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河回民支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干一和房玉岭绕路走到一个小村旁,看到一位青年人正在井台儿上打水。房玉岭迫不及待地跑了过去,和气地对老乡说:“老乡,我口渴得厉害……”没等他把话说完,挑水的人急忙把大水瓢递过来,房玉岭从木筲里舀一瓢拔凉的井水咕咚咕咚地喝了下去。随后高兴地喊道:“老王你不渴吗? 看看你那一身汗,活像水洗的,快过来喝点井水压压汗吧!”干一正摇动着草帽在大槐树底下扇风乘凉,听见房玉岭招呼,缓步走上井台儿。挑水的人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突然问道:“你是干一阿訇吧? 怎么到这里来啦?”

挑水的人是位虎背熊腰的汉子,因为光着膀子,发达的肌肉块闪着亮光。干一打量着他,反问道:“你是哪村的? 叫什么名字?”

“我是文安小营村的,叫刘铁头,”挑水的人接着说,“几年前在大围河清真寺曾听你讲沃尔兹[17],我至今还印象很深。”

干一说:“你到这里来做什么?”

铁头说:“是村长和杨春圃队长叫我来大龙华村学徒的,这里有家铁匠铺。先不说这些了,你们跟我到铺子里喝茶吧,当阿訇的人,喝凉水是要闹肚子的!”

铁匠铺在大龙华村街里有三间门脸房和一个小后院。业主是交河人,外号黑老赵,个头不高,满脸络腮胡子,眉毛很长,一双大眼睛黑又圆,说话时手脚比画着,声若铜钟,活像《三国演义》中的张飞。

业主见到客人后十分高兴,吩咐铁头和师兄弟在后院阴凉处摆桌沏茶。众人入座后,铁头首先介绍了干一阿訇,并说是从任丘方面来的,目的地是回回营。其实,干一的身份黑老赵早有耳闻,他是个痛快人,说话直来直去,反感别人绕圈子。黑老赵没等铁头介绍完,立马儿站起来,双手挥动着插言道:“干阿訇,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弟弟原来在一二〇师贺龙部下,前年围剿叛徒柴恩波部队,曾到文安作战,后来调到九分区工作。我的这个铁匠铺也就成了县大队的后勤供应点,县大队长储国恩去年到铁匠铺考察时,一起商定今后的工作重点。今年初杨春圃和小营村村长把刘铁头送到这里学徒,也是为了抗战培养技术工人。虽然对你只闻大名没见过本人,说不定我们二人干的都是一样的抗日工作。哈哈哈! ……”

干一笑着说道:“世界上真有这么巧的事啊!”

房玉岭插言道:“我叫房玉岭,霸州人,原是冀中回民支队的战士、马本斋的部下。这次调回老家来是协助干一工作的,我想问问老赵,你们铁匠铺咋个给游击队当后勤啊?”

黑老赵抿嘴笑着说:“这不是明摆着吗? 一是修理枪械,二是造土枪土炮,三是造地雷、手榴弹,对外的招牌还是打农具的。这些简单的武器虽然还很土,但总比大刀、长矛、红缨枪那些冷兵器强百倍吧!”

房玉岭追问道:“你们能不能制造大抬杆儿[18]啊!”

黑老赵胸有成竹地说道:“制造那些东西不在话下,白洋淀打野鸭子、打大雁的鸟枪、鸟炮有一部分就是我们造的,一次能打上百只呢! 白洋淀雁翎队打鬼子也是靠大抬杆儿起家的,它可以在船上用,也可以在地上打伏击,管用得很啊!”

干一追问道:“大抬杆儿与打兔子的火枪有什么区别?”

老赵用手比画着说道:“大抬杆儿的枪筒是无缝钢管做的,是进口货,耐受力很强,要比火枪粗得多,当然火药也装得多。另外,把铁砂换成了钢球,可打100 多米远,30 多米宽,杀伤力极强。但是这种武器后坐力太大了,人的肩膀是顶不住的,所以大抬杆儿又加了一个沉重的铸铁座,有点像山地野炮。响起来声音低沉,瓮声瓮气的。”

房玉岭笑着说:“大抬杆儿也是马本斋的秘密武器!”

干一又问:“手榴弹、地雷都是你们自己制造的吗?”

“不是,”老赵一说到这儿,话匣子就关不上了,“我们浇铸铁壳没问题,但做不了炸药。过去是装炮仗药,威力太小,现在八路军请了清华大学的专家在山西长治、河北安平进行研究,已经造出了黄色炸药,了不起啊! 当然还有雷管和引爆系统,把那些关键部件拿来,在这里装配,应该没有问题。如果你们需要手榴弹和地雷,我可以到饶阳、安平求援,我老家可是号称铸造之乡,哪个军工厂没有交河人啊?”

干一高兴而认真地对房玉岭说:“你听听这番话,多专业啊! 我看老赵也是专家! 今天到这里来,收获真不小。以后多联系,看来我们也要从初级阶段做起。”

为赶路,干一离开座位,伸出双手向老赵告别,老赵紧紧握着干一的手说:“你们来一趟也不容易,顺路到我们的小工厂看看,以后用什么东西也可以挑选一下。虽然厂子简陋,但现在也能对付一气,说不定会给你们个惊喜。”

干一感激地说道:“老赵啊,真的谢谢你,你工作忙,我们也要赶路,以后还有机会到这里来,后会有期吧!”

老赵说道:“现在快晌午了,这里离回回营还有十几里路,你们走到那里肯定赶不上午饭,这么火烧火燎的大热天,肚子饿了会出虚汗,容易中暑,吃顿便饭算什么呀!”

房玉岭说:“不要给你添麻烦了!”

老赵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他听出话中的双重意思,十分诚恳地说:“铁头是铁匠铺的司务长,我们吃的都是回民伙食,尤其是今天的午饭,别有风味,不但是素菜,而且敢肯定你们从来都没吃过,尝尝鲜儿吧!”

不知什么时候铁头已经把饭菜做好了,迅速端到桌子上并介绍说:“大海碗里盛的是小米粥煮窝头,一人一碗,这叫干稀搭配;瓦盆里是油泼辣子拌野生马齿苋,是我们这儿的特色凉拌菜,香辣可口。就这么简单,这种吃法既解饱又耐久,是冀中地区干重体力活儿的工人的看家饭。”

干一笑着说:“你们都是能人啊! 客随主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