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中使用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式学习的60种课堂活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策略6:动起来

大多数课堂的构成如下:

  • 教师大部分时间在教室前面或站着或坐着。他们也会在教室中四处走动以观察学生的功课,与个别学生交谈,或者使用非语言的行为管理手段。
  • 通常学生的数量在14到30名之间,远远多于教师的数量。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座位上,除非:(1)这是一门戏剧课、体育课或者设计与技术课;(2)这门课涉及实际操作,例如科学课;(3)教师正在进行与运动相关的教学活动。
  • 知识展示工具摆放在教室前面。现在英国的大多数学校使用的是交互式白板。也有可能是传统的白板、黑板或投影仪。

这种课堂结构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站在教室前面,向学生传授知识。结果就是学生的注意力依次在教师和传授的知识之间来回切换。

低效的方法是教师详细地讲解,学生只需要接收和吸收教师讲解和展示的内容。这种方法把人的思维当成一个水桶,教师的职责就是填满它。

而高效的方法是教师短暂解释学生需要做的内容,或者讲解时间稍长以开启新的教学点(以及后续明示学生新教学点的学习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学生可以通过大范围交流来积极参与活动进行学习。

这两种方法中常见的结构关系是教师在教室前面,可站可坐,而学生则坐满教室,没有教师的允许不能站立。

我个人对这样的安排没有异议,最好时不时调整一下教室布局以满足不同类型课堂活动的需求。我认为这种传统的教室布局最简单实用,只要理性看待,并尽可能避免教师讲得过多就可以。因为这种简单的布局可以有效处理教师和学生之间数量上的不平衡。我之所以提及这个问题,是因为这种布局能在全班讨论中引起一个独特行为。

这种行为缩小了讨论的范围,使之成为师生互动的重复循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再点评学生的回答,同一个或者另一个学生又继续回答教师的点评等等,这样来回往复的动态交流都是通过教师进行的。

传统的教室布局更容易造成这种情况。教师,站在教室前面,问全班一个问题。学生们都看着教师,开始思考答案。教师选一个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学生面向教师给出回答(面向提问的人回答是一种自然和礼貌的行为)。而教师也要出于礼貌点评学生的回答。然后他们选另一个学生来继续课堂讨论,如此继续。

以下是这种行为可能会降低班级讨论效率的原因:

1. 由于教师的声音和思想的反复灌输,会造成讨论过程的程式化,从而使讨论不畅。

2. 学生很难点评其他学生的回答,因为学生的点评都被压缩在教师的评论之间。

3. 实际上全班的讨论并未进行,进行的只是教师和个别学生之间一系列迷你讨论,而其他学生只不过是在倾听而已。

要设法避免这些问题并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动(或者是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的结合,但是前者效果更佳),而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弹跳技巧。

假设班级讨论是一个球,要在发言者之间传递,球不是从一个学生手里拿过来,再去寻找下一个接球的人,而应该这样:

学生A:我认为,长期监禁的刑罚是好的,因为这能阻止人们犯罪。

教师:想法不错,学生B,你同意A的观点吗?

学生B:嗯,我不确定这能否阻止人们犯罪,因为犯罪往往只是一时冲动,根本来不及考虑是否坐牢的问题。

显而易见此时学生A想要回应。教师做了一个手势,示意他们继续。

学生A:是的,我同意你的观点,但是如果他们知道刑期很长的话,那么即使是在情绪最激动的时候,他们心里也会有根弦告诉自己风险很大。

此时,第三个学生C举起手来,教师示意一会他可以发言。

学生C:长期监禁的刑罚能让公众感觉更好,这并不是由于它能阻止人们犯罪,因为人们无论如何都会犯罪。

这种技巧——将讨论的话题弹跳传递给其他学生——将教师看作是一个协调者,而不是领导者。

学习使用这种技巧需要时间。有时候太多次的话题弹跳传递也可能导致没有任何反应。所以你必须要好好判断什么时候该介入并引导讨论的方向或重述之前的观点。在学生配合度不高的课堂中,最好要保持师生互动。从示例对话中可以看出,话题弹跳技巧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从而促进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