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章 不尚贤
不尚贤a,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b,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c,使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d,实其腹,弱其志e,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f,则无不治。
◤注释
a尚贤:崇尚贤能。b不贵难得之货:不以难得之货为贵。c不见可欲:不显露诱发贪欲的东西。见通“现”。d虚其心:使内心虚静。e弱其志:削弱意志。f为无为:以无为的态度处世,以自然之道治理天下。
◤译文
不推崇贤能的人,使人民不争名利。不看重稀有之物,使人民不去偷盗。不显露引起贪欲的东西,使人民的心性不被扰乱。
所以,圣人治理天下,使人民内心虚静,满足人民的温饱,弱化意志,增强体魄。使人民处于无知无欲的境界,不执成见,不生贪欲,这样,那些自作聪明的智者就不敢任意妄为。以“无为”的态度处理家国之事,那么天下就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理。
使民不争
“不尚贤,使民不争。”老子生活的春秋时代,井田制逐渐瓦解,社会开始动荡不安。各诸侯国为了称王称霸,都大力招贤纳士。那时的“士之贤者”,即有才识有能力的人,普遍受到重视。“尚”,是推重之意。凡是才智之士,统称为“贤者”。
崇尚贤才、举贤用能,本是先秦诸子共同的主张,老子虽无否定贤才的意思,但却一反当时的风尚,主张“不尚贤”,这是因为他认为使用贤能固然是好事,但会使人民追逐名利,进而扰乱人的自然本性。因此主张不尚贤,不专门给予贤能之人特别的权势地位,使人们消弱争夺名利的欲望。
孔子虽不推崇贤者,却标榜“君子”。孟子则说“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提出贤者与能者的重要。“得贤则昌,失贤则亡”,是万古不易的定则。文王任用姜太公,得到周室王朝。刘备三请诸葛亮,才有了蜀汉政权。贤才是这样重要,然而“尚贤”是否就是好事呢?显然不是,至少老子不主张。因为“尚贤”是引起人们争扰的渊薮。
“贤者”越多,天下就会越乱。而且,“贤”与“不贤”并没有确定的标准。“白石似玉,奸佞似贤。”大奸大恶,也可能像是贤人。所谓的贤者往往自负才智,睥睨一世;或机巧奸诈,巧为文饰;或结党营私,排斥异己。
争名夺利,钩心斗角,是人性的卑劣所在。其实,对于贤才而言,不用“尚”也能得志。“尚贤”往往是“害贤”。而欲海横流,就物质而言,黄金珠宝往往引发偷盗之心,人民难免做出铤而走险的事。诱发欲望的东西越多,人心就越混乱。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对于难得之物,不要看得太重,便可使民不生盗心。“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显耀那些能够诱发贪欲的东西,人民的内心才不会惑乱。人性本是淳朴自然的,社会日益发展,各种“可欲”之物扰乱了人的内心,使人们争夺名利、盗取财物、心旌惑乱。
对于名利权势乃至物质,人们都有占有心和支配欲。虽是贤者也难避免。司马迁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又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的欲望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
魏晋以后,儒释道三家汇成中国文化的主流,轻视物欲乐天知命的生活态度,普遍生根。宋代程明道“座中有妓,心中无妓”,是后世儒者所赞扬的至高境界。乃至朱熹“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似乎都是切合老子的“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的名言。
虚心实腹
秦汉以后,修道之人大多“离情弃欲”,作为入道的根基。进而追求虚心实腹、弱志强骨的境界。人们修身养性,读书做学问,也努力于虚心实腹的功夫。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圣人治理国家,使人民保持内心虚静,能够吃饱肚子,使欲望减弱,培养健壮体魄。“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常使人民处于“无知无欲”的境界,使那些“智者贤人”,不敢胡作非为。
“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者,“无违”也。顺应自然,不要求过多,会身心舒泰。为政者不去扰民,天下自会大治。任凭万物生长而不多生事端,繁衍生息而不据为己有,恩泽万物而不矜持,大功告成而不自居。最终达到“不召而自来”的理想境界。
面对种种诱惑,种种纷扰,如何守住本心,永远是每个人需要面对的哲学命题。“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以权力、金钱、美色,诱使人们欲海沉浮,则会使社会混乱,天下纷争。只有施行无为之治,才能实现天下大治。“无为”不是消极遁世,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效法自然,使人们无欲而不争,天下自然也就太平无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