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文明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 文明城市的特质

文明城市的理论界定表明,我国创建文明城市(城区)的国内背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文明城市(城区)的创建必须体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对此我们将在下面进一步阐述。这里先阐释“文明城市”自身所具有的特质。

文明城市的基本特点有三个:城市的形态文明、功能文明、素质文明。城市的形态文明是文明城市的形象,功能文明和素质文明则是文明城市的内在本质特征,它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从不同的侧面展示文明城市的风采。

1 形态文明

文明城市不能没有文明的形象,文明的形象是文明城市的首要形象。有人认为,文明城市的形象是城市文明的“形”和“象”在公众心目中的感受与反映;有人认为,城市的文明形象是“公众对一个城市的整体印象、整体感知和综合评价”;有人认为,城市的文明形象仅是个人对城市的感受,任何人不能全部感受城市的形象,因为城市形象具有综合性、复杂性、整体性和流动性;有人认为,城市的文明形象是一个多棱镜,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形象,并非每一形象都是文明的;还有人认为,城市的文明形象体现在城市的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硬件包括城市形态、城市布局、城市建筑、城市道路、园林绿化等,软件包括城市人的行为、市民时尚、市民素质和政府形象等。我们则认为,文明城市的形象是公众在感受、体验城市功能与素质的过程中对城市形态文明的一种认知、判断,其认知与判断虽是主观的,但它是对城市形态文明的一种客观反映。例如,凡到过新加坡的人都会赞美新加坡的干净、绿化、礼仪与管理,都公认新加坡是城市花园国家。然而新加坡从形成“花园城市”的理念到建成“花园城市国家”,经历了30多年的努力。1965年新加坡建立了独立的共和国——城市国家,城市花园国家的大规模重建也正是从那时开始的。“花园城市”理念在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得到充分发展。由于新加坡政府较早地认识到城市环境的重要性,园林不仅仅能创造“使房地产增值”的经济效益,更是国民综合素质和精神面貌的体现,从而使建设“花园城市”的运动深入人心,与广大民众达成共识,从而使新加坡给世人留下了“花园城市”的美好形象。(3)

2 功能文明

任何城市都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的功能。本书所说的城市的功能文明,主要体现在城市的服务、管理和创新三个方面。城市应成为最适合人居的场所,不仅要有合理的空间布局,美好的生态环境,而且要给“人居”提供能满足“人居”需要的种种服务。城市“人居”的需要也具有层次性的和历史性:古代与近现代的城市“人居”不可能有“智能楼宇”的需求,而城市居民在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之后,必然会有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以前只是帝王的美食现已进入普通市民家,市民不仅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得健康;不仅要享受通俗的文化,而且对古典经品、世界精品文化的需求也日益高涨。为了要满足市民不断发展的多元的生活和发展需求,城市必须不断地从不同方面、根据不同对象、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规划与发展城市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体现城市满足“人居”功能的需要。

城市功能还通过城市管理来体现。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流、资金流、车流、物流、信息流在城市中的广泛流动,城市管理如何以人为本、满足“人居”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拿城市交通管理来说,其管理的文明,不仅与其先天的地理区位相关,而且与其能否在众多繁复的生产要素纵横交错地运行的“流”中形成合理的“节点”、“时耗”相关,从而汇聚各种流、降低各种流运行的成本,满足城市市民出行便捷的需要。为了在纵横交错的城市交通网络中形成合理的“节点”和“时耗”,使各种“流”能在纵横交错的网络中有序流动,国内外的大城市、特大城市都提出了城市交通的网格化管理方案,这正是为了提升城市交通能力,发挥城市文明功能的重要举措。

城市功能文明的内在特质则是创新。任何城市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均会形成其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等功能;但是一城市与另一城市功能文明的差异,不仅仅在于服务与管理,更具特质的则是创新。创新使一个城市能找到在区域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如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上海要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创新会创造出具有个性意义的城市文化符号,创新使城市功能的发展与完善更具活力,更具集聚与扩散的能力。如一些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伦敦、纽约、巴黎等,它们对本国与世界各国的辐射能力,不仅是这些城市的经济、金融,更重要的是这些城市的教育、科技、文化。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城市文化设施,提升了城市功能文明,增强了城市对世界的集聚与辐射能力。可以说,伦敦、巴黎、罗马以及纽约、华盛顿等国际大都市一流完善的文化设施,既吸引着全世界无数的游客到这些城市参观访问,又为城市的持续创新积蓄思想文化资源与能量。

3 素质文明

城市素质文明可从城市的自然环境素质(质量)、城市基础设施素质(质量)、城市市民素质、城市发展素质等方面去分析。本书的任务不是研究素质文明,只能举其要义。比如,城市基础设施的素质如何,对于聚集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中,大型桥梁、机场和地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河流、桥梁常常成为城市文明的一种标志。

翻开世界地图,众多城市依河而建,甚至每一个稍大一点的城市内部或其周围都有一条或数条较大的河流经过。一条大江或一条大河蜿蜒数百公里或上千公里,流域内均是肥沃的土地,也连接起一串珍珠般的城市。世界上许多繁华强盛的城市,往往离不开城市旁边那条著名河流的滋润。伦敦的历史就是泰晤士河的历史。上海的城市文明与三条河流有关:长江、黄浦江和苏州河。许多经济学专家都把长江比喻作一条“龙”,把上海称作“龙头”,逆长江而上都是上海经济的腹地,经长江出海便是广阔的太平洋,因此上海又是中国最大的海港城市。城市的自然环境、基础设施素质是城市素质文明的硬件,市民素质则是城市素质文明的软件。市民文明素质可从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行为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去分析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