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章
首节
言“至”,则非习于是者。“是邦”,则不止一邦。两层逼出“必”字,所以可疑。“必”与“偶然者”不同。
“求”属“子”边,或可操券而获;“与”则属之“邦”,君恐不尽贤,而皆欲就正。可见“与”字全无把鼻,故加一“抑”字。原意重在“求”,故下节单以“求”言。然又不敢执定,故兼带“与”字。设子贡言“是与”,禽(71)又将问“所以与矣”,看来下节不必补“与”字。
二节
“温、良、让”有“和易”意思;“恭、俭”有“谨严”意思。五者在夫子一时俱有,在子贡则从旁细细摹拟出来。
“夫子之求之也”,言夫子这样求法与人不同。故“求”字,俱粘“之”字说。“与”字,有赞叹意。
《注》“厚”,乃“宽厚、深厚、浑厚、厚道”之“厚”,与“厚重”不同。如无轻喜易怒,嫌长憎短之意。
“良”,良善也。“易”,平坦无险深之容。“直”,正直无委曲之意。朱子以开口见心说“直”字,在言语上说,要亦兼容貌。如怒者常情,笑者不测,此便是容貌之不直。
西山谓:“庄主容,敬主心,由中达外,故曰恭也。”其意或谓非敬则流于色庄。然圣人之“庄”,不必补‘敬’字。愚意“庄”主“容”,“敬”主“事”,皆以“外”言。此时固无别事,如一举一动皆是。姑存之,以备一解。
“节”在“好”边说,“制”在“不好”边说。言有自然之界限,而裁制收敛,使无放肆也。看来余皆平对。此二字是一串(依西山,“庄”“敬”二字亦是一串)。
“俭”,朱子既以“衣冠、服饰、用度”言。则“恭”,是以“耳目手足”言也。
曰“盛德光辉”,曰“德容”,曰“德盛礼恭”,有外必有内,正如影不离形。
“光辉”“容”“礼恭”只是一样。“容”是本体,以“中乎节者”言曰“礼恭”,以“光耀照人者”言曰“光辉”。子贡驳“求”字甚婉,朱子恐人误看,故将“未尝求之”一语直驳之。
吴因之以“不求”二字抱尽通节大旨,自于《集注》合。然将“温良”句专作驳“求之”看,犹觉未安。盖首句自是闻政之实,此是彼非,只是暗与“求之”对照,未便是正驳“求”字处。下二句方是正驳“求”字。《集注》“所以如此云云”者,因首句已带有“求”底意思。通节语意原自一串,且恐人误看,谓是以“温良恭俭让”去求,故直探子贡大意而言。先云“未尝求”之语意已自分明,下用“但、其、自、耳”数虚字,又明与“求”字对照。下又直云“非若他人,必求之而后得”,可见“求”之一字,总于夫子安不上。此却正是子贡之意。《注》只是举其大意而言,未便是正贴他语气处。“今看来”一节,虽俱有“不求”意思,而首句自是说“所以闻政”,并不是“求”之实,语气自是郑重。若用“但、其、自、耳”字正贴首句,则精神便觉顿减矣,故因之(72)说“虽善而犹混”。再详。
“温良”句自是应“必闻其政”;下二句方是驳“求之与”。虽是如此,言“是此”,则便有“非彼”意思。玩《注》用“但、其、及、自、耳”数虚字,正见意思是一串。
言“夫子未尝求之”一段,见子贡之言,是借其“求”字而反言之,非真以“温良恭俭让”求也。五句一气读。“夫子未尝求之”,非若他人“必求之而后得”,二句紧相照应。中三句见得“是此则非彼”,可知是以下二句回抱上二句,非以下二句统上二句也。吴因之谓:“一节只是‘不求’二字,非‘温良’句为闻政之实。下二句始明‘其不求也’。”此说殊混。
看来“夫子未尝求之”句,安在“温良”句之前,使上下打通亦可。但用“但、其、及、耳”字描写。白文上句“必非”语气,《注》用此数虚字,只是于言外见得白文原是一串耳。
圣人事上使下,凡与人相接处,莫不有“过化存神”(73)之妙。此际诚非可一揣测也。然全副“过化存神”处,只是一个“盛德”之所发。但即此而观,虽不见全副“过化存神”处,亦可见是“德盛”发为“礼恭”。而“过化存神”之一节,不愿乎外。仁山谓:“是照‘求’字说,然亦醒出‘过化存神’意思来。”
离却“盛德”,固不可言“过化存神”。然单谓是“盛德”之所致,将外面作用看成是另一截事,则“过化存神”未有不入于渺茫者。如无为之化,亦必是己先孝,而民始孝;己先悌,而民始悌。“过化存神”全在“盛德之所发”上见,非离却外面,单凭在内之“盛德”,便有甚“过化存神”也。“温良”五者,正是“盛德”之所发,“过化存神”即于此见。所以“盛德”必粘“礼恭”说。
夫子之感人,以“己”言则有是“德容”,以“人”言又皆有“好德之良心”。所以“知愚贤否”一接之下,便不知不觉自然感化。此便是“过化存神”之妙,非谓真有甚不可测处也。玩内外注,何等实落!《时讲》不知“未易窥测”句是说“全副”处,遂将“过化存神”之妙说入幻境,殊觉未安。
“未易窥测”,是说“盛德”之所发处。如遇下大夫则“侃侃”,上大夫则“訚訚”,在乡党则“恂恂”。由此推之,凡接世间人莫不有感动处。此则“未易窥测”耳。内外注四“亦”字,皆是对“全副”言。
自“圣人过化”以下,是“为学者”言。谢注(74)正申明圈内末句意,又恐学者有未能专政之疑,故又取南轩说“圣人之德无不备”。即“子温而厉”一节,亦只在“容貌”上说。若此章又只“温”之一字,所以《注》下“过化存神”二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