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吸引人才与技术
40年来,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国际化大都市,深圳模式不可复制,深圳拥有的比较优势和局限条件,是国内任何一个城市无法比拟的。不过,深圳在创新产业的发展路径可以为我们所用。相比之下,成都尽管处于内陆,不沿海不沿边,但在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中,已经走出了一条内陆创新发展道路,如今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成都要怎么走?新经济要怎么腾飞?说到底,还是离不开产、学、研三个要素。
深圳成功的因素之一在于毗邻香港,香港的信息成本低、人才优势大,在香港进行技术研发后,到深圳来量产,这为深圳的创新提供绝佳的支撑。成都也是如此,成都大学资源众多,基础科学研究不断增多,其中有一点因素很重要,成都在吸引人才与技术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成都是一所包容的城市,包容意味着开放、自由、共享,这与互联网精神极度吻合,因此,你会看到,当年的手游产业在成都非常繁盛,如今,电竞、创意、音乐、艺术等产业在成都异常发达。
与我们交谈的成都新经济人,说到成都印象,会不约而同想起“美食”“休闲”“灵动”“快乐”“包容”这样的词汇,成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又充满创新活力,当这两者融合到一起,便成就了柔软的力量。
对于成都本地人而言,即便远走他乡,会依然觉得这里是抹不掉的美好画卷,画卷上的色彩诉说着他们对故乡的无限依恋。
因为着迷于这里的柔软力量,众多来此旅居的外乡人,最终都留下来安家立业。在成都留下足迹的“蓉漂”可直接追溯到古代:卓文君家族移民蜀国,将北方的冶铁技术引进成都,成为一代富商;杜甫骑马到成都,悲喜交加,写下《成都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诸多名篇;李商隐、白居易、陆游等大诗人都在成都旅居,形成“天下才人皆入蜀”的盛况。商贾成功之后,众人开始兴建会馆、祠堂。四川的会馆在清代时达到2000多个,在当年留下一句“争修会馆斗奢华,不惜金银亿万花”的竹枝词[8],就是为了表示:“我们在成都创业成功了!”可见,自古以来,成都的包容文化就为各路创客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各领域的高素质人才。他们的到来,让成都的土壤变得更加柔软有力。在自然、创新的氛围中,创业者们挥洒自如,为成都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包容文化与移民文化
在著名学府四川大学的校训上,写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短短八个字,不仅道出了四川大学的办学理念,更萃取了这座城市的文化精髓。成都的包容,为许多在这里打拼的年轻人带来不同于北上广的归属感,这种包容的氛围并不是后天形成,而是自古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
成都的包容性从何而来?
这一问题的研究要追溯到成都的移民文化。自建都以来,成都在历史上历经8次人口大迁移,其中以“湖广填四川”影响最广。明末清初30多年间,蜀地战乱不断。据《四川通志》记载: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晨星。康熙初年,朝廷任命张德为四川巡抚。他看到曾经富饶的天府之国变成一片荒地,内心忡忡。康熙七年,张德向皇帝呈上奏折,提出要重振四川天府之美名。朝廷听取了他的意见,力推移民政策。由此,湖南、湖北和广东等地居民纷纷移居四川,填补了人才缺口。
移民的到来,为成都带来了新的农作物和生产技术,还为本地文化带来了新元素。比如,川菜的形成是采百家之长,川剧的诞生则是集“五腔共融”。[9]
历朝历代的移民迁徙,让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碰撞和融合,也让五湖四海的人找到了归属。在历史长河中,成都的包容犹如涓涓细流,形成了润物细无声的独特魅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他乡之人游历蜀地,也能快速融入。这座城市身上蕴含的“容”,为创业者们带来了强烈的归属感。
2009年,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高校毕业生如果自企业注册之日起,在3个月以内正常经营,政府将一次性给予5000元创业补贴;对于创业自筹资金不足的企业,可申请不超过5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这是成都在21世纪之后第一次颁布关于引导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政策文件。
在当时,《意见》的颁布让“大学生创业”一时间成为了成都的标签,整个城市各大区都在积极兴建大学生创业园,成都也从这个时候开始,爆发出创业活力。许多在外工作的年轻人看到这个机会,纷纷来到成都进驻创业园。这其中,就有咕咚创始人申波。
申波是四川人,但曾长期在川外工作。回成都之前,他在上海工作了5年、在新加坡工作了8年,之后又在美国短暂停留。长年辗转不同国家地区,让申波具备了开阔的眼界和包容的性格,这与成都的气质极为贴近。
2009年,还在外资企业做架构师的申波与网友司建铭约在宜家见面。两人志同道合,都热衷于钻研技术,第一次见面相见恨晚,便决定一起创业。当时正值创业热潮,成都市政府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多个区县都在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凡大学毕业五年内的学生都可以申请,官方为创业者提供免费办公场所,帮助申请人注册公司”,申波的合伙人恰好符合资质,于是他们很快申报了高新区的创业项目。
向相关部门提交申报材料后,申波及其创始团队获得了园区的免费办公场所,以及60万元中小企业创业基金。当时申波入驻的创业园是“高新技术创业园”,园区便利的服务和对创业的大力支持,加速了他们离职创业的决心。“如果没有当时的政策和福利,我们也会创业,但可能会慢一点。”2010年,申波和合伙人便各自离职,下定决心开始了创业之旅。
蜀才回流不止申波。大地量子创始人王驰,麦子学院创始人张凌华,锐成芯微创始人向建军,极米科技创始人钟波等一批优秀的企业家,都带着浓烈的故乡情,回到成都创业。
成都的魅力不仅吸引着在外的游子,外来人才也成为这座城市重要的新经济力量。在本书采访的诸多新经济企业中,35%以上的创始人都来自川外。
2017年8月到2018年11月,成都吸引高学历青年人才超过24万人,全市人才净流入率位居全国前三。据2017年发布的成都人才蓝皮书显示,截至2016年底,近5年留学归国人员约1.6万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69人,省“千人计划”专家672人,创办的企业超过4000家,总投资1000余亿元。[10]数联铭品BBD执行总经理尹康在讲到公司的人才招聘时便提到,在大数据领域每年有大批“海归”前来应聘,“很多人回国前会主动联络我们,想要定居成都要加入BBD。这为我们公司带来了大量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优秀人才。”
作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成都也云集了大量外籍人才。据2017年发布的《海外人才画像大数据报告》显示,成都海外人才分布比例为2.08%,在“新一线城市”中位列第一,排在第二的是杭州,占比为1.64%。无疑,成都已成为外籍人士最受欢迎的城市之一,亦是众多创客创新创业的首选城市之一。
在留学生和海外人士纷纷融入成都的背后,是地方政府不遗余力地大力推动。成都高新区每年都会举办“天府人才行动·海外行”活动,在美国硅谷、韩国首尔、德国法兰克福、瑞典斯德哥尔摩、加拿大多伦多等地吸纳人才。2016年9月,高新区推出《“菁蓉·高新人才计划”政策》,设立了总规模达10亿元的人才资金和两支投资基金,专门用于招募海外英才。2018年2月,高新区发布“金熊猫”人才计划50条,面向全球招揽顶端人才。诸如此类的人才吸引计划不一而足。
人与城市相互追求相互成就。群贤毕至,为成都带来了无限活力。成都多元的文化氛围也接纳着各色创业者。
创新来源于生活,发展于生活
在二级市场投资者眼中,基本面的分析或许还不如去观察妻子喜欢购买什么样的商品更来得直接,在一些投资者和企业家眼中,他们经常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做判断与决策。
在我们看来,创新也是一样的道理,人生活在环境中,不断与环境进行互动,脱离于环境的创新不是好的创新。创新来自于生活,而成都在生活方式上影响了一批新经济人。
空间劣势变小,生活方式的优势便凸显出来。能够在相对舒适的环境中奋力拼搏,这是一种幸福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使得成都新经济人具备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创业者不是负重而行,而是发自内心地进取向上。对于他们来说,生活和创业没有绝对的区别,两者融合一体,极具弹性。在天府软件园这样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里行走,可以明显感受到紧张、平静、焦虑、不安、轻松、喜悦等情绪混合而成的独有氛围。从来往人群的表情中,可以看到他们在坚韧中不失自在的态度,其中蕴藏着张弛有度的智慧。
在与多位创业者交流时,我们问了同一个问题:“成都偏居内陆,生活安逸,您是否觉得人才的视野因此受到限制?”在诸多的回答中,大家对成都创业环境现状都有着相似的看法:成都与一线城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距离。
一位创业者讲道:“成都相对安逸,北京、上海相对更前沿。在前沿资讯、尖端技术等方面沿海一线城市确实更加领先。这些差距在产业会议、人才结构等方面都有表现。”
但是另一方面,差距也意味着机会。在我们采访过程中,不少创业者提到,成都的创业环境正倒逼成都的创业者具备全球性跨区域配置资源的视野和能力。不少企业把总部设在成都,但是他们在全国甚至海外都设立了办公室或分中心,以此来整合不同城市的优势。就如同一位创业者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的,如果打开创业者的航空路线图,“显示出的飞行轨迹绝对很漂亮”。成都独角兽企业医联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多个城市都设置了分中心。而从事半导体IP开发的锐成芯微则在美国等地做了全球布局。信息技术和交通的发展,缩短了空间距离,成都深居内陆的区位劣势也因此进一步缩小。
医联北京
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成都的优势不仅在于独特的文化基因和浓厚的创新氛围,创业成本优势也是他们衡量的核心要素。申波在上海工作时,就有过创业的念头,但基于创业成本的考虑,最终选择了放弃。但是在成都,创业的“试错”成本较低,创业团队的物质压力较小,这使得他们能更好地专注于产品。咕咚落地成都回归故乡,较低的创业成本正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洋葱视频的创始人聂阳德选择成都,也是基于类似的现实原因:“我们最开始是想如何活下去,那就是要如何思考成本。成都在这一方面很占优势。”此外,公司的发展需要静下心来专注深耕。
在成都,休闲的生活方式与紧张激烈的创业过程,形成了一股特殊的张力。这让创业染上了一层匠人般的执着与专注,而少了一份浮躁与焦虑。既勤奋高效,又韧性十足。紧凑不混乱,在忙碌中不失生活乐趣。所谓张弛有度,正是让创业者在激烈的竞争角逐中不要失去创业的本心。
慢下来的创新
艾尔平方创始人李姝洁曾经在成都短暂工作,后来转战北京,但最终回到了这里,谈起成都,她很难说出具体的感觉:“我就是喜欢成都,那是一种感觉,不需要太多理由。”对于李姝洁来说,成都就是她的第二故乡,她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伴侣,两人一起并肩作战,还认识了自己的事业伙伴。在这块充满灵感的地方,艾尔平方的团队一起做出了《十万个冷笑话》系列和《镇魂街》等爆款作品,成为国产动画界的标杆。
相比快节奏、竞争几近残酷的北上广,成都与生俱来的慢生活气息,很容易让人静下心来创造价值。很多创业者就是看中了这一点,于是来到这里开启自己的梦想。比如,成都极米科技创始人钟波在创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成都。在他看来,比起北上广这些城市,成都的人文环境更为静心,未来市场潜力很大,非常适合沉淀下来安静研发产品。于是,在一座位于成都郊外的毛坯别墅里,极米团队同甘共苦,拉开了电视革命的序幕。
不止钟波一人感受到了成都让人心安的内在美。抱有同样观点的人,还有优客逸家的创始人刘翔。他是重庆人,之前在北京工作多年,但经过一番思考后还是选择到成都创业。其中一大原因是,他的妻子十分喜欢成都。“她对生活比较有追求,不希望节奏太快、太浮躁,所以不太喜欢北京。但到成都以后,很喜欢这里的包容和热情”,刘翔坦言,自己在北京待久了,心境难免也有些浮躁。“北京机会很多,这固然是好事,但也很容易分散人的注意力。而成都在这方面就不一样,没有浮躁感,可以更加专注工作。”
对于诸多创业来说,成都的慢生活更容易让创新发生。优质内容创作与运作机构考拉看看创始人马玥,在第一次来成都之后,便下了离开北京,移居成都的决定。她卖掉了北京的房子一路南下,想在这里圆她的梦想。许多成都新经济人有共同的感觉,他们说这里能够让人找到初心,并且执着坚守。
“我们现在非常怀念2014年在创业场的时光,在地下室一层30平方米的小隔间,地方虽小但是免费,开会就去旁边的创意咖啡馆,”医联的资深员工、政府事务部高级总监张欣说,虽然条件简陋、艰苦,但却充满了幸福的希望。就在创业场不见阳光的地下室,创业不久的医联创始人王仕锐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的接见。如今,医联早已搬到了天府软件园内的新办公楼,办公面积数百平方米,但在讲到起始的地方时,张欣仍有一些激动,“那里就是发源的地方,公司的一些早期员工会很有感触,包括老板自己,他现在也会去转转。”
在张欣的话语里,能够感受到她对创业场深深的归属感。天府软件园创业场的前身是天府软件工作室,成立于2007年9月,是西南地区最早一批专注于互联网创业孵化的孵化器,也是中国移动互联网领域最活跃的双创载体和平台之一。在十年时间里,这里累计孵化项目1100余个,走出了医联、咕咚、极米、Tap4fun、Camera360、麦子学院、鲁大师、狮子吼等领先科技企业。
目前,创业场已形成覆盖资金、人才、圈子、市场、创业辅导等方面的全方位培育计划。比如,经过评选入驻的初创项目可以免费入驻一年时间,还会获得5万~500万的创业启动资助。吸引创业者来到这里的,除了一些硬性政策扶持,还有5块钱一杯的创意咖啡、不定期举办的球赛、主题沙龙活动等等软环境服务。在这样的软硬件环境中,创业团队会产生一种原本就属于这里的感觉,他们在这里踏实做事,斗志昂扬地为明天而奋斗。
2015年,王仕锐在接受动脉网采访时讲过,成都更容易让人静下心来做事情。当时,医联在北京、上海、广州都设立了分公司,运营以及产品团队外迁,但技术团队仍然留在成都。除了成都具有IT技术以及人才优势外,包容创新的土壤也更有利于专注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