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褪尽是乡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钓鱼

捞鱼和叉鱼虽趣味无穷,但不能随时进行。能随时进行的,只有钓鱼了。

那时我们钓鱼,都是自制钓具——拿一根缝衣针,在煤油灯上把针头烧红,用小钳子夹住打两个折,就成了一个钓钩(到镇上去买现成的钓钩,是后来的事)。再向妈妈要一段纳鞋底的绳子,把绳子一端穿在钓钩针孔上,另一端拴在一根细竹竿的顶端。最后,从玉米秆顶花上截一段一寸多长的干茎,拴在绳子上作浮漂。这样,一副看似简陋却很实用的钓具就制成了。

钓鱼最合适的天气是阴雨天,蒙蒙细雨天最好。因为这时的意境最佳,鱼儿也容易上钩。

下钩前,我们先在水池边选好位置,找块半截砖朝水面抛去。半截砖在空中画个弧线“扑通”一声跌入水里,使漂浮在水面的水草及杂物,荡漾着向四周飘去,中间露出草帽大的一片地方来——这就是下钩的地方了。然后判断一下水的深浅,在钓绳上调整好浮漂的位置,在钓钩上穿上蚯蚓(钓饵),往蚯蚓上吐些唾液,最后右手执竿,左手牵线,轻轻将钓钩向前抛出,垂入水中。做完这些以后,就可以悠然自得地蹲在岸边,眼睛紧紧地盯着浮漂,专等鱼儿上钩了。

鱼呀鱼呀快上钩,没有大的小的也将就……

这时候,天气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芦苇及柳枝儿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蜻蜓在周围飞来飞去。水面上,不时传来鱼儿跃出水面“打鳔”的声音。不知名的水鸟,常常不知从哪儿突然窜了出来,贴着水面一掠而过,瞬间便不见了踪影。远处,芦苇荡里“咏呱呱”(一种专在芦苇上筑巢的水鸟)叽里呱啦的叫声,时断时续……

突然,浮漂向下沉了一下,是鱼儿在咬钩了。我警觉起来,手执钓竿轻轻站起。接着浮漂又猛地沉了一下,很有力的,看来是条大鱼了。我凝气聚神,做好了起钓准备。紧接着,就在浮漂再次“全漂入水”的瞬间,我果断地挥手起钓,肯定就会钓出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来。这时,我惊喜激动的那种感觉,要隔好长一会儿才会平静下来。

钓鱼常常是靠运气,运气不佳时,有时一晌连一条鱼也钓不到。每在这时,我只好百无聊赖地蹲在岸边,望着水面默默祈祷:鱼呀鱼呀快上钩,没有大的小的也将就……

玩钓鱼的时间长了,我小小年龄,也成了钓鱼能手——能根据水面浮漂抖动的状态,判断出水下咬钩的是什么鱼:若抖动的频率慢,力度大,节奏感强,有间隔,肯定是大鱼;若抖动的频率快,力度小,无节奏,是连续不断的抖动,往往都是小鱼在钓钩旁瞎折腾——这叫“小鱼闹钓”;若浮漂不是一沉一浮有节奏的抖动,而是飘忽不定的滑动——即轻轻滑入水下又轻轻滑出水面,那咬钩的十有八九就是鳝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