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
在干一和房玉岭等人的积极筹措下,从1941 年三伏时节开始,不到三个月时间,回民中队已见雏形,总人数达到210 人。枪支来源有多个渠道,县大队支持是主渠道,其次是房玉岭拿下苑口岗楼缴获的武器,还有杨春圃的抗日回民挺进队及四十八村联庄会支援一部分,大小枪支百余支、机枪两挺。
在中队成立的干部大会上,干一政委介绍了部队组建情况。他说:“我没想到,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就建立了一支200 多人的队伍。房玉岭同志带领精干突击队深入虎穴,一举拿下苑口岗楼,给敌人以震慑,《冀中导报》也登了消息。大围河抗日回民挺进队齐心协力制服了恶霸地主兰明辉,这类人是回汉两族人民共同的敌人,制服一个就是向民族团结方向迈进了一步。今天是抗日的文新回民中队成立的日子,从今往后,我们要按照八路军的宗旨建设壮大这支队伍。利用这个机会,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最近调入我们部队的赵玉龙同志,他被上级任命为我们的中队长。老赵是个老八路,原来在贺龙一二〇师当连长,在平叛汉奸柴恩波的作战中来到文安。他作战勇敢,身先士卒,多次受到上级表扬,经组织动员留在冀中九分区,是营级干部。老赵的到来说明上级对建立文新回民武装十分重视。”
掌声响起,赵玉龙起身频频鞠躬。干一补充说:“部队编制我一会儿再讲,现在请中队长赵玉龙讲话。”
赵玉龙是大龙华村铁匠铺黑老赵的弟弟,虽然哥俩儿很像,但弟弟要秀气得多,说话很有分寸,办事干脆利落,有职业军人特质。他讲话不管内容多少,总是要梳理成一、二、三等几个问题,言简意赅,一点儿也不啰唆,就像钢珠掉在搪瓷盆里,真是一个叮当脆。他参军以后,一直战斗、生活在大部队里。这次调到回民中队是他第一次到最基层工作,尤其是一个新建的少数民族部队,他感到相当陌生。他出发前曾向上级表示踌躇之意,军分区首长和他促膝谈心,充分肯定了他的能力和长处,鼓励他大胆工作,一定会带出一支好队伍。赵玉龙是个硬汉子,聊过后欣然赴任。
赵玉龙向大家行了个军礼,铿锵有力地说道:“我这次调到文新回民中队,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有了在座各位的支持,我们一定能够干成大事。会后要做个很好的计划来指导我们的行动:一是上好政治课,提高觉悟,知道为谁而战,枪口到底指向谁;二是上好军事训练课,学会爱枪、用枪,练好枪法;三是培养团结友爱精神,不管过去有什么隔阂,都要通过谈心来解决,不准把地方上的分歧带到部队里;四是找准切入点,年前年后要打一两个漂亮仗给敌人以威慑,给老百姓以鼓舞! 我就讲这么多!”
最后干一政委把中队编制向大会做了说明:中队长赵玉龙,政委干一,参谋由房玉岭、孔新担任;一连连长张景茂,指导员杨春圃;二连连长马嵩宽,指导员刘宝林;直属连连长孔新兼任,指导员陈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