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管理者:万能的还是象征的
一位管理者能够给一个组织的绩效带来多大的不同?管理理论以及整个社会的主流观点认为,管理者对组织的成败承担直接责任。我们把这种观点称为管理万能论(Omnipotent View of Management)。与此相反,其他一些人则认为组织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管理者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这种观点称为管理象征论(Symbolic View of Management)。让我们分别考察这两种观点,弄清楚管理者应该对组织的绩效承担多少责任。
3.1.1 管理万能论
管理万能论认为,一个组织的绩效好坏归因于该组织的管理者采取的决策和行动。优秀的管理者能够有效地预料环境变化,抓住市场机会,组织各项活动,纠正糟糕表现,从而实现组织绩效的提升。“没有经营不好的组织,只有不擅经营的管理者”就是管理万能论的最直接体现。当组织绩效提升时,管理者享受功劳,并且获得各种物质和精神奖励。当组织绩效下降时,高层管理者往往被解雇,人们对此所持的观点是:他们应该对组织绩效下降承担责任,新的管理者将会带来更好的结果。
管理万能论给我们呈现出以下图像:掌管组织的管理者克服任何障碍,以使组织的目标得以实现。而且,这种观点并不局限于商业组织,它也可以用来解释体育教练等一些类似人员的辞职和解雇,因为这些人通常也被认为是他们所带队伍的“管理者”。负多胜少的教练通常会被解雇,并且被新教练所取代,而后者被期待能够纠正队伍以前的糟糕表现。
3.1.2 管理象征论
管理象征论认为,管理者影响绩效结果的能力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根据这种观点,期望管理者显著影响组织的绩效是不合乎情理的。相反,对绩效产生影响的是管理者基本上无法控制的因素,例如,经济、顾客、政府、竞争者、行业状况,以及前任管理者做出的决策。
这种观点被贴上“象征性的”标签,因为它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组织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那些管理者无法控制的因素,管理者真正能够影响的是象征性的成果。管理者尽管也会从事着相关的管理工作,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实施管理行为,以便从随机的、混淆的和模糊的情况中理清管理头绪。不过,根据这种观点,对于组织的成败,管理者在其中发挥的真正作用是有限的。
在现实生活中,管理者既不是万能的,也不是象征的,但他们的决策和行为是受到约束的。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境对管理者构成压力,制约着他们的选择。同样也必须明确的是,任何管理行为都是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境的约束下进行的,也意味着管理者在实施管理行为时必须综合考虑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境的影响,如图3.1所示。然而,尽管存在着各种约束,但管理者也并非无能为力。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管理者能够对组织绩效施加重大影响,这正是一个优秀管理者与拙劣管理者的区别。
图3.1 管理情境的约束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