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造活动的构成要素
制造是能够体现人类本质属性的一种行为。与自然界的其他动物一样,生存与繁殖是人类的本能,但与其他动物不一样的是,人类通过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来实现生存与繁殖的目标。一般而言,动物只是使用自己的身体器官去获取食物,从而保障个体生存和族群繁衍。极少数动物会借助石头、树枝等工具来获取食物,但这些工具是大自然中已经存在的现成物体,动物们通常不会对这些物体进行加工和改造。只有人类不仅会使用外在于自身身体的工具,还会有意识地制造工具。制造工具是一种复杂的能力,它需要人类的大脑发展出目的感,能够去想象一种未曾存在的事物,并通过思维去计划与设计,从而将头脑中的想象之物变为现实。因此,制造活动从一开始就依赖于人类头脑中的观念。但是,光有想法是不够的。在制造活动中,头脑中的蓝图要变为现实,必须运用双手去实际地改变现实世界中的材料,而改变材料的过程比单纯将材料作为工具要困难得多。换言之,制造是一种手脑并用的行为,在思维与技能两方面体现了人类有别于动物的特性。当人类发展出制造能力以后,通过使用自己造出来的工具,能够将自己的意图自觉而有效地施加于环境,就大大提升了个体生存与族群繁衍的能力,成为地球食物链最顶端的物种。
简单地说,人类的制造活动就是通过使材料发生变化从而得到头脑中构想的新物品的过程。几千年来,制造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不断变革,但其本质和构成要素却一直延续。例如,中国明代晚期的技术百科全书《天工开物》称“金木受攻而物象曲成”,介绍了钻、锯、铇、凿等金属加工技术。[3]尽管当时中国没有现代机床,但钻、锯、铇、凿等运动形式仍然是现代机床的刀具进行加工的主要运动形式,只不过,《天工开物》时代的中国人使用单个的手工工具来实现这些运动,现代机床则用更复杂的平台来实现这些运动。然而,使材料发生变化的基本运动形式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运动形式赖以实现的工具。又如,中国古代的青花瓷器是运用钴料进行绘画装饰的釉下彩瓷器,釉下彩绘和运用钴料是其基本工艺,而使用钴作为呈色剂便属于通过材料的变化来制造新产品。元代青花瓷器使用的钴料有国产和进口两种,国产青花料含锰量高、含铁量低,进口青花料含锰量极低、含铁量较高,且含有砷。故采用进口料绘画的青花色泽浓艳,釉面有黑色斑点,而采用国产料的青花没有黑色斑疵,色调亦不浓艳。[4]不同的材料造出了不同的产品,材料的变化带来产品的变化,这一点在今天的制造活动中仍然如此。因此,制造活动可以视为若干长期存在的基本要素的组合,单一要素的变革或多个要素的变革是制造活动变革的基础,而要素变革的程度决定了制造活动变革的程度。图1-1展示了制造活动的构成要素。
图1-1 制造活动的构成要素
任何制造活动都可以分解为设计、材料、手段和产品这四大要素,并存在着头脑中的设计变为实实在在的产品的过程。变化的过程就是用一定的手段改变材料的形态,而手段又包含了工具、方法和组织这三大次级要素。很显然,设计、材料与手段的变化,要么创造出新的产品,要么使既有产品用新的方式生产出来。当茹毛饮血的先民打制石器时,这些要素就已经存在,而今天的人类制造航天飞机的活动,仍然可以抽象为这些要素的组合。人类制造活动的历史,便是这些构成要素演化的历史;人类制造活动的未来,亦取决于这些构成要素的变化。
进一步说,制造是一个知识物化的过程。这里所说的知识要从宽泛的意义上来理解,包含但不限于通常所谓的科学与技术。经济学家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将知识分为两类:“一是关于‘什么’的知识,或者是命题知识(也可以说是信念),这是关于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知识。这些知识可以用来生成关于‘如何’的知识,即那些指导性或是指令知识,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技术。”[5]命题知识指的就是理论化的科学,指令知识则是应用性的技术。在现实世界,这两种知识有时并非泾渭分明。而不管知识是以科学还是以技术的形式存在,都是对人类有用的信息。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从某种角度看,就是一个接收信息,对信息反馈与加工,并输出新信息的过程。当制造者确立了制造的目标后,其设计过程就包含对外部信息的摄取,以形成行动的方案。藤本隆宏即称,生产就是产品设计信息的转化,所有的产品都可以看成事先由企业的某个人设计并将之体现到某种材料里的融信息和介质为一体的东西。[6]实际上,信息的摄取与转化,不仅体现于设计环节,而且贯穿制造活动的全过程。制造者对材料的研究与选择,以及运用具体的手段处理材料,既是一个需要吸收外部信息的过程,又是一个将头脑中的信息通过行动转化为实际物品的过程。这一过程就和人类其他行为一样,同时包含有用的信息和无用的信息,只有那些在各个环节里发挥了实际作用的有用信息才可以被称为知识。于是,在制造活动中,知识无处不在,包括制造者传承的技能经验、用来指导制造的科学理论、对材料性质与用途的认识、具体的工艺、分工协作的有效方式,等等。换言之,制造活动从设计到手段的各个构成要素都依赖一定的知识而存在,最后的产品则是各种知识以物质形式呈现出来的凝结。由此便可推论,制造就是一个知识物化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推论则是,知识的扩展决定了制造的进步。
制造活动中所包含的知识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而制造活动所依赖的知识的扩展也具有多种路径。从起源上看,人类制造活动中最初的知识只可能是在实践中逐渐积累的经验。经验就是一种在实践中被反复证明了的、能对实现特定目标起到作用的信息。当制造活动经由实践积累了最初的知识后,这一知识就面临着3个维度上的演化可能性。首先,制造活动的知识有可能向深度扩展,通过制造者经验的持续积累与更新,而使相关知识日益完善。制造活动知识的深度扩展是制造活动实现进步的主要机制。其次,制造活动的知识有可能横向扩散,通过交流与贸易等方式在空间上传播给其他制造者,从而使相关知识被更多制造者认识与掌握。制造活动知识的横向扩散是制造活动规模壮大的主要机制。最后,制造活动的知识有可能发生代际转移,即年轻的制造者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从年长的制造者那里获取经验,从而使相关知识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保证制造活动能够延续下去。制造活动知识的代际转移是制造活动自我维系的主要机制。制造活动的知识所具有的这3种演化路径,在实践中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具有多种组合模式,既可能独立存在,又可能相互渗透,融合在一起。例如,一个老铁匠在指导一个年轻学徒时,老铁匠掌握的制铁知识实现了代际转移,但在这个与生产结合在一起的学习过程中,老铁匠自身或许又有了新的心得,于是,制铁知识出现了深度扩展,而如果他的学徒在出师后搬迁到了别的地方,则老铁匠的制铁知识又实现了横向扩散。不过,必须强调的是,制造活动知识的演化只存在这3种可能性,在现实世界里,这些类型的演化既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例如,一个铁匠或许一辈子墨守陈法,没有积累新的经验,则他所掌握的制铁知识就不存在深度扩展。再如,很多传统手工艺因为各种原因而找不到年轻人学艺,相关知识无法实现代际转移,知识本身就可能湮没于历史长河中。因此,在现实世界里,人类的制造活动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的演化,既由某些必然性的经济规律主导,又被一些偶然性的历史意外所左右。
制造活动是知识物化的过程,更具体地说,是指知识的创造、积累、流动与凝结。总的来看,人类制造活动的知识缘起于实践经验,然后分化为两种大的类型。一种类型的制造活动知识仍然为实践经验,其更新、积累、扩散与传承,主要依赖制造者的身体力行与言传身教;另一种类型的制造活动知识则属于被抽象化的经验,具有逐渐脱离于实践活动而在头脑与观念中独立存在的趋向,并能够制作成文本进行呈现与保留。经验一旦被抽象化,就成为理论,理论的最高形式即为科学。理论的意义在于,一方面,经验抽象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排除无用信息而保留有用信息的过程,能够将受到具体实践场景限制的经验提纯为在各种时空场景中普遍有效的模型,从而既使知识的适用范围更广,又有利于在核心有用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另一方面,提纯后的有用信息能够被文本化与符号化,使其更新、积累、扩散与传承大为便利,不必依赖某一具体制造者的言传身教,从而令知识的扩张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诸多限制。当实践经验被高度抽象化之后,经验本身可以被解析为不同要素及其构成方式,这意味着人们在脱离具体实践场景的情形下,能够通过主动改变要素及其构成方式,来创造新的知识,并由新的知识导引出新的实践活动。这个去实践场景化的过程,就是科学理论指导制造活动的过程。换言之,只要实践经验能被不断地抽象化,制造活动就能不断地科学化。不过,与理论科学的发展逻辑不同的是,制造活动的知识抽象化有其限度。这是因为在整个制造活动的构成要素中,产品作为知识的物化凝结,始终意味着非抽象的实体是制造活动的归宿,而抽象化的理论要转化为实体性的产品,需要依托具体的实践场景并利用其蕴含的无法文本化的经验。于是,在制造活动中,再实践场景化的能力与去实践场景化的能力同样重要。这也表明,只要制造活动仍然以实体性的产品为目标,则抽象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形成的经验缺一不可,制造活动的形态与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的结合程度与结合方式。
作为一种人类行为,制造活动和其他行为一样,既是一种搜寻知识并利用知识的智性活动,又受到非智性因素的影响。人类的行为一般来说可以分解为动机、目标、方法与结果的组合,即人总是在一定动机的支配下去追求一定的目标,为了实现目标,人会采取一定的方法,但结果即目标能否实现则是不确定的。制造活动不就是制造者设计好目标后采用一定手段去造出产品的过程吗?如前所述,这个过程是知识物化的过程,而知识的获取、创造、应用与传播,都属于智性活动,是主要依靠智力去从事的活动。当然,制造活动的一大特殊性在于,在具体的实践场景中,制造者的智性活动往往是和体力活动密切结合的,制造者必须动手劳作才能将知识物化为产品。但除此之外,制造者在其制造活动的全部过程中,都会受到情感、态度、意志等非智性精神因素的影响,这些非智性精神因素是制造者的品格。试想,一个制造者掌握了制造活动所需的充分的知识,却因为在制造过程中遇到了挫折而放弃,整个制造活动又怎么可能完成呢?因此,制造者的品格与精神状态,与制造者处理知识的能力一样,是影响制造活动的根本性因素,对于制造活动的各构成要素,起着统领作用,并同样凝结于最终的产品中。简单地说,制造者在从事制造活动时,其头脑中同时具有知识和态度这两种思想性的存在,两者的结合构成了决定制造活动绩效的工作伦理。进一步说,如果将“工匠精神”视为制造者的工作伦理,则工匠精神势必具有知识与态度这两个方面的内涵,其发展亦将同时在这两个方向上展开。
人类的制造活动与人类历史伴随始终,其构成要素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要素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及要素之间的组成关系,则一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也由此导致了制造活动本身的变革。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在人类制造活动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在那道巨大的历史分水岭之前,世界各地的制造业主要是农业社会里一种不具备主导性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