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沈林脾胃病临证心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四、 中西医结合的原则与路径

(一) 概念的形成与研究现状
清末民初,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大概是我国比较早的中西医思想融通的启蒙,其中有部分气血运行理论与近代医学相互解释,也有少数用中医中药加入西医治疗的方法。1956年,毛泽东主席提出:“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自此在我国医学界开始形成“中西医结合”的概念,并相继开展了西学中的热潮。数十年来,中西医结合工作经历了临床研究、中医中药与现代实验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科学内涵及其本质研究、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多个阶段,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我国中医事业发展方针包括:“中西医并重”、“实现中医现代化”和“促进中西医结合”,这是一项长期的卫生政策。虽然迄今为止,在中西医结合的认识和见解上还存在着分歧,在理论和概念上阐释不清,但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中西医之间的互补形式却在眼前的时代背景下大量表现,其根本原因是我国有两种不同体系的医学并存,并共同发挥作用。
“病证结合”是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的一种方法,即西医诊断辨病、中医辨证治疗,虽然中医自古也有病名,但它是主症的名称,涵盖现代疾病的范围比较宽泛。因此,现在所说的“病证结合”,更多的是指前者,实际上它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种形式。西医明确诊断,避免了某些重大疾病的误诊误治;中医辨证治疗,突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祖国医学个性化特点。这种互补方式的运用,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医学发展,是在临床实践基础上得到广泛认同的结果。
在临床方面,有效验的范例颇多,诸如部分急腹症的非手术治疗、活血化瘀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恶性肿瘤的扶正祛邪疗法等,都显示出中西医结合的优越疗效,得到医学界的认可。虽然中西医结合工作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产生了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为我国中医药走向现代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就目前的总体状况而言,中西医结合工作仍然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多数还属于较低层次的结合,尤其是在发展原则和前行路径方面,见仁见智,缺乏清晰的指南。
(二) 以临床为基础,找准结合的切入点
有学者认为中西医之间存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差异,没有差异就没有结合的必要性;同时也承认中西医之间存在着共性,这个共性就是治疗疾病的对象和目标一致,没有共性就没有结合的基础。这些认知表明,中西医在一定方式上是可以结合的。由于理论的形成来源于实践,先易后难,由简单到复杂,大概也是今后中西医结合需要循行的一条基本路线。
目前,应把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的重点放在临床方面,以解决临床问题为目标,以提高疗效为目的。一般来说,中医或西医的疗效较好、可以治好的疾病,不需要两种方法同时叠加。严格意义上说,简单的中药加西药,不仅是医疗资源的浪费,它也不属于中西医结合需要的范畴,而尤易被医者视为“不中不西”,缺少定见。准确地说,对于某些疑难病证,或在疾病的某一阶段,单独以一种医学方法不能提供更好的疗效,而另一种医学方法则能够弥补前者的不足,从而取得互补后的协同效果,这才是中西医结合最重要的原则。就临床而言,选择适合于中西医结合的病种,准确把握结合点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笔者认为,无重点、无目标、无原则的开展结合,不但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哪些疾病属于中西医结合需要选择的重点病种呢?一是目前以一种医学尚不能解决的、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重大疾病,诸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肺心病、慢性肝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由于医学研究必须面向社会重大需求,这些疾病在治疗上有艰难性,需要中西医结合联合攻关,提高治效。二是某些疾病在治疗的阶段性上,两种医学各有所长,结合后可以取长补短,促进治愈,而且方法简易,成本不高,相对成熟。以上所举,可以看作是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病种。
关于结合点的选择,则是两种医学方法在结合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其中也有两点:①首先考虑是否需要结合?如果证明不能增加其疗效,则不需叠加重复。②如果需要结合,则应明确在疾病的某一阶段,掌握好相应的结合时机。比如,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在重度发作期,一般要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控制病情,但此时加用中药清肠化湿,保留灌肠,直达病所,往往能够明显增加疗效,缩短病程,特别对激素控制不够满意的患者,中西医结合尤为必要。而在缓解期,以脾虚为主,则以中医药预防复发及改善症状见长。再如,恶性肿瘤手术、化疗后到患者复发转移及至死亡的时段内,是西医治疗上的空白期。在这一阶段,有手术创伤、化疗的毒副作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癌栓形成、潜在的癌细胞逃逸,为术后复发转移留下隐患。中医药在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溶化潜伏的微小癌栓、降低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等方面,有其相应的优势,对肿瘤这类重大疾病的不同阶段,中西医结合的运用已为医学界所公认。
此外,肠道息肉,尤其是腺瘤样增生伴轻中度不典型异变,目前发病率较高,它是肠癌的发生基础,其患病人群是高危人群。经纤维结肠镜诊断并行内镜下钳除是其首要治疗。然而,很多肠道息肉呈多发性,复发率高,尤其是0.5cm以下的息肉常呈扁平状,除之难尽。目前世界范围内缺乏此类治疗药物,而中医药对于消除内镜治疗后的多发性肠道息肉有较好疗效,“六腑以通为用”的治法原则,对改善肠道症状也有显著作用。
以上所述表明,两种医学方法在某些疾病治疗中的有机结合,其疗效明显优于某一种方法的单独使用。从目前临床各科的诸多病种中,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有不少中西医结合的点是能够标识出来的,如对这些困难点加以深入研究,扩大成果,就是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方向。
(三) 从实践中探索规律,是构建理论体系的前提
两种医学体系的形成和特点不同,相互之间的取代也是不可能的,但两者之间的互补作用却是可行的。如果要将中西医结合这一学科形成系统的理论,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看,任何理论的建立都是以实践为源泉的,强调由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经验,而后逐渐形成系统理论。当然,理论也必须符合实际,能够指导临床,并以确定的疗效来证明它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另外,目前开展的一些基础实验研究,用现代医学的技术和方法,从生理病理以及药效学角度来阐明中医的某些科学内涵,这虽然也是中西医结合的部分内容,是必要的,但并不代表这就是中西医结合的主要理论基础。因为实验是一种探索研究方法,距离复杂人体的本质还有很大差异,尤其是中医的理论和方法基于古代直接的经验和取象比类。笔者认为,从中西医结合学科的特点来看,它的存在价值,首先是为了解决临床问题,而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今后有无生命力,也主要取决于临床实践,在于能够掌握一套规律,这一过程可能是漫长的。厚积薄发,水到渠成,似乎更能体现对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认识。
(四) 避免用西医的框框,套装中医的东西
中西医结合,一般不会改变西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相反在结合的过程中容易用西医的思维改变中医的思辨。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所在,脱离了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治疗,疗效则差,失去优势。秦伯未先生在所著《谦斋医学讲稿》中有这样一段话:“中西医是两个理论体系,目前还没有汇通……中医绝不能按西医的诊断用药。正如西医的治疗必须根据西医的理论作出确切的诊断后才能进行。比如西医诊断的高血压病,根据这个诊断用药,那自然是可以用降血压药物治疗;反之,如果按这个诊断要用中药,那简直无从下手,因为中药里哪些是降血压的呢?这是目前的事实。”又说:“西医诊断为癌肿,便认做毒瘤,用攻毒、解毒的方法;遇到炎症,便用银花、连翘清热……特别是对有些经过西医诊断认为缺少治法或预后不良的病证,我们既要参考西医诊断而又不受其束缚,要有信心和勇气使用中医理法方药进行治疗。”尤其指出不能走“废医存药”的道路。温习前贤医家所言,迄今对中西医结合临床仍有较强针对性和指导意义。因此,强调在结合的过程中,不打破各自原有的理论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治疗特长,取得疾病治疗的实效,是目前中西医结合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五) 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已有多所中医药院校和西医院校创办了中西医结合专业,形成大专、本科、研究生3个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框架。2005年以来,已陆续出版了一批中西医结合专业教材,为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西医结合的人才是关键,而培养医学人才的基地在院校。为此,有几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加强:①已设中西医结合专业的院校,要切实把这一学科放在办学的重要位置,使其名副其实;②要有一支热心于中西医结合工作并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不要使其飘忽不定,既无建制,亦无处所;③有一套适用于中西医结合的教材,而且针对性较强,尤能指导临床之实用;④以临床为基地,以优势病种为重点,积极研究中西医结合的切入点,通过实践逐步探索出一套规律,为系统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⑤从学术层面,对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3个学科的体系概念加以认真的思考和研讨,从而明晰我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