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征[1]
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2]。杜子将北征[3],苍茫问家室[4]。维时遭艰虞,朝野少暇日[5]。顾惭恩私被,诏许归蓬荜[6]。拜辞诣阙下[7],怵惕久未出[8]。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9]。君诚中兴主,经纬固密勿[10]。东胡反未已[11],臣甫愤所切[12]。挥涕恋行在,道途犹恍惚[13]。乾坤含疮痍[14],忧虞何时毕[15]?靡靡逾阡陌[16],人烟眇萧瑟[17]。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18]。回首凤翔县,旌旗晚明灭[19]。前登寒山重[20],屡得饮马窟[21]。邠郊入地底,泾水中荡潏[22]。猛虎立我前,苍崖吼时裂[23]。菊垂今秋花,石载古车辙[24]。青云动高兴[25],幽事亦可悦[26]。山果多琐细[27],罗生杂橡栗[28]。或红如丹砂[29],或黑如点漆[30]。雨露之所濡[31],甘苦齐结实[32]。缅思桃源内,盖叹身世拙[33]。坡陀望鄜畤[34],岩谷互出没。我行已水滨,我仆犹木末[35]。鸱枭鸣黄桑,野鼠拱乱穴。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潼关百万师,往者散何卒[36]!遂令半秦民,残害为异物[37]。况我堕胡尘[38],及归尽华发[39]。经年至茅屋[40],妻子衣百结[41]。恸哭松声回,悲泉共幽咽[42]。生平所娇儿,颜色白胜雪[43]。见耶背面啼[44],垢腻脚不袜[45]。床前两小女,补绽才过膝[46]。海图坼波涛,旧绣移曲折[47]。天吴及紫凤,颠倒在裋褐[48]。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那无囊中帛,救汝寒凛栗[49]。粉黛亦解包,衾裯稍罗列[50]。瘦妻面复光[51],痴女头自栉[52]。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53]。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54]。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55]。翻思在贼愁,甘受杂乱聒[56]。新归且慰意,生理焉得说[57]!至尊尚蒙尘[58],几日休练卒[59]。仰观天色改,坐觉妖氛豁[60]。阴风西北来,惨澹随回纥[61]。其王愿助顺[62],其俗善驰突[63]。送兵五千人,驱马一万匹[64]。此辈少为贵[65],四方服勇决[66]。所用皆鹰腾[67],破敌过箭疾[68]。圣心颇虚伫,时议气欲夺[69]。伊洛指掌收,西京不足拔[70]。官军请深入,蓄锐可俱发[71]。此举开青徐[72],旋瞻略恒碣[73]。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74]。祸转亡胡岁,势成擒胡月[75]。胡命岂能久?皇纲未宜绝[76]!忆昨狼狈初,事与古先别[77]。奸臣竟葅醢,同恶随荡析[78]。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79]。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80]。桓桓陈将军[81],仗钺奋忠烈[82]。微尔人尽非,于今国犹活[83]。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84]。都人望翠华[85],佳气向金阙[86]。园陵固有神[87],扫洒数不缺[88]。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89]!
[1] 这首诗是至德二载(757)秋,杜甫自凤翔归鄜州后作。鄜州在凤翔东北方,“征”是远行,所以题为“北征”。诗题下原有注:“归至凤翔,墨制放往鄜州作。”墨制,即墨敕,墨写的诏书。全诗共一百四十句,七百字,是杜甫最长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将归途和归家后所经历、感触,以及对时事的意见,迤逦写来,有散文的铺陈,也有诗的凝练,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转折自然。
[2] “皇帝”二句:写初放回家的时间。皇帝,指肃宗。载,即年。当时尚沿用天宝以来的旧习,称年为载。初吉,朔日,即旧历初一。
[3] 杜子:杜甫自称。子:古代男子的通称。
[4] 苍茫:旷远迷茫。因不知家人存亡情况,故有此感。问:探望。
[5] “维时”二句:是说国家正当艰难之时,官民都不闲暇。维,发语词。艰虞,艰难忧患。朝野,朝里的官员和民间百姓。这两句和以下六句是写动身前的心情。
[6] “顾惭”二句:是说皇帝诏令自己回家探亲。顾惭,自感惭愧。恩私被,意为皇恩独加予自己。被,加予。这是当时做臣民的习用语词。蓬荜(bì必),蓬门荜户的省略,指贫寒人家的住处。这里指杜甫寄居鄜州的家。
[7] 诣:到。阙下:指朝廷。阙:皇宫门前建筑物。
[8] 怵惕(chù tì处替):惶恐不安。久未出:意思是留恋不忍离去。
[9] “虽乏”二句:是说自己虽然没有敢于冒死谏诤的品质,但也恐怕皇帝有想不到的地方,无人劝谏。杜甫当时任左拾遗,所以这样说。谏诤,以下对上的直言无讳的规劝。姿,风度,可引申为品格。
[10] “君诚”二句:颂扬肃宗李亨的话。中兴:见前《喜达行在所》第三首注〔6〕。经纬,治理。《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其民。”密勿:即黾勉,勤勉谨慎。
[11] 东胡:指安史叛军。反未已:安禄山已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仍僭号称帝,长安、洛阳两京都还在叛军手里。
[12] 臣甫:杜甫自称。愤所切:愤恨最深切的事。指上句所云“东胡反未已”。
[13] “挥涕”二句:写临行时依恋之情。涕,眼泪。行在,天子出行所居之处。恍惚,心神不安的状态。
[14] 乾坤:天地的代称,指人世间。疮痍:犹言创伤,指战乱对社会的破坏。
[15] 忧虞:忧虑。毕:完了。以上是第一段,写临行时感时、忧国、恋君的心情。
[16] 靡靡:慢腾腾地走。《诗·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摇摇。”毛传:“靡靡,犹迟迟也。”逾:越过。阡陌:田间的小道。南北叫阡,东西称陌。
[17] 人烟眇:人烟稀少。萧瑟:犹言萧条,形容战乱冷落。
[18] “所遇”二句:是说路上遇上的多是战乱中受伤的人。被伤,即受伤。
[19] 明灭:指旌旗忽隐忽现,忽明忽暗。杜甫另一首《雨》又有“明灭洲景微”句,也是形容雨后景物忽明忽暗。
[20] 寒山:闰八月已入深秋,山间有寒意,故称。重(chóng虫),重叠,指山峰有远近层次。
[21] 屡得:屡屡可见。饮(yìn印)马窟:行军中饮马的水坑、水洼。汉末陈琳有《饮马长城窟行》,后多用以写战地。
[22] “邠郊”二句:邠(bīn宾):邠州(今陕西彬县),泾水流经州境北部地势低凹处,故有这种描写。荡潏(jué决),河水涌流的样子。
[23] “猛虎”二句:写行经山中有野兽出没,吼声大得令人恐惧。后《彭衙行》也写到此种情景:“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苍崖,苍青色山崖。
[24] “菊垂”二句:是说路旁野菊花正开,岩石上辙迹可辨。作者奔走山间,心有忧惧;景物可观,亦不免有些兴致。载,意为印着。“载”字又作“戴”、“带”,义同。
[25] 青云:指高空。作者身在山上走,故有此感。高兴:高远的兴致。杜甫《九日曲江》诗:“晚来高兴尽。”义同。
[26] 幽事:幽微之事,指幽僻山间的景物。
[27] 琐细:细小。
[28] 罗生:罗列丛生。橡栗:橡树的果实,即栎实。
[29] 丹砂:即朱砂。
[30] 点漆:形容小的山果黑而发亮。
[31] 濡(rú如):沾湿、滋润。
[32] 甘苦:指甜的山果和苦的山果。
[33] “缅思”二句:写眼前景物引起的遐想和感叹。缅思,遥想。桃源,即桃花源,晋朝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中描写的一处与世隔绝、无王税、无战乱的乐园。益叹,更加叹息。拙,笨。
[34] 坡陀(tuó驼):亦作“陂陀”,山陵倾斜不平的样子。晋张协《登北邙赋》:“尔乃地势窳隆,丘墟陂陀。”鄜畤(zhì志):指鄜州。春秋时,秦文公设畤祭白帝(西方之神)于鄜。见《汉书·郊祀志》。后来因称鄜州为鄜畤。畤:古代诸侯祭天地五帝的祭坛。
[35] “我行”二句:写地势,亦见其心情。是说归家心切,步行迅速,自己已到了山下水边,仆人还在山上。木末,树梢,指眼中之高处。
[36] “潼关”二句:至德元载(756),哥舒翰率二十万大军守潼关,杨国忠迫其匆促出战,被叛军击败,全军覆没。百万,夸张的说法,极言其多。往者,过去的事情,指潼关之败。散何卒(cù促),溃败得何以那么快。卒,同“猝”,急剧,突然。
[37] “遂令”二句:承上二句,是说陕西一带半数黎民惨遭杀害。秦,见前《塞芦子》注〔10〕。为异物,化为鬼类,指死。
[38] 堕胡尘:指一年前为叛军俘虏,身陷长安。堕:落入。
[39] 及归:指从长安逃归凤翔。华发:头发花白。以上是第二段,写归途中所见所感。
[40] 经年:经过了一个年头。杜甫去年秋离家,今年秋回到鄜州家中。茅屋:指自己的家。
[41] 衣百结:穿着打了许多补钉的衣服。
[42] “恸哭”二句:痛哭声中有松涛声相回应,悲哀的泉水随人一起抽泣。幽咽,低微而不顺畅的声音。白居易《琵琶行》用“幽咽泉流水下滩”形容受阻遏的流水声。这里是形容泉声和哭声。
[43] 颜色:指肤色。白胜雪:比雪还白,意思是无血色。
[44] 耶:同“爷”,称父亲的口语。背面啼:背过脸去哭。写其很懂事,不忍惹父亲伤心。
[45] 垢(ɡòu构)腻:身上很多污垢,形容肮脏。与上文“白胜雪”成对比。不袜:没穿袜子。袜,此处用作动词。
[46] 补绽(zhàn站):缝补,指缝过的衣裳。才过膝:是说旧衣裳已短小。
[47] “海图”二句:是说孩子们穿的是缝补过的衣裳,原来衣料上的海水波涛的图案被拆裂、错置。坼(chè彻),裂开。
[48] “天吴”二句:补说经过拼凑的衣服上,天吴和紫凤的图像也弄颠倒了。天吴,神话中的水神,“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山海经·大荒东经》)。裋褐(shù hè树贺),指粗陋的衣服。《汉书·禹贡传》颜师古注:“裋者,谓童竖所著布长襦也。褐,毛布之衣也。”
[49] “那无”二句:意思是无奈没有足够的布帛做衣服,让孩子们不受寒冷。那,犹奈,怎奈。杜甫《送郭中丞三十韵》:“渐衰那此别,忍泪独含情。”“那”字用法与此同。无囊中帛,极言其少,不敷应用。下文说“稍罗列”,可见还有些布帛。凛(lǐn林上声)栗,因寒冷而发抖。
[50] “粉黛”二句:是说打开包袱,摆出粉脂、被子和帐子。黛,古代妇女用以画眉的青黑色颜料。衾(qīn钦),被子。裯(chóu愁),帐子。稍,逐次。
[51] 面复光:脸上又有了光彩。
[52] 栉(zhì至):梳、篦的总称,这里作动词用,指梳头。
[53] “学母”四句:写女儿的天真。无不为:指尽学母亲梳妆的动作。随手抹,信手涂抹,形容不会梳妆。移时,过了一段时间。施朱铅,擦胭脂,涂铅粉。狼藉,散乱。画眉阔,把眉毛画得很粗。
[54] “生还”二句:就自己说,脱险回家,看到天真的孩子们,似乎连饥渴都忘掉了。
[55] “问事”二句:写儿女娇痴之态。竞挽须,争着上前拉扯胡须。嗔(chēn臣阴平)喝,怒加喝斥。
[56] “翻思”二句:回想起陷身叛军时的忧愁,现在受孩子们吵闹也心甘情愿。杂乱聒(ɡuō锅),乱吵乱嚷。
[57] “新归”二句:意谓刚回家,姑且心意安适一下,还谈不到个人生计问题。生理,犹言生计。如杜甫《引水》诗:“人生留滞生理难。”这里说“焉得说”,是为引出下文以战乱未平为忧。以上是第三段,写初归家与妻子儿女团聚情况。
[58] 至尊:古时对帝王的称谓,这里指唐肃宗。蒙尘:特指皇帝逃亡在外,蒙受风尘之苦。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天子蒙尘于外,敢不奔向官守?”
[59] 几日:意为何日?休练卒:停止练兵即结束战争的意思。
[60] “仰观”二句:意谓时局已有好转的迹象。妖氛豁,意思是妖氛散尽,天宇澄清。妖氛,比喻叛军气焰。豁,开朗,引申为空无。《广雅·释诂》:“豁,空也。”
[61] “阴风”二句:形容回纥兵的勇猛。惨澹,暗淡无光,形容回纥兵带有阴森肃杀之气。回纥(hé河),古代民族名,初时为突厥的一支,唐时在鄂尔浑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建汗国,唐末灭亡。唐肃宗曾听从郭子仪的建议,借回纥兵平定安史之乱。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
[62] 其王:指回纥王怀仁可汗。助顺:指帮助唐王朝平叛。史载:这年九月,怀仁可汗派其子叶护率兵帮助唐王朝收复长安。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
[63] 善驰突:长于骑马冲锋作战。
[64] “送兵”二句:指回纥派来援军。史载,当时叶护率回纥兵四千馀入援。说“五千人”,是举其成数。回纥兵每人用马两匹,故云“一万匹”。
[65] 此辈:指回纥兵。少为贵:意思是以少为贵,少可用其剽悍,多则难约束,贻后患。
[66] 服勇决:佩服回纥兵骁勇果敢。
[67] 所用:指所任用的将士。鹰腾:形容回纥兵之迅猛,如鹰鸷之飞腾搏击。
[68] 过箭疾:比射出的箭还快。过:超过。
[69] “圣心”二句:是说肃宗决意借用回纥兵,朝臣有不赞成者也不敢谏阻。圣心,皇帝之意。虚伫(zhù住),虚心期待。气欲夺,指不敢说不同意见。因害怕而丧气叫“夺气”。《尉缭子·战威》:“民之所以战者,气也。气实则斗,气夺则走。”
[70] “伊洛”二句:写胜利在望,洛阳、长安唾手可收复。伊洛,流经洛阳的伊水、洛水,指代洛阳。指掌收,极言可轻易收复。《晋书·文帝纪》:“取蜀如指掌。”西京,长安。不足拔,禁不住一攻便可拔取。
[71] “官军”二句:是说官军应乘胜向敌方纵深进攻,精锐之师可共同出击。可,一作“伺”,并通。
[72] 此举:指上述此次进军。开青徐:攻下青州、徐州一带地方。青,青州,治所在今山东青州市。徐,徐州,治所在今江苏徐州市。
[73] 旋瞻:不久便可看到。略:攻占。恒碣:指山西、河北一带叛军根据地。恒,恒山,在今山西北部。碣,碣石山,在今河北东北部。
[74] “昊天”二句:意谓秋天正是兴师杀敌的季节。昊(hào浩)天,天的泛称,这里指秋天。正气,严正之气,这里指朝廷平定叛乱是正义的。肃杀,《汉书·礼乐志》:“秋气肃杀。”指寒露严霜之摧损草木。这里是说唐王朝出兵平叛,正应合节令。
[75] “祸转”二句:意谓安史叛军已临灭亡之命运。祸转,灾祸转移。亡胡岁,消灭叛军之时。下句“擒胡月”,义同。
[76] 皇纲:王朝的纲纪、国运。未宜绝:不应断绝。以上第四段,写对时局的关心,对平叛形势的展望。
[77] “忆昨”二句:追忆安史叛乱之初期。狼狈:形容困顿窘迫。指安史叛军攻陷长安,玄宗仓皇出走的困窘情况。“与古先别”,是引出下文叙诛杀奸臣、赐杨贵妃自缢事。古先,古帝先王。
[78] “奸臣”二句:指诛杀杨国忠等。玄宗仓卒出逃,行至马嵬驿,士兵哗变,迫使玄宗下令诛杀杨国忠。奸臣,指杨国忠等。葅醢(zū hǎi租海),剁成肉酱。同恶,指杨氏家族、党羽。史载:兵变时,国忠子杨暄、御史大夫魏方进,以及韩国、秦国夫人,均同时被杀。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八。荡析,消除净尽。
[79] “不闻”二句:是说没有听说夏、殷、周等朝末代国君,肯自动诛杀宠爱的美人。杜甫认为玄宗能顺从民意除掉杨贵妃,是“与古先别”,所以说“不闻”,即没有听说过。夏殷,就下文看,是举以概括夏、殷、周三代。中自,犹说自动。褒妲(dá达),褒姒和妲己。就上句“殷周”二字看,是举以概括夏末的妹喜。殷末的妲己和周末的褒姒。这三人分别是夏桀、殷纣和周幽王宠爱的美女。
[80] “周汉”二句:是说由于周宣王和光武帝的贤明,周、汉两朝才得以中兴。这是以周、汉喻唐朝,以周宣王和光武帝比拟唐肃宗,表示期望唐王朝中兴。
[81] “桓桓”句:由此以下四句是赞扬陈玄礼除掉奸臣,有功于国。桓桓,威武的样子。陈将军,即陈玄礼。当时,陈玄礼为左龙武大将军,扈从玄宗出逃,至马嵬驿,他顺从将士意愿,倡议诛杀杨国忠,并迫使玄宗令人缢死杨贵妃。
[82] 仗钺(yuè越):指卫护皇帝。钺,大斧,古代兵器,多作仪仗用。忠烈:指对王朝忠诚刚直。
[83] “微尔”二句:赞扬陈玄礼的话,意为如果没有你,人事不堪设想;由于你,国家才至今存在。微,无,非。人尽非,人事尽非,指唐王朝灭亡。
[84] “凄凉”二句:感叹沦陷中的长安故宫。大同殿,在长安南苑兴庆宫勤政楼北,是唐玄宗经常会见大臣的地方。白兽闼(tà踏),即白兽门,为唐宫禁苑南门。
[85] 都人:京城中人。望翠华:意为盼望皇帝早日归来。翠华,皇帝仪仗中饰有翠绿色羽毛的旌旗。
[86] 佳气:指复兴气象。见前《喜达行在所三首》之二注〔4〕。金阙:以金为饰的阙门,指代皇帝、朝廷。
[87] 园陵:指唐代先帝的陵墓,在长安一带。
[88] “扫洒”句:意谓肃宗即将收复长安,洒扫陵园,举行祭礼。数,礼数。
[89] “煌煌”二句:是说唐太宗开创的辉煌帝业,极为宏伟盛大。意在表明唐王朝中兴在即,寓勉励肃宗之意。煌煌,光明、辉煌。业,业绩,指创造唐王朝。唐王朝为太宗李世民所开创,故云“太宗业”。宏达,宏伟昌盛。以上是第五段,以颂扬唐帝、祝愿中兴为全诗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