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孩子讲历史2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陈胜的忽悠大法

在赵高的恶搞之下,在胡亥的胡整之中,秦国这个无敌的庞然大物变成了一只无牙的小小宠物,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时,秦国这个如赵高一样功能丧失的宠物已经沦落成了废物。

而引领秦末农民起义的,是陈胜、吴广两位农民。正是这两位农民,差一点把秦朝直接干掉。当然这两个人中,陈胜是老大,这里单说带耳朵旁的好了。因为名字大凡与耳朵有关的人,都有一些特殊的本事,比如说老子就叫李耳,晋文公就叫重耳,刘备被称为大耳贼,现代还有一个音乐家叫聂耳。

秦二世之时,朝廷征兵去守渔阳。在前往渔阳的道路上,走着一支由九百名农民组成的队伍,这支队伍由两名当官的带领。在队伍中走着的还有两个特殊的人物:陈胜、吴广。这两个人还有一个职务:屯长。“五人一屯长,百人一将”,也就是说陈胜和吴广各自管着五个人。现在中国军队里最小的单位是班长,还管着十几号人。这支九百人的队伍,应该配有一百八十个屯长。因此这两个屯长实在是微不足道。

当这支队伍走到安徽大泽乡时,天降大雨,洪水断路,肯定是不能按期走到目的地了,按秦时的法律,不按时到达指定位置就要被杀头。陈胜找到吴广说:“我们就算走到地方,也是个死,逃走被抓也是个死,同样是个死,不如拼一把,造了秦朝的反。”于是举世闻名的“大泽乡起义”就这么开始了。

有人说,秦国亡于大泽乡的一场大雨。其实,都是大雨惹的祸,只不过是一种说笑。没有这场雨,陈胜早晚也会扯起造反大旗,也许因为一把火,也许因为一条命。因为陈胜这个人自小就不是一般的农民。

陈胜是个农民,忙完自己的活儿也会去给别人打个短工。自己的地能够种完就不错了,还去给别人打工?这就体现了他的不一样,只有时不时地给别人打个短工,才能够走出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走出自己狭小的农民圈,去接触更大的世界,进入更大的雇工圈。脚踩多个圈,才能够让自己增长见识。有一天他对一帮为人种地的哥们儿说:“苟富贵,无相忘。”就是说,哪一天我发达了,绝对不会忘记各位难兄难弟的。

而其他人则认为陈胜是在做白日梦。陈胜叹了口气,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你们这些小麻雀怎么能知道我这只天鹅的志向呢!

这说明,陈胜一直在准备着,在等待着,等待着时机的到来。而当他们走到大泽乡,一场大雨没有浇灭他们生的希望,反而激发了他推翻秦朝、自立为王的雄心。

但是陈胜想实现心中理想,最大的障碍就是没有人跟他一起干。吴广算是支持他了,自己加上吴广,总共也就是十几号人。就凭这十几号人,根本成不了气候。

陈胜很清楚,想把大伙凝聚起来干事业,必须让他们看到希望,自己能给他们什么呢?钱?自己穷得叮当响。粮?自己也饿着肚子。动之以情,不行;明之以理,不行;晓之以利,不行。陈胜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命之以天”,让大家都相信、都敬畏的老天爷出面。

怎么让老天爷出面?招数只有一个:忽悠!陈胜现在要做的就是反对科学、相信迷信。他要用迷信的手段引导人,用迷信的方式凝聚人,用迷信的内容鼓动人,用迷信的观点拉拢人。

古时候盛行预测吉凶的宗教迷信活动。陈胜和吴广经过一番谋划后,又专门找了一个算卦的。笨蛋肯定当不了算命的,这个算命的绝对看出了陈胜的真实想法,于是就顺着陈胜的心意,说他们想干的事业绝对能够成功。随后,陈胜和吴广用朱砂在一块绸帕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大字,塞到渔民捕来的鱼的肚子里。

按照剧情的发展,九百人的队伍中有人买鱼回来吃,发现了鱼腹中的“丹书”,都觉得惊奇。与此同时,陈胜又让吴广潜伏到营地附近一座荒庙里,半夜里在寺庙旁点燃篝火装作鬼火,模仿狐狸声音,大声呼喊“大楚兴,陈胜王”!正在睡梦中的戍卒们被惊醒,十分惊恐害怕。第二天大家交头接耳,都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陈胜平时待下属热情和气,口号又把陈胜的形象跟楚国复兴联系在一起,陈胜在大家心中的威望几乎接近涨停板!