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汇粹(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27.舒颈汤(李孔定经验方)

来源:
自拟方。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物汤”化裁而来。
组成:
当归30g,川芎30g,赤芍50g,熟地黄30g,葛根30~50g,狗脊30g,知母30g,牡蛎30g,枳壳15g,甘草10g。
功用:
补益肝肾,舒通经脉。
方解:
颈椎病多因肝肾虚衰,筋骨失养,引起局部反应性骨质增生,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而成。治当以补益肝肾,舒通经脉为法。方中以当归、川芎、赤芍调补肝之虚滞;熟地黄、狗脊、牡蛎调补肾之阴阳;葛根舒经活络,合芎芍枳壳促气血流行,濡润失养之筋骨;枳壳、甘草调和气血,健运中州,诸脏受益,为起衰振惫之资。
主治:
肝肾虚衰,筋骨失养之颈椎病,见颈部强痛,眩晕,心悸,上肢麻木疼痛或咽部有滞塞感者。
临床应用及加减化裁:
舒颈汤主要用于颈椎病各型见颈部强痛,眩晕,心悸,上肢麻木疼痛或咽部有滞塞感者。
加减化裁:颈肩痛显加羌活、骨碎补、蜂房;心悸气短,减葛根、川芎、赤芍量,加南沙参、刺五加;苔厚腻加苍术、黄柏、薏苡仁;头晕恶心甚者加天麻、法半夏。
验案举要:
案一:颈性眩晕属肝肾虚衰、气血瘀滞者,治以舒颈汤补益肝肾、疏通经脉。
蒋某,男,69岁,1997年9月17日初诊。反复发作头晕5年,加重1周就诊。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俯仰与转侧时头晕,未予重视。1周前劳累后症加重,起则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卧床休息时症状减轻。服西医“盐酸氟桂利嗪、地芬尼多”等,症状无明显缓解。就诊时头晕目眩,恶心欲呕。动作迟缓,扶杖而行。血压100/64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叩顶试验(+),旋颈试验(+)。颈椎X线摄片提示:颈3、4、5椎间盘变窄,有少许唇样增生。舌质淡黯,舌苔薄白少津,脉沉弦。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属肝肾虚衰,气血瘀滞;西医诊断颈椎病(椎动脉型)。肝主筋而肾主骨,肝肾精血充盈则筋骨健强,活动敏捷,精生髓而元神充沛,头目清明而清爽。患者年近古稀,正气已馁,肝肾虚衰,气血虚少,运行不畅,气血瘀滞,目失所养而眩,脑失所充故头晕。舌淡黯,脉沉弦为主血行不畅之征。治以补益肝肾,疏通经脉。方选经验方舒颈汤加减。处方:当归30g,川芎30g,赤芍药50g,熟地黄30g,葛根30g,狗脊30g,山楂30g,知母30g,生牡蛎30g,枳壳15g,甘草10g。2剂,水煎服,2日1剂。嘱休息调养,勿伏案过久,睡觉需卧硬板床,勿用高枕,避免头部动作幅度过大。
二诊(1997年10月2日):服上方2剂后症状即减。效不更方,原方继进。5剂后头晕目眩悉除。
案二:颈性眩晕属肝肾亏损,兼湿热内蕴者,治以舒颈汤加味。
岳某,男,54岁,工人,1998年9月21日初诊。诉头昏、恶心欲吐,视物旋转已半个月,在厂医务室按“内耳眩晕症”治疗,静滴“丹参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药物,病情无减,在他处服中药亦罔效。舌黯红,苔厚腻,脉弦细。检视前方,均为健脾除湿之剂。细询病史,获知患者头昏,眩晕乃动则发作,静则无异,尤以颈部转动时眩晕明显。即做颈椎X线片,提示第4、5颈椎骨质增生。证属肝肾亏损,经脉不畅,兼湿热内蕴,浊邪上犯清窍。投舒颈汤,加苍术15g,黄柏30g,薏苡仁30g,服1剂眩晕即止,仍有恶心欲吐感,续服3剂,诸症悉痊。
案三:颈椎病上肢麻木,属气虚血瘀,予舒颈汤加味。
谭某,女,54岁,1998年10月30日初诊。诉头昏头痛,颈部强痛,右肩、臂疼痛,手指麻木,夜间常因手麻木而醒,查上肢关节活动正常,颈椎X线片诊为颈椎退行性病。舌黯,苔白润,脉细弱。属气虚血瘀,予舒颈汤加党参30g,羌活15g,薏苡仁30g。服3剂后诸症减轻。续服3剂,仅头昏时作,余症俱除。以舒颈汤继服,并配合天麻蜜环片服用,每服3片,每日3次,治疗1个月余,诸症悉除。
注意事项:
勿伏案过久,勿用高枕;宜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参考资料:
谭亚萍,何永峰.舒颈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13(1):13-14.

(整理者:沈其霖,谭亚萍;审阅:冯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