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一 胸膜炎胸腔积液(一)
王某,女,15岁。张家口市张北县两面井乡人。1980年11月19日初诊。
主诉:右胁疼两月余。隐隐作痛,深吸气加重,右胁憋满,时欲太息,伴轻咳无痰,身软无力,夜而盗汗。近几天胁痛减轻,胸闷、气短加重。检查:患者呈慢性病容,右胸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右腋下及肩胛角下呈实音;听诊右肺中下野呼吸音明显减弱,未闻及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其他(-)。胸透:右肺中下野可见密集弧状阴影,肋膈角消失。舌脉:舌红苔白薄润,脉弦细略数。临床诊断:胸膜炎胸腔积液。
辨证分析:胸腔积液中医谓之“悬饮”。《金匮要略》云:“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疼,谓之悬饮。”此病饮流于胁下,内不在脏腑,外不在肌表,而在半表半里之间,这里内靠肺脏,外连胸胁,是少阳之腹地。饮在胸胁故胸胁憋满,甚则隆起;饮邪内迫于肺,肺气不利,宣降失常,则咳喘胸闷;饮邪在胸不在肺,故干咳无痰;肝胆之脉布两胁,少阳之邪,阻滞肝胆脉络,气机不畅,则致胁疼。《素问·缪刺论》云:“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疼不得息。”病人的盗汗和胸满、胁疼一样,也是少阳证的一个症状,清代医家程钟龄说:“其盗汗症,伤寒邪客少阳则有之,外此悉属阴虚。”(《医学心悟》)此病有邪入少阳的表现而无阴虚的见症,故此盗汗是少阳证的症状。再从舌脉分析,舌红脉数说明有热,苔润说明有湿。所以这是一个少阳湿热证。
治疗:和解少阳,泻肺逐饮。方选柴胡葶苈汤(本人经验方)加减。处方:
方解:本方用小柴胡汤疏利肝胆,通调三焦,宣畅上下内外气机,而治胸胁之病。其中柴芩疏表清里,专解半表半里之邪;生姜、半夏行水散满、燥湿化痰,可利胸胁之痰饮。嫌其力量不足,又加葶苈以增消痰利水之力。气的运行可以促进水的代谢,故用郁金、枳壳以行气利水。此人体质较弱,故用参、草、枣,益气健脾,扶正祛邪。
治疗经过:上方服用5剂,尿量增多,胸胁憋满减轻,盗汗止。检查右肺实音区缩小。治疗依前方加瓜蒌皮15g。继服5剂,胸胁舒适,胸透检查胸腔积液消失。嘱其停服中药,继用西药抗结核药物,以善其后,3个月后复查。
按:1﹒柴胡葶苈汤系笔者治疗胸腔积液的经验方,此方是小柴胡汤与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而成。临床应用可随证加减:①咳嗽痰多,加桔梗、杏仁、百部;②胸水难消,加桑皮、茯苓,并加重葶苈用量;③胁痛重,加川楝子、元胡、瓜蒌皮;④体强可去参、草,体弱可加重参、草用量等。本人用此方治疗胸腔积液多例,均取得较好疗效。
2﹒此病之盗汗,并未用滋阴清热之药治疗,服用柴胡葶苈汤5付盗汗即止,说明这是少阳盗汗,对于程钟龄“其盗汗症,伤寒邪客少阳则有之,外此悉属阴虚”之论,愈加信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