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1篇 打针能快些退热吗
孩子一发热,家长都恨不得马上退热,如果总不退,就会想着到医院打针,因为很多人认为打针能好得更快一些。其实,有的医生在自己孩子发热时,最后可能也忍不住给孩子打一针退热针。问题在于,发热时打针真能好得快些吗?
口服是把药吃进去,然后通过肠胃吸收进血再发挥作用;打针的形式会更多一些,可以直接把药推进血管里,也可以通过吊瓶把药慢慢滴进血管里,还可以把药打进肌肉里,然后吸收入血发挥作用。打针不用担心肠胃吸收不完全,也不需要先经过肝脏的代谢破坏,确实起效会更快,药物利用率也会更高。
我已经反复说过,发热是症状而不是疾病。打针的目的,或者是用于退热(对症,所谓治标),或者是用于治疗引起发热的疾病(治病,所谓治本),那我们就分别说说。
首先,如果不考虑发热背后的病因,仅就退热而言,吃药和打针都是用退热药去调节体温调节中枢来实现降温,只不过给药方式不同,用的药也有些不同。但不论是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儿科学会,还是中国的发热指南,儿童退热推荐的都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而不是打退热针,而且很多国家都没有退热针,这是为什么呢?
常见的退热针剂
退热针剂主要有来比林、安乃近和安痛定三种。
来比林:
来比林的成分是阿司匹林赖氨酸盐(赖氨匹林),是阿司匹林和赖氨酸的复合物,经人体代谢后释放阿司匹林,从而发挥退热镇痛的作用。但阿司匹林会增加儿童瑞氏综合征的风险,尤其是那些存在水痘、流感等病毒感染的孩子。瑞氏综合征一旦发生,死亡率很高,虽然少见但很凶险,所以无论是口服还是注射,都不应以退热为目的给12岁以下的孩子使用阿司匹林类药物。
安乃近:
安乃近是1920年德国人发明的一种解热镇痛药。1922年上市后,在世界各国作为非处方药广泛使用了半个世纪,后来发现它有一个比较严重的副作用,就是会影响血液系统,尤其是会增加粒细胞缺乏症的风险。
粒细胞是一种白细胞,它的减少会导致免疫能力降低,增加感染的风险。根据药物说明书,安乃近导致粒细胞缺乏症的风险为1.1%。此外,安乃近还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溶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因为这些血液问题都是比较麻烦或严重的问题,再加上有其他更安全的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安乃近就渐渐退出了很多国家的药房。
安痛定:
安痛定是一种复方制剂,其中包括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巴比妥三种成分。氨基比林大家可能会觉得陌生,但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的结合物其实就是安乃近。
氨基比林、安替比林和安乃近都同属于吡唑酮类解热镇痛药,都有潜在的骨髓抑制以及造成粒细胞缺乏症的风险。
在没有更好的替代药品,或者一个药品的严重副作用没被发现之前,使用它是情有可原的。在已经有更安全的替代药品时,自然应该选择更安全的,更何况发热本身除了造成孩子不适,并不会有别的危害,为了缓解发热的不适而去冒粒细胞缺乏症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风险,显然是不值得的。
我国在1982年就已经将氨基比林针剂和安替比林的单方淘汰了,但对安乃近和氨基比林+安替比林的复方药物安痛定却予以保留,目前仍在一些基层医院被当做退热针给孩子用。
打针、输液退热带来的风险
另外,打针起效虽然可能快一些,但因为药品没有经过人体固有的保护屏障直接进入血液,发生不良反应也可能更多、更快,所以不论什么药,用药原则都是能口服尽量口服,能不注射尽量不注射。在有更安全可靠的口服退热药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只有发热恐惧症的人才会给孩子打退热针。
至于静脉输液,同样因为有输液反应的风险,不是首选的用药方式,只有在严重的细菌感染、不能进食、中重度脱水等情况下才考虑使用。门诊因发热需要输液的情况很少,真正需要输液的发热患者往往要住院治疗。
绝大部分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以对症治疗为主,输液不会使退热更快,但是一旦发生输液反应,反而可能导致发热。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如果输了敏感抗生素,则可以通过控制感染来帮助退热,但单就退热效果而言,输液不会比吃退热药起效更快。
在发热时注射/输注抗病毒药、糖皮质激素、维生素,则大部分是无指征的。一些宣称能够清热解毒的中药注射液,不但对退热没帮助,反而有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风险,更不建议给孩子使用。
所以,退热首选的是口服退热药,不能口服可以用退热栓,需要在门诊输液的情况很少,输液也不会比吃退热药退热更快,打退热针退热更快但不安全,没必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