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
当晚,两间房子村的亲友和村民将张景茂兄弟的遗体抬到清真寺,分别做了简单的洗水和白布包裹。村长派出20 多人做代表,连夜将埋帖[1]安全地护送到文安大围河镇,黎明时分,停靠在清真寺。
大围河镇是回民中队的支柱,不但参加的人数最多,而且绝大多数家庭都是抗战堡垒户。日寇和伪军深知大围河镇的背景,虽然这里是五天一集的大镇店,但日伪军对这里强烈的反日情绪心知肚明,自始至终都没敢在这里修岗楼、建据点。乡亲们听到张景茂兄弟被回奸杀害的消息后,无不义愤填膺,有些老人声泪俱下,纷纷为亡人祈祷。镇上大乡老马同骥、陈景重,乡绅辛玉坤等召集刘光庭阿訇和各位乡老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提出,为了震慑敌人,拥护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按照镇上最高规格给张家兄弟举办葬礼,并邀请回民中队领导参加。
回回营清真寺、两间房村清真寺各出散黄牛一头。下午3 点,刘光庭阿訇和多位海里发带领全体乡老、村干部和亲友上百人在清真寺举意,宰牛两头,以资祭祀,慰藉英灵。
南庄、小营村送来白面和香油,按照回民礼仪,在送葬日炸油香、炖牛肉,供亲友和乡亲食用。
翌日是主麻日,参加聚礼的足有二百人,刘阿訇亲自上大殿讲沃尔兹,题目是《弘扬爱国爱教精神,坚持抗战,用实际行动粉碎回奸一切阴谋诡计》。刘阿訇饱含激情地讲道:
圣人穆罕默德教诲我们,“爱国是伊玛尼[2]的一部分”,我们每个穆斯林应尊为信条,要始终坚持爱国爱教的传统,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下,也不要迷失方向。回回民族谨记自己是中国人,这片热土就是我们的祖国,热爱这片土地就是信仰和本分! 我们恪守本分,勤奋劳动,也为国家创造财富,更向往在这片土地上享受平等、自由和幸福。虽然回回民族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但仍与各兄弟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民族团结和包容是我们永恒的追求。那些怀着不可告人目的的另类人群,如北平的马良、刘锦标主张建立“回回国”,肯定是背离信仰的举动,势必把回回民族引向歧途。当代中国四大阿訇之一的天津王静斋阿訇在《伊光》杂志上发表文章,痛斥回奸刘锦标的谬论,给我们以深刻启发。王静斋阿訇在文章中写道,自抗战以来,伊斯兰人最普遍的口号是“救国就是救教”,“国权一日不恢复,则宗教就增加一日的堕落”;他还鄙视地写道:“学者一当汉奸,他那人格破产,他那学业就连带得一文不值了。”
刘阿訇激动地继续说道:
张景茂兄弟二人是大围河东庄人,是虔诚的穆斯林。他们参加回民中队后,作战勇敢,奋勇杀敌,很快被提升为连长和排长。他们的作为是我们穆斯林的骄傲,也是大围河人的骄傲。一切革命行动也必定触动那些死心塌地为日寇效劳的回奸,那些丧心病狂的伊布里斯[3],一切作恶举动,是他们走向末日的开始。张景茂兄弟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里。《黄牛章》[4]写道:“为主道而被戕害的人,你们不要说他们死了,其实他们还在活着。”在日本军国主义面前,需要的是坚决斗争的毅力,杀死魔鬼是保护人民的壮举,这种斗争时刻有牺牲的危险,世界任何正义的行为都需要人们付出代价。张景茂兄弟走了,我们为之悲痛,没有悲痛哪有快乐? 我是看着这兄弟俩长大的,他们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张家老人表现得很坚强,不怨天、不尤人,表示会领着几个孙子顽强地活下去,这是多么好的父母! 当然,我们作为穆斯林,要对这样的家庭伸出援助之手,预祝张家兄弟天堂有位!
刘光庭阿訇是一位广受人们尊重的阿訇,他的高尚品德、渊博知识、循循善诱的性格,是大围河的一面旗帜。他的讲话,字里行间渗透着对一切恶势力的憎恨,对普通善良人的尊敬和爱戴,说出了绝大多数回族民众的心声。
回民中队考虑到孔新负责组织工作,又是张家的姑表亲,特派他前来处理后事。他在葬礼上介绍了张景茂、张积茂兄弟俩的生平和英勇事迹,高度评价了他们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并代表干一政委向家属表示慰问。
回民中队为保证安全发送埋帖,调来两个班的兵力,在大围河镇周围警戒。
刘阿訇亲自主持葬礼,率多位海里发高声诵咏《古兰经》。按照伊斯兰殡礼仪式,为亡人做洗水净身,用凯凡[5]布裹好身体。全部礼仪完成后依次加盖两个埋帖匣。几百人围成圆圈,传香、念赞主、赞圣词。人们面向西方肃立,在刘阿訇带领下站“者那哉”[6],以隆重的祈祷送别二位烈士。
在精心安排下,两个埋帖匣放在塔布[7]上,每个塔布用木杠子扎成16 人抬,亲友轮流抬杠,表示对烈士的爱戴和尊敬,空前隆重地送至墓地,按照伊斯兰传统礼仪下葬,这是大围河发送“埋帖”的最高礼遇,充分表达了全体村民对烈士的沉痛哀悼,对那些汉奸、回奸的无比憎恨和中国人民抗日救国、不屈不挠的决心。
在小围河岗楼上的伪军,清楚看到了这一切,但是对大围河已经燃烧起来的熊熊烈火,只能望而生叹,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