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吴川县志》纂修概况及“道光本”吴川志之整理
一、吴川建制沿革及明代《吴川县志》纂修概况
吴川,古名吴江,因地纳三川之水(鉴江、袂花江、梅江),故名。吴川地处三江汇合入海处,包含今湛江市坡头区、麻斜、特呈岛、南三岛、硇洲岛和调顺岛等地。吴川之地,唐虞时代属南交,禹贡属荆扬南裔,殷商、西周属南越,周末属百粤。秦征岭南,设桂林、象、南海三郡,吴川之地属象郡,秦末汉初属南越国。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汉武帝平定南越囯,置九郡,吴川之地属合浦郡高凉县;建安二十五年(220),立高兴郡,随属高兴郡;东汉时属交州。三国至南朝宋、齐时期,吴川之地属广州高凉郡高凉县。元嘉年间,宋置高凉郡平定县,为吴川前身。隋朝开皇九年(589)春,废平定县,改置吴川县,吴川之名始见于《隋书》。自此以降,史书中始有关于吴川县地理区域、建制沿革的零星记录。
唐武德五年(622),冯盎降唐,以其领地分设八州,吴川属八州之罗州招义郡。五代时,吴川属南汉罗州。宋开宝五年(972),废罗州,吴川改隶辩州。太平兴国五年(980),改辩州为化州,吴川隶化州。元仍旧制,属化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化州路改为化州府,吴川属之。洪武九年(1376),改属高州府。清沿明制,吴川仍属高州府。
吴川县之旧志,今见于文献载录者有七部,其中属明代者一部,属清代者六部。明本《吴川县志》乃明吴川县令周应鳌于万历庚子(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修成,今已散轶,仅留存二序一跋于清代诸本《吴川县志》中(周应鳌序、樊玉衡序与吴廷彦跋),三文均为万历庚子年所撰。道光本《吴川县志·周志原序》中,存留周序曰:“电、茂、石、信各有志,而邑独无,间求之故府,佚久矣。于是不佞复志其椎……”可知周志实为《吴川县志》肇始之作。
关于周应鳌,《广东通志》中记载:“知吴川县,有周应鳌,江西泰和人,进士,万历二十五年任。”周应鳌,字如春,别号章南,江西吉州泰和人,明万历丙戌年进士。初任丹阳知县,后升吏部稽勋司主事,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出宰吴川,察邑野,安社稷,访彦士,广泛接受邑民意见,以振兴吴川造福百姓为己任。据蔡平(2013)研究,其主要功绩有革弊政、兴教化、课农桑;启建双峰塔与江阳书院;启建与重修正疑书院及其他坊、亭、庙、桥等。而主持纂修吴川县志,成为后代范本,亦是周应鳌的历史功绩。
周应鳌勤政爱民,功绩卓宏,德泽一方,故得列于《吴川县志·名宦》:
周应鳌,江西泰和人,万历丙戌进士。初任丹阳,调繁吴县,升吏部稽勋司主事论谪。万历二十五年补吴川,德器宏深,才识敏练。甫下车,即革弊政。建正疑书院,讲课文艺,建双峯塔于限门,收郡邑之水塔下。建江阳书院,置田租,资诸生膏火。复因旧址筑楼构亭,方欲启学宫县署为西向,以纳山水之秀。寻迁南京刑部主事,不果。邑人至今犹追思焉。
明本《吴川县志》已于雍正朝之前散轶。康熙八年本《吴川县志》序曰:
嗟乎吴川一志,虽肇自周侯,不几泯灭……(高州知府蒋应泰序)
雍正九年本《吴川县志》序曰:
吴之志,自明以前无征者,固可无论。相传昉于前令泰和周公章南,修之者阆中黄公碧生,然皆不可得而见。(吴川县令盛熙祚序)
今仅能从周序及其后诸本县志序跋所涉及之一二言中窥知其“始星野,终灾祥,凡十卷”。康熙《吴川县志》序曰:
志吴志者谁。庐陵周公应鳌也……凡吴之天经地纪,风俗山川,靡不周知,宜乎其考之详,而志之博已夫。(吴川县令黄若香序)
明本《吴川县志》于后代吴川县旧志之纂修实有开创之功,清代诸本《吴川县志》皆以此本为宗,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