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历代方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解表剂

第一节 辛温解表

麻黄汤《伤寒论》

[组成]

麻黄 三两,去节(9克) 桂枝 二两,去皮(6克) 杏仁 七十个,去皮、尖(9克) 甘草 一两,炙(3克)

[用法]

原方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现代用法:水煎服,服后盖被取微汗。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证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名医方论] 1.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麻黄、甘草,开肌发汗,桂枝、杏仁散寒下气。”

2.李时珍《本草纲目》:

“麻黄乃肺经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张仲景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津液为汗,汗即血也。在营则为血,在卫则为汗。夫寒伤营,营血内涩,不能外通于卫,卫气闭固,津液不行,故无汗发热而憎寒。夫风伤卫,卫气外泄,不能内护于营,营气虚弱,津液不固,故有汗发热而恶风。然风寒之邪,皆由皮毛而入。皮毛者,肺之合也。肺主卫气,包罗一身,天之象也。是证虽属乎太阳,而肺实受邪气。其证时兼面赤怫郁,咳嗽有痰,喘而胸满诸证者,非肺病乎?盖皮毛外闭,则邪热内攻,而肺气 郁。故用麻黄、甘草同桂枝,引出营分之邪,达之肌表,佐以杏仁泄肺而利气。”

3.吴昆《医方考》:

“太阳伤寒,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不利,恶寒无汗而喘,脉来尺寸俱紧者,麻黄汤主之。足太阳经,起目内眦,循头背腰腘,故所过疼痛不利;寒邪外束,人身之阳不得宣越,故令发热;寒邪在表,不复任寒,故令恶寒;寒主闭藏,故令无汗;人身之阳,既不得宣越于外,则必壅塞于内,故令作喘;寒气刚劲,故令脉紧。麻黄之形,中空而虚;麻黄之味,辛温而薄。空则能通腠理,辛则能散寒邪,故令为君。佐以桂枝,取其解肌;佐以杏仁,取其利气;入甘草者,亦辛甘发散之谓。抑太阳无汗,麻黄之用固矣,若不斟酌人品之虚实,时令之寒暄,则又有汗多亡阳之戒。汗多者宜扑粉,亡阳者宜附子汤。”

4.张秉成《成方便读》:

“治寒伤太阳之表,过卫入营,血脉凝敛,无汗恶寒,发热身疼,头项强痛,脉浮而紧等证。麻黄辛温,中空外达,善行肌表卫分,为发汗之主药;桂枝辛温发散,色赤入营,协同麻黄入营分,解散寒邪,随麻黄而出卫,汗之即已。然寒主凝敛,表既壅遏,则里气不舒,故太阳伤寒表不解者,每见喘促上气等证。肺主一身之气,下行为顺,上行为逆。杏仁入肺,苦温能降,辛温能散,用之为佐,以助麻黄之不逮;又恐麻、桂之性猛,以致汗多亡阳,故必监以甘草之甘缓,济其直往无前之势,庶可邪解而正不伤,乃为立方之善耳。”

[连氏方论]

本方证乃风寒束表所致。方中重用麻黄味辛性温,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利肺气以平喘逆,《本经》谓其“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故为君药;桂枝辛温发散,配伍麻黄宣卫阳,透营气,两药相须为用,增强发汗散邪之力,故为臣药;杏仁苦温,宣降肺气,助君药平喘,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使入卫分的麻黄与入营分的桂枝、升散的麻黄与苦降的杏仁得到更好的配合,且能缓和麻、桂峻猛之性,使无过汗伤正之弊,为使药。四药配伍,以解除在表之寒邪,开泄闭郁之肺气,使表邪解散,肺气宣通,诸症自愈。
大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

麻黄 六两,去节(18克) 桂枝 二两,去皮(6克) 甘草 二两,炙(6克) 杏仁 四十枚,去皮、尖(6克) 生姜 三两,切(9克) 大枣 十二枚,擘(4枚) 石膏 如鸡子大,碎(30克)

[用法]

原方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

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主治]

外感风寒,发热恶寒,寒热俱重,脉浮紧,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

[名医方论]

柯琴《伤寒来苏集》:“此即加味麻黄汤也。诸症全是麻黄,而有喘与烦躁之不同。喘者是寒郁其气,升降不得自如,故多杏仁之苦以降气。烦躁是热伤其气,无津不能作汗,故特加石膏之甘以生津。然其质沉,其性寒,恐其内热顿除而外之表邪不解,变为寒中而协热下利,是引贼破家矣。故必倍麻黄以发汗,又倍甘草以和中,更用姜枣以调营卫,一汗而表里双解,风热两除。此大青龙清内攘外之功,所以佐麻桂二方之不及也。”

[连氏方论]

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故发热恶寒,寒热俱重,身体疼痛。本方是麻黄汤加重麻黄、甘草,减少杏仁,再加石膏、生姜、大枣所组成。方中重用麻黄,以增强发汗解表作用,故为君药;桂枝助麻黄发汗解表,为臣药;杏仁开泄肺气,佐麻、桂发汗解表,生姜、大枣调营卫而行津液,证见烦躁,故又于大队发汗解表药中配伍石膏辛甘大寒,清热除烦,又能制约大量麻、桂之辛温,使发汗解表而不助里热,以上均为佐药;使以甘草,调和诸药,且制麻、桂峻烈之性,防其汗出太过,又甘草得石膏,甘寒生津,更能除烦。诸药合而成方,俾汗出而邪热皆清,诸症自解。
桂枝汤《伤寒论》

[组成]

桂枝 三两,去皮(9克) 芍药 三两(9克) 甘草 二两,炙(6克) 生姜 三两,切(9克)大枣 十二枚,擘(4枚)

[用法]

原方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现代用法:水煎服,服后进少量热稀粥,覆被取微汗。

[功效]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

外感风邪,发热头痛,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名医方论] 1.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桂枝汤,辛甘之剂也,所以发散风邪。《内经》曰:‘风淫所胜,平以辛,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收之。’是以桂枝为主,芍药、甘草为佐也。《内经》曰:‘风淫于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是以生姜、大枣为使者也。”

2.吴昆《医方考》: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太阳中风也,此汤主之。风之伤人也,头先受之,故令头痛;风在表则表实,故令发热;风为阳,气亦为阳,同类相从,则伤卫外之气,卫伤则无以固卫津液,故令汗出;其恶风者,卫气不能卫也;其脉缓者,卫气不能鼓也。上件皆太阳证,故曰太阳中风。桂枝味辛甘,辛则能解肌,甘则能实表,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故用之以治风;然恐其走泄阴气,故用芍药之酸以收之;佐以甘草、生姜、大枣,此发表而兼和里之意。是方也,惟表邪可以用之,若阳邪去表入里,里作燥渴,二便秘结,此宜承气之时也,而误用之则反矣。论曰:桂枝下咽,阳盛则毙。盖谓阳邪去表入里故也。又曰: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盖以与之则表益实,而汗益难出耳!故申之以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3.吴谦《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名曰桂枝汤者,君以桂枝也。桂枝辛温,辛能散邪,温从阳而扶卫。芍药酸寒,酸能敛汗,寒走阴而益荣。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散中寓敛汗之意;芍药臣桂枝,是于固表中有微汗之道焉。生姜之辛,佐桂枝以解肌表,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和营里。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用以调和中气,即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矣。以桂、芍之相须,姜、枣之相得,借甘草之调和阳表阴里,气卫血营,并行而不悖,是刚柔相济以为和也。而精义在服后须臾啜热稀粥以助药力。盖谷气内充,不但易为酿汗,更使已入之邪不能少留,将来之邪不得复入也。又妙在温覆令一时许, 微似有汗,是授人以微汗之法。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禁人以不可过汗之意也。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解肌、发汗、调和荣卫之第一方也。凡中风、伤寒,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皆得而主之。其它但见一二证即是,不必悉具。”

4.曹颖甫《经方实验录》:

“今有桂枝汤中风证患者于此,恶风头痛、发热汗出,诸状次第呈现,顾汗出不畅,抚之常带凉意,是可谓之曰‘病汗’。……及服桂枝汤已,须臾,当啜热稀粥一小碗,以助药力;且卧床温覆,一二时许,将遍身 微似汗出(似者,续也,非‘似乎’也),病乃悉去。此汗也,当名曰‘药汗’,而别于前之‘病汗’也。‘病汗’常带凉意,‘药汗’则带热意。病汗虽久,不足以去病;药汗瞬时,而功乃大著,此其分也。……独怪一般医家尚有桂枝汤能发汗能止汗之辨,呶呶相争,无有已时。不知以中风证而服桂枝汤,‘先得药汗’,是‘发汗’也,‘病汗’遂除,亦‘止汗’也。”

[连氏方论]

本方证乃外感风邪,营卫不和所致。方中桂枝辛温,温经散寒,解肌发表,能入营透卫,故为君药;白芍酸苦微寒,收敛阴气,补养营阴,为臣药;桂、芍相配,一散一收,解肌发表而不致营阴外泄,调和营卫,使表邪得解,里气以和。炙甘草配桂枝,辛甘发散为阳,以增强发汗解肌作用,配芍药,酸甘化合为阴,以增强敛液益阴作用,故为佐药;生姜、大枣补益脾胃,调和营卫,《伤寒明理论》说“姜、枣之用,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者也”,故为使药。盖汗为水谷之精气所化,汗生于谷,补益脾胃则能为发汗之资。
葱豉汤《肘后备急方》

[组成]

葱白 一虎口(5条)一升(15克)

[用法]

原方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取汗。不汗,复更作,加葛根二两、升麻三两,五升水,煎取二升,分再服,必得汗。若不汗,更加麻黄二两,又用葱汤研米二合,水一升煮之,少时下盐豉,后纳葱白四物,令火煎取三升,分服取汗也。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

发汗散寒。

[主治]

外感风寒轻证,微恶风寒,或发微热,头痛无汗,鼻塞流涕,喷嚏,舌苔薄白,脉浮。

[名医方论]

汪昂《医方集解》:“此足太阳药也。葱通阳而发汗,豉升散而发汗。邪初在表,宜先服此以解散之,免用麻黄汤者之多所顾忌,用代麻黄者之多所纷更也。”

[连氏方论]

此为外感风寒之轻证,故寒热不甚。方中葱白辛温,疏散表邪,通阳发汗,为君药;淡豆豉辛甘微温,发汗解表,为辅佐药。葱豉配伍,具有发汗散寒之效,乃轻可去实之剂也。
小青龙汤《伤寒论》

[组成]

麻黄 去节,三两(9克) 芍药 三两(9克) 五味子 半升(9克) 干姜 三两(9克) 甘草 三两,炙(9克) 桂枝 三两,去皮(9克) 半夏 半升,汤洗(9克) 细辛 三两(9克)

[用法]

原方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

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喘息,痰多而稀,干呕不渴,苔白润滑,脉浮。或溢饮四肢浮肿,身体疼重者。

[名医方论] 1.成无己《伤寒明理论》:

“伤寒表不解,则麻黄汤可以发;中风表不解,则桂枝汤可以散。惟其表且不解,而又加之心下有水气,则非麻黄汤所能发,桂枝汤所能散,乃须小青龙汤始可祛除表里之邪气尔。麻黄味甘辛温,为发散之主,表不解应发散之,则以麻黄为君。桂枝味辛热,甘草味甘平,甘辛为阳,佐麻黄表散之用,二者所以为臣。芍药味酸微寒,五味子味酸温,二者所以为佐……以收逆气。干姜味辛热,细辛味辛热,半夏味辛微温,三者所以为使者,心下有水,津液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是以干姜、细辛、半夏为使,以散寒水。逆气收,寒水散,津液通行,汗出而解矣。”

2.罗美《古今名医方论》柯韵伯曰:

“两青龙俱治有表里证,皆用两解法,大青龙是里热,小青龙是里寒,故发表之药相同,而治里之药则殊也。此与五苓同为治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气,在五苓治水之蓄而不行,故大利其水,而微发其汗,是水郁折之也;本方治水之动而不居,故备举辛温以散水,并用酸苦以安肺,培其化源也。细释仲景发表利水诸法,精义入神矣。赵以德曰:溢饮之证,《金匮》云当发其汗,小青龙汤治之。盖水饮溢出于表,营卫尽为之不利,必仿伤寒营卫两伤之法,发汗以散其水,而后营卫行、经脉通,则四肢之水亦消,必以小青龙为第一义也。”

3.张秉成《成方便读》:

“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而咳,或渴或利等证。前方因内有郁热而表不解,此方因内有水气而表不解。然水气不除,肺气壅遏,营卫不通,虽发表何由得汗?故用麻黄、桂枝解其表,必以细辛、干姜、半夏等辛燥之品散其胸中之水,使之随汗而解,《金匮》所谓‘腰以上者,当发汗’,即《内经》之‘开鬼门’也。水饮内蓄,肺气必逆而上行,而见喘促上气等证。‘肺苦气上逆,急食酸以收之,以甘缓之’,故以白芍、五味子、甘草三味,一以防肺气之耗散,一以缓麻、桂、姜、辛之刚猛也。名小青龙者,以龙为水族,大则可以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潜隐于波涛之内耳。”

[连氏方论]

风寒束表,毛窍闭塞,故恶寒发热无汗。内停寒饮者,一旦感受外邪,每致表寒引动内饮。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为君药;桂枝助麻黄发汗解表,为臣药;半夏燥湿化痰,蠲饮降逆,干姜温脾肺之阳,散水寒之饮,细辛外可辛散风寒,内以温肺化饮,然干姜、细辛辛温大热,耗散肺气,故又用五味子收敛津气,以防肺气耗散太过,且五味子得干姜、细辛,有收有散,善于温肺止咳,芍药益阴养血,以上均为佐药;使以炙甘草调和诸药,得芍药酸甘化阴,以防麻、桂发汗太过,耗气伤阴。药共八味,配伍严谨,共奏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效。名小青龙者,谓其不若大青龙之兴云致雨也。
香苏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香附 炒香,去毛 紫苏叶 各四两(各120克) 陈皮 二两,不去白(60克) 甘草 炙, 一两(30克)

[用法]

原方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日三服。若作细末,只服二钱,入盐点服。
现代用法:为末,每次服6克,每日二三次。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

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主治]

外感风寒,内有气滞,形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

[名医方论] 1.吴昆《医方考》:

“南方风气柔弱,伤于风寒,俗称感冒。感冒者,受邪肤浅之名也。《内经》曰:卑下之地,春气常存。故东南卑下之区,感风之证居多。所以令人头痛、发热,而无六经之证可求者。所感人也由鼻而入,实于上部,不在六经,故令头痛、发热而已。是方也,紫苏、香附、陈皮之辛芬,所以疏邪而正气;甘草之甘平,所以和中而辅正尔。”

2.汪昂《医方集解》:

“伤食,加消导药;咳嗽,加杏仁、桑皮;有痰,加半夏;头痛,加川芎、白芷,伤风自汗,加桂枝;伤寒无汗,加麻黄、干姜;伤风鼻塞头昏,加羌活、荆芥;心中卒痛,加延胡索、酒一杯。此手太阴药也。紫苏疏表气而散外寒,香附行里气而消内壅;橘红能兼行表里以佐之橘红利气,兼能发表散寒,盖气行则寒散而食亦消矣,甘草和中,亦能解表为使也。”

[连氏方论]

本方证乃因风寒客表,肝胃气滞所致。方中香附理气解郁,且能外达肌肤,解除表邪,苏叶疏散风寒,兼能理气和中,二味共为君药;陈皮理气和中,为辅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以为使。四药合用,外散肌表之风寒,内理肝胃之气滞,共奏疏散风寒,理气和中之效。
香薷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香薷 去土一斤(500克) 白扁豆 微炒 厚朴 去粗皮,姜汁炙熟,各半斤(各250克)

[用法]

原方为粗末,每三钱,水一盏,入酒一分,煎七分,去滓,水中沉冷,连吃二服,立有神效,随病不拘时。
现代用法:水煎待冷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

解表散寒,化湿和中。

[主治]

夏月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于湿,恶寒发热,头重头痛,无汗,胸闷,或四肢倦怠,腹痛吐泻,舌苔白腻者。

[名医方论] 1.薛生白《湿热病篇》:

“其用香薷之辛温,以散阴邪而发越阳气;厚朴之苦温,除湿邪而通行滞气;扁豆甘淡,行水和中。”

2.张秉成《成方便读》:

“此因伤暑而兼感外寒之证也。夫暑必挟湿,而湿必归土,乘胃则呕,乘脾则泻,是以夏月因暑感寒,每多呕、泄之证,以湿盛于内,脾胃皆困也。此方以香薷之辛温香散,能入脾肺气分,发越阳气,以解外感之邪;厚朴苦温,宽中散满,以祛脾胃之湿;扁豆和脾利水,寓匡正御邪之意耳。”

[连氏方论]

暑月乘凉露卧,则外感于寒,恣食生冷,则内伤于湿。方中重用香薷辛温发散,解表散寒,化湿和脾,李时珍说“香薷乃夏月解表之药,犹冬月之用麻黄”,故为本方君药;厚朴苦辛温,化湿和中,为臣药;扁豆甘平,健脾化湿,为佐药;酒能温行血脉,以散寒湿,为使药。诸药配伍,对于外则表气不宣,内则脾胃不和者,实擅表里双解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