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膳食养生保健
第一节 膳食养生的功效
民以食为天,膳食在维持生命,促进健康,延年益寿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安谷则昌,绝谷则危”,养生最主要的依赖在于膳食,每个人一生中都要吃掉大量的食物。统计表明,一个健康人在20~80岁的60年间,新陈代谢的物质大约相当于其成年时自身标准体重的1000倍。可以说寿命的长短,能否健康地生活,都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
难怪爱迪生在20世纪初说:未来的医生将不再给病人药物,而是引导病人关注饮食结构、饮食保养及疾病的病因和预防。人的生命是从健康的生命状态转变到死亡的过程,在很多人的生命过程中会经历包括健康、亚健康、疾病、损伤等状态。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一生只选择完全健康或健康,就一定要把握完全健康时期、健康时期和亚健康时期的养生机会,还要抓住疾病和损伤时期进行及时治疗和养生的机会!膳食养生是所有养生方法中的重要方法。
不管有多么优越的药物和物质条件,如果不注重平素基本的膳食养生,仍会使身体健康逐渐受到损伤。充分利用膳食养生进行身体功能调理对于每个人都具有积极意义。
一、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膳食
唐代医家孙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膳食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故有“民以食为天”,“膳食不可一日废之”之说。日常膳食带来的影响也可能需要10年、20年甚或30年才能明显地显现出来。日常膳食失当,会给一些人和一些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遗憾。
《素问·经脉别论》指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由此可见,古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对膳食维持健康有了深刻的理解。但受制于当时科技条件,先人们无法解析养生的机理,只能将古来得道者长寿百年的方法和秘诀,总结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养生的原则历代传承。为了将这些养生法真正惠及到民生,经过千百年来一代代人的研究、探索、实践,如今我辈才能基本了解膳食“和于四时五脏阴阳”的方法(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才懂得如何计算“食饮有节”之“节”的数量。
但是,我们仍对很多“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膳食养生细节的机理不了解,这部分只能依靠我们的中医智慧来进行研究认识。中医认为:人体通过膳食而化生精、气、血、津液等维持生命的物质,通过这些物质的作用,心系统(心、小肠、脉、舌)、肝系统(肝、胆、筋、目)、脾系统(脾、胃、肉、口)、肺系统(肺、大肠、皮、鼻)和肾系统(肾、膀胱、骨、耳及二阴)井然有序地进行着正常的生理活动。
因此,日常膳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是人体后天生命活动所需宏量物质和精微物质的重要来源。只有日常膳食能够提供上述五大系统所需的生命物质并保障人体生理活动正常运行,人们才能最大限度地科学保养身体,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
二、科学的膳食养生
《素问·脏气法时论》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膳食调养原则。食物具有养生作用这一事实家喻户晓,然而对具体的膳食养生方法,人们往往并不清楚。食物种类繁多,成分各异,只有合理搭配才能发挥其养生作用。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提倡食物来源多样化、主从性和匹配性,从而形成了以谷物、豆类为主,以动物食物补益调养,进食足量蔬菜,兼食水果的膳食结构,这种传统膳食结构非常合理。在此共性基础上,针对每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居住环境、体质等的不同,还需科学拟定个性化的膳食方案,这才是我们所提倡的健康膳食养生方案。
人类日常膳食涉及的食物有谷类、蔬菜类、果品类、肉蛋奶类、调料类5类400余种。这些食物的属性有阴有阳,有寒、热、温、凉四气,有辛、甘(甘和淡)、酸(酸和涩)、苦、咸五味。每种食物能够提供给人体的营养素亦不同。20多年前,医学界公布的由食物供给人体的营养素有25种,目前研究发现这个数字已达100多种,其中必需营养素为59种。可见,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食物的养生作用将会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研究发现:大多数食物对人体都有营养性、药性和危害性三方面作用。食物用于养生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利用它的营养性,避免其药性,更要严防其危害性。中医日常饮食养生法虽然理论复杂,但具有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无危害性、个性化、不影响个人膳食喜好等特点。养生专家认为,运用中医日常饮食养生法指导饮食养生,可以强身健体,有效改善体质偏颇,起到调整体质、防病治病的作用,是防治慢性病、延缓衰老切实可行的方法。
三、膳食养生与预防疾病
《养老奉亲书》指出:“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本草求真》说:“食之入口,等于药主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人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备急千金要方·食治》指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充分说明了食疗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性。
药食同源是中国养生文化的一个鲜明特色,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药食同源,寓医于食”及食养、食疗、食忌之说。《黄帝内经》中就已论及“美饮食”与“饮食有节”能够防病延寿,该书中记述的“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和“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素问·五常政大论》),具体指出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膳食的配合不可或缺,把“以药治病”和“以食调养”紧密结合在一起。从现代医学来看,药食同源实际上就是将药物治疗与膳食调养密切结合,使药物与膳食共同为祛病延年、养生健身服务。
日常膳食的食物,多有养生作用,如各种豆类、粮食、肉类、蔬菜和果品等,其中一些食物也当药物使用,如大枣、黑扁豆、芝麻、薏苡仁、蜂蜜、山药、莲子、桂圆、百合、菌类、柑橘等。正是中医学的这种“药食同源”的观念,使中国形成了独有的食疗传统。
四、健康的膳食养生方法
《金匮要略》指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谓:“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调查研究也显示:膳食是某些疾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食物主要依赖脾胃的纳运作用进行消化吸收,故饮食所伤,首先是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升降失常,因而称“饮食内伤”。在之后的病理过程中,还可聚湿、化热、生痰或变生他病。
因此,作为人体后天生命活动物质的来源,饮食要有“节”。然而饮食不节,并不仅仅包含我们常说的饥饱无常、饮食偏嗜、饮食不洁等,还包含困扰成千上万养生科学工作者的“均衡”问题。“富贵病”让我们明白了不仅饥饱无常、饮食偏嗜、饮食不洁等会影响人体的健康,营养不均衡日久同样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或正气受损而引发疾病。因此,希望读者能学习掌握健康的正确的膳食养生方法获得健康长寿的秘要。
上述可知,营养均衡不仅要求营养素均衡,还要求提供营养素的食物的气味及属性与人的个体体质相合,这使得营养均衡的实现更加困难。辨证施膳技术研究还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人类对膳食养生细节的研究还应继续深化。
第二节 养生膳食保健
膳食与人体的保健就是饮食养生。人依靠膳食维系、维护生命的存在和延续,依靠饮食提供人体所需各种物质转化为能量,完成各种生命生理的功能活动。因此,膳食养生与其他任何养生形式相比都具有独特性。任何其他形式的养生,只具有强身健体,延长生命的功效。但都不具有如饮食那样为人体生命所依赖的关系,从这重意义上讲,饮食养生是人体生命基础性的保健养生。如果没有科学良好的膳食,就没有基础养生条件,没有良好的基础养生条件,就谈不上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更说不上长生久视。《汉书·郦食其传》云:“民以食为天”,正是讲饮食与人的生命攸关。医家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也同样是强调饮食对人生命存在的重要性。人与饮食的关系,如同植物与水、肥、土地的关系,就如动物在自然界中有序的食物链关系。万物同源,万物一理,自然界存在的万物,均受一种看不见、触不着,永恒不变的内在规律所制约、所作用而不可违逆。这种规律体现在,自然界各层次生命在生存活动中对食物的摄取类别和摄取量的稳定性至上。人有着适于人生存的环境和食物链。因人有适应、改造自然的能力。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均有人生活,人的饮食范围也相应宽泛。尽管如此,适于人生存的规律及条件仍有极限,违反这种规律,轻者会感到不适或发生疾病,严重时则会死亡。所以人的生存活动、摄取饮食,如果任意地违反、突破潜隐的自然规律,必然对自身造成损害。人不仅要遵循气候变化规律增减衣服。在饮食上也要遵循包括饮食范围和饮食量的自然限度。人的潜在自然饮食范围虽然广,仍有明显的限制,很多植物不能食用,更有很多动物也不能食用。如有些有剧毒的草,羊、鹿、野牛等食草类动物将其食用不会中毒,人食之则生病或死亡。一些有毒或携带病毒的动物,人是不能食用的,但有些动物食之则无任何影响。这种潜在规律,随着社会经济、科学研究、营养学研究的发展常常被打破,人因好奇的心理要到不适宜居住的地方去住,要吃前人认为不可吃的东西。为显示与众不同和前卫,或完全以营养学作指导而常常忽视毒副作用,超越固有食物范围去食奇少之物。其结果,受到自然规律的报复。我们稍作反思即可发现:那些处处讲求营养价值,食飞鸟、野味、名贵海鲜及奇异动物的人,较之生活在偏僻乡村,粗食淡饭的农民,无论身体状况及寿龄前者与后者均差之甚远。这一客观事实,胜于诸多精确的营养比率数字和养生理论的强调。此论,并非贬损营养在饮食养生中的价值,而是指出,只重视食物营养数字,忽视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转化功能的认识、忽视人与饮食之间存在的自然规律,会使饮食养生在实践中出现偏颇。这种偏颇的不良影响事例,从婴幼儿到老年的生活过程中俯拾皆是。如性早熟、内分泌失调、痛风病、肥胖病等。因此,如何饮食养生,如何调配营养食物,怎样的饮食养生形式是最佳形式等问题值得认真探讨与科学论证。
第三节 饮食有节,养生有方
在饮食养生方面,中医药养生有方提出饮食有节。春秋时期管子强调:“饮食有节,则身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损。”究竟“饮食有节”的意义是什么,在饮食上哪些方面应该“节”?如何节?多少年来,医家、养生家大多约定俗成地将饮食有节理解为饮食的定时、定量、限制食量,不食生、冷、硬的食物等。现代营养学家,更以各种谷物、肉类、蔬菜所含营养成分的量化数据,对饮食的定时、定量进行指导。从而使饮食定时、定量具有了科学依据。因此,当每一个养生者(无论其身体状况如何),在向医生或养生家咨询如何饮食养生时,“饮食定时、定量”“合理搭配各种营养成分的食物”是给每一个咨询者的必然答案。似乎这个答案是金科玉律,可以答复任何身体状况人的饮食问题。然而,一些严格饮食定时、定量,不食生、冷、硬食,认真讲究饮食营养配比的城市人,白领阶层,他们的自身健康状况、寿龄,并不明显超过无条件讲求营养条件的农村人。这一现象是只得养生者思考的。至今,一些养生者,甚至养生家,对饮食有节的含义仅理解为定时、定量、不食生、冷、硬食物等是不够全面的。饮食有节的含义应是指饮食营养的科学、摄取的量有节制、有规律。有节制、有规律并不是仅指定时、定量、不食生、冷、硬食物。人对摄入的食物能否完全消化、营养的吸收,取决两个方面,一是进食的质,即食物的营养成分,硬、软、生、冷,以及是否是人类食谱的可食之物,是否是个人饮食习惯接受纳入的食物等。另一方面是进食的量,食入量的多少,是否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等。一味强调定时、定量,不食生、冷、硬食物,是只重视食物的质与量,而忽视了人自身的消化功能,忽视了人的自身功能具有因锻炼利用而增长,胃肠的功能因废用、失去锻炼而下降的特性,认为人的消化功能是一成不变的。
由于饮食养生中存在以上两方面认识的模糊,才会出现无论身体状况如何,均嘱其在饮食上定时、定量,不食生、冷、硬食物。这两方面认识的模糊,常为饮食养生形成误导。
一、养生饮食的定时、定量
养生定时、定量的饮食,不是错误的,但不是所有人,任何身体状况都要遵守的。这一方法只是饮食养生的一种方法。定时、定量目的是使人的消化功能在一定时间段内,将一定量的食物完全消化、吸收。长期定时、定量饮食,人的消化功能趋于规律性、有序化,消化功能也会保持在一个不变的水平上。有益于胃肠功能的稳定、避免胃肠因超常食量引起功能失调。定时、定量饮食,适于正常体质,正常工作量的人群。限制食量的定时、定量饮食,可以减轻胃肠工作量,即减轻胃肠负担。这一饮食方法更适合于疾病中人。尤其胃肠道疾病的人。但对无明显疾病、体质弱、消化功能差、食量少的人群以及疾病愈后需要恢复饮食量的人,如果也让他们饮食定时、定量,不食生、冷、硬食物,则会因食量所限,他们的身体状况及消化功能难以改善。正如培养一个跳高运动员一样,如果对其起跳限跳一定的高度,每天限跳次数及时间,这种训练虽然有益于身体健康,可以收到一般体育活动强身健体的效果,但培训出的只是一般的跳高者,是永远跳不出超常高度的。而要培训出一个高水平跳高运动员,在运动量上不能限制,而应逐渐增加起跳高的高度。生物学意义表明生物的生存功能有用进废退的特性,人体潜能也需要通过激发才能体现。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同样需要锻炼才能增强。因此,对食少、体弱、大病初愈的人群,饮食不宜定时、定量,而是要通过增减食量和适量进食生、冷、硬食物(如水果、炒货等)的方法,锻炼、增强消化功能。比如:一个无明显疾病或疾病恢复期体质弱、食量少,每顿只吃半碗米饭,半碗汤的人,其饮食调整方法是:第一天,每顿吃小半碗米饭,半碗汤,适宜的菜;第二天,每顿可吃半碗米饭,半碗汤;第三天,每顿吃大半碗米饭,大半碗汤。有可能因第三天饭量加至大半碗,食后稍有饱胀感,但因加量很少,撑胀感不会明显。至第四天返回到第一天进食量,第五天按第二天进食量,第六天,按第三天进食量。之后,仍按此食量循环饮食,直至进食大半碗米饭无任何饱胀感后,重新调整进食量(大约一月时间)。第一天每顿半碗米饭,半碗汤。第二天每顿大半碗米饭,一碗汤。第三天,每顿一碗米饭,一碗或一碗半汤,而后返回第一天食量,如此循环进食。直至在第三天进食量偏大,稍微撑胀感逐渐消失,饭前有饥饿感时,即说明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已经增强。如果想继续增加饮食量,或超过一般食量,则需要进一步增强体质,除按上述方法微量递增进食,循环进食外,同时还要加大每天的运动量,如参加某些体育活动、练功活动等。这样则可增强体内能量转化,控制脂肪蓄积,保障身体健康的质量。如果不能增强运动量,饮食量已恢复正常时,则应采取定时、定量饮食法,以稳定消化功能。
大病初愈或胃肠疾患初愈的恢复期患者,待饮食恢复正常后,亦应改为定时、定量饮食法。定时、定量饮食法,目的在于维持、维护人体现有的消化功能,保持这种消化功能的持续稳定,意义是维护和保持人体热量之所需。增减饮食法,是对人体潜在消化功能的激发、调节,使消化功能在现有的功能基础上增强和提高,意义是增强和提高与养生。
定时定量饮食法与增减饮食法对人体消化功能产生的作用在两个层面,一是保持,一是增强,两种方法的功能作用相辅相成,单一的采用定时、定量饮食法或增减饮食法,对饮食养生而言都是片面的,均不能真正达到饮食养生目的,两者有机结合,根据人体身体状况调配安排饮食,才是正确的饮食有节,才能取得良好的饮食养生效果。
二、养生忌食生、冷、硬食学问
养生要求对体质弱、消化功能差,有胃肠疾患的人,应忌食生、冷、硬食物,这似乎是养生人士的常规,以至这类人群平时连瓜果也不敢吃,或说也不能吃,而吃后的确会出现胃部不适,或病情加重。生、冷、硬食物为什么不能吃,是否要长期禁忌呢?这需要根据个人体质,找到食生、冷、硬食物发生不适的原因。
对于有胃部疾患,消化功能差的人,因吃生、冷、硬食物后就会出现胃肠不适,或疾病加重,医者嘱其忌食这类食物是疾病所患用药期的禁忌。这类情况的人,为什么吃了生、冷、硬食物就会胃部不适,或疾病加重呢?其他人为什么不会有这类反应?医者对此情况也有答案,总是说消化不好,胃弱。要知道:消化不好、胃弱并不是根本原因,消化系统的调节功能降低,对进食食物的质、量、热、冷缺乏机体的适应性,多吃一点便消化不了,胃部习惯于温度、硬度适中的食品,稍热、稍凉、稍硬都不能适应。由于不能适应,本来很弱的消化功能会进一步降低,使食物在胃肠中滞留,发生腹痛腹胀。正如一个体质弱的人,最适宜28~30℃温度下工作,如果突然让他到15~20℃冷空调工作间去工作,所出现的就不仅是不适应的问题,连工作也做不下去。如果一定要让他待下去则会生病。其原因是人体调节机制对突然变化的温度尚未能进行适应性调节。但这是否就说明这个人不具有对温度适应性调节的能力呢?显然不是,只是因为体质弱,平时对温度悬殊的环境缺乏适应性锻炼,遇到突然的温度变化,也必然缺乏能够迅速调节而适应的能力。人体的胃肠消化、吸收营养的脏腑功能,也是同样道理,我们让忌食生、冷、硬食物的人(严重胃病及病中的人除外)每天一次吃5克鲜苹果,1~3粒花生米,如果不出现胃肠不良反应,按以上方法吃10天后,将鲜苹果加至8克,花生米加至3~5粒,再吃10天,再增加。如此循序渐进,鲜苹果加到100克,花生米加至10~15粒,停止在这一进食量上,另加5克生黄瓜,3克锅巴,10天后按上述加苹果、花生的方法依次加量。当每天可吃100克鲜苹果,30个花生米,100克生黄瓜,30克锅巴时,这位先生(女士)的脾胃功能已经基本恢复正常了。但要提及的是:在渐次增加生、冷、硬食物进食期间,要配合体育活动,加强运动锻炼,如摩腹运动、胃肠功能保健操、健身操、短程跑步、太极拳、散步等。实践证明,以上述方法改变对生、冷、硬食物的禁忌十分有效,这说明对体质弱,消化功能差的人,一概要求其饮食上对生、冷、硬食物禁忌,只能是在一段时间内,如疾病期间,是非常必要的,疾病一旦进入恢复期,即可“开禁”,微量渐次增加进食、生、冷、硬食物,对胃肠功能及适应性进行锻炼,这才是养生之道的功效。以上这种方法进食训练,生、冷、硬食物不仅是食物的意义,还具有类似药物的调理意义。同时,以生、冷、硬食物作为消化功能的激发剂,激发锻炼着胃肠功能,使其循序渐进地增强消化功能。增强与促进着胃肠疾患及身体其他疾患向良性转归,被医者、患者视为禁忌的生、冷、硬食物,如果食用方法得当,可成为健胃、活胃、助消化的良药。
第四节 养生膳食的质量应合理选择
养生膳食的质,就是指进食的饮食所含有的营养成分种类与性质。量,则是含有营养成分的多少。将饮食所含营养成分及其所含成分的量进行综合认识,便是膳食质量。这样认识从文字上看不出有哪些不正确,但要将这一认识作为主导,以最佳组合方式调整膳食,其养生结果并不如理论那样令人满意,并不能完全体现所认识的质量效果,其原因在哪里?
一、营养配比的膳食
现代医学家、营养学家,通过先进的检测技术,对人体每天一定运动量、一定运动时限内所消耗的能量,有着精确的计算,对人所消耗一定量的能量,需要的各种营养进行量化,如对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粗纤维,以及铁、碘、锌、铜、锰、硒、铬、钼、钴、氟、锶、锡、锌、钡14种微量元素等的认识和量化。并以同样的方法,对各种谷物、粮食、蔬菜、水果、肉类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进行检测、量化,而后针对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的量,选择相应的谷物、粮食、菜品调配饮食。应该说以这样的科学认识进行饮食配方,在组合上应是无可挑剔的最佳养生膳食了,但在一些有条件按此营养配比进行膳食养生的人,其结果,无论身体状况和寿龄,却不一定比未作如此精细营养配比饮食的人为优。这一事实也是人所共知的。
现代医学、营养学家,按营养学量化调配饮食的方法,无疑是正确的。但问题存在于:科学家们不可能检测出组成人体的全部成分,而检测出的只是组成人体的部分成分。对谷物、蔬菜、水果、肉类中检测出的成分,也只是部分成分。世界上任何存在物,哪怕是最简单结构的苔藓类植物,其内在组成都是无限复杂的,都是不可穷尽的。科学所认识的只是存在物的一部分。因此,以所认识的人体部分所需物质,作为人体全部所需物质进行补给,一定有很大缺陷。人并不知道自身所需物质还缺些什么?因此,人自认为营养全面的配方膳食,其实并不全面,长期以不全面的营养膳食养生,其效果不佳是必然的。或许人们会问:按此认识,营养学家以营养成分量化计算进行饮食调配不是毫无意义了吗?不是,而是有重要意义。比如:对病中或大病初愈的人群,因胃肠消化功能弱,无法通过消化、吸收供给机体生命活动所需,机体明显缺乏某些营养时,按人体营养缺乏情况,针对性调配饮食,可有效地帮助患者体质恢复,促进疾病痊愈;如果因某地域、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人体缺乏某种所需物质,也需要在调配膳食中补入,如一些地方补碘正缘于此;另外,如身体衰弱,或先天或后天因素引起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致人体所需某种物质缺乏,也需要在饮食中补给;发育快的婴幼儿,对某种营养需求量大,母乳供给不足时,可通过饮食供给,在饮食调配中适量加入某些所缺乏的营养成分;老年人因机体对营养吸收转化功能降低,致机体缺乏某种营养物质,也宜在饮食调配中补入;高能量消耗的运动员,高强度劳动者,也易出现营养供给不足,这类情况也需要量化营养调配、及时足量补充。以量化营养成分调配饮食,对纠正营养偏失、不足,有针对性效果。对促进疾病痊愈和身体健康的恢复有良好作用。量化营养调配饮食,具有保障饮食质量的特点。但因量化营养配比并不具备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如果不考虑身体状况、盲目依赖营养配比膳食养生,则是不尽正确的。
二、自然膳食结构的保健
养生保健膳食不能穷尽人体所需的物质,而要以有限数量的营养成分调配,满足不能穷尽营养成分数量的人体需求,是不可能达到理想的膳食养生目的的。正是这一问题,使科学的营养学养生理论,蒙上一层饮食结构理论与寿龄预期不尽相符的难解之谜。如素食和荤食、杂食,营养成分是不同的,但在不同地域、不同饮食习惯情况下的人。他们或以素食为主,或以荤食为主,或以杂食为主,都均有很多的长寿之星。如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都安和巴马两县,就有很多长寿村。据统计,只有两万多人口的板井乡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有80余人,100岁以上者20余人,最高年龄达127岁,他们进入高龄阶段后依然身体健康,80~90岁时仍能劳作。那里的人们是常年以杂粮素食为主的,如玉米、红薯为主粮,配合豆类和蔬菜。在外国也有很多这样的长寿人群,据统计格鲁吉亚、阿塞拜疆超过100岁者近2万人,据资料介绍,那里的人是以玉米为主食的,副食以蔬菜为主,很少吃肉类。但据日本《东京新闻》报道:日本环球大学教授外间由基,在日本平均寿命最高的冲绳县调查发现:那里的长寿老人几乎每天都吃猪肉,吃猪肉是他们的习惯,是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菜肴或食品。因为他们对猪肉的进食量较大,从猪血,到猪头、猪蹄、猪内脏,全部煮烂吃掉。血液检查胆固醇值高于全国的日本人平均值。在日本,食猪肉兼食鱼及其他动物肉、油脂类制品的长寿人士比比皆是。调查研究认为:日本人长寿者比例,是同食物中肉、鱼、油脂制品而提高的。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也是世界闻名的长寿区,居民的饮食结构也是以肉类为主,副食是以奶酪等动物性食物为主,配合一些谷物食品。
在我国,以杂食为主要饮食结构的地域较广,长寿县、长寿村较多,长寿人更不计其数,在多山的四川青城山、乐山和地处平原的湖北钟祥县,安徽亳州、蒙城县等地区,在那些地方80~90岁是老人最普遍的年龄,这些老人大多能够劳作,操持家务、洗衣、做饭、身体状况良好。90岁以上,或百岁老人几乎每个自然村庄都能找到几个。这些地方的人都是以杂食为主,小麦、玉米、大米、红薯、大豆等杂粮,副食为各种肉类、禽、鱼、蛋、蔬菜,构成丰富多样的饮食品类。一日三餐,饮食多样。但多种多样的饮食,并不是按营养成分计划安排的。是随意安排的,想吃什么就做什么饭菜,是典型的杂粮自然饮食。无论以杂粮、素食或荤食为主的饮食,均是由他们的习惯所形成,都属于自然膳食。
因此,养生膳食的质量应体现在人体的吸收利用上,饮食对人体产生的作用,不是饮食单方面决定的,我们不能孤立地考虑饮食质量。尽管饮食中营养成分非常丰富,如人体消化、吸收功能差,机体各组织器官对其利用率低,饮食的质量便失去了意义。如果人体消化、吸收功能利用率高,饮食的质量就能充分体现。所以,饮食质量要结合人体消化,吸收功能强弱进行判别才不会出现偏失。按这一认识,我们便容易理解,以荤食、素食或杂粮为主的人群为什么都有长寿人士。杂粮、杂食营养成分丰富,常食杂粮、杂食有益养生长寿。但荤食与素食两类食物,按营养认识所含成分有不同,营养有偏失,或存在营养缺陷。偏荤、偏素饮食结构,理论上不应称之为高质量的养生饮食,但习惯于两类饮食的人群中均有很多高寿者。原因在荤食和素食所含营养不同,但并非截然不同,荤食类食物或素食类食物,均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只是在两类食物中存在某些营养成分偏多,某些营养成分偏少的区别,而不是某种营养成分的绝对缺乏。如人体需要供给量较多的脂肪、蛋白,在荤食或素食中均有较丰富的含量,而需要量很少的微量元素,无论荤食和素食中均有存在,虽然荤食和素食营养种类含量有偏,但人体从两类膳食中所吸取的各种所需的营养物质并不偏缺。这是因为人体消化、吸收功能,具有适应机体需求的自我调节功能。因此养生保健而言,长期对荤或素偏食的人,其体内具有与饮食结构相适应的内在自然膳食的调节机制,适于特殊饮食习惯人士的内环境形成,并使适应特殊正常的生理机制。如果营养学家按科学的平衡营养理论指导荤食或素食人群的饮食,对荤、素、谷物、蔬菜,进行量化营养作饮食调配,无论荤食还是素食为主的人群均不能适应。对于已形成与荤食或素食吸收、利用相适应的特殊生理机制的人群,这种理论上合理的膳食结构,恰恰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他们不但没有良好的养生效果,而且在改变习惯食膳后可能会有诸多不适,如消化不良、腹胀等,甚而吃出病来。这表明:同样的饮食结构,不同的人体消化、吸收机制,对人体健康的产生效果不同。因此,在膳食养生过程中,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宜,既要注意饮食所含成分的质量因素,又要考虑不同地区生活膳食习惯及机体消化吸收功能的消长变化,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调配出有质量的养生膳食保健。
第五节 养生膳食的调配
养生膳食的调配应体现在最佳的饮食质量方面,这样才能够产生最佳的养生效果,也是最有质量理想的养生膳食。因此,饮食的调配,既不能仅按营养学家的量化营养做统一调配,也不能只按自然饮食态度,全部顺任习惯,不分正误地进食,而是需要分析、总结出各种饮食结构的饮食营养,以及适应各饮食结构人群的特点,然后因人而异取长补短,设计出最佳的膳食养生结构的方案。
一、量化养生膳食
养生膳食原料组成、质、量、明确,对人体所需物质的补入具有针对性。能够根据人体运动量的消耗适时及时补入。
如果营养成分结构不合理,对人体未知的所需物质不能按需补入,或与人体自身消化、吸收、转化功能不完全协调,对消化功能不具锻炼、增强的作用,且有可能会因补量与自身功能不协调而出现负面反应。
二、自然膳食与养生
自然膳食结构对人体消化、吸收、转化功能具有锻炼和增强养生保健的作用。如果,养生人士对摄入的营养类别、质量、不明确,有时可因某些成分摄入过多、过少,而影响机体的健康。
三、养生量化的营养膳食人群特点
1.多为城镇人口中有文化知识的阶层,他们很关注现代养生方法,有一定的医学、卫生知识。生活条件多在中、上水平。
2.大多崇信现代营养学认识,常看关于养生的书籍和参加养生方面的讲座,也易接受相关的广告宣传,常同一些热爱养生者进行交流。
3.大多同其他养生形式配合。
4.饮食变化有规律,有定时定量习惯。
5.身体状况偏弱或有某些疾病、慢性病。
四、自然膳食人群特点
1.居住地多偏僻,但环境清幽,空气流通好、水质好、环境无污染或少污染,无噪音或少噪音。
2.文化程度偏低,生活条件中下。
3.勤劳、生活条件要求低,易满足,生活乐观。
4.宽厚、善良、不愿事事斤斤计较,思想单纯,不为名利费心机。
5.多为农民。
6.平时健康状况一般,少有极强健者,偶然有小病,但很少吃药、打针。
从以上对习惯于量化营养饮食和自然饮食人群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的总结,可以发现他们饮食方面的优势和缺陷。按照取长补短的方式,便不难调配出最佳结构的饮食。
五、最佳结构的膳食养生
(一)量化营养饮食
1.量化营养饮食,首先要根据养生者身体状况、消化功能,确定以何种营养补入,补入的量要据身体情况递增或递减。
2.除体弱、久病之老人外,不需要长期计划补入。当体质已经恢复健康、无明显某种营养缺乏时,量化营养量,应逐渐递减,代之以杂粮饮食,培养增强自身功能对所需营养物质选择吸收、转化的能力。
3.以多种形式的养生锻炼活动配合饮食养生,促进消化吸收功能的增强。
4.调整心理状态、少私、寡欲,做到心境平和,宽松。有益于消化、吸收、转化功能持续保持正常。
5.少吃反季节菜,多吃时鲜菜。在量化调配饮食的同时,增加辅助菜食。
6.营造接近自然的生活环境,常去公园、河边、江边、乡村游玩。生活中纳入乡村人的自然饮食习惯。
(二)荤食为主人群的膳食养生
1.不需要改变荤食为主的饮食习惯,但要尽可能多的增加一些素食,抑制偏食程度加重。
2.学习饮食卫生知识、避免肉类携带的有害因子进入人体,对肉类有生食习惯者尤要注意,但不一定要改变生活习惯。
3.在身体不适情况时,可定时到医院检查身体营养情况,如有某种营养缺乏,可调整饮食结构,加入富含该类营养的食物,尽量少用直接补给性质的营养品,以保持自身较强的消化、吸收功能。
4.尽可能配合其他养生形式调节、维护内环境功能,促进消化机制对食物所含低微量营养成分的充分吸收、转化和利用。维护、保持机体这一特有功能。
(三)素食为主人群的膳食养生
1.不需要改变素食为主的饮食习惯,但要尽可能增加一些荤食,抑制偏食程度加重。
2.多学习饮食卫生和饮食营养方面的知识,发现自然饮食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调整。
3.定期检查身体营养状况,如有某方面营养缺乏,可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身体所缺营养物质的食物,尽可能减少服用直接补入性质的营养品,以保持自身对营养自然吸纳转化的功能。
4.可能配合其他养生形式,增强内在机制的运化,对一些食物中所含少量、微量营养成分能够彻底吸收、转化,保持、维护机体这一特有功能。
(四)杂食饮食为主人群的膳食养生
1.不需要改变杂食为主的饮食习惯。
2.在保持杂食饮食习惯的同时,学习一些现代营养学知识。在杂食饮食调配时,注意保持富含人体需求量较大的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食物的调配量,以保障人体对这类营养的吸收转化和利用。
3.可定期检测身体营养成分均衡情况,如有某方面营养成分不足,可增加富含这类营养物质的食物,无需直接补入这类营养物质。
4.结合其他养生形式,增强人体内环境运化功能,保持对饮食营养消化、吸收、转化功能的持续正常。
从以上总结可知,饮食的质量、饮食调配,均要与人体吸收、转化功能相联系进行认识和安排,任何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因人、因时、因地辩证地认识饮食与人体的关系,才能调配出高质量的养生膳食,才可能有最佳的膳食养生效果。
第六节 药膳与养生
药膳养生是将中药材加入食物中的膳食。加入膳食的这类中药大多是食物又是药食两用之药,如山药、枸杞、苡仁、桂圆、生姜、大枣等等。药膳在我国源远流长,因药膳之药可药可食有“药食同源”之称,自有人类采食食物始便有了药膳。但在远古的人类时代并无药膳之名,在唐宋有了宫廷食医之后,人们从经验中分别出哪些食物种类有强身健体、祛病和促进康复作用,便将这类食品纳入药用膳食养生的范畴。并以单方或配方形式分别用于治疗、养生、保健,而后,又将分归入药的可食之药,有经验的用以调配膳食强体养生,即各类的养生药膳。药膳,最早的记述是公元前一千多年的周朝,那时已有宫廷医师进行专门的膳食配膳,成于春秋时期的著名医书《黄帝内经》就载有治胃不和而卧不安的“半夏秫米汤”,东汉末年的《神农本草》,则载有大量可食、可药、可配膳食的药品,如人参、黄芪、党参、附子、杏仁、何首乌、黄精、薏苡仁、生姜、贝母、百合、山楂、乌梅、蜂蜜等。被称为医圣的张仲景和药王的孙思邈,均非常重视药膳、食疗对祛病、防病和保健的作用。在张仲景著述《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及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其弟子孟诜所著《食疗本草》中,均记述有大量的药用食物和药膳配方。至明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中,仅谷、菜、果三部就收有可食药用品类300余种。药膳,自古至今就受到病人和无病养生者所青睐,至今天,药膳已不是达官贵人的专享,已经走入千家万户寻常的百姓家。慢性病患者,体弱中老年人,对饮食药膳调配尤应重视,适宜的药膳对养生保健的作用效果,往往较药物、高级营养品更为功效奇特。
第七节 四季养生膳食要旨
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不仅衣着需要随之更变,饮食也要随季节变化而调配。人在天热减衣、天寒加衣,目的是保持人体内环境生理活动的平衡稳定,不受突然变化的气候影响,饮食调配的变化,与衣着的更换具有同样意义。在我国传统养生法中即有“四时调摄”的著述,其中饮食调摄,就是重要的方面。元代《饮膳正要》一书有云:“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蔬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之;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制其寒”。这段文字可谓四季饮食调配之纲要,也可谓四季饮食调配原则,对于季节气候寒、热、温、凉、燥的变化,以热、寒、凉、温、润性质的饮食进行调节,以扶助人体正气,对不利气候影响健康进行抵御防护。
如春季到来,阳气升发,饮食适当助之有益于人体内的阳气提升。饮食中可加调一些葱、荽、韭、麦、豉、花生、椿芽等菜品。
春季为一年之始,阳气上升,万物萌动,气候与物性调达顺畅。人与天地自然相应也不例外,此时机体生理活动之阳气升发,饮食对体内气机运化产生重要作用。肝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其性与春气相应,故春季饮食要顺应春天阳和之气,应肝气条达之性,取具有疏肝理气之药调配药膳。有助于泄肝郁,除湿阻,可避肝气过旺,宿疾复发,且可促进疾病痊愈。注意少饮酒,少进厚腻,黏冷食物,避免影响脾胃消化功能和肝气的舒达。此时,细菌等感染微生物也属自然万物,春阳升发,它们的活动、繁衍也因此开始。所以春季常见许多疾病复发,传染病流行,感冒肆虐。在春季,要注意冷暖变化的衣装更换,注意饮食卫生,重视养生保健预防疾病。
夏季是阳气极盛的季节,万物生长迅速,大量消耗阴气,而致阴衰,人在夏季要多注意养阴。由于夏季气温高,人体代谢加快、耗能量大,人体神经常处于兴奋和疲惫交替状态,生理活动不易平衡,伤阴耗阳俱见。在饮食上既要加强营养,又要多饮水润燥,更重要的是调节内在生理平衡,使内环境稳定。夏季饮食调节方面,可调配一些药食饮品。可适当多吃新鲜蔬菜、瓜果、豆制品、赤豆汤,也可用菊花、竹叶、薏苡仁花苞、薄荷泡茶饮。以饮食之性味,调节、增强人体内在功能对水液、营养的迅速递补功能,维护内环境平衡,可避免中暑、失水等急性疾病发生。夏季天气炎热,常胃口不好,食少纳差。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服用药物,仍应以饮食调节为主,如多吃些养生粥,既易消化,又可增大胃容量。也可用藿香叶、陈皮、麦芽、山楂、车前草等煮水配制一些饮料,醒脾开胃,通利小便,有利于食欲的恢复。
夏季炎热,各种感染微生物活动猖獗,最易在饮食中繁衍,使饮食变质而成为微生物繁殖生长的培养基。因夏季人体耗能量大,身体抵抗力易降低,由饮食引起的胃肠道疾病最为常见。因此夏季尤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剩饭、剩菜或有变质的食物。不要暴食暴饮,不饮酒,饮食不可过饱,可多食大蒜,有预防消化道疾病的作用。
秋季天气转凉,夏秋之交气候变化明显,人体自身各方面功能常对变化的气候不适应而易发生感冒和肠道病。秋天气候易燥,人常会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失华,大便干结等情况。秋季以柔润性饮食为主,秋天气候趋于节敛,也是内脏收敛之季,若以敛养之性饮食调之,有助脏气的平复。秋属金,若过食辛味、有助走窜,会使肺气过旺而返伤肝气,因之,秋季应减少辛味饮食,多食时鲜水果以平肺养肝。但有内蕴湿重者不宜多食,可以苡仁、苦杏仁等佐食。由于秋季气候变化无常,如果饮食冷热不宜,常会出现胃肠道疾病及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秋季应注意饮食卫生,对预防疾病发生有重要意义。
冬季气候寒冷,人需借助衣物和饮食御寒,减少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温差以对外界环境适应。因此,饮食调配,对增强人的抵抗力及御寒能力十分重要。《内经》有云:“秋冬养阴”。秋冬气候变化温差明显,可致人体阴阳失调,冬季阴盛阳衰,人的冬季饮食应以助阳理阴、养蓄为主。饮食调配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要多补充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如肉类,特别是牛、羊肉,鸡、鸭肉等,多食鸡、鱼、蛋、奶及豆制品,可增加机体抗寒所需的热源。②要多食具有温补之性的蔬菜,如胡萝卜、山芋,多食含钙较高的牛奶、豆制品、海鲜、海带等。③要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南瓜、红辣椒、黑芝麻、黑木耳、大枣、菇类等。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寒冷可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加速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热源营养的分解转化,这是人体自身生理功能主动调节抵御寒冷的本能体现。因此,冬天应以富含热能营养的饮食为主。除此之外,还要增强体育锻炼等运动性养生活动,有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特别是胃肠道对饮食营养的消化、吸收和转化,增强御寒能力,避免寒冷对人体的不良影响。
养生要重视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的不良影响,不同性味的饮食调配,则可帮助人体功能抵御气候变化的不良影响,使人体生理功能适应气候变化。如人体患有某些慢性疾病或体质的差异,在养生膳食的调配方面,还要因人而异的变化,要兼顾所患疾病与饮食性味的关系,考虑身体状况,胃肠消化对所调配的饮食是否适应。这些情况可在基本饮食调配方中进行配方加减以适应,如胃肠道疾病的人,即便夏季也不能过多地服冷饮吃冷食,并要在夏季饮食中加些健脾胃的药物,所进饮食的量要有节制少吃多餐。老年、少儿所调配的药膳,药物成分要减轻,所进饮食的量应减少。四季养生的原则,是根据气候变化调配饮食,根据身体状况因人而异调配饮食,根据身体状况、消化能力节制饮食。不能千篇一律,不按身体所需,按别人经验或书本介绍照搬饮食的方法,这样常会出现身体的不适,反而对健康不利,这些均是膳食养生需要引为重视的方面。
第八节 养生膳食宜忌
科学合理的膳食调配,是重要的养生方法。如果饮食不当,对身体健康则会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甚至发生疾病。养生膳食是历代养生家所重视的课题,并有很多经典著述予以指导人们养护生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规律、工作方式、膳食结构等,均发生很大变化。如饮食调配,也随生活、工作方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在食谱、进食方法等方面的宜忌,也应重新认识相应调整。在养生膳食应重视如下:
一、养生与饮食有节
在养生膳食上,要根据人的年龄、从事工作的性质、身体状况、有无疾病及生活习惯与疾病应调配怎样的饮食等,应因人而异而不是千篇一律地对每个人都要求饮食定时定量。应根据养生者具体情况,采用定时定量法或增减饮食法,或二者相结合的保健方法。
养生膳食应有节,在食量上,三餐要有区别,人们常说:“早饭要好,午饭要饱,晚饭要少”,或曰“晚饭减一口,活到九十九”。这一进食量的安排方法是养生的经验。中医养生认为一日之内,人体的阴阳气血运行,昼夜变化盛衰不同;昼日阳气盛,新陈代谢快,人的活动量大,因此白天饮食量较大。夜晚,阴气盛阳气衰,人进入休息状态,活动量少,夜晚饮食量也应减少。经过一夜睡眠,胃肠食物已被消化空虚,身体需要有营养的饮食摄入,因此早晨饭要质量精细,易于膳食养分很快被消化、吸收及时转化,以供机体日间活动所需之能量。人体通过上午的劳作,早晨饮食提供的能量基本被全部消耗,中午膳食既要补充上午营养消耗出现的不足,又要提供下午活动的营养所需。因此中午饭应吃饱,饮食品种质量要高。晚上接近睡眠时间,活动量少,胃肠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如果多食,会导致饮食在胃中停滞而引起消化不良。睡眠后能量消耗少,转化量低,脂肪堆积过剩易使人体发胖、血脂易升高,因之晚上应少食。这是养生饮食有节的另一重要意义,也是养生防病的健康生活方式。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的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休息规律出现很大变化,如果一成不变的按这一方式进食,常会出现不适宜的诸多问题。比如,现在有很多工厂生产三班轮值制,出现很多夜班族,有些行业以夜间营业为主,如娱乐场所的从业人员。这种工作情况,如仍中午(休息时间)进食饱,晚上进食少,则会因夜间工作时间长,营养消耗量大而对身体形成不利影响。因之,应根据人的生活习惯、工作性质、工作时间调整饮食的量和质。饮食质量调配,睡起后(早晨或加夜班,白天睡眠后)以清淡、高营养、易消化的素食、素菜为宜,如牛奶、粥、软质营养食品、鸡蛋等。劳作前(中午或加夜班前),以米、面食,如米饭、馒头及荤、素菜搭配为主的食品为宜。食物不要太稀,稍有硬度,可使胃肠缓慢消化吸收,不会很快有饥饿感,既能够不间断地满足人体营养需求,又可保持胃肠持续的强消化能力。睡眠前的一餐(晚上或夜班加班后,白天睡眠之前),均不要饱食,也不要多食不易消化的肉类食品、菜品。
二、膳食卫生保健
(一)不良饮食习惯禁忌
人在饥饿或大渴时,因生理需求,不由自主地见食即吃,见水即饮,狼吞虎咽,暴食暴饮。在情绪激动时,为表示豪爽,对劝酒来者不拒,为快乐、尽兴,一醉方休。苦恼、郁闷时,以酒浇愁,失去理智地喝得烂醉。这些不良饮食习惯是致胃肠疾病、肝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也同时可以诱发其他系统疾病,是饮食禁忌。
(二)情志与节俭进食
有些人因种种因素引起情绪一时波动,觉得节俭的生活不能被家人、亲人理解,故作豁达,去买许多东西,或到餐馆大吃大喝一番。在情绪不良的情况下,胃肠消化功能降低,加之饮食过量,最易发生胃肠疾病,另一种情况是:吃饭后常会有饭菜剩下,为不让剩下来菜饭造成浪费,勉强全部吃下。这种情况的进食,也易发生胃肠疾病。还有一种情况是,每天剩下的饭菜,舍不得扔弃,反复加热,而后勉强全部吃掉,这在有些家庭是常有的现象。剩菜等因保管无方,有可能已招致感染使食物变质,即便重新加热,饮食中对人体潜在的危害因素已经存在。常吃剩菜饭,也是引发疾病的原因之一,不利于养生保健。
(三)偏食与健康
偏食是常见的饮食习惯,有人偏荤食,有人偏素食,有人偏甜食,有人偏咸食。有些人只是对某种口味较喜欢,并不排斥其他食物,这对身体全面的营养需求并无影响。严重的偏食会对身体的营养需求带来影响,这主要体现在疾病过程中,糖尿病患者,偏食甜食,即便减少甜食量,也仍然对疾病有不良影响。如果肾炎病人爱食咸食,这一偏食习惯对其所患肾病的康复不利,这些事例也是常见。从养生而言,只要不是严重到排斥其他口味食物纳入的偏食,对身体影响并不太大。事实证明,主食荤食、主食素食的人群中均有长寿者,这是生活习惯形成人体对饮食营养吸收适应的结果。但要明确的是:主食与偏食是有区别的,主食虽偏,但所偏的是饮食类别,在所偏的食物类中,营养种类及含量依然是丰富的。而偏食是对某一种食物口味的偏食,偏食一种口味的食品,营养种类少,营养偏失重,会因营养偏失而影响健康或致病。如果机体因各种因素影响,对饮食中营养均衡调节能力下降时,过多摄入的偏食饮食营养会出现吸收、转化、代谢障碍,引起机体营养供需失衡而引发疾病或加重疾病。因此,饮食中应纠正严重的偏食习惯,才能收到饮食养生的良好效果。
(四)疾病与饮食的禁忌
一些疾病的患者,医生常告诉他应忌食哪些食物、蔬菜、瓜果。有些禁忌是非常必要的,如糖尿病患者限制糖的摄入;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限制酸性食物以及刺激性食物,生冷食物的摄入;高脂血患者限制含胆固醇高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肾炎患者限制盐的摄入等。笔者认为,患者对一些不利于疾病康复饮食的禁忌是必要的,严重糖尿病患者机体对糖转化功能已经极为低下,如果不控制糖的摄入,则会使病情加重。其他疾病亦然。但对尚未形成器质性病变,只是功能偏低或紊乱的患者,对某些理论上禁忌的食物不一定要完全禁忌,而应以增减法,对该病所禁忌的食品,以微量递增递减的方法摄入,锻炼相关的消化,转化功能。反而有益于疾病的康复,只是要把握好摄入的量和度。
因此,饮食宜忌,应按患者疾病情况辩证对待,不分情况的禁忌,会致机体缺乏禁忌饮食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而致营养不良,不利疾病的痊愈。
(五)四季饮食宜忌
传统养生法“四时饮食调摄”是一重要方面。但是,养生人士中有很多人对医学知识,对自身疾病、体质状况性质并不太了解,在饮食调节上习惯于按别人的经验认识安排,常会出现身体不适合的情况。如一些阴虚火盛的病人,咽炎,长期低热等患者,即便冬秋季也宜不多食燥火类的食物;四肢易冷的肾阳虚患者,即使春夏季,也应少进食寒凉性食品、菜品。人们常说,吃了什么食物后会“反病”。正是因为这种食物之性,与疾病性质相同,助长了即将消除的病因或潜隐的病因死灰复燃,使疾病复发。这是患者对饮食性质与疾病性质未能兼顾所致,在换季节调配饮食时,尤应注意,不可以四季之性饮食为调配纲要,不分个体体质情况,一概而论照搬应用。
第九节 养生粥保健方
以糜粥作为保健品来养生,进行机体调养,自古即被视之为中老年颐养长寿的最佳方法之一。宋代诗人陆游《老学庵笔记》记道:“平旦粥后就枕,粥在腹中,暖而宜睡,天下第一乐也。”明代医学家李梴在其《医学入门》中说:“盖晨起食粥,推陈至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食疗本草》认为:“以食粥,则益气补虚,润肠健胃。”总之,晨起吃粥不但易消化,且益胃生津,对老年人的脏腑尤为相宜,不是一般食物能够代替的。正如清代曹庭栋所说:“粥能益人,老年尤宜。”用养生方配制的“保健粥”加入各种粮食煮成的稀粥,人体容易消化吸收,不伤肠胃,能滋补强壮,使人精神饱满,增强生命活力。所以古人称“世间第一补人之要物乃粥也,日食二合米,胜似参芪汤”。《医药六书》赞:“粳米粥为资生发育坤丹,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
养生粥的制作一般有熬粥和煲粥两种方法。熬粥是指先用武火烧至滚开,再改用文火煮至粥汤稠浓;煲粥是指用旺火加热至滚沸后,加入各种配料再用文火煲,亦可用鱼、肉等营养用料,调拌均匀,即成营养养生粥,如生鱼片粥等。
养生保健药粥即是将保健中药与米同煮而成的稀粥,它对老年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尤为适宜。药粥疗法则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择适当的中药,与米谷配伍,再加入一定的调味配料,同煮为粥,用以驱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一种食疗养生方法。但它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体质、疾病,选用适宜的药物配成的养生粥方能达到满意的功效,故称“保健粥”。如:
1.补气养生粥
炙黄芪30~60克,人参3~5克(或党参15~30克),粳米100~150克,陈皮3~6克,砂仁6~9克,大枣3~9枚。先将黄芪、人参等配料切成薄片,冷水浸泡半小时,用砂锅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煎成浓汁,取头汁后再将药渣加水,如法煎取二汁。将两煎药汁混合,分为两份,于每日早晚同粳米加适量水煲粥,粥将成时,亦可加入白糖少许稍煮,人参也可研成粉入粥中煎煮。早晚空腹服用,3~7日为1个疗程,间隔7日再服,服粥期间忌食萝卜、茶叶。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具有补气、疗虚损、健脾胃、抗衰老之功效。适用于劳倦内伤,年老体弱,体虚自汗,食欲不振,气虚水肿等气血亏虚之证。
2.黄芪养生粥
黄芪50克,龙眼肉15克,建莲子15克,大枣3枚,粳米150克,红糖适量。将黄芪等配料切成薄片,入锅加水适量,煮熟后祛除药渣,再将粳米与药汁同煮为粥,快熟时放入红糖,再加入陈皮末1克,煮沸片刻即可服用。
本方出自《冷庐医话》,具有健脾养胃,补益元气,升阳补中,固表止汗,延年益寿,美容养颜之功效。适用于气虚体弱、倦怠乏力、自汗盗汗,脾阳虚弱、大便出血,气短心悸等症。尤适于老年人服用,可以强心健脾。
3.仙人保健粥
制何首乌30~60克,怀山药15~30克,粳米120克,红枣3~9枚,红糖适量。先取何首乌煎浓汁,去渣后与粳米、红枣同入锅内煮粥,快煮熟时加入红糖再煮1~2沸即可。日服1~2次,7~10天为1个疗程,间隔5天再服。注意,大便溏泻者不宜服。食粥期间忌葱、蒜,煮粥忌用铁锅。
本方出自《遵生八笺》,具有补气、益肝肾之功效。适用于肝肾亏虚,须发早白,血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大便干结及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神经衰弱等。
4.芡实薏仁养生粥
芡实仁30克,薏苡仁30~60克,柚子干皮15克,粳米150克。先将芡实、柚子皮、薏苡仁洗净,晒干,研成细粉,再与粳米同煮为粥。供早晚餐,温热服食,每天食用一次,7~10天为一个疗程。
本方出自《广济方》。具有健脾胃,利水湿,抗癌肿之功效。适用于老年性水肿,筋脉拘挛,风湿痹痛。服用此粥可以作为防治胃癌、肠癌、宫颈癌等辅助疗法,也是美容的良方。
5.麦冬粳米养生粥
麦冬15克,鲜竹叶10克,莲子15克,粳米150克。先将麦冬、竹叶、莲子煎水取汁,再将粳米加水煮至半熟时加入煎汁,熬至粥熟食用。
本方出自《外台秘要》,具有养阴清心,养胃除烦之功效。适用于心热烦闷,口渴,舌红少津。
6.山药苡仁养生粥
生山药60克,生薏苡仁60克,柿饼30克,粳米90克。先将生山药捣碎,柿饼切成小块备用。将薏苡仁煮至烂熟,加入生山药、柿饼,同煮成糊样粥,每日分2次服食,5~7日为1个疗程。
本方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是清代名医张锡纯自制的粥方之一。具有补肺、健脾、养胃之功能。适用于脾肺阴分亏虚,食欲不振,虚弱咳嗽等病症,又是秋季调理慢性疾病的理想粥方。
7.莲子生地保健粥
建莲子30克,鲜生地黄25克,麦门冬15克,粳米120克,白糖少许。将莲子、麦冬、生地黄细切,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半小时后,滗出药汁,再复煮一次,两次药液混合后,再将药液浓缩至100毫升备用。将粳米淘洗后,煮成养生粥,趁热掺入生地黄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即可。
本方出自《饮膳正要》,具有滋阴养胃、凉血生津之功效。可用于阴虚潮热、盗汗、久咳、食少、消瘦、热症心烦、口渴及睡起目赤等症。
8.长寿八宝粥
小米1500克,粳米500克,花生仁250克,山药90克,莲子30克,核桃仁150克,松子仁50克,杏仁15克,山楂100克,豇豆30克,红枣12个,冰糖500克。将粳米淘净后,放入锅内,加水5000毫升,放入豇豆、果仁煮40分钟,加小米再用文火熬成粥。加冰糖溶化后加入去核大枣、山楂,3分钟后离火出锅。每天中午年老者半碗,年轻者一碗半,冬、春、秋三季吃为宜。
本方具有健脾益肾、润肺利肠的功效,为老年体弱及脾虚、肺虚、肾虚、津亏便秘、病时调养者的佳品。据原少林寺方丈德禅大师介绍,本品是该寺寂勤老和尚常吃的。寂勤老和尚97岁高龄时仍十分健壮,每晨爬五乳峰,只用一炷香时间,便返回寺院。此方曾广传其他寺院和善男信女,所用者均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