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1.生态恶化的现实背景
本书是在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物化、异化,公众社会责任感明显不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的大背景下展开研究的。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法制不完善、监管不足、环保意识不够,部分地区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例如,据遥感解译统计,长江中下游的皖湘鄂赣苏五省因围垦而消亡的湖泊面积多达1万平方公里,可能会发展为“地上悬河”,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下,部分企事业或个人在追求经济增长高速度的同时,忽视了增长的质量和社会效益。例如,2011年,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化工厂非法倾倒工业废料铬渣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凸显了企业、政府、个人三方在环境污染方面无法全面合作,不能形成利益共同体的问题。可见,要达到低碳经济的最终效果,需要多方利益的博弈。民众总是从环境角度考虑自身生存状态的优劣,低碳环保是永恒的利益诉求。企业总是从经济角度权衡投入与产出,利益至上是最明显的特征。政府是环境规制的责任主体,既要关注经济发展获得收入,又要使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减至最低,面临艰难的抉择。因此,三方诉求的交叉点——低碳经济是企业和民众共赢的最佳出路,也是政府期望的目标。
本书依据中央文件有关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表述,注意到我国城市和农村、人造自然和自在自然、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三大方面的差距,力图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又好又快发展”“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生态产品概念的重构
基于经济学关于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表述,进一步细化分类了两种生态产品:私人生态产品、公共生态产品。
按照经济学的逻辑,私人生态产品,即以绿色方式生产的、具有效用的可分割性、消费的竞争性和受益的排他性的各类产品总称,主要指绿色工业品。即把私人产品的概念运用到生态领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产物,因为绿色工业产品主要由城市提供,反映了先进的工业文明,因此本书将其生产区域归结为城市(或城镇)。
同样,公共生态产品指以绿色方式生产的、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的各类产品的总称,包括各类山川、湖泊、遗址、文物等自然资源。李克强指出:“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凸显了公共生态产品的重要性。公共生态产品的范围,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们认为就是“山水林田湖草”。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我国草原面积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41.7%,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因此草原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公共产品的概念运用到生态领域,形成了公共生态产品,其属于农村自然生态系统的产物,因为自然环境资源一般指原生态的、未经过工业化加工的各类资源,以农村区域(城郊农村和偏远农村)居多。
以此为基础,通过政府和市场两类资源配置方式,重点考虑了四类参与主体——农民、市民、企业、政府,形成了生态产品生产的总体系统。农民是三农问题的重要一环,是农村公共生态产品的重要参与者。市民多数来自于城市的中产阶级,是较高收入的代表,也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企业是社会的脊梁,是私人生态产品的重要提供者。政府是公共生态产品的主要供给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的,“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3.生态产品生产的总体框架
基于图1-2,本书建构了生态产品生产的总体框架:两个维度——私人生态产品、公共生态产品;两类区域——城市、农村;两大系统——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从上述框架可以看出,传统意义上理解的生态产品生产主要针对的是私人生态产品,更多强调城市里污染源控制的问题,包括工业生产过程和服务业生产过程中废水、废气、噪声等的节能减排问题。
图1-2 生态产品供求的总体框架
本书的框架从广义上界定了生态产品的内涵,图1-2中粗线箭头代表了生态产品的主流方向,即城市大量的私人生态产品流向农村、农村的大量公共生态产品提供给城市。虚线箭头表示非主流方向。本书构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生态产品生产体系理论框架,有助于实现城市和农村的互补发展、平衡发展、可持续发展。
这里特别指出:本书暂不研究城市里的公共生态产品,比如各类公园;农村的私人生态产品,比如生态农产品。因为,本书的出发点更多是从解决城市环境污染、创造农村生态效益、拉动生态内需的角度研究问题,这也是当前最迫切的任务。
4.研究的问题
基于上述框架,本书探讨了以下几种矛盾:
(1)生态矛盾。农村是青山绿水,城市里是雾霾。特别是西南地区大城市大农村的格局,更加剧了这一矛盾。
(2)收入矛盾。农民抱着金山银山却收入微薄、市民收入较高却呼吸雾霾空气。
(3)企业矛盾。企业在利润最大化和污染治理方面面临两难选择。
(4)地方政府矛盾。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两难选择。中央政府对污染的税收制度、公共生态产品的财政支持等方面亟待完善。
对上述矛盾的解决,本书需要探讨以下问题:
(1)城市和农村在生态产品生产方面,其定位和差异是什么?
(2)如何增强城市的私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让城市提供绿色产品?
(3)如何增强农村的公共生态产品生产能力,让农村提高收入?
(4)政府应该为两类生态产品提供什么体制机制保障,以激发企业和公众消费两类生态产品的意愿?
二、研究方法
本书基于城市和农村两类区域,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使本书的研究更加扎实有效。主要有:
1.模型分析法
针对城市里的私人生态产品生产,提高其生产能力的关键是供给侧的节能减排。通过采集统计年鉴等二手资料的数据,运用管理学中的模型分析方法,考察了制造业的碳排放系统,基于生产过程和库存过程中的碳排放成本,研究了其二律背反问题,为企业在碳排放时实现最优产量提供了模型支持,并给出了有效的政策建议。
2.田野调查法
针对农村里的公共生态产品生产,提高其生产能力的关键是需求侧的拉动。通过问卷调查和田野调查法,对四川省成都三圣乡、新津县花舞人间景区、屏山县中都镇,云南省保山市善洲林场、腾冲相关景区,昆明市周边农家乐,重庆市洋人街等近郊景点,进行了一定的追踪调查,为公共生态产品的研究提供了素材。采集了乡村生态旅游、农村家庭收入的问卷调查信息。
3.案例分析法
在私人生态产品方面,对重庆节能减排模式进行了案例分析。特别是对重庆五大功能区划分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为提炼生态文明建设的人均经济学思路提供了借鉴。
在公共生态产品方面,对成都五朵金花模式、云南立体旅游模式进行了案例分析,为后面对农村公共生态产品实行分类管理提供了借鉴。
4.文献研究法
提高生态产品生产能力,除了政府和市场的体制机制保障以外,最根本的还是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从思想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央提出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建设五位一体。
面对生态恶化的形势,生态文明建设依靠以往的传统经济学思路——先污染后治理,过于关注数量、总体,不太关注质量和个体的思路,是不够的。本书通过梳理现有经济学的发展模式,提出了人均经济学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