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心肺疾患康复意义
心肺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患者持之以恒地坚持,因此康复过程管理十分重要,应鼓励患者严格执行运动处方,定期复查,调整方案,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一、康复原理
1.外周效应
是指通过心脏之外的组织和器官,在特定条件刺激下所发生的适应性改变,也是国际公认的心脏病康复的作用机制。长期的运动训练,外周器官和组织所发生的适应性改变表现在①外周毛细血管密度和数量增加,骨骼肌氧摄取能力提高;②运动肌细胞线粒体数量、质量和氧化酶活性提高,骨骼肌氧利用率增强,血流需求相对减少;③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外周阻力降低;④肌肉收缩机械效率提高,耗能减少;⑤最大运动能力提高。由于定量运动时心脏负荷减轻,心肌耗氧量降低,最大运动能力相应提高,一旦停止训练则丧失。因此训练必须持之以恒。
2.中心效应
是指训练对心脏的直接作用,主要是运动训练,促进心脏侧支循环形成,提高冠状动脉储备,心肌收缩力增强,促进冠脉病变逆转。因此缺血是激发或促进血管闭塞性疾病自我保护机制的条件,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心肌缺血可以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生成,而无心肌缺血者,侧支循环不生成。据此,国际上开展以基因疗法为核心促进血管再生的“生物搭桥”技术的研究,如果缺血可以有效地促进侧支循环生成,便可促进患者自身形成动脉的“生物搭桥”,或者成为基因转录到缺血心肌的导向因素,从而开创新的治疗途径。
3.有效呼吸模式
正常平静呼吸时,膈肌收缩下降,胸腔容积变大,使得胸腔内压相对减小,引起主动吸气;呼气时,胸廓和膈肌因弹性顺应性回缩,膈肌上抬,胸腔容积变小,胸腔内压力相对增高,使肺内气体利于排出,形成主动吸气、被动呼吸的特点,而在整个呼吸运动中,膈肌功能占70%,膈肌上下活动每增加1cm,可以增加肺通气量250~300ml,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而膈肌较薄,本身收缩时耗氧量相对较少,因此选择采用膈肌呼吸模式,可以提高呼吸效率,改善呼吸障碍。重要的呼吸肌有膈肌、肋间肌、辅助呼吸肌。腹肌是主动呼气肌,有腹外斜肌、腹直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接受T 6~L 1神经支配,腹肌收缩,可以增加腹压、促进膈肌上抬,胸腔容积缩小。呼吸可在一定程度上受意识支配,并通过呼吸肌的舒缩来实现。
二、康复治疗方式
1.运动训练
实现中心作用,需要有心肌缺血或骨骼肌缺血的刺激,通常采用高强度有氧训练,即运动中最高心率>85%最大心率,或者运动中诱发心肌缺血;故常采用快走、慢跑或游泳等方式;运动时间一般为15~60min;疗程至少1个月。据Martin Noel报道反复进行诱发心肌缺血的有氧运动(60min/次,训练6周),缺血性运动组和对照组的心律失常、左心功能和血肌钙蛋白均无统计学差异;运动组的吸氧量、指脉氧、最大心率和最高心率收缩压乘积与对照组无差异,但是运动组的最大运动负荷的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高强度的训练虽然诱发心肌缺血,却不会诱发累加性心脏损害。
2.训练程序
每次训练必须包含3个阶段:准备活动、训练活动、结束活动。①准备活动:主要是热身,为训练活动期做好骨骼、肌肉和心血管系统运动应激的准备,常采用牵伸运动和大肌群运动如医疗体操、太极拳或小强度步行等;②训练活动:是指达到靶强度的活动,中低强度训练的主要机制是外周适应作用,高强度训练的机制是实现中心效应;③结束活动:主要目的是恢复平静,即让高度兴奋的心血管应激逐步降低,以适应停止运动后血流动力学改变。训练方式常选用放松运动、呼吸运动、慢走等。
注意事项:①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②发热或感冒症状和体征消失2天以上再恢复运动;③结合环境因素调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④定期复查,及时调整运动处方;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心绞痛或其他症状,及时就医;⑥持之以恒,如间隔4~7天以上,再训练时宜适当降低强度。
三、康复作用及研究进展
1.外周效应
通过持续运动训练增加骨骼肌血流,毛细血管密度,线粒体数目、体积、活性,从而使骨骼肌氧利用率、动-静脉氧差增加,VO 2增大,改善功能贮量。
2.促进中心效应的实现
心率收缩压乘积(心率×收缩压,rate-pressure product,RPP)是反映心肌供氧和需氧之间平衡即心肌耗氧量的间接指标。运动训练可以增加最大RPP,提高RPP缺血阈,降低休息及等量的亚极量负荷的RPP。提高心肌收缩力,Ehsani等报道心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进行1年大运动量训练后,在35%~65%最大摄氧量(VO 2max)运动强度时,心脏每搏量平均增加18%,运动时左室射血分数增加,达到改善冠脉血流,增加心肌供氧的目的。
3.增加肌力
研究证明合适的循环抗阻训练可以增加有选择的心脏病患者的肌力22%~29%,且是安全的。
4.减少冠心病危险因素
运动锻炼可以改善血脂、降低血压、改善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患者的病情。Mendosa、Hartung等分别报道,运动锻炼可使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15%~2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至12%~13%;如果配合控制摄入的热量(每天不超过2 000~4 000kJ),则可减肥。
5.改善症状
刘乐芝等对130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9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有对照的2~9年运动锻炼,结果症状基本消失者锻炼组为92%,对照组为40%。
6.减少心脏病事件和死亡率
美国国家运动和心脏病科研项目中651例心肌梗死后3年累计死亡率中,运动组的死亡率仅为4.6%,比对照组降低37%。
7.改善精神心理状态
随着功能提高,症状减少,减轻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
8.提高肺功能,减少气短、气急症状
周士枋等对11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对照研究,连续康复治疗3年、5年、10年,3年时治疗组肺功能改善,膈肌活动范围增加,对照组无此改变;10年时呼吸道感染、肺功能衰竭的死亡人数,治疗组较对照组减少近50%,延长了10年生存率。
四、心肺疾患康复的意义
1.减少用药量,缩短住院日 通过合理的运动训练,提高心肺功能,积极控制症状,减少患者对药物的依赖,缩短住院日。
2.降低手术风险 通过积极科学的运动训练,特别是针对性的呼吸训练,重建有效呼吸模式,指导患者掌握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解除气道阻塞中的可逆因素,减轻气促、气短等症状,使患者心肺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为成功接受手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3.消除疾病遗留的功能障碍和心理影响 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改善恐惧、焦虑的情绪,积极面对现实。积极开展心肺运动训练,减轻精神症状。
4.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提高机体能量储备,提高运动耐力、增加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自理能力和恢复工作的可能性。
5.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全身状况 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预防感冒,正确排痰;帮助做好风险预测和评估,对疾病进行科学管理。
6.最终目的是减少死亡率,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王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