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脾脏外科手术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脾脏的血供、淋巴回流与神经支配

一、脾脏的血管
脾脏的动、静脉均是单一的,正常脾动脉自腹腔干发出,而脾静脉汇入门静脉。

(一)脾动脉

脾动脉(splenic artery)起自腹腔干(国人98.98%),极个别起自腹主动脉(0.28%)或肠系膜上动脉(0.65%)。国人脾动脉的长度平均为12.1cm(7.1~39.2cm),11~16cm者约占62% [3]。脾动脉起始部直径为4~20mm,平均为(8.07±2.19)mm,终末部直径为3.5~14.5mm,平均为(6.01±1.87) mm [1]

1.脾动脉的走行

脾动脉主干多数呈不同程度的弯曲,婴儿脾动脉并无弯曲,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出现弯曲。脾动脉自腹腔干发出后,向下行至胰腺上缘,沿胰腺上缘后方、脾静脉上方向左行至脾门(60%),部分脾动脉行经胰腺的前方(30%)和后方(8%),少数可包埋于胰腺实质内 [1]。脾动脉主干按其行程可分为四段:

(1)胰上段:

自腹腔干发出后至胰腺之间,甚短,约长1~3cm [3,7],常呈凹面向上的逆时针弯曲,然后越过腹主动脉前方,行向胰背侧面的上缘续为胰段。此段可发出左膈下动脉、胰背动脉、脾上极动脉、胃后动脉、副肝动脉或肠系膜下动脉。

(2)胰段:

脾动脉向左横行于胰腺后上缘,是脾动脉最长的一段,在成人多呈现一个或多个袢状弯曲。此段可发出胰大动脉、胃后动脉、胃短动脉或胃左动脉。

(3)胰前段:

是脾动脉斜向左前行于胰尾前方的一短段。脾动脉多在此分为分布于脾的终动脉支,称为分散型,出现率70% [1,3],特点是:脾动脉干相对较短,术中结扎有一定困难;终动脉干及其分支较长、分支数目较多,各支的入脾部位也较分散。胰前段可发出胃网膜左动脉、脾上极动脉、胃短动脉和胰尾动脉。

(4)门前段:

是走行于胰尾与脾门之间的一段。若脾动脉在此段才分出脾终动脉支,称为紧密型,出现率30% [1,3],其特点是:脾动脉干相对较长,终动脉干及其分支较短、分支数目较少。这种类型的脾常无切迹和上、下极动脉。
脾动脉的行程与胰腺有密切关系,脾动脉近侧1/4与胰腺和脾静脉之间距离较远,而远侧3/4三者距离较近,但变异较大,根据其变异,常分为4型:Ⅰ型,脾动脉自腹腔干发出后,沿胰腺上缘走行直至脾门,占47%;Ⅱ型,脾动脉行程的中2/4位于胰腺后面或胰腺内,占14%;Ⅲ型,脾动脉行程的远端2/4位于胰腺后面或胰腺内,占6%;Ⅳ型,脾动脉行程的远端3/4全部位于胰腺后面或胰腺内,占33% [1]

2.脾动脉的分支

脾动脉行程中可有多支分支,包括胰背动脉、胰大动脉、胰尾动脉、胰支、脾上极动脉、脾下极动脉、胃短动脉、胃后动脉和胃网膜左动脉等。
随着血管铸型技术的广泛开展以及血管造影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对脾内血管的分支及其分布规律研究较多,从而也促进了保留脾脏技术(简称保脾技术)的开展。

(1)脾叶动脉和脾段动脉:

根据脾动脉终末支在脾内的供应区域分布规律,将脾分为数个脾叶。脾动脉多数在脾门处分为2支终末支,少数分为3支终末支,称为脾叶动脉(Ⅰ级分支)。据此将脾脏分为上叶、下叶,或上叶、中叶、下叶。脾叶动脉的数量可有变异,据此可分为一支型较少见,占3%~5.17%;二支型常见,占76%~98%;三支型少见,占2%~23.18%;多支型罕见 [3-5,8,9]
再根据脾叶动脉(Ⅰ级分支)发出的分支在脾内的分布规律将脾分为脾段,供应相应脾段的动脉称为脾段动脉(Ⅱ级分支)。每支脾叶动脉常有1~3支脾段动脉,每个脾脏平均有(6±0.1516)支脾段动脉 [1],以四段型多见,即脾上叶动脉分为脾上段动脉和脾中上段动脉,脾下叶动脉分为脾中下段动脉和脾下段动脉。
每一个脾段有一个段动脉和段静脉,和相应区域的脾组织一起构成相对独立的形态学单位,相邻脾段间是“相对少血管面”,是临床施行脾叶或脾段切除的保脾术的解剖学基础。某一脾段动脉的栓塞可引起其供血范围的脾段梗死。

(2)脾极动脉:

脾极动脉是指不经过脾门直接进入脾上下极的动脉。脾上极动脉出现率为14%~62%,其长度约2.7~15.4cm,直径约1.56mm。上极动脉多数起源于脾动脉干,少数起自脾上叶动脉,若自腹腔干发出(2%)称为双脾动脉或第二脾动脉,个别可从脾上段动脉发出。脾下极动脉出现率为22%~82%,其长度为2.4~9.7cm,直径约1.52mm。脾下极动脉常起源于胃网膜左动脉,其次为脾下叶动脉或脾动脉干 [2]
脾极动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主要是由于脾极动脉单独供应脾上段或下段时,行保脾手术必须妥善保护该极动脉以避免手术失败;其次是结扎脾门血管时易撕裂极动脉而引起出血;再次是行脾切除术时可能忽略极动脉的存在而出现术中严重的出血。
脾动脉的分支胃短动脉、胃网膜左动脉和胰尾动脉有时不起自脾动脉主干,而是起自某一脾支或极动脉,脾切除术时应辨明这些血管的起源和妥善处理血管断端,避免出血。

(二)脾静脉

脾段静脉与脾段动脉分支伴行,各段静脉最终在脾内形成2~3个叶静脉(脾支),出脾门,在脾肾韧带内汇成脾静脉,汇合处一般距脾门中点平均3.4cm [3,6,8]。脾静脉较脾动脉粗大,较直而不弯曲,在脾动脉下方与脾动脉伴行,向右行至胰颈后方,以直角与肠系膜上静脉汇合成门静脉。沿途接受脾极静脉、胰静脉支、胃短静脉、胃后静脉、胃网膜左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的血液回流,有时胃左静脉可注入脾静脉近门静脉段。脾静脉干长度为4.3~9.8cm,平均为8.1cm,直径为0.5~1cm,平均为0.7cm [1]
脾静脉常与脾动脉伴行,二者关系非常密切,其解剖排列位置有三种形式:
(1)脾静脉的走行完全位于脾动脉的后方,此时脾静脉多位于胰腺后面横沟内,间或在胰腺实质内,占54%;
(2)脾静脉的走行环绕在脾动脉周围,部分在动脉的前面,部分在脾动脉的后面,占44%;
(3)脾静脉的走行完全在脾动脉的前面,占2% [1]

(三)脾脏的双重循环通路

研究证实脾脏除有脾动静脉干系统的血液循环外,胃短动静脉、胃网膜左动静脉及胃后动静脉与胃网膜右动静脉经胃网膜血管弓形成的血液循环通路是脾脏最重要的侧副循环。施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部癌切除术时,该侧副循环应尽量完整保留,以保证脾脏血液灌注,术中应特别注意保护胃脾韧带中的胃短血管和胃网膜左血管。

(四)脾脏的分区

Dixon根据脾内血管分支系统,结合脾的厚度、宽度,将脾脏从脏面至膈面划分为三个区:
(1)脾门区,为脾叶、脾段血管及多数亚段血管经过之处;
(2)中间区,为少数脾亚段血管、小梁血管、中央动脉和小静脉所在之处;
(3)周围区,为笔毛血管(髓动脉、鞘动脉和动脉毛细血管)、鞘静脉、血窦等分布之处 [1,6]
基于上述各区带血管的组成,对周围区的1cm内的浅表裂伤出血,可用细微纤维胶原、PW喷雾胶、纤维蛋白胶止血;对中间区的出血可用电凝、激光、银夹止血,必要时需结扎止血;对脾门区的出血则必须用结扎法才能止血。故对脾脏进行分区可为脾生物胶粘合术、脾修补术以及各种不规则脾切除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二、脾脏的淋巴引流
脾脏实质脾髓无淋巴管,脾脏的被膜及小梁的淋巴管汇集成与脾动、静脉伴行的淋巴管,汇入位于脾门和胰腺上缘的淋巴结,进而引流入沿脾动脉排列的淋巴结,脾脏淋巴结的输出管最后汇入腹腔干周围的淋巴结。
三、脾脏的神经支配
脾脏的神经支配是交感神经,来自腹腔神经丛的内、前部分,分出的神经纤维束包绕脾动脉称为脾丛,随脾动脉分支入脾内,分布于脾脏被膜、小梁和血管,并随血管而分支,可达中央动脉和髓动脉的平滑肌,受刺激时引起平滑肌收缩。右迷走神经或迷走神经后干神经纤维也进入脾脏,分布于脾动脉分支的平滑肌。左膈神经(感觉纤维)终末支到达脾膈韧带,因此脾脏病变时或脾破裂出血可刺激膈神经引起左侧肩部牵涉性疼痛,称为克氏征(Kehr's 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