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吴医发展】
清末民初,苏州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医,如吕仁甫、王霖、鲍竺生、陆方石、陈憩亭、艾步蟾、顾伯平、陈星华、陆晋笙、汪逢春、马筱岩等。民国时期的苏州中医,以其学术特点来分,主要有三:一是以顾允石为代表的杂病派,主治风、劳、膨、膈;二是以经绶章、李畴人为代表的温病派,主张用药轻清,以祛病邪;三是以顾福如为代表的中西汇通派,以中医中药为主,吸取西医西药的知识,并用于临床实践。但万变不离其宗,尽管学术特点不同,但基本上仍然保持吴门医派的传统本色。新中国成立后,吴门医派得到了崭新的发展,1956年成立了苏州市中医医院,组织散在各联合门诊、个体门诊的名医,集中于中医院内应诊。在苏州地区,先后出现了黄一峰、陈明善、钱伯煊、承淡安、叶橘泉、王慎轩、宋爱人、葛云彬、费浩然、唐祥麟、顾君安、金昭文、金绍文、郑连山、马友常、奚凤霖、马云翔、陶君仁、金储之、尤怀玉、沈养吾、王寿康、吴怀棠、郑绍先、金里千、吴建章、龚凤歧、汪达成、周本善、俞大祥、龚正丰、何焕荣等一大批名医,为吴门医派的继承、发扬、光大做出了贡献。20世纪50年代中期,吴门名医承淡安、叶橘泉、王慎轩、葛云彬、钱伯煊等奉命先后调入南京、北京,组建南京中医学院及中国中医研究院等,为开创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承淡安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聘请为首任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校长,他创办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针灸刊物《针灸杂志》,为中国针灸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被誉为中国针灸一代宗师;叶橘泉调往南京担任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江苏分院副院长等职;王慎轩先生奉命先后调入南京、北京,被聘请为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妇科负责人、北京中医学院附属东直门医院妇科副主任;葛云彬、钱伯煊先生分别调入卫生部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任骨科、妇科主任。正如吴怀堂《吴中名医录》序中所言“有闻名邦国者;有饮誉乡里者;有创造发明、著书立说而成为一代宗师者;有精于脉理、善诊妙治而留千百医案者;有广注阐解经典者;有专论克治时病者;有精通诸科者;有独善一技者。总观诸贤,不唯医道高超,且皆医德隆厚”。如果说江苏中医是新中国中医教育的摇篮,那么吴门医派是江苏中医的基石。
(许小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