阴道瘘,直肠前庭瘘等。
【禁忌证】
出生不到6个月或伴其他严重疾病的患儿。
【术前准备】
放置导尿管。
1.通常在结肠造口6个月后行此手术。
2.造口远端结肠造影检查了解瘘管及直肠盲端位置。
3.盆腔会阴MRI了解盆底肌和肛门括约肌发育情况。
4.清洁肠道。
5.放导尿管或阴道放肛管作术中分离标志。
【麻醉】
气管插管全麻。
【体位】
截石位。
【手术技巧】
1.用电针刺激找到外括约肌中心点作改良十字形切口(图8-49)。
图8-49 皮肤切口
2.牵开皮瓣,以电刺激测定外括约肌,用手指探查已放导尿管的尿道位置,沿尿道后方寻找耻骨直肠肌。电刺激时,见该肌向前上方收缩(图8-50)。
图8-50 寻找耻骨直肠肌
3.细心将尿道与耻骨直肠肌分开,徐徐扩大肌环,切勿使用暴力,如损伤撕断该纤维,将导致术后控制排便功能不良(图8-51)。
图8-51 分开耻骨直肠肌肌环
4.扩张至可容纳结肠通过为度(图8-52)。
图8-52 扩大耻骨直肠肌肌环
5.下腹正中或左下腹切口,游离直肠、乙状结肠。直、肠浆肌层切开,在黏膜与肌层间向远端分离至瘘管(图8-53)。
图8-53 经腹游离直肠
6.缝合结扎、切断瘘管(图8-54)。
7.切开直肠肌鞘底部,使与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环的通道贯通,由此通道放一长弯血管钳至肌鞘内(图8-55)。
8.将卷烟形橡皮管经上述通道拖出肛门外(图8-56)。
9.经卷烟管内放入血管钳至肌鞘内,夹住结肠远端缝线,徐徐拖出至肛门外,做花瓣形吻合(图8-57)。
图8-54 结扎、切断瘘管
图8-55 切开直肠肌鞘,打通盆底通道
图8-56 置入橡皮管
图8-57 结肠远端做花瓣形吻合
【术中要点】
1.保护输尿管
切开后腹膜前应先观察,切开后应先分离出输尿管,并用套带保护。
2.保护输尿管开口
直肠膀胱瘘缝扎瘘管时应离开膀胱壁稍远处缝扎,以免将输尿管开口部缝扎而狭窄。
3.防止瘘管复发
分离要仔细、耐心,可在瘘管内置导尿管作为标志。成功的关键是:①将瘘管翻入直肠内缝扎;②使瘘口直肠端与膀胱端交错开。
4.防止狭窄
分离直肠要充分,拖出吻合要无张力,不回缩。
5.预防大便失禁
分离要轻巧,尽量少损伤发育不全的神经装置。仔细辨认括约肌组织勿使损伤。直肠要从括约肌中央拖出。
【术后处理】
1.本手术损伤大,容易发生休克。故术后应输血、输液、给氧,防治休克。
2.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3.保持肛门部清洁干燥。
4.术后48~72小时拔除引流。
5.术后2周开始扩肛,方法同前。
6.术后6个月行肛门排便功能评估。
排便功能评定:术后排便功能评定的方法很多,但大多是凭主观判断,近年来随着科学的进步,各种测试方法不断出现,但由于排便功能很复杂,至今尚无非常完整、合理的评定方法。
1. 1969年Kelly以临床表现及钡灌肠造影,观察其排空、充盈及溢钡情况来作评价,但由于排便控制十分复杂,单一的客观指标难以完全反映排便的功能。
2. 1984年Wing Specl国际会议把排便功能简单地定为4级,即正常、黏液污染、污粪及排便失控。
3. 1986年Gry Boski以肛管直肠测压法来评分,认为畸形的程度与肛管直肠的压力成正比,一般以静止压及收缩压的高低作为指标。
4.李正教授等以便意、便失控的有无及程度作为临床评分标准,并以6分法评定(表8- 2)。
表8-2  6分法临床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5~6分为优,3~4分为良,0~2分为差
此外结合肛门括约肌肌电图的测定及直肠测压法、钡灌肠检查以了解耻骨直肠肌的位置及功能,作为综合评分法。
5.张庆荣评定标准 ①优:排便功能与正常人基本相同;②良:能完全控制成形便,不能很好控制稀便;③较好:有稀便污染衣裤,需经常带垫;④无效:无排便感觉,完全失禁。
6.钡灌肠对排便功能的评价 钡灌肠可反映耻骨直肠肌的位置与功能状态,以弥补测压,肌电图反映的不足,其评分与临床符合率可达60. 4%。与直肠测压及肌电图显示相一致。
(1)直肠肛管角的确立:直视下反映耻骨直肠肌功能与位置,以直肠轴线中心线上距耻骨联合中心的最近、最远点作2条连线,肯定了正常患儿为锐角(X>79. 0±11. 6°),无肛患儿此角开大,若大于95°即有排便失控,大于115°则排便完全失控,说明无肛术后其角开大,并向下偏移。
(2)肛管长度在无肛术后一般缩短,约为1. 7cm或2. 2cm。
(3)肛管显影与溢钡,正常情况下肛管不显影,亦不溢钡。
(4)直肠肛管交点方位,代表直肠肛管角的位置,若有移位,则反映肛提肌群与直肠肛管间的关系失常。
7.肌电图对肛门直肠畸形合并瘘外括约肌功能的检测与评价 肛门直肠畸形合并瘘患儿常有外括约肌偏移,近年来以肌电原理,显示肛门外括约肌电位波幅频率均上升,说明骶3、骶4及盆腔神经对括约肌支配的反射通路正常,故认为肌电图可反映外括约肌的发育程度、位置、范围以及术中辨认时的应用。一般采用皮肤表面电极,其结果与针电极相似,特别是提出三环系统及单袢自制的新概念以后,把外括约肌控制排便价值提高到新的阶段。正常的外括约肌在静止压时可显示连续肌电活动。自主收缩时,无论是频率,还是波幅均明显上升。异常则低于正常肌电表现。静止时波幅可低于30μV。自主收缩时波幅低于150μV,这就可说明括约肌功能不佳,但不能肯定其程度。
若以肌电图评分与临床评分比较,两者是符合的,其符合率约占60%,故可以相辅相成。
8.肛门直肠测压的指标
(1)肛管直肠静止压及肛管高压区长度:即肛门内括约肌处于收缩状态时,外括约肌的收缩,使肛管维持一定压力,谓静止压(静息压),正常儿为3. 02kPa,肛管高压区长度为2. 6cm。若小于3. 02kPa或小于2. 6cm,则说明术后不能维持高压状态,肛管缩短,排便失控。可作为评分标准之一。
(2)直肠松弛反射:当直肠受扩张刺激时出现的反射,反映内括约肌功能的协调性,由于术后肛周瘢痕、黏膜脱出等原因,松弛反射与排便失控具有相关性。
(3)直肠贮存能力:以直肠适应性反应、顺应性和意识性直肠感觉阈表示。①当直肠内容物移动的收缩波传入直肠时,直肠可产生持续收缩减弱或舒张。失控患儿的适应性频率可明显低于正常患儿,说明贮存能力不佳。②直肠顺应性是表示直肠肠腔内容物增加的容积,与相应增加的腔内压力相互间的关系,是直肠壁弹性的反映,正常时少量粪便可不产生便意而贮存,而患儿的顺应性偏低,说明贮存能力不佳而失控。③意识性直肠感觉团,正常儿为30~50ml,而患儿偏低,如为10~20ml即产生不适或痛感,说明此时乙状结肠强力收缩,加上括约肌功能不全,即可产生排便失控。④肠蠕动,当患儿乙状结肠、直肠受刺激时,可出现不规则的高大蠕动或推进蠕动,且伴有排便,而正常儿却无此表现,这说明新建直肠功能不成熟。
所以直肠测压可对各种排便控制因素进行检测,有助于评定失控的程度,指导临床拟订治疗方案,并可结合肌电图反映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
结论:①肛门直肠测压检查可客观地反映闭肛术后排便失控,治疗前肛门括约肌的功能;②肛管高压区过短,肛门直肠压力差过小,直肠肛门松弛反射或收缩反射缺如,或不健全,是闭肛术后排便失控在测压中的重要表现;③可作为随诊过程中动态观察的各种客观指标。
附:1977年福冈讨论会拟订参照标准:
(1)安静状态下与直肠波形不相同的肛管特有波形。
(2)直肠内加压2~3秒后,肛管压可慢慢下降,恢复到静止压。
(3)用不同的刺激,显示同样的肛管压力下降。
(4)肛管压力下降至少要测试3次以上。
(5)评定内括约肌功能,即收缩率标准,正常儿为12~16次/分,新生儿6~9 次/分。
【手术并发症】
1.腹盆腔出血、感染、肠粘连。
2.肛门狭窄 结肠坏死、回缩、肛门切口感染均可引起肛门狭窄。
3.肛门失禁。
(1)病因:病因较多,不一定是手术并发症,具体如下。
1)高位肛门直肠畸形合并瘘常伴有括约肌及骶尾椎的发育障碍,常存有运动及反射缺陷,约70%~80%的患儿术后有不同程度的排便失控。
2)肛门直肠畸形合并瘘伴有隐性脊柱裂,潜毛窦或盆神经发育不全患儿,有神经性排便失控,当粪便充盈直肠时,由于无排便反射,粪便随时随肠蠕动排出,但排泄不净,直肠内仍可充满粪便。
3)肛门狭窄时,排便不畅,粪便刺激直肠而总有便意,因此小量多次溢粪,但直肠仍不能空虚,此即充盈性排便失控。
4)盆神经损伤,可引起功能性失控。
5)肛门切口过大,或术中损伤肛门括约肌,则直肠黏膜外翻,肛门失去自控功能。
6)术后切口感染或吻合口裂开,直肠回缩,局部瘢痕形成,则与肛门狭窄相同,有充盈性排便失控。
7)高位畸形在成形手术中,直肠盲端拖出偏离耻骨直肠肌环,未曾从其中心通过,或损伤了耻骨直肠肌环。
8)盆腔解剖结构异常,如耻骨直肠肌短缩向上移位,内、外括约肌或肛提肌发育不良等。
(2)治疗方法:经常出现排便失控,会导致小儿心理状态的变异,因此家长急需求治,但应掌握原则,按失控程度分级治疗。
1)轻度失控:平日无污粪,但稀便时失控。
2)污粪:即能正常排便,但平日亦有小量污粪。
3)部分失控:平日即有小量污粪,而稀便时失控。
4)完全失控:即随时排便。
1)和2)种情况不需要手术矫治,只要坚持排便训练,随患儿年龄增长可渐自愈。3)和4)种情况应再次手术矫治。
(3)矫治术式
1)肛门狭窄,如肛门外括约肌功能完好,则行Z形或皮瓣插入整形术(图8-58)。
图8-58 肛门狭窄Z形整形
2)外括约肌重建术
A.括约肌瘢痕为全长的1/3时,可以找到括约肌,切除瘢痕部分,再折叠缝合修补。
B.臀大肌重建外括约肌术:平时臀大肌亦在排便中起一定作用,故可将两侧臀大肌内侧缘游离成宽2cm、厚1cm的肌瓣,切勿损伤臀下动脉和支配神经,其长度宜绕肛门半周而无紧迫感即可。然后在肛门周围做好皮下隧道,将肌瓣各自置入隧道,且于肛门前重叠缝合,2周后训练肌肉功能,利用大腿外展时肛门收缩,内收时肛门松弛的机制,令双侧大腿内旋,协助移植肌肉的收缩运动,若应用一侧臀大肌,则其所取长度应环绕肛门1周。
C.带蒂臀大肌瓣皮下括约肌成形术:从骶平面弧形切口,达大腿后侧中部,取臀大肌内侧至髂胫束(5岁儿童长13~15cm,10~11岁为18~20cm)。保留一支动脉,肌瓣需带肌膜,以利血供。距直肠黏膜1cm肛周作4个放射状切口,各长1. 5cm,并形成隧道。单侧移植时,隧道通过14~16号扩肛器,双侧时则要通过18~20号,以免肌肉受压坏死,顺利地将肌瓣带入肛周。然后将肌瓣左右围绕肛门,用不吸收线将肌瓣末段的肌膜缝在近段肌膜上约4~5针,新建肛门应通过6~7号扩肛器。术后禁食4~5天,为避免感染,最好先行结肠造瘘。这种术式适用于5岁以上儿童,同时双侧肌瓣的作用要比单侧强(图8-59)。
图8-59 带蒂臀大肌瓣皮下括约肌成形术
(1)尾骨下方弧形切口;(2)直肠后提肛肌缺如;(3)显露臀大肌内侧部;(4)左右肌瓣翻转缝合于直肠后方
D.臀大肌修补肛提肌术:利用修复肌肉将直肠前压,使与肛提肌协同控制排便。并与直肠末端括约肌固定,恢复前倾角的机制,何况臀大肌血供丰富,可作为带蒂肌瓣的好材料。手术时取侧卧或俯卧,置肛管以利直肠的辨认。从臀尖下弧形切口,暴露肛提肌及直肠后壁,可发现肛提肌发育薄弱,不能自左右向中间靠拢以加强直肠后方。相继可分离两侧暴露臀大肌内侧,根据直肠后壁病变程度将其弧形切开,游离厚1cm、宽5cm的臀大肌肌瓣,其蒂位于内侧,反转覆盖于直肠后壁。指肛检查时以有向前压迫感为度。末端固定在括约肌上。术后控制排便3天,在2周内应禁止肛检。
E.股薄肌移植术:本术式常用于5岁以上儿童。因为年龄太小时股薄肌发育不全,不能完成环绕肛门1周。手术取膀胱截石位,右膝关节上方、小腿胫骨内髁及大腿部相当于股薄肌上1/3处分别纵切口游离股薄肌,保留起点血管神经,于膝关节内侧处切断肌腱止点。在前后正中线距肛缘1. 5cm处各作一纵向切口分离皮下层,通过前后正中切口围绕肛门游离皮下隧道,隧道大小以股薄肌通过时能自由滑动为适。通过大腿上方皮下隧道将股薄肌按顺时针方向环绕肛门一周,其远端肌腱固定于左侧坐骨结节骨膜上或左侧耻骨联合骨膜上。固定肌腱末端时两肢放直拉紧肌腱,肛门口插入一示指即可,缝合各切口。术后5天后进流食,保持会阴伤口干燥,30天后进行缩肛运动内收腿运动,训练肛门功能。此外,亦可用双侧股薄肌移植,以加强其收缩功能。
F.去神经带血管股薄肌移植术:利用神经再生论,采用去神经带血管蒂肌肉移植,肌力恢复快,比游离肌肉移植效果好。适用于肛门局部条件差,需要较强的肌力才能控制排便的5岁以上儿童。但该肌肉可受原神经的支配,有时可发生不协调的收缩,以致造成排便困难,或溢粪。
G.掌长肌移植术:本手术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是掌长肌去神经术,即找到掌长肌后,在肘前找到支配神经,切除神经长约1cm。因为去神经后的肌纤维肌肉内组织酶发生改变,肌纤维中的需氧酶和厌氧酵解酶减少,肌肉代谢降低,增加缺氧的耐受力。2周后二期手术。即取掌长肌去肌膜,置于肛管、直肠交界处的皮下隧道,呈U形环绕肛门1周,将肌腰固定于耻骨骨膜上,并与肛提肌缝合数针(如两端肌腰长短不等时,可剪下长端一段,缝接在短腰端)。拉紧固定后,移植肌肉可以再生支配的神经与血管。
由于在单侧掌长肌移植治疗后随访发现存有缺陷,加上近年来对肛门括约肌的肌肉组成和排便生理进一步认识,如Devries认为,正常时,肛门外括约肌皮下和深部纤维及肛提肌的前部,在解剖上不易分开,统称为“横纹肌复合体”(striated muscle complex),而且与肛提肌在控制排便中起重要作用。Shafik提出肛门外括约肌与耻骨直肠肌应该为不分离的统一体,称三环系统(triple- loop system)。当顶环收缩,直肠后壁向前上移,固定肛管,保证肛门关闭。中环向前牵引直肠后移。故若双侧掌长肌移植可以补充三环中的二环,顶环可取耻骨直肠肌及外括约肌的深部纤维,增加直肠角,另一条代替外括约肌中部纤维,反向牵拉直肠前壁,两肌收缩时交锁,使肛门关闭(图8-60)。
图8-60 三环综合体
此外,耻骨直肠肌悬吊直肠使与肛管轴线向前成角,称“直肠肛管前角”,立位时此角开大,下蹲位时近成一直线,同时肛管与皮肤形成肛管皮肤角称“直肠会阴曲”。由于内括约肌的作用,直肠下端成一高压区,肛管闭合。一旦排便失控,直肠肛管前角变小,肛管处开放状态,故采用横纹肌移植,使其起机械性关闭作用,待神经再生后,起到类似耻骨直肠肌三环作用,使手术后会阴曲趋于正常状态,且使肛管延长,直肠下端形成新的高压区,促使壶腹膨胀,感受器发生冲动,建立新的排便反射,出现便意而获控制。
3)内括约肌重建术:内括约肌是由肠管肌层纤维增生而成,当内括约肌功能不全时,可将肠管平滑肌向外翻卷,重建内括约肌,即游离直肠,使其拖出肛门外3~5cm,剥脱直肠黏膜,再将直肠壁的浆肌层向外翻卷,一般为180~360°的肌袖,并将其与肛管纤维固定,再将直肠黏膜与肛穴皮肤切口缝合。但注意游离的直肠不宜过长,以免影响血运而坏死,导致手术失败。或尾路T形切口,分离肌层,直视下游离直肠,将拖出的直肠去黏膜,再行浆肌层翻转,通过耻骨直肠肌环拖出固定。这是利用内脏平滑肌有括约收缩功能的机制,某部位的动作电位可传至整个平滑肌组织,即使损伤了神经,也不会出现营养不良性萎缩,都能增加神经体液递质的敏感性,具有内脏平滑肌的特点,能抑制括约肌松弛,出现自主抑制活动。一般翻转180°,过多可能造成翻转的直肠浆肌层萎缩,失去功能。
4)内外括约肌重建术:其方法如上述,只是两种方法同时采用。
总之,重建肛门括约肌的方法很多,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而选择。
(4)预防:排便功能机制复杂,因此手术时必须清楚肛门周围肌群的解剖及相互关系。掌握肌群的分组及其功能。如内括约肌为一自主性平滑肌,可以利用直肠壁浆肌层重建。而外括约肌及耻骨直肠肌却是随意肌,是有收缩功能的横纹肌,总称横纹肌复合体(图8-56),可分为尖顶袢,收缩时能使直肠后壁向前上移位。其次是中间袢,收缩时使直肠前壁向后移位。最后是基底袢,收缩时能够牵引肛管后壁。三个袢各自由不同的神经支配,所以收缩时方向各异,如果三环收缩,则形成交锁,可迅速关闭肛门。一旦三环系统损伤,必然导致排便失控。故手术时必须注意避免损伤,即使保持一样完整,亦不会造成排便完全失控。但是,肛门直肠畸形者,肌纤维发育不良,常伴走向变异,很难保持其完整性,特别是盲目分离时,更易损伤。因此Pena主张后矢状经骶入路,不分层次,一刀切开各层肌肉,以保证术后肌群的完整。修复时应小心分离,确切组合,同时要保持直肠角的角度。此术的优点如下:①暴露良好,组织损伤少;②尽可能地使畸形器官恢复正常生理解剖;③克服盲目分离。拖出直肠准确通过各组括约肌中心,充分显示出对中、高位畸形的矫治优越性;④适用于术后并发排便失控,或残遗瘘的患儿;⑤术野清晰,可以充分游离直肠。
1)排便功能的诱发:排便功能复杂,但有诱发器官,可以接受诱发刺激,一般直肠黏膜及肌层均具有之,特别是肛窦部,最为敏感,能辨别气体、固体或液体,另外肛门部皮肤亦可接受刺激。故手术时应尽量保留肛窦部黏膜,或插入肛周皮肤,以起到补救作用。
2)排便训练:排便训练对患儿今后排便功能的恢复起重要作用。必须坚持而且要训练有方。北京儿童医院推荐“三段排便法”:
第一段:每晚定时排便10~15分钟,随即用肥皂水灌肠,再排便10分钟,站立休息后再排便5分钟。
第二段:再注入肥皂水灌肠,亦可配合扩肛,再次排便10分钟。
第三段:扩肛,再以肥皂条诱发排便,如仍有粪便,则需再次灌肠,使其排空。一般经过以上训练,随患儿年龄增长,排便失控均能逐步改善。
国际上亦有应用生物反馈原理训练非神经性排便失控有良效。置气囊于直肠内,然后加压,进行收缩训练,还可以连接测压仪器及光声发生器,配合信号进行训练。
【述评】
本术式的损伤性较大,手术死亡率也较高,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部分患儿术后肛门功能较差,术后于学前可行肛门括约肌重建术。有条件单位术前最好行盆腔和会阴部MRI或超声波检查,以便对肛门括约肌发育情况进行评估,及时掌握学前肛门发育情况,对选择术式、减少术后并发症有较大帮助。

(谢尚奎 任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