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6篇 灌肠退热有多神奇
很早就有人和我说过,他们那边很流行灌肠退热,问我怎么看。我以为这只是一些地区特有的习惯,好像并不是什么普遍现象,也就没怎么在意。后来,又看到有家长说给孩子肛门里打小柴胡和野菊花来退热。再后来,不少人说自己那里也很兴这个,我才纳闷起来,就在网上做了个调查,引来的评论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调查发现,灌肠治疗在不少地区很流行,而且花样百出,不光用于发热,什么感冒、腹泻、肺炎、便秘,都给灌。灌的有盐水这样的普通液体,有亚胺培南这样的高级别抗生素,也有利巴韦林这样国内常用的抗病毒药,地塞米松之类的激素自然也不在话下,当然更少不了柴胡、板蓝根等常用的中药及中药注射液。
开展这项治疗的医生说法不一,有的说吃药不见效就灌肠;也有的说灌肠孩子不受罪、效果更好;还有的说灌肠更安全,甚至还打着“绿色疗法”的旗号。我上网搜了一下,发现真有一些医药论坛里津津有味地讨论着小儿灌肠疗法,不少纸媒、网络媒体也宣传过这种疗法。
灌肠能够退热吗
灌肠(直肠给药)有何神奇,是否存在一些特别之处呢?比如像一些医生宣称的比口服药物效果要快,与退热药相比副作用少呢?
我们知道,最常用的给药方式有口服和注射两种,相比之下直肠给药并不那么常用。这是为什么呢?首先,直肠给药存在操作麻烦、药物容易外泄、吸收面积小、吸收不规则、不易控制用量等问题,有些药物本身的刺激性还可能造成局部溃疡。如果是插管灌肠,还可能引起肠道损伤,甚至存在穿孔等风险。而且,不是所有的药物都可以通过直肠给药,除非是专门针对直肠给药设计的栓剂,或者药品说明书里注明可以直肠给药的才可以用。
目前安全有效的儿童退热药就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两种药常见的是口服剂型,栓剂也有,但比较少。
如果灌肠这么神奇,为什么厂家却不多生产一点栓剂呢?事实上药厂一点也不笨,因为这两种药和大部分药物一样,直肠给药没有什么特别优势,使用原则是能口服就口服。首先口服给药方便、操作简单,厂家通过加入调味剂将药品调成孩子喜欢的口味,孩子不需要承受什么痛苦就可以完成服药。对于布洛芬,有些孩子会有胃肠道不适,但一般症状较轻微。
医学研究已经证明,口服退热药的效果一点也不输于直肠给药,既然效果一样,口服方便、接受度好,当然优先选择口服给药了。况且,口服给药还可以根据孩子的体重精确控制用药剂量,而栓剂的剂量在出厂时都是固定的,不好根据孩子体重个体化调整用药剂量,这也是退热栓不常用的原因。
至于给孩子直肠内灌入激素来退热,给药方式就不再吐槽了,糖皮质激素本来就不是退热药,2008年《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已经明确说了:反对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用于儿童退热。
灌肠能否用于物理降温
虽然说药物灌肠退热不合理,退热栓也没有神奇之处,但这些都是药物降温的讨论范畴,那灌肠这种方式能不能用于物理降温呢?把凉水从肛门里打进去再让它流出来,多少是可以带走一部分热量的,如果用冰水灌入,降温效果可能会更好。然而,冰水灌肠的不适感可想而知。所以,没有权威机构推荐冰水灌肠退热。
很多人可能会问,“既然灌肠退热效果不好,为什么很多孩子一灌肠就好了呢?”“一灌肠就好了”当然可能会有,而且应该不会少。首先,除了上面说的盐水本身可以带走部分热量有助降温外,灌入的一些药物(比如感冒药里很多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被吸收后也可以起到退热的效果。其次,人体本身就有体温调节机制,即便不吃药,温度高到一定程度绝大部分也会自己调节下来,这也是超高热很少见的原因。最后,孩子发热大部分是呼吸道、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基本都是自愈性疾病,不用药大部分自己也会好,灌肠治疗后孩子退热一点也不奇怪。
所以灌肠退热没有任何神奇之处,对于发热,在不适合口服退热药的时候,可以用一下退热栓,在超高热的情况下可以试用一下冰盐水灌肠。其他的灌肠方法,无论用的是什么药物,都不会对发热有额外的好处。灌肠对退热没有神奇的效果,对于其他疾病,如感冒、腹泻、肺炎也一样。相反,本来不需要特别治疗或者口服药物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如果折腾孩子去灌肠,反而可能面临更多的风险。
至于抗生素,能够局部使用的情况很少,因为吸收有限而且容易产生过敏及耐药,我国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里,根本也不存在经肛门灌入这种给药方式,也没有哪种抗生素的说明书里写了可以灌肠给药。把口服药和注射针剂拿来灌肠,无一不是违规用药。至于利巴韦林这样的抗病毒药,居然被一些人拿来灌肠治疗还真是超乎想象。
无论是给孩子灌药还是灌水,灌肠只是给药的一种方式。塞个退热栓不至于有什么危险,但插管打液体和药物灌肠就有可能造成穿孔、出血等肠管损伤,孩子因为肠壁更薄弱,所以风险更大。给孩子用不该用的激素、抗生素,随意改变药物的使用方式,可能增加过敏、耐药风险,局部药物刺激也可能引发结肠炎,灌肠还可能改变肠道正常菌群环境,诱发肠道感染,长时间保留大量液体灌肠还可能导致孩子水、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