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现代大学制度:形式与实质
辩证地看,大学制度的整体功能具有“二重性”,它既可能维护和保障大学的特殊性,尊重和确认大学的内在逻辑,也可能“摧残”大学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使其完全依附于其他社会组织或利益团体。而这关键取决于大学制度的价值选择,取决于它由谁主导和控制。
从形式方面看,现代大学制度作为一种行为规则或规范体系,涉及两大基本关系的处理与协调:一是大学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市场的关系、大学与大学的关系等;二是大学内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大学与院系、行政管理人员与学术人员,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等。在很大程度上,大学制度的“现代性”最终可化约为对上述两大基本关系的识别、判断与抉择。
尽管现代大学制度的属性非常丰富,如有学者认为现代大学制度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产物,是古典传统与现代品格的融合,是学术使命与国家责任的统一,是普适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技术主义及其变革性与本土化的有机结合。但就其实质而言,它既是一种事实中的制度,更是一种价值中的制度,其反映和表达的主要是人们对大学制度的价值期待和理想追求。基于大学的学术性本质,作为一种行为规则或规范体系,现代大学制度应当内生于大学之中,而不是其他任何力量外铄给大学的,也不是学校内部非学术力量完全决定大学的制度运作。更坦率地说,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使命在于始终维护和保障学术价值。当然,在确保学术价值的同时,还必须兼顾其他价值,比如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行政价值。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大学是学术逻辑与社会逻辑的有机统一。虽然理论中的现代大学制度是相对简约、抽象和普遍的,但是,实践中的现代大学制度却不具有恒定性和抽象性,而是历史的、具体的。也就是说,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现代大学制度的具体内涵和表现形式是有差异的。
现代大学制度是形式与实质的统一体。从形式方面看,无论我们怎样理解大学制度,都无法否认制度是一种行为规则或规范体系。大学制度是借以协调、制约和干预不同大学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工具性存在”。但从本质来看,这种行为规则或规范体系应当全面服务于大学的学术目的和学术使命,始终维护和保障学术繁荣,这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价值旨归。因此,现代大学制度不是专指某一个国家的大学制度,它反映的是现代大学精神的基本要求。换言之,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在核心精神价值理念的构筑,本质是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的展现。现代大学制度就是保护现代大学理念和精神得以实现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