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惠肾系病临证心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 论慢性肾衰竭的虚不受补

慢性肾衰竭一般属于中医学癃闭、关格、水肿、虚劳等病症的范畴,病程较长,虽传统中医辨证多以肾虚气衰为本,但我们认为肾亏虚却不能过于用补法。在临床上也发现,这类患者用补法反致肾衰竭加重,如能注意调理脾胃,泄浊清利,反能延缓病情。其机制探讨如下:
(一) 中医的虚不受补理论
中医医籍中,有关“虚不受补”的系统理论没有单独的论述,但在历代医家的医著中,对虚不受补常有涉及。如吴鞠通《医医病书》中述:“俗传虚不受补,便束手无策,以为可告无愧。盖曰非我之不会补,彼不受之。不知虚不受补有三:一者,湿热盘踞中焦;二者,肝木横穿土位;三者,前医误用呆腻,闭塞胃气而然。湿热者,宣其湿而即受补;肝木横者,宣肝络,使不克土即受补……”周学海《读医随笔》中曰:“大抵邪不解则不受补,有邪而补,徒增壅住,且积日之虚,岂暂补所能挽回乎!”许叔微《普济本事方》中曰:“大抵此疾因虚得之,不可以虚而骤补药……《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则实’。故必先涤所蓄之邪,然后补之。”等等,这些虽经验之谈,但对临床治疗慢性肾衰竭及其他某些疾病,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二) 邪实是造成慢性肾衰竭进展的根本原因
慢性肾衰竭中的邪实,多指水湿、湿热、瘀血、湿毒等,这种病邪早在急性肾炎期,因治疗不彻底,湿热等余邪未清,或因各种不明原因的隐性感染等因素,隐匿伤肾,而造成肾脏的慢性迁延性损害。若再祛邪措施不力,致使湿热、水湿、湿毒之邪长期滞留体内,蕴结于肾,久之,必导致气机逆乱,脉络瘀阻,加重肾脏损伤。此外,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尿酸性肾病、肾结石等,也可因湿热、痰瘀、砂石等邪实的作用,造成肾络瘀阻,使体内水液代谢发生障碍,引起慢性肾衰竭并不断进展。在临床上也可发现其病情愈重,则病人舌苔白腻或黄腻亦越重,脉象弦滑也越明显。这反映了病人体内邪气旺盛,邪蓄成毒已达到不可抑的地步。所以说邪实是造成慢性肾衰竭进展的根本原因。但是慢性肾衰竭既然是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故在临床上患者也会出现一些亏虚征候,如面色少华或 白、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等,这些症状的出现是“因实致虚”,不是纯虚所致。如果我们治疗恰当,能将病情控制在早期阶段,那就不会出现慢性肾衰竭,或者邪实病理状态减轻,则虚损之象亦会随之改善。
(三) 脏腑失调造成的机体失衡
慢性肾衰竭在由实致虚的病理转化过程中,常常是虚实夹杂,每因体虚又反复感染,湿热毒邪愈趋加重,深蕴于肾不得清除,使脾胃受损,邪壅三焦,气机不利,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产生一系列失衡综合征。常见类型有:
1. 气阴两虚证候
慢性肾衰竭较轻的证候是气阴两虚证。它可由肾炎阶段肺、脾、肾、肝各脏器功能继续受损发展而来,且与湿热、湿浊有一定关系。患者表现少气懒言,倦怠乏力,腰膝酸软,耳鸣重听,口干潮热,手足心热,脉细滑或弦滑,苔厚舌红或黯红,边有齿印。此时病人各脏腑功能已经不健全,又见有虚实夹杂,若不注意补中有泻,必将失治误治,使病情继续恶化,出现湿浊壅塞及阳虚证候。
2. 湿浊壅阻证候
湿邪困脾,运化失司,水湿不能正常代谢,泛滥肌肤,可表现浮肿、尿少。脾虚不能健运,久则出现纳呆、腹胀、大便干或溏、体倦乏力、苔白腻等一系列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进一步发展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肾脏分清泌浊功能减退,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浊阴上逆之候。此时,患者胃肠道充满不消化之物,体内有毒代谢产物积聚,水盐、酸碱代谢平衡遭受破坏,如不注意和胃化湿、清利湿热则病情会愈趋加重,只顾投以补药,将会加重平衡失调。
3. 阳虚证候
阳虚证候是慢性肾衰竭患者肺脾肾三脏功能严重受损的结果。患者表现面色无华,全身浮肿,怕冷,四肢不温,腰膝酸软,胸闷,纳呆,尿少,便溏,苔白腻或黄腻等。此时各脏器功能及代谢处于低水平,各种营养素的要求也维持在低限水平。对外来的各种因素造成机体负荷过重,都将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使症情加重,难以恢复。
(四) 治疗慢性肾衰竭应重视机体的平衡状态,切勿妄补
慢性肾衰竭的病理基础是脉络瘀阻,邪毒壅盛,虚实夹杂,代谢紊乱。在治疗上应权衡标本缓急,维持机体的平衡状态。中医的“虚不受补”理论和现代医学的“矫枉失衡”学说有相似之处,给我们治疗慢性肾衰竭提供了理论的依据,不能因我们给病人实施的治疗手段,而对患者机体增添负担,造成机体新的紊乱以及不平衡,使病情恶化。
慢性肾衰竭在病情稳定阶段,表现虚象为主,当治其本。当势急症状多变时,以邪实为主,应治其标。邪实占主导地位时,常见有外感、湿浊、水湿、湿热等,病情进展可引起恶心、呕吐等脾胃失运诸证,且常可化热、生痰、动风、入血之变,这些都是机体失衡造成的恶化征象,如不及时处理,可促使肾衰竭恶化。如能注意治本重视调理脾胃,治标重视通腑泄浊,补勿壅滞,滋而不腻,采取脾健贵在运、胃和宜在降的原则,使机体保持相对稳定及平衡。一般用温胆汤、左金丸、藿香正气散合大黄加减,以增强其脾胃消化功能及肾脏分清泌浊作用,方可减轻邪毒对肾脏进一步损害,维持机体相对平衡,延缓肾衰竭的进展。病情平稳邪实之象不明显时,在降逆和胃化湿泄浊的基础上,依据辨证可予以健脾、益气、补血、养阴等方面调补治疗。到了晚期阶段,患者出现阳虚证,表现为代谢率低下,有贫血、怕冷、纳差、水肿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发现17-羟及血T3、T4、FT3、FT4低下等,这是一种低代谢症候群,是与代谢率低下的患者机体相适应的,切不可以此为虚而投以温补壮阳。应用温补肾阳药,尤其是壮阳药,可使机体激素水平提高,糖、蛋白、脂肪代谢率增高,但是代谢所产生的毒素、废物也会增多,且由于肾脏分清泌浊功能减退,终将导致氮质潴留加重。故应用温阳药不能太过,即使要用,从温脾阳着手则更好。
由于慢性肾衰竭患者外表一派虚象,传统治疗手段多投以补益之品,进食过多的蛋白质饮食,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虚象不但无改善,反使症情加重。而通过降逆、和胃、化湿、泄浊等治疗,病情往往会得到改善。这种“虚不受补”的现象,与现代医学中关于慢性肾衰竭的“矫枉失衡学说”学说相一致。所以,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施以优质低蛋白的饮食治疗。也就是说补益要求平衡,补而失衡就会给机体造成某些损伤,使疾病加重。
综上所述,慢性肾衰竭之形成与进展,均与邪盛有关,虚象则是由于邪气滞留、气机失调所致,人为的治疗手段及食补疗法,不应加重机体代谢的承受能力,必须维持机体较低水平的阴阳平衡为准,药补和食补均不能太过,否则会因为外源性的因素,给机体(内源性)造成新的不平衡,最终导致病情的恶化和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