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方论,是对方剂的名称、药物配伍、功效主治、用量用法及其加减化裁等所作的中医理论论述。方论的产生,代表着方剂理论的独立与成熟。
金代成无己所著的《伤寒明理论·药方论》是最早运用《黄帝内经》君臣佐使配伍理论,系统分析和阐述张仲景《伤寒论》中二十首方剂的配伍关系与功效主治的专著,开创了方论之先河。至明、清时期,方论发展达到高峰。明代吴昆选古昔良医之方七百余首,考其方药,考其见证,考其名义,考其变通,考其得失,编为六卷,名《医方考》。清代影响较大的方论著作,有汪昂《医方集解》,罗美《古今名医方论》,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吴谦《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吴仪洛《成方切用》,费伯雄《医方论》,张秉成《成方便读》等。明、清时期以仲景方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理论论述的专著,有许宏《金镜内台方议》,徐彬《金匮要略论注》,柯琴《伤寒来苏集》,尤怡《伤寒贯珠集》等。此外,尚有大量方论散见于历代医药著作之中,如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清代吴瑭《温病条辨》、唐容川《血证论》,民国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医学家们以他们毕生治学与临证心悟凝炼成文字体现于方论之中,如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冉雪峰《八法效方举隅》,岳美中《岳美中医案集》《岳美中论医集》等对历代名方颇多独特精辟的方论。全国中医院校历版《方剂学》教材对方论相当重视,但限于“文革”前后历史原因,当时出版的教材均不署编著者姓名,仅署某某中医学院编,但编著者确实均为国内一流的中医学家,更是无名英雄。是故方论是历代名医智慧的结晶,是中医方剂学的精华所在。要学好方剂,用好方剂,必须对历代方论作一番深入研究,并有所领悟。
本人少年时代学习方论,系从《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着手。记得当读到独参汤、参附汤、人参养荣汤等方的方论时,深感先贤医文并茂,令我百读不厌。改革开放之初,本人于1978年考入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成为我国历史上首届中医研究生,有幸师从我国著名中医方剂学家、北京中医学院方剂学教研室主任王绵之教授从事方剂学教学研究,使我通读了大量的中医方论。如研究张仲景的五苓散,就起码要求对手头所能找到的历代《伤寒论》注家、《金匮要略》注家、历代方论专著、各版《方剂学》教材中有关五苓散的所有条文、方论均当一一通读,精心筛选出医理、文理最为上乘,又确能指导当今临床实际的三则方论来供方剂学教学之用。如此精选方论,本人一直坚持了十年之久。
2010年,本人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沈淑华了解到本人亲手抄录并珍藏着不少历代方论,再三提出要协助本人整理医论,编著《新编历代方论》一书。考虑本人当年选录的历代方论确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研究及临床实用价值,故乐而允诺之。
《新编历代方论》编入历代具有代表性的著名方剂共178首,选录历代方论共356则,引据历代中医著作共71部。考虑历代方论著作多为一家之言,而现代虽有方论著作出版,但又往往罗列诸家,令人看得眼花缭乱而难得其精要。《素问·至真要大论》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故《新编历代方论》每方仅精选历代方论少则一二则,多则四五则,平均每方二则。方论顺序按年代前后排列,且于名医方论之后又有连氏方论,系本人熟读各家方论后,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及临证体会撰著的方论,力求以简明、实用为原则。若可供广大中医工作者、中医药院校师生、中医爱好者学习研究之用,则吾愿足矣!
连建伟
于杭州无我斋
2018年7月23日大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